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鹏华基金金笑非:寻找医药投资基本面和资产价格周期的共振

鹏华基金金笑非:寻找医药投资基本面和资产价格周期的共振

财经

导读:鹏华基金金笑非是一名带有哲学思维的基金经理。


我们在两年前就访谈过金笑非,当时他就提出了投资中的“格物”和“致知”,前者代表价值,后者代表趋势。两年后再次和金笑非访谈后,能够强烈感受到他的进化。在这一次的访谈中,金笑非谈到了投资框架中“明线”和“暗线”。


“明线”对应的是基本面拐点,“暗线”对应的是资产价格周期。由于A股市场特殊的相对排名+单边市的游戏规则,需要格外对“暗线”重视。金笑非对资产价格周期很重要的评判标准就是机构持仓占比。比如说,他在2021年下半年医药股大跌之后,依然明确看空医药,就是看到了机构持仓占比还在很高的位置。这也帮助金笑非在2022年熊市中,组合跌幅远小于同类产品。


图表:鹏华医药科技A历年收益和排名

数据来源:万得,基煜研究;数据截止日:20230315;基准指数:中证800指数


到了2022年四季度,金笑非看到了创新药“明线”和“暗线”都在发生变化。基本面上,创新药的基本面出现改善的变化。机构持仓上,一个如此重要的方向已经被全市场机构系统性低配在历史最低位。于是,金笑非开始大幅加仓创新药。


在持仓的过程中,金笑非又发现了不同资产的定价特征。他买入的港股创新药企业表现并没有A股科创板企业那么好,背后本质的原因和企业质地无关,和定价能力有关。港股创新药是被海外机构投资者定价,而A股创新药由于金笑非是第一个重仓的机构投资者,自己能把控定价权。


金笑非对于行为金融学有着深刻的认知,他理解的深度研究是领先市场,而不是认知本身。当一个资产在底部、没有机构持仓时,并不会对风险事件有所反应。只有当资产价格到了高位,被大量机构持仓后,才会对风险事件有反应。


金笑非除了管理医药主题基金,也管理着全市场基金。这两类产品虽然持仓不同,但都基于同一套投资框架。背后的根源就在于他的投资框架普适性。由于金笑非并不是学医药出身,而是学金融出身的,他对投资的视角更多上升到哲学层面。没有执念、没有心理负担,一直是金笑非不断强调的。


两年前对金笑非的访谈,就感受到他的与众不同。作为一个没有医药学历背景的医药主题基金经理,他的行业主题基金在业内排名靠前,并且刚开始做投资的时候,就把一个净值0.5的基金捞回到了1.5附近。可以说,对于一名年轻的基金经理来说,金笑非刚上手做投资就没有太多容错率,这也形成了他不断反思的性格。


在访谈中,金笑非谈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迭代”。他见证了无数的周期,也没有任何一个顶流能穿越周期。投资不被市场所淘汰,就要持续迭代自己的框架。在迭代的过程中,也要深刻思考A股市场独特的特征(比如说单边市+相对收益),从中形成更有适应性的体系。

以下,我们先分享一些来自金笑非的投资“金句”:


1. 投资和研究是分离的,研究是唯物的数学,投资是唯心的哲学


2. 当市场处在上涨趋势中,一定是最乐观的人对公司进行定价;当市场处在下跌趋势中,一定是最悲观的人对公司进行定价


3. 机构持仓的占比,就是影响资产价格周期的一个重要因素


4. 相比学医药出身的基金经理,我还有一个优点,没有对具体品种的执念。我对股票的买入和卖出,是没有心理负担的


5. 每年的4月和10月,都是做仓位大择时的关键时间窗口


6. 研究的深度,不在于认知本身,而在于你是否领先市场


7. 难点不是方法,还是执行层面你把仓位加上去的时候,内心是否对方法论有信仰,能不能做到没有心理负担


8. 作为最早买科创板创新药公司的机构投资者,我能够形成定价上的壁垒


9. 一个资产在底部的时候,并不会对风险事件定价,只有涨上去了,才会对风险定价


10. 我追求的是用一套没有偏见的理论,去解释市场的行为



投资框架的明线和暗线


朱昂:两年前我们做过一次交流,当时你的投资框架很特别,具有“格物”和“致知”两层思考,两年过去了,你的投资框架有什么改变吗?


 金笑非  我之前提到,投资和研究是分离的,研究是唯物的数学,投资是唯心的哲学。在我的投资框架中,始终会有两条线:对应基本面的明线,以及对应资产价格周期的暗线。我在2021年做投资栽跟头,就是没有对资产价格的周期足够重视。即便一个品种基本面再好,只要全市场都买满了,没有增量资金进入,就涨不上去了。


在A股市场做投资,要理解这个市场特定的一些“游戏规则”。公募基金是以相对排名做考核的,就会出现一些特定的行为模式。当市场处在上涨趋势中,一定是最乐观的人对公司进行定价;当市场处在下跌趋势中,一定是最悲观的人对公司进行定价。由于这样的规则,A股市场很少出现稳态的价格中枢,总是在高估和低估之间大开大合。我们看到市场对医药行业的配置,也呈现了这种大开大合,在4%到15%的持仓占比波动。机构持仓的占比,就是影响资产价格周期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在2021年下半年开始看空医药,就是发现机构投资者对医药行业的配置在很高的比例。当时医药已经跌了很多,但我们发现全市场对医药行业的持仓占比还有10%以上,意味着后面还会出现超跌。


到了2022年前三季度,我们一直对医药做了低配,全年维持持仓的下限,并且组合以偏防御性的个股为主。只要市场配置没降下来,基本面再看好也没用。到了2022年10月,我们发现市场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基本面上,美联储对流动性的收紧出现反转;资产价格层面,全市场对医药的配置已经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看到这个变化后,我们马上把防御性品种卖掉,重新开始加仓医药。


那么具体加仓哪些医药的品种呢?我们在去年的年中先参与过中药的投资。但是去调研的时候,发现中药的基本面并没有正反馈,即便资本市场的炒作很热闹。于是我们在中药大幅上涨后,做了兑现。之后,我们又做了创新药的调研,得到了非常多的正反馈。政策端的扶持很明确,底层竞争力也具有可复制性,医保也在向创新药转向。于是,我们在2022年四季度大幅加仓了创新药。


朱昂:大幅加仓创新药看似很激进,你为什么愿意重仓创新药?


 金笑非  我是学金融出身的,不是学医药的,这可能是和其他医药基金经理最大的差别。我对创新药的理解,不只是从基本面的单一维度出发,也有金融市场的资产价格周期。


首先,许多创新药企业都是这两年在行业低迷的时候科创板上市的。上市之后股价就一直暴跌,无论是一级还是二级市场的投资人,都是亏钱的。这些创新药企业的老板都在这个领域做了很久,基本面处在刚开始兑现的阶段,大家心气很足。


其次,我并不认为我的创新药持仓很激进。我的组合中除了创新药,还买了中药和消费医疗进行对冲。整体产品的回撤在医药行业基金中不大。


第三,资本市场对创新药的定价有着极大的分歧。由于创新药没有利润,大家只能按照DCF的管线进行估值。这个定价过程中,既要弄清楚客观事实,也要做出主观的定价。在目前的分歧下,市场上还没有开始系统性的配置创新药公司。


未来我对创新药的持仓只做增量,不做减量。一旦看到医药基金开始系统性配置创新药了,我可能还会把这部分的持仓往上提。即便市场口头上都很看好创新药,但是并没有在真实的持仓上表达出来。


我们发现,创新药这么重要的投资方向,在医药基金内部是被系统性忽视的,但产业层面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到了兑现基本面的时间窗口。



每年4月和10月

都是仓位择时重要窗口


朱昂:你在持仓配置上切换比较大,这种投资体系会不会受到规模变大的挑战?


 金笑非  我目前管理规模相比去年翻了一倍,也就30亿左右,还不是很大。前面提到,我是学金融出身的,相比其他医药基金经理,有更强的中观行业配置的思维。绝大多数医药基金经理都是学药出身的,更偏向于自下而上选公司的投资体系。我的框架中,会带有自上而下的视角。就像2021年下半年,我通过自上而下得出看空医药的结论,就把权益仓位压得很低。


相比学医药出身的基金经理,我还有一个优点,没有对具体品种的执念。我对股票的买入和卖出,是没有心理负担的。规模增长太快,会影响自下而上选股型的基金经理,容易找不到标的。


我觉得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体系,适应的市场环境也不一样。自上而下更适合牛市,当贝塔起来的时候,仓位打败一切。自下而上更适合熊市,通过选到有阿尔法的个股,对冲熊市的下跌。


即便像去年我自上而下的判断没错,前三季度看空,三季度之后翻多,但是组合还是跌了,如果自下而上能力特别强的人,或许能在熊市挖掘到不怎么下跌的个股。


但是反过来,我管理的鹏华医药科技此前在2020年净值增长率超100%(数据来源:银河证券)、2018年上半年也表现很好。这都说明,只要市场有行情的时候,我的表现是不错的。我对自己的定位也是做进攻性品种的牛市选手。


朱昂:你的自上而下视角,是怎么做仓位择时的呢?


 金笑非  每年的4月和10月,都是做仓位大择时的关键时间窗口。


4月份的时候,是对年初春季躁动行情的复盘,大致能看出全年行情的质量如何。而且,4月份也会看到一些全年的政策导向和业绩的一季报披露。在4月份做中观判断,是全年胜率最高的一个时间点。


到了10月份的时候,这时候全年业绩排名已经有脉络了,排名追不上的基金经理会对第二年的投资方法做提前布局。而且包括医药在内的很多行业,经常会在10月底出各种政策,对未来一年进行定调。


所以说,每年4月和10月是机构调仓冲动性最高的两个时间点。我们的大择时,每年也不会超过2年。2022年就做了1次,10月的那一把加仓。历史上,市场一半左右的胜负手,都出现在这两个时间点。



统一的方法论管理全市场和医药基金


朱昂:你管理的全市场产品和医药行业主题基金有什么差异吗?


 金笑非  我们的方法论是一样的,根据基本面变化和资产价格周期两条线去做投资,尽量找到最具有进攻性的板块。一旦形成了正反馈,我就把仓位加上去。我持仓的行业不会很多,一般就选三四个。


我们的持仓是不一样的,我的全市场基金不是只有医药,过去一年买得比较多的是石化、猪、地产和交运。这些行业看似基本面关注度不高,但他们的资产价格周期处在偏底部,可能出现拐点很大的均值回归。


朱昂:你用这套框架从管理医药基金延伸到全市场基金,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吗?


 金笑非  我的全市场基金组合持仓和医药基金有一定差别,但是底层方法论是普适的。A股看似行业数量很多,但是许多大家超配很多的可以直接剔除,还有一些商业模式天然有问题的也可以剔除,最后能选出来的行业没几个。


我有一个信念,所有人都在做的研究,不叫研究;没有人做任何的研究,你稍微做一点浅度研究,就是深度研究。研究的深度,不在于认知本身,而是你是否领先市场。所有人都知道的利好,不叫利好。没有人有持仓的时候,利空就不是利空。


朱昂:所以你的方法论比较普适,不仅适用于医药行业,也能在全市场投资中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你觉得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金笑非  我觉得自己这套方法论并不难,难点在于执行。


这套方法论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理解资产价格周期,大家听了以后大致也知道从哪些角度进行观察。比如说机构投资者的持仓比例、政策的变化等,都是很重要的视角。我们去年全市场基金买了地产,一方面是对赌扶持地产的政策出台,另一方面是机构持仓比例很低。一旦乐观的投资者买入,地产就会涨起来。


没有什么人持仓的品种,无论基本面怎么样,后面大概率会涨起来,因为没有人持仓。难点不是方法,还是执行层面你把仓位加上去的时候,内心是否对方法论有信仰,能不能做到没有心理负担。能把一个行业买到50个点以上,心理负担肯定会很大。


朱昂:你能把这套方法做好的底层差异是,你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金笑非  我在投资中完全没有执念,本质上和大家的差异在于,我并不是完全做自下而上选股的。完全自下而上的基金经理,会对公司和行业有执念。比如说我买创新药没有什么心理负担,但可能从实验室出来的医药基金经理,发现过去中国创新药一个都没做成,就根本不会买。至少在医药领域,我这类投资风格应该不算特别主流。



熬得太久,容易卖得太早


朱昂:你这种框架会在某一个方向下重手,那么如何提高判断的胜率呢?


 金笑非  我们需要先理解市场到底是增量博弈还是存量博弈。在一个存量博弈的市场,就需要观察机构持仓的周期波动。如果同样几个产业的基本面变化没有差异,那么去买机构持仓少的,未来有可能发生正向变化可能性的行业,胜率会系统性高于其他板块。


我的投资和纯逆向价值不太一样。纯逆向投资,很容易卖得太早。因为他们买的很早,持有的过程非常痛苦,稍微涨一些就容易卖掉。在我的框架中,很注重持仓的时间成本。


比如说创新药我很早就关注了,但一直没有下手买。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逆向价值投资者会左侧布局,但是跌下来的这个过程其实很熬人。如果我拿了一个板块很长时间不赚钱,一旦涨起来,我第一反应肯定不是加仓,而是兑现收益。


朱昂:你对左侧“熬”的痛苦感受很深?


 金笑非  这是因为我亲身体会过这种痛苦,也因为熬得太久了,过早卖掉了大牛股。前几年有一个做牙科连锁的大牛股,我是在2016年就开始买入,成本价在20块钱左右。但是这个公司一直要到2018年才出业绩,期间股价最低跌到了10几块钱。我实在拿不住就卖掉了。等到后面股价涨到了30多块前我才追回来,最终涨到了400块钱。


还有一家公司更痛苦,我对公司的产品放量判断很正确,可是不清楚什么时候产品出业绩。由于实在熬不住,我就卖掉了,而且后面还没追回来。最终卖掉之后股价涨了5倍。


朱昂:有了此前的教训,这一次你投创新药,时间效率就更高了?


 金笑非  这一次重仓创新药,就是看到了基本面和资产价格周期共振的变化。基本面上,创新药是纯风险资产,定价体系受货币政策影响比较大。全球的货币政策逐渐从收紧走向适度宽松,利好风险资产。国内也看到了一些创新药公司已经有产品上的兑现了。


还有一点是全市场基金对医药的持仓在去年10月已经降到了历史最低的4%。这意味着,场内机构都已经“拍”完了,任何利空对医药已经没太大影响。我们再把医药里面的四大白马持仓踢掉后,会发现医药这么大的行业机构投资者没什么持仓了,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类似的资产价格周期在A股反复发生,未来还会重现。这一点和A股市场的游戏规则有关。我们的投资方式就是把我这个规则提供的拐点,在重大切换的时间点,对这类资产进行重仓。



形成创新药定价上的壁垒


朱昂:万一你买的创新药看错了怎么办?


 金笑非  我做投资更多基于客观的事实去做合理推测,很少有主观“拍脑袋”的成分。客观事实上,我们都知道创新药市场空间很大,也有确定的国家政策扶持,产业的进口替代也在全面进行。基于这三点事实,创新药这个产业趋势是没问题的。


这几年跑出来的好赛道,都是和国家战略层面的制造业升级相关,那么创新药就是这个大趋势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无论目前的产品力怎么样,政策肯定是扶持的,大规模的进口替代也一定要做。


这也说明,创新药是有着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不仅医药基金会买,那些专注在“新半军”赛道的基金也会配置。而且,大家口头上都非常看好创新药。


但实际的结果是,持仓数据显示看好创新药的人,并没有做到知行合一,大家对整个创新药都是低配的。而且在A股这样一个单边+相对收益的市场,我重仓了创新药之后,并不会面临比较重的抛盘。


然后在买了创新药之后,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客观事实:这一波调整跌最多的是港股上市的创新药公司,科创板那些创新药公司回撤其实很小。


朱昂:为什么这些科创板上市的创新药公司,反而回撤比港股那些公司要少?


 金笑非  因为我是这些公司的第一大机构股东,只要我不卖,这些公司就不会出现很大的调整。这是A股市场单边市的特征决定的。


作为最早买科创板创新药公司的机构投资者,我能够形成定价上的壁垒。我们都是知道,创新药研究的壁垒很高,定价壁垒更高。这些公司都是没有利润的纯风险资产。这导致公司的定价波动区间非常大。这时候,最早买进去的机构投资者,就会在定价能力上领先其他机构。


我也会做深入的创新药研究,但不需要在研究上领先市场太多。过于领先的研究,不会被定价。我只需要在研究上比市场提前一步就行。一个价值从0到10的公司,当市场认知在1的时候,才会对2进行定价,你不需要直接对10(终局)定价。


本质上,我把创新药的研究简化了,抓住了定价上的核心矛盾。而且从反馈结果看也很有趣,这一波买入后,质地较差的创新药公司反而比质地较好的公司表现更好。表现最差的是港股创新药公司,那是因为定价权掌握在海外投资者手中。


朱昂:创新药也是风险资产,如果在产品研发出现失败或者利空,你怎么办?


 金笑非  一个资产在底部的时候,并不会对风险事件定价,只有涨上去了,才会对风险定价。当年半导体在底部的时候,也出过利空,但股价并没有出现下跌。只有到了高位的时候,风险事件才会导致股价下跌。


这个特征,也是A股单边市决定的。一个资产在低位的时候,大家都没有持仓,这时候即便出现利空,也没有人卖。



客观事实+主观定价


朱昂:理解了,你选股上非常看重机构低配这个指标?


 金笑非  是的,我买的都是机构投资者持仓比较少的。比如说电子和半导体中,我买的都是那些大白马。但机构低配不是买入的唯一指标,我还需要基本面出现变化。也就是我的明线和暗线交织在一起后,才能成为重仓。


2021年之后,驱动市场表现的不是基本面,而是机构持仓。


朱昂:这套框架在增量市场和存量市场的有效性会不会不同?


 金笑非  我的这套方法,是比较看重趋势的形成。19和20年这样的增量市场,只要在趋势中不兑现,收益率也会很高。我管理的产品在2020年换手率很低,就是因为在形成机构持仓的正反馈过程中,我并不兑现。


朱昂:感觉相比两年前,你的这套框架有进化了一些,能否谈谈这个进化的过程?


 金笑非  之前我们聊过投资中“格物”和“致知”两个部分,发现还是“格物”更重要。投资要把基本面的明线和资产价格周期的暗线相结合。还有一点是,我是学金融出生的,对自下而上的行业以及个股没有很强的执念。


我属于诞生在赛道化年代中,有策略思维的基金经理。这些年大多数人管理全市场基金,也是用赛道化的方式去做。但我们回顾历史,看到没有一个投资大佬能穿越很长时间的周期。这就告诉我们,没有一条赛道和一种投资策略是永恒的,必须要做到不断迭代。


今天,我并不能说自己已经找到了战胜市场的方法,未来肯定会碰到问题,那么就在问题中迭代自己。


我追求的是用一套没有偏见的理论,去解释市场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不能有执念,只能不断打破自己的过去。之前我过于重视“明线”,忽视了“暗线”。


研究是客观的数学题,投资是主观的哲学题。要把两者结合起来,一定要从客观事实中抽离出来,去理解市场的主观定价。所以,我并没有那么重视估值因子。估值是舶来品,但中国市场的规则是相对收益+单边市,和海外的规则不一样。


朱昂:最后,你作为基金经理的投资目标是什么?


 金笑非  我觉得基金经理统一的评判标准一定是给持有人赚到钱。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一定要不断迭代自己的方法论。



- end -

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安   昀 | 鲍无可 包承超 贲兴振 | 薄官辉 | 毕天宇
曹   晋 | 曹   霞 | 曹文俊 | 常亚桥 常   蓁 | 常   远
崔建波 | 陈璇淼 | 陈一峰陈   平 | 陈   媛 | 陈立秋
陈  军 | 陈觉平 | 陈文扬 | 陈   宇 | 陈金伟 | 陈国光
陈思靖 | 陈  鹏 | 陈   玮 | 陈乐天 | 陈轶平 | 陈良栋
陈连权 | 陈  文 | 成念良 | 程   彧 | 程   洲 | 程   
程   涛 | 崔   莹 | 蔡嵩松 | 蔡   滨 | 蔡志鹏 | 蔡志文
代云峰 | 邓炯鹏 | 董伟炜 | 董   超 | 董  梁 | 杜晓
杜   洋 杜   沛 | 杜   广 | 冯明远 | 傅奕翔 | 付   斌
付   娟 | 费   逸 | 范   洁 | 范庭芳 | 方钰涵 | 方   纬
方   抗 | 方   建 | 方   昶 | 高兰君 | 高   远 | 刚登峰
葛   晨 | 顾耀强 | 谷琦彬 | 归   凯 | 郭   锐 | 郭   堃
郭相博 | 巩怀志 | 韩   冬 | 韩海平 | 韩   冰 | 郝旭东
郝   淼 | 何   帅 | 何晓春 | 何   琦 | 何以广 | 贺   喆
霍东杰 | 侯振新 | 侯   梧 | 侯   杰 | 洪   流 | 胡昕炜
胡鲁滨 | 胡宜斌 | 胡   涛 | 胡   伟 | 胡志利 | 胡   喆
黄   峰 | 黄  力 | 黄立华 | 黄   波 | 黄   晧 | 黄垲锐
黄莹洁 | 姜   诚 | 姜   英 | 蒋   鑫 | 蒋   璆 | 江   勇
    | 江   虹 | 纪文静 | 焦   巍 | 贾   鹏 | 贾   腾
金晟哲 | 金笑非 | 金梓才 | 季新星 | 季   鹏 | 匡   伟
令超 | 劳杰男 | 蓝小康雷   鸣 | 雷   敏雷志勇
李德辉 | 李   琛 | 李晓西 | 李晓星 | 李元博 | 李耀柱
李玉刚 | 李健伟 | 李   建 | 李佳存 | 李   巍 | 李   竞
李   君 | 李振兴 | 李   欣 | 李少君 | 李    | 李文宾
李   彪 | 李宜璇 | 李子波 | 李  倩 | 李   燕 | 厉叶淼
黎海威 | 廉赵峰 | 梁   浩 | 梁    | 梁   力 | 梁永强
梁文涛 | 廖瀚博 | 林   庆 | 林剑平 | 林   森 | 刘   斌
刘   波 | 刘   辉银华 | 刘   辉东方红刘格 | 刘   江
刘晓龙 | 刘   苏 | 刘   锐 | 刘   平 | 刘   潇 | 刘   兵
刘   晓 | 刘开运 | 刘元海 | 刘心任 | 刘志辉 | 刘伟伟
刘   鹏 | 柳世庆 | 柳万军 | 陆   彬 | 陆政哲 | 陆   欣
陆   航 | 陆   奔 | 陆文凯罗春蕾 | 罗世锋 | 罗佳明
罗远航 | 骆   莹 | 吕佳玮 | 吕越超 | 楼慧源 | 马   翔
马   龙 | 毛从容 | 莫海波 | 苗   宇 | 闵良超牛   勇
倪权生 | 彭凌志 | 彭成军 | 潘中宁 | 潘  明 | 蒲世林
齐   皓 | 祁   禾 | 邱璟旻 | 丘栋荣 | 邱   杰 | 钱伟华
钱亚风云 | 秦   毅 | 秦绪文 | 曲   径 | 饶   刚 | 任琳娜
桑   磊 | 宋海岸 | 宋   华 | 石海慧 | 石   波 | 沈  楠
沈雪峰 | 史  伟 | 是星涛 | 苏谋东 | 苏俊杰 | 孙   芳
孙  伟民生加银孙  伟东方红 | 孙轶佳 | 孙浩中 | 孙梦祎
邵   卓 | 唐颐恒 | 唐   华 | 汤   慧 | 谭冬寒 | 谭鹏万
谭   丽 | 田彧龙 | 田   瑀 | 田宏伟 | 屠环宇 | 陶   灿
万建军 | 王大鹏 | 王东杰 | 王   刚 | 王君正 | 王   涵
王   俊 | 王   培 | 王   鹏 | 王   | 王延飞 | 王宗
王克玉 | 王   景 | 王诗瑶 | 王晓明 | 王奇玮 | 王筱苓
王园园 | 王   垠 | 王文祥 | 王   睿 | 王海涛 | 王登元
王   健 | 王德 | 王艺伟 | 王浩冰 | 王   斌 | 王晓宁
魏晓雪 | 魏   东 | 韦明亮 | 翁启 | 吴    | 吴   
吴培文 | 吴丰树 | 吴   印 | 吴   渭 | 吴   越 | 吴   弦
吴   坚 | 吴   悠 |    旋 | 武   杰 | 肖瑞瑾 | 肖威兵
谢书英 | 谢振东 | 徐荔蓉 | 徐志敏 | 徐   成 | 徐   斌
徐   博 | 徐志华 | 徐习佳 | 徐   爽 | 许文星 | 许  
许望伟 | 许利明 | 薛冀颖 | 夏   雨 | 颜   媛 | 闫   旭
杨   栋 | 杨   浩 | 杨   瑨 | 杨锐文 | 杨   帆 | 杨岳斌
杨   明 | 杨   飞 | 杨晓斌 | 姚   跃 | 姚志鹏 | 叶   松
叶   展 | 易智泉 | 于   渤 | 于   洋 | 于善辉 | 于浩成
于   鹏 | 俞晓斌 | 袁   宜 | 袁   航 | 袁   曦 | 袁多武
袁争光 | 余小波 | 余芽芳 | 余科苗 | 张丹华 | 张东一
张   凯 | 张  峰富国  峰农银汇理张   锋 | 张汉毅
张   晖 | 张   慧 | 张金涛 | 张   骏 | 张剑峰 张   萍
张   帆 | 张延鹏 | 张迎 | 张益 | 张鸿羽 | 张   弘
张   航 | 张   寓 | 张宇帆 | 张   杨 | 张   堃 | 张仲维
张   勋 | 张   靖 | 张   亮 | 张西林 | 张晓龙 | 张浩佳
张亚辉 |  章   恒 | 章   晖 | 章旭峰 | 章秀奇 | 章鸽武
詹  成 | 赵大震 | 赵晓东 | 赵   强 | 赵   剑 | 赵浩添
曾   刚 | 郑澄然 | 郑慧莲 |     | 郑   磊 | 郑巍
郑   伟 | 郑泽鸿 | 郑   日 | 周应 | 周克平 | 周   
周雪军 | 周   云 | 周   杨 | 周   崟 | 周寒颖 | 周智硕
朱   平 | 朱   赟 | 朱晓 | 钟   赟 | 钟   帅 | 朱  熠
左金保 | 赵   蓓 | 智   健 | 邹立虎 | 邹维娜 | 邹   唯
邹   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BTC破3万美金,以太坊破2000美金,反弹强势,宏观基本面仍是重大制约因素鹏华基金主动权益深度迭代的“三体”进化论【外汇商品】情绪渐暖,基本面不牢固—2023年第二季度原油展望8家IPO排队银行披露最新基本面!整体扩表稳健,这几家资产质量待提升!发债补血回温25万股东踩雷了...投资者举报!实控人涉嫌掏空上市公司现金和资产?还将面临退市风险!【外汇商品】美欧基本面优势反转—全球宏观与汇率焦点2023年(第10期)银华基金王浩诠释“科技猎手”的投资秘密投资是一门经验的学问!泉果基金刚登峰:没有永远爆发的行业,只有穿越周期的个股因朋友的私事去了法庭开门红也无法打消,基金经理在担忧什么?公募犀利预判:3月很关键,这一板块基本面拐点确认规模30亿,长江绿色发展投资基金与万里扬合作设立碳中和储能产业基金富国基金赵伟:坚持寻找长久期的好资产险资不动产私募基金正当其时——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新规要点评析1200亿光伏龙头跌停,4家机构集体出逃2.74亿元!基本面强劲,细分行业的黑马板块是它乳腺癌最常见的骨转移做核磁共振能确诊吗?追踪观察是否骨转移多久做一次核磁共振?美联储暗示本轮加息暂停,中国市场有望回归国内基本面报告 |今年金融市场怎么走?智本社发布《2023年全球大类资产价格走势专题报告》【重磅活动】第二届最佳国资基金管理人颁奖典礼暨2022国资基金(广西•来宾)高峰论坛即将启幕了不起的亚裔明星杨紫琼+文城奥斯卡影评如果停止加息,资产价格会怎么走?王后的英文--Queen Consort一周快讯丨安徽省又一支母基金招GP;成都落地20亿母基金;菜鸟与中国人寿携手设立仓储物流投资基金《2022年度中国生物医药投融资蓝皮书》重磅发布!一周快讯丨活跃LP集中在安徽,多支引导基金招GP;广州落地一支百亿文化产业基金;重庆市产业投资基金发起设立两支母基金天士力拟出资3.9亿元,参设生物医药股权投资基金美股经历今年最差一日,该怪基本面、技术面还是美联储?一周快讯丨合肥庐州壹号产业母基金成立;300亿,珠海高新区产业发展基金集中签约;绝味鸭脖参设股权投资基金【外汇商品】基本面韧性托底收益率—美国国债月报2023年第二期一周快讯丨安徽120亿母基金落地;清远母基金招GP;总规模超70亿,扬州设立八支股权投资基金南卡之旅: 南玉兰种植园 (Magnolia plantation)基本面改善,Uber收益超预期!未来或进一步上行?点拾投资朱昂演讲:寻找与你匹配的投资方法鹏华基金方昶:复杂环境中力求稳健收益重庆市产业投资基金发起设立两支母基金急救课上老师讲的故事:真假羊角疯。。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