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失眠”作为症状的话,那么,对于职场女青年来说,原因主要有3个:
社交时差
错误的睡眠行为
缺铁(伴或不伴贫血)
倒时差的本质,是体内的昼夜节律还没有来得及和当地时间相匹配,无法做到天黑了能睡觉,天亮了能清醒。多见于坐飞机跨越多个时区时。如果你哪也没去,就在原地呆着,但是,你在周末和节假日玩的很疯,晚上凌晨2点睡,第二天早上10点起,那么几天之后,你在下一个工作日就可能出现晚上早睡睡不着,上午早起起不来,且整个上午的状态都很模糊的状态。这种就是“社交时差”——在原地倒时差。职场年轻人因为周一到周五都需要工作,时间都卖给老板了,因此,一到周末和节假日就容易来个“彻底大放松”。如果分寸没有把握好,就容易出现上述社交时差。而所谓的“周一综合症”,部分原因也来源于此。- 起床时间不要晚于平时工作日的2小时。比如工作日6点起床,那么周末起床时间不要超过8点。
- 白天多接触自然光线。鼓励节假日多去户外,既可以放松,又可以利用自然光线巩固节律。
- 晚上娱乐时间稍微控制下时长。如果工作日因为加班而睡不够,那节假日就还点“睡眠债”吧。
错误的睡眠行为会维持甚至恶化失眠,容易把急性失眠拖成慢性失眠。比如:这些行为看起来很合理,其实它们都是慢性失眠的“维持因素”。为什么?太早上床又睡不着的话,容易增加躺床焦虑,增加床和焦虑之间的条件反射,增加床和清醒之间的条件反射。时间一长,你就把床训练成了一个“更容易着急,更容易醒”的场所。这种局面叫做“条件性觉醒”,被认为是慢性失眠背后的机制之一。白天补觉太多容易削弱夜间的“睡眠驱动力”。简单说就是,因为睡眠时间少,好不容易累计的“困意”被白天给睡少了,睡没了,到了晚上“困意”不够用,更难入睡了。因此,从长远来看,为了预防未来出现慢性失眠,或者治疗当下的慢性失眠,都建议养成正确的睡眠行为。这套动作在医学上叫做“刺激控制疗法”,是慢性失眠的一线治疗方法,它属于“认知行为疗法”的一部分。关于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我都写在《睡眠公式》这本书里了。你可以按照书里的流程在家里练习。
全世界的女性都是缺铁和贫血的高危人群。最主要的原因有2个:月经和分娩。这2件事都容易造成女性体内铁缺。缺铁严重的,会出现缺铁性贫血,这时候血常规报告单上会看出来。但是,缺铁如果还没有到那个程度,此时血常规的报告是正常的,而此时,相当多的女性就已经出现各种贫血症状了,包括晚上入睡困难,夜间容易醒,以及白天精力疲乏等。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是否缺铁呢?很简单,查“铁蛋白”。如果血清铁蛋白低于50ng/ml,就可以解释很多症状了,建议补铁。如果再低一点,低于30ng/ml,不仅需要补铁,还需要寻找缺铁的原因。顺便说一句,相当多的“印度女性”长时间被“阿育吠陀医学”贴上各种“虚无”的疾病标签,然后喝着牛尿,吃着各种各样的草根树皮和药丸。来门诊检查发现,其实就是很简单的“铁储备不足”,补铁后就好了。关于女性睡眠,我写过一个专栏:《女性睡眠医学课》。扫码可订阅试听。总体来说,职场青年并没有太多基础疾病,绝大多数情况下,只需要改善睡眠相关行为,就可以拿到一个比较好的睡眠状态。
作者:余周伟
公众号:sjnk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