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关键帮孩子建立“我能感”
自信不足会影响学习表现!目标、方法、动能:3大关键帮孩子建立“我能感”
孩子很多令大人头痛的“症头”,其实都跟没自信、缺乏成功经验有关,难以真心乐观,对未来的自己就会缺乏想像与期盼。增强孩子的“我能感”,是具体解方之一。
孩子平日伶牙俐齿,真遇到困难时,就畏缩想放弃?孩子好逸恶劳、什么都不想努力?孩子不主动、不自爱,过一天算一天,标准“无动力世代”?这些“症头”,其实都跟孩子没自信、缺乏成功经验有关,衍生出难以真心乐观、对未来的自己缺乏想像与期盼等状况。
增强孩子的“我能感”,是具体解方之一。大人在日常生活中机会教育,或创造情境予以体验,都是好的。
“所谓『我能感』,是一种内在历程,就是孩子从『我想试这件事』、到『我试试看』、到『我完成了』,再到『我觉得自己有能力』,”友缘基金会谘商心理师陈奕安说明。友缘基金会曾以“我能感”为主题设计课程,着重“内在我能感”,例如个人能力的培养、团体任务的达成,以及“人际我能感”,让孩子学习人际互动等。
这套“我能感”课程,是奠基于心理学大师史奈德(C. R. Snyder)的“希望感理论”。陈奕安说,当人有目标时,他会知道有什么方法能达成目标,并且有动力去使用这些方法,这就是希望感理论。在过程中,方法跟动力是互相交织、互相影响的,如果空有动力、却没方法,就达不到目标,反之亦然。
“目标、方法、动能”,是“我能感”的三大关键,具体原则与做法如下:
关键1. 目标
这里所指的目标是广义的,可长可短、可大可小。陈奕安说,“唯二”的原则,是孩子自己想要,并且合乎现实状况。如果目标很大,就切成小目标。
很多孩子看似缺乏目标,陈奕安建议,多问就对了。举个例,小明跟朋友玩鬼抓人,他抓到人了,却因为太兴奋而抓着手不放,朋友生气了,双方起争执。这时,大人可以跟小明一起研究他眼前的目标是什么,或许是“享受游戏的成就,但不要让别人觉得不舒服”,再基于这个目标思考后续做法。
如果孩子真说不出目标,那就再限缩一点,让孩子选。例如上述情况,可以问小明“想玩,还是想吵架”?如果答“想玩”,就针对此目标找做法;若答“想吵架”,就表示现在小明的目标在情绪层面,大人可跟他一起思考如何处理情绪比较妥当。
目标也要符合现实状况,考量能力与资源,如果是比较大的目标,就陪着孩子练习把目标切成一小份、一小份。陈奕安举例,若孩子的目标是跟同学一起演出戏剧,那可以切出的小目标包括:找主题、想故事、写剧本、想道具、列器材清单等,乃至于排戏、预演、正式演出等。大人的角色,在引导孩子想出“有逻辑顺序的子目标”,以利一步步完成。
关键2. 方法
要保持弹性,plan A行不通的话,就换plan B登场。“如果你眼前只有一条路能走,当这条路不通时,你就哪儿也去不了,希望感怎么会高呢?”陈奕安说,大人得让孩子明白,即使方法再好,也有不可控的阻碍,假若碰到阻碍,就换个方法,找替代道路便是,要保持弹性。
比方说,孩子的目标是成绩进步,但传统的学习方法就是成效不彰,那就试试别种方法。
Super教师、双莲小学教师郭俊成举例,数学是比较抽象的科目,如果“用听的”听不懂,那就动手实作、应用这些知识看看。例如,学到比例尺时、可以做做模型;学到浓度时、就调调果汁,都能增进理解。又例如,对中文课文毫无共鸣、不妨编成短剧演演看;历史人物的事迹看过就忘,那就试着想像这些古人的脸书个人档案会怎么写。
保持弹性的意思,除了要有plan B,还包括要接受挫折。例如,小明想跟朋友继续玩,已释出善意,但朋友不接受,小明就得试着理解,可能是方法不适用,也可能是现在时机不对。又或者,已经换一种学习法了,考试成绩还是没起色,可能是题目刚好出到没读通的地方。
陈奕安强调,大人别过度乐观,只告诉孩子“一切都会顺利”,而是要鼓励孩子贴近现实层面的思考,就算不顺心,也能告诉自己“我会找到方法来解决”。
关键3. 动能
有目标、有方法之后,还得持续下去。大人能做的,就是鼓励孩子努力坚持,强化心理意志。陈奕安提醒,就算结果不好,大人也别做出错误归因,让孩子觉得“我就是不行”,而是告诉孩子:挫折不是绝对的、永久的,不是你不够好、不够厉害,换一个方法再试试,或许会有不同的结果。透过引导,慢慢让孩子养成成长型思维。
有意思的是,史奈德曾指出,一个人的希望感是高或低,跟先天的遗传没有关系,大多是后天学习而来,靠的就是大人的引导。而且从两岁开始,孩子就有希望感了,也慢慢出现高希望感者较正向、低希望感者较负向的差异。显然,从小时候、从日常生活中,多点机会让孩子觉得“我能”,是有益处的。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