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标准的生意财经2022-06-15 01:06 记者 | 约小亚编辑 | 张云亭微信制图 | 程 星一栋挤满了全球500强企业的写字楼和一家亲民的麦当劳餐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没什么可比性的。但有一种例外,是将它们都放在一个名为“LEED”的标准下考核——前者也许只能拿到水平较高的“金级”,而后者有机会冲击最高标准的“铂金级”。只要有了比较,胜负欲自然容易被点燃。地产咨询机构第一太平戴维斯的高级助理董事李旭,在北京就接到过一些急切的客户委托,“他们会说,这个改造项目您赶紧给想想办法,做个LEED认证吧。我周围4个楼都做LEED了,不做不就是后进了么?”地产商争先恐后想要认证LEED,这一源自美国的绿色建筑认证标准在中国步入了“快进”模式。数据显示,中国内地仅2021年就认证了1153个LEED项目,比上一年增长超过30%;以认证项目的总面积计算,中国已经连续6年成为LEED在美国之外最大的区域市场。另一个来自英国的“健康建筑”认证体系WELL,也见证了类似的发展速度。其2021年数据显示,中国内地正以2200万平方米的总注册认证面积,在全球各区域市场中排名第一。“如此高的热情意味着,中国人可能比过去更意识到工作、生活、学习和娱乐的实体空间对健康至关重要。”国际WELL建筑研究院曾这样评价。不时反复的新冠疫情,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明确提出,可能确实让中国人对“绿色”“健康”等字眼的敏感度大幅提升,也让LEED和WELL这样的认证体系抓住了最好的发展时机。“2020年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市场态度的转变,到了2021年‘双碳’目标提出后,(LEED认证在中国的)市场需求就被进一步催化了。”美国绿色建筑协会(USGBC)北亚区总监王婧对《第一财经》YiMagazine表示。LEED的英文全称为Leadership in Energy & Environmental Design Building,也就是“能源及环境设计先锋”评估体系。它是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在1998年达成的最重要成果之一,最早用于评估白宫的绿色改造成果,此后逐步完善为涉及多个建筑、规划方向的评估体系。目前,小到住宅、学校和零售门店,大到写字楼、居住社区,甚至是城市,不管是新建项目,还是已运行多年的老项目,几乎都可以匹配到相应的LEED细分类目。所有项目都可以按照110分的最高分,被分为认证级(40至49分)、银级(50至59分)、金级(60至79分)、铂金级(80分及以上)4档。在制定标准的USGBC与反映评估结果的LEED之间,还有专门的评估和培训机构GBCI,以及专营认证业务的顾问(通常都拥有LEED AP专业资质证书)如果用学校与考试来打比方,USGBC就是确定打分标准的高层,GBCI是阅卷处和教师培训处,咨询顾问是老师,而不同等级的LEED评定,就是考生拿到的成绩等级。在王婧的印象中,国内最早愿意来“考”LEED的,多为跨国企业进入中国时为其租用的办公空间申请LEED室内设计与施工认证;从地产开发的角度,港资背景、对可持续发展有前瞻性规划的地产开发商则是先行者。比如太古地产,不仅所有的自建项目都申请了LEED认证,在为商场和写字楼招募租户时,也会优先考虑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公司。而在内地市场,从LEED在2005年认证的首个项目“科技部节能示范大楼”就可以看出,其早期价值,更多体现在与政府合作的“示范性”上。彼时,中国也在开发自己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加速与发达国家接轨。在全球范围内,当时除美国的LEED之外,还有英国的BREEAM、日本的CASBEE、法国的HQE等多种绿色建筑认证体系。各类认证的核心思想相对趋同,但细节上有本地化差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各国都在搞,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但我们在绿色建筑方面绝不搞与国际接轨。因为各国国情不同,气候、环境、资源、经济、文化条件不一样,不可能有相同的绿色建筑标准。”2006年首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发布后,其主编王有为在接受行业期刊《建设科技》采访时曾这样表示。王婧告诉《第一财经》YiMagazine,LEED标准在走向美国之外的全球市场时,确实也遇到过与当地规定相冲突的情况。比如吸烟,LEED明确规定“不得在建筑物内吸烟”,而日本开发商几乎都会在写字楼内配备一个吸烟室。为了增强LEED在全球的普适性,LEED此后在日本吸收了当地的法规,通过对吸烟室排风等的严格规范,替代了美国规范中的相应部分。但进入中国市场后,LEED基本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阻碍。一方面,《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几经修订,但把认证重心放在了对政府楼宇、公共建筑的强制要求上,而不是以写字楼为代表的商业物业,与LEED的关注重点并不冲突。另一方面,中国过去数十年来,有大量的新建项目和总体规划,在顾问的引导下,很容易从开发早期就尽可能贴近LEED的认证要求。USGBC也在强化与大型项目的前期合作、沟通。拿到全球首个“LEED城市铂金级认证”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就帮助USGBC丰富了自己的业务体系。李旭对《第一财经》YiMagazine表示,自2018年起,LEED认证在中国的覆盖面已不局限于一线城市,在新一线、二线、三线城市也都在快速增长。此外,市场对LEED的认知也有了显著提升。“可能在2017年,还有客户会问我:什么是LEED?认证了有什么好处?而到了现在这个阶段,我们觉得LEED已经不需要解释了,和客户可以直接谈执行过程。这是很大的进步。”李旭说。如果说绿色建筑标识在中国,更多是一种强制性的认证,那么驱动LEED等国际化认证标准在华发展的,主要就是市场化的需求。首先,商业楼宇的开发商、运营商,对于租户品质,以及租金、空置率等指标都较为敏感。如果想要争取一个国际品牌乃至全球500强公司入驻,楼宇有LEED认证往往就是重要的先决条件之一,因为这符合租户“全球一致”的环境标准。对于国际化程度特别高,或者说特别“要强”的项目来说,在LEED之外,国际级的绿色建筑认证,甚至是“多多益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位于北京的亚投行总部大楼“亚洲金融大厦”。在LEED铂金级认证之外,它也拿下了中国绿色建筑认证最高的“三星级”。而按照项目设计方、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林波荣的说法,亚洲金融大厦在设计时还对标了德国DGNB、英国BREEAM和WELL三大认证体系的“高星级标准”。位于北京的亚投行总部大楼“亚洲金融大厦”。在LEED铂金级认证之外,它也拿下了中国绿色建筑认证最高的“三星 级”。反过来说,绿色认证对于租户的吸引力越大,也就越有利于写字楼提升租金水平,甚至是在下次交易时,提升股东的投资回报率。2022年年初,地产咨询机构仲量联行在一篇名为《中国绿色建筑是否存在租售溢价?》的报告中指出,截至2021年上半年,经过LEED认证或国内绿色建筑认证的物业,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成都均有可观的租金溢价。相比于同区位、同楼龄的非绿色认证办公楼,绿色建筑的平均租金可以高出10.0%至13.3%。“虽然很难说有了LEED、WELL认证的楼,就一定能在交易溢价上有非常明显的反映,但在前期评估中,绿色认证肯定是要点之一。”李旭对《第一财经》YiMagazine介绍,市场上也有按照LEED、WELL标准改造楼宇后,重新包装再上市交易的情况,“相比之前,资产估值和市场吸引力都有明显提升。”这种楼宇改造与认证所带来的成本增长,也更容易被租金和投资回报的上涨所消化。根据USGBC的统计数据,与LEED新建或重大改造相关的项目平均认证费用为3920美元(约合24960元人民币);既有项目的认证费用约为1.8万元人民币。不过,既有项目的LEED认证需要每3年重新认证一次。在USGBC看来,相比于靠前期一次性投入就容易获得高分的新建项目,“建筑投入运营之后的表现,才能直接证明LEED认证建筑是否按照预期实践了绿色设计。”而有时候,这种绿色标准并不需要大规模的改造投入,反而在日常化的可持续探索中就可以实现。2022年年初拿到亚洲范围内首个LEED 4.1版“既有社区”金级认证的上海“汇龙新城”小区,就是一个“省钱”的认证案例。上海麦当劳中国总部旗舰餐厅是内地首家获得LEED铂金级认证的餐厅。这个小区建成于2002年,由上海地方国资背景的公司开发,项目地理位置不错,但品质与周边的顶级社区显然有差距。此次能拿到LEED认证,主要靠的是改善社区绿化、修订应急管理措施、体系化的节能减排改造、节水及循环用水,以及居民自行组织的社区旧物交换平台等一系列小改进。而这些举措,几乎又能与LEED认证体系中的得分点对应,因而拿下了较高的分数。绿色标准之所以首先流行于太古地产这样的港资房企之间,除了理念的前瞻性外,还有来自信息披露制度的压力。太古地产开发的北京颐堤港,2019年获LEED建筑铂金级认证。港交所集聚了大量房地产上市公司。从2012年起,港交所发布的《ESG报告指引》就建议上市公司自主披露公司当年与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相关的重要信息。目前,港交所已经强制要求这部分ESG内容与上市公司年报同步发布。对公司而言,工作和经营场所的绿色化,既可视作环境保护方向的亮点,也可视作重视社会责任、增加员工福祉的手段。在房企之外,诸如腾讯、阿里巴巴、万国数据、京东这样的技术企业,也在给数据中心、仓储物流中心,乃至园区厂房等项目做LEED认证,“目前香港的上市公司都在给自己的ESG报告寻找一些能写故事的亮点,互相之间也有竞争压力。各类绿色建筑认证,恰好是可以量化证明其表现的方法。”王婧对《第一财经》YiMagazine表示。以LEED为代表的国际绿色认证标准,都会将评定过程拆解为多个具体的方向、数十条环节和上百项要求,逐项打分,是非常量化的考核体系。这对于运营方、品牌方全方位理解“绿色”这个模糊的概念,本身就有好处。一个可以佐证的事实是:LEED AP的资质近年来在地产开发商、运营商和建筑事务所中热度持续提升,本质上也是从业者希望更加了解标准和打分制度的结果。2018年,麦当劳中国曾提出聚焦绿色餐厅、绿色供应链、绿色包装和绿色回收四大方向的可持续发展计划。其中,“绿色餐厅”的部分正以中国市场上首个LEED“批量认证”方案推进。截至2022年3月,麦当劳中国获得LEED各级别认证的“绿色餐厅”已达1200家,其中50%位于中国的二线、三线城市。麦当劳中国对《第一财经》YiMagazine表示,过去餐厅的建造装修标准与公司全球标准一致,“与LEED认证要求的最大差距,在于数据上的量化。比如某个面积的餐厅、某个档次的排风量,需要满足一定小时数的排风净化才可以交付使用。”为此,麦当劳中国不仅修订了原先的标准,还对设计、建材和设备的供应商做了多轮培训。“并不是说他们原本不达标,而是我们要求他们学会使用LEED认证的逻辑和方式来做项目管理和数据计算。”这也进一步提升了供应商的资质水平,以及施工现场的管理要求。李旭认为,基于能源、水等指标的“量化”管理优势,往往也能反映在楼宇的运营数据上。“楼宇的持有者、管理者,对于这部分感受是最深的。他能看到,通过技术手段,能耗和碳排放有降低,财务报表上也有变化。”麦当劳中国的预测是:到2022年年底,麦当劳中国获得LEED认证的餐厅将达1800家,每年减排总计可达约6万吨;每1000家绿色餐厅一年的节电总量,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3万吨。麦当劳浙江温州五马街餐厅是中国第800家LEED认证绿色餐厅。但此次接受《第一财经》YiMagazine采访的从业者普遍认为,对于建筑的实际使用者,如公司人、物业及保洁人员,或者步入GUCCI和麦当劳门店的消费者,像LEED这样的绿色认证不会带来太多直观感受上的差异,需要靠其他方法“补充证明”。李旭手头正在服务的一个项目,客户就想通过WELL认证来强调设计方案中的体验感。与LEED更关注建筑本身、强调环保和可持续略有不同的是,WELL更多探索的是建筑与使用者的健康福祉之间的关系,更关注“人”。“印象比较深的是楼里有独立的母乳室,有沙发、有冰箱,可以独立上锁,也是照顾了职业妈妈对私密空间的需求。以前泵奶这样的需求,可能只能去洗手间,不太卫生,自己感受也不好。”李旭说。诸如星巴克这样的大型品牌,也在探索“自定标准”的可能性。2018年,星巴克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合作推出了自己的绿色门店开源框架,并从美国本土市场开始改造门店。2021年9月底,星巴克中国也在上海开出了这一体系下的国内首家绿色门店“向绿工坊”。实际上,星巴克与USGBC早在2001年就有过合作,帮助后者探索了零售门店的绿色认证标准,并于2005年开设了第一家获得LEED认证的星巴克门店。截至2021年年中,星巴克全球共有1600余家符合LEED认证的门店,但这一进展要远远落后于它提出的“2025年要在全球建设和改造出1万家绿色门店”的目标。星巴克放弃成熟标准、自创新标准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其特许经营模式带来的改造限制。而对于麦当劳中国来说,2017年被中信为首的财团收购20年的特许经营权,是门店大规模拿到LEED认证的基础。“不是所有的麦当劳,都能选址在一线城市的高标准商场或是写字楼里,尤其是现阶段的新店,都在拓展低线市场,可能就开在一个县城里。虽然多数门店现在设定的认证目标是基线标准,但能保证所有门店都达到LEED的认证标准,是很不容易的。”王婧对《第一财经》YiMagazine表示。麦当劳中国也回应称,目前公司约75%的LEED认证门店为最基础的“认证级”,另有3家金级认证餐厅和一家位于上海总部内的铂金级认证餐厅。此后,公司会“根据不同的业务发展需求,来推进麦当劳餐厅LEED认证的进展”。消费者并不一定会认为一家拿到LEED认证的麦当劳或者一家更加绿色的星巴克有多特别,但对于一些大公司而言,类似“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关键词,在集团战略中永远可以成为亮点。而对于更多已经从绿色改造和认证中尝到甜头的开发商来说,在认证中拿下铂金级,甚至博得高分,已经成了新的目标。截至2021年年底,中国市场出现过4个在LEED认证中得分超过100分的铂金项目,均是针对既有项目的运营成果认证。李旭曾经参与过101分的北京环球金融中心项目认证。虽然为这个项目做了诸如冷机节能改造、更换LED光源、改进室外草坪喷灌方式之类的改造,但能拿到高分,主要还是因为“孩子本身是学霸”——这栋楼在2010年建成时,就是亚洲面积最大的LEED“结构及外立面”铂金级认证新建项目。“现在我接触到的客户,基本都是要争夺铂金的。就像考学校,既然能上大学,就要尽自己所能考最好的学校。不过,我也希望和客户形成一个共识:如果是应试的话,可以考出很高的分数;但让团队在绿色运营方面有提升、让楼宇有亮点,才是更理想的状态。”不过,这些绿色标准在诞生地正在遭受挑战。2015年,一直专注于绿色建筑的建筑师诺曼·福斯特在哈佛绿色建筑与城市中心的一场讲座中也指出LEED的评估标准需要改进,“真正的绿色建筑需要从更具广度与更具历史角度出发做设计。我们现在可以以另一个有趣的方式去衡量这些指标,比如:可以观测人进入建筑环境后血液循环的变化,以及用技术手段去测量建筑与自然的交互。”——相比符合某项绿色标准,他们主张更负责任的建筑实践。本文版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 活动预告 | 今晚七点,我们将在微博连麦,深入讨论绿色设计,尽情期待。00后大调查正在持续中,欢迎00后们识别下图二维码参与调查~(填过问卷的00后都说好)常点在看,更及时获取资讯 Yi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