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昨天这篇《平常一日》谈起。大众不会喜欢它,因为它不满足他们喜欢的叙事要求。在日常生活类型的叙事里,大众喜欢的是英雄叙事。什么是英雄叙事?就是“我”勇斗黑心网店老板,“我”智斗短信诈骗犯,“我”让婆婆吃了个闷亏,“我”一句话让老板哑口无言,诸如此类。总之,就是作者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的主人公,把日常生活当成是一次历险或者战争,主人公如何大获全胜的故事。大众会很喜欢,因为很容易把自己代入其中,分享那种胜利的快感,或者自以为在学习生活经验。
《平常一日》不属于这个类型,它其实是反英雄的。大众不喜欢很正常,叙事不是按照他们期待的方向走,他们就不愿意看,他们要的危机和胜利没出现,他们就觉得不解渴。这篇文章想要表达的也不是凡人的胜利,而是凡人的处境。有一类文章是没有对手戏的,只有主人公自己。文艺青年很容易在这种时候犯一个错误,就是用大量的心理活动填充其中,从头到尾都是“我感觉”、“我感到”。这么写他们觉得“很真实”,因为全是切身感受。有些人还觉得自己文笔细腻感人,从咖啡开始写起,一直写到落日。这么写很容易出现两个致命的问题:问题之一是读者和作者关系破裂。无论你是谁,你写得如何,读者上来的基本判断都一样,就是认为作家是个骗子,要讲个故事来骗我。所以作家要不遗余力地营造可信的氛围,塑造有趣生动的人物,好取得读者的信任,避开这个怀疑的环节。而高手则会宣称一切都是道听途说,都是来自笔记或者什么资料,明确告诉读者一切都不要当真,然后读者就立即开始当真。上来大段心理活动描写,读者的质疑马上就会迅速上涨。因为全是你一个人在说,你肯定想骗我,想洗我的脑。你写自己泡了一杯咖啡,他们会立即问为什么不上班,那你指着什么吃?你写你看见残阳如血,照见飞鸟投林,他们会立即问你之前不是说是个和你心情一样惨淡的阴天么?哪里来的残阳而且如血?这样一来,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关系就破裂了,无法共同进入一个故事。问题之二是心理活动通常太独特,大家很难取得共识。你认为你写得很真实,在读者那里会认为你有毛病,为什么那么事儿事儿的?你有事说事,没事东拉西扯写那么多个人感受干什么?这种时候,心境契合的读者会很受感动,愿意读下去。但是大多数读者不会,只会觉得厌烦,觉得所有的文字都和自己无关,自己也并不关心。哲学家尼采的传记里有两段心理描写。一段说尼采参加一战,当他在战场看见整齐的骑兵队列出发奔赴前线时,突然有一种巨大的崇高感席卷他的身心,以至于眼前出现了各种幻象。另一段是尼采在柏林,看见一匹老马拉着一辆沉重的车子在大雨里走着,老马因为体力不支而跪在地上,马车夫挥舞马鞭劈头盖脸地抽下去,喝骂着让老马起身。尼采见状冲进雨里,脱下外套披在马背上,然后一把抱住马头失声痛哭,喊道:我那可怜的兄弟!这两段换成尼采的主观视角,全部用内心独白的形式写出心理活动,你看看会有多少共鸣?我相信即便看过上面这一段的描述,大多数人的反应都是一致的:哈?这是什么意思?换成心理描写,情况只会更糟糕。
所以,如果你要写独角戏,你要写一个人的所感所思,千万不要用心理描写或者内心独白这种方式。不是说不能用,而是说大多数人用不好。用不好,就可以退而求其次,换我这种方法。我的方法也很简单,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在生活中的任何一个时刻,你都并非是孤身一人。什么意思?意思是说,即便你是孤身一人,依然可以写出对抗关系,写出紧张关系,让你的心理活动有一个可以针对的对象。在《平常一日》这篇文章里,并非只有“我”一个人存在,而是有现实或者说生活的存在,而它的体现形式则是处处与“我”做对。每当“我”有一个欲求,无论是想要在确定的时间就医,还是顺利进入医院,又或者是想早点看完回家,“我”的欲求总是会被现实所摧毁,总是不能如“我”所愿。但是“我”又总是在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总在努力想办法解决那个看不见的对手带来的一个又一个难题,自己一次又一次从某种困境中爬出来。这是一种对抗性关系,但对手不是具体的人或者具体的事,而是不可见的生活本身。于是,这就构造了出了一种可信的氛围,坚持看到中段的读者会知道我要表达什么,于是会带着他们一路走到终点,因为他们想看到对抗的结果。那么这又是如何做到的呢?简单说就是需要“灵魂出窍”。当你的灵魂还在你的体内,那么你就会以自己的所思所感作为描写的核心,前面已经说过了,读者对此不感兴趣,认为是过度自恋的一种体现,而且涉嫌撒谎和扭曲事实。灵魂出窍的意思是说,纵然你有千般磨难,万般感受,都需要暂且放下。让自己站在一个高处,用第三方的视角俯视着你自己的行动,你的挣扎,你的努力,你的挫败,你的跌倒又爬起,就像是在冷静无情地观察一名路人。唯一的不同在于:你不知道路人这时候在想什么,而你知道自己在想什么,有什么感受。灵魂出窍的全部奥义也只有一点:当你完成了这种视角切换之后,虽然不利于你大段的心理描写和抒情,但你和读者的视角达成了统一,你和他们一样地在观察着自己。既然你们视角一样,那么你这么写,刚好就是他们需要的那种看。就像是电影里拍摄彭于晏出浴,他的主观镜头是拍上半身,拍双臂环抱,体现出他感受到的冷。但基于观众的需求,客观镜头应该是从他的后背一直下拉到臀部,因为观众想看的是肌肉和臀线。
所以读者看到《平常一日》的结尾时很愉悦,因为他们看到一个人从早到晚的所有辛苦,然后终于等到了所谓的犒赏时刻:这个人开着车,敞着窗,猫咪就在身边,风从窗外灌进来,挡风玻璃外一会是阳光灿烂,一会儿是雨箭飞落---所有的辛苦磨难都已经过去,现在是吹风时刻。但这个画面又过于宁谧,过于主观,过于顺畅,所以还要添加一笔去保持平衡---猫在车上尿了,空气中有一股尿骚味,生活并没有完全退却,它还要用这种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和你开上一个小玩笑。这样的文字在头两段就能劝退许多读者,因为他们不需要看一个送猫去医院的故事,他们认为这就不是个故事。那么在这篇教程的最后,我试着来构造一个大多数读者可能会想要的故事:
1、我带着物业和警察,正准备攻入邻居家的大门,从未想过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2、几个小时前,我起床发现猫咪没有如同往常一样来叫我,找了一圈之后确认昨晚门没关死,猫丢了。3、猫是上司强行寄养在我家的。本来不想养猫,上司专门找自己谈话,说是太太怀孕,必须把猫送走,等孩子出生再接回去。他相信我,所以拜托我来照看,保证最多一星期来看一次,没事也发点视频给他看看。他说,猫很贵,你必须要照顾好。
4、养了半年之后,我很喜欢这只猫,想要留下,但是又开不了口。上司的孩子已经出生,我担忧分别的那一天即将到来,抱着猫叹息不已。5、猫什么都好,但总喜欢溜出门外,跑到隔壁女邻居家。女邻居很漂亮,所以我也乐得猫咪经常偷跑。想到这一点,我再次跑去女邻居家,在家门口听到了猫叫,我敲门,隔着门我问邻居猫在不在?于是我听到里面鸡飞狗跳在抓猫,我有点焦急。6、邻居开门说猫不在,我说我已经听到了猫叫。邻居不承认,并且关门,你又听见猫咪的叫声和追逐声。
7、我叫来了物业和警察,准备破门而入,解救我的猫咪。双方僵持不下。
8、刺耳的警笛声响起,那是火警,就在楼下。大家决定先撤,下楼看看是哪里发生了火灾。9、一个衣冠不整的男子正吊在女邻居窗外,正试图爬到空调井去。消防车架起云梯,消防队员准备去援救。男子失手掉落,在地上滚了几圈,脸转过来对正我,我发现是我上司。10、上司死了。猫咪躺在我怀里睡觉,它从此再也没有逃出过门外,我也一直没问它究竟发生了什么。
题图:《湖面上的星光》
题图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
题图AI算法提供:Disco Diffusion v5.2
prompts:A peaceful landscape of a dreamy pond at night reflecting the Milky Way in the night sky,trending on artstation, by David Noren.
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
【微信号】Bitsea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请你相信我:
我所说的每一句话,
都是错的
禅定时刻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如果不是收入中学课本,那么今天的人看到结尾说道: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估计会问两个问题:1、那么枇杷好不好吃?2、他老婆是不是就埋在了树下?
南派三叔专区
如果是南派三叔来写最后那个故事,写到消防车来只是第一章。在第一章的结尾,南派会写上司落地的时候是飘降,因为他已经失去了全身的水分,根本就是一具干尸。而女邻居家里没有任何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变成了一间什么都没有的空房子,地上都是灰和蜡烛油。第二章开始,“我”收到了上司快递来的一个笔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