“数字原住民”长大后,就成了“数字游牧民”
作为“数字原住民”,这届年轻人生长在一个被网络信息包围世界里,电子产品不离手、视频游戏时刻有、铺天盖地信息流……因此,咱这届年轻人在用互联网处理和生产信息这件事儿上,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游刃有余。
如果你读到这里,已经自动对号入座,频频点头、欣然接受。恭喜你,你具备了成为“数字游牧民”的基本素养。
何为“数字游牧民”
或许你会问,大草原都没去过几回,怎么游牧?或者提起“数字游牧民”你脑子里的形象或许是这样↓
但今天咱们要聊的“数字游牧民”是这样的↓
所谓的“数字游牧民”指仅用移动设备就可以完成工作的“千禧一代”职场人,他们没有朝九晚五,没有固定工位,至于去哪儿上班、今天工作多久,全部自己说了算。他们甚至可以选择在喜欢的城市开工,看世界和创收两不误。
相较推崇“宇宙的尽头是考公”的年轻人,“数字游牧民”坚信宇宙的尽头在地平线的另一端。所以,选择“铁饭碗”或稳定的职场,还是选择成为“数字游牧民”本身不是对立面,只要尊崇内心便是好的选择。
但“数字游牧民”和普通职场人的差异,不止停留在时空层面。
数字游牧民的“地理套利”
正如会骑马放羊的不一定是牧民,周游世界的打工人也不一定是“数字游牧民”。数字游牧民的内核要更加复杂,包含了对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定义,并不是远程办公或者自由职业就能概括的。
当你不受在特定地点工作的约束时,广阔的世界就是你潜在的工作场所。“游牧”不是指游览虚拟世界,而是现实环境的更换。“数字游牧”更像是将背包客文化、网络货币化以及自由职业捆绑在一起。数字游牧民虽然不挂靠任何公司,独立自主,但他们执行的却是有目的、有协作的商业行为。
所以,数字游牧民并不是自由散漫的,他们在选择自己的生活地点时,会考虑一个重要的概念”Geo-arbitrage(地理套利)”。举个例子,泰国清迈就有大量从硅谷来的年轻人,他们赚着美元,花着泰铢。泰国的生活成本远低于美国,这些“游牧民”就比留在美国的人购买力更高,生活品质和幸福感也就会提升。所以,不少数字游牧民是不做本地工作的。
“数字游牧”的节奏通常比旅行要慢,在每个地点会停留1-3个月甚至1年。在疫情之下,许多数字游牧民不得不选择回家,但也有不少国家和地区,推出了“远程工作友好签证”,允许游客在该地居住和工作长达12个月,这又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想象一下,别人在办公桌前写完程序,望了一眼外面的买不起的楼盘,“游牧民”在安第斯山脉的移动房车里做UI,望了一眼外面连绵起伏的雪山;别人在闷热的会议室里打con-call,“游牧民”在贝加尔湖的冰面上做直播。
一切看上去都很美好,但不得不承认,“数字游牧民”的生存现状也有骨感的一面。他们需要不断思考并快速适应新环境,其中孤独和落寞只能自己承受。当意外发生,他们无法获得平台、公司和组织的支援,往往要独自承担“入不敷出”的压力。一旦进入工作状态,他们的工作量也不一定不比普通职场人的轻松,甚至也需要24小时随时待命。
那是什么支撑着“数字游牧民”能够坚持下去?
数字游牧民的“快乐源泉”
“对于年薪在2.5万美元(16万人民币)以上的人来说,通过‘经历’获得的幸福感要比购物高出2-3倍。”
盖洛普公司曾在世界各国进行过一项调研,结果显示通过物质获得的满足感很难长久地持续下去,数字游牧民开始用体验式生活代替消费式生活,他们有全新的价值主张,用精神的丰盈去抵御物质上的不确定性。
普通的打工人要背负房贷车贷的压力,而数字游牧民抛弃了“攒钱买房”的主流观念,保持物质上的简单,也减轻心里的负担;普通的打工人总会面对复杂的职场社交和办公室政治,而数字游牧民不断切换地点,可以结交很多很“酷”的人,了解不同社会的价值体系,打破固化的思维,时刻关注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少即是多:北欧自由生活意见》一书中讲述了在物质高度发达的日本,人们却很难感受到快乐,因为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期以后,“从物质中获得幸福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书的作家本田直之为了寻找关于幸福的全新价值观,前往北欧各国采访,发现北欧人已经摈弃了传统的物质至上主义,转而实践物质简朴、精神丰盈的“少即是多”简单生活方式。
当前,我们恰恰处于书中所描述的“全球经济长期处于低增长的减速时代”,面对种种不确定性,书中“比起金钱和物质,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充实感”的核心观点,或许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给我们带来启发。
旅行作家刘子超,曾只身一人在中亚、中欧各国闯荡,并将旅行的经历和感悟写成两本书——《失落的卫星》和《午夜降临前抵达》。对于他来说,旅行和写作结合的生活就像是“数字游牧”,一种既可以保持自由,又可以创造价值的生活。
在他的旅程中,同样奉行“少即是多”的理念,没有繁重的行李,这样才能保持移动的便捷性。数字游牧民更多的是要保持心灵上的轻盈,与那些让你心灵变得沉重的观念“断舍离”。
但在他的行李中一定会有的,是书籍。他喜欢在火车上或旅馆的床上阅读文学和历史方面的书。刘子超认为阅读既是一种对舟车劳顿、人在异乡的抚慰,也为旅途本身打开了新的维度。
“旅行文学会告诉我们,世界虽然如此之大,人类的悲欢离合却又是相似的,这或许会让我们更具同理心。而作家的责任就是去呈现、理解和反思我们的世界,把更多的经验和体验呈现给读者。”刘子超说。在他看来,阅读可以获得一种更宽阔的眼界和胸襟,这样审视自己的生活时就不至于陷入局促和不安。
面对着世界上的种种不确定,“数字游牧民”的幸福感来自于潇洒自由的生活状态,更来自于对内心世界的关照、精神上的满足感。
无法说走就走,也要关照内心世界
在疫情之下,虽然我们很难说走就走,成为“数字游牧民”,但也应该时刻关照自己内心。世界变化如此之快,我们的注意力也不断被各种层出不穷的东西分散,读书依旧是丰富心灵、增长智慧的最佳方式。
拼多多4月21日发布的《2021多多阅读报告》中显示,越来越多来自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将“拼书”视为生活习惯。在第二季 “多多读书月”中,95后读者订单量同比增长62.5%,00后订单量同比增长58%,大学生群体拼单量同比增长387%。
本田直之的《少即是多:北欧自由生活意见》和刘子超的《午夜降临前抵达》都入选了第三季“多多读书月”的优质书单。
点击下方图片购买
第三季读书月的优质书单共计1000本,由多多图书组的资深编辑从上百家出版社、图书出版公司联合推荐的上万本书目,及诺贝尔文学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及权威热销榜单基础上筛选而出。
“多多读书月”是拼多多于2021年4月发起的一项大型知识普惠行动,建立亿元级读书基金,对优质、热销图书进行源头直补,带来更多平价正版好书,也希望将更多的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丰富其精神世界。
即日起,在拼多多搜索“多多读书月”,即可进入活动界面,抢购平价正版好书,让我们通过阅读去探索世界,寻找属于自己的inner peace。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