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陆来说,它是海的另一边,对于台湾本岛来说,它也是海的另一边 | 王希言 一席第970位讲者
战争不仅影响了当地人的生活,也参与到了整个岛屿的自然景观的塑造中。
大家下午好,我是王希言,一个研究人和自然的关系的人类学者。
我曾经在金门做了两年田野调查,为什么要选择在金门做田野呢?因为我的导师是一个法国人类学家,他曾经在香港研究禽流感,在那期间接触到了很多观鸟组织的人,他们告诉他金门是一个拥有非常丰富的物种的典范地带,建议我的导师去金门看一看,后来我的导师建议我把金门作为我博士的田野地点。
高粱酒、金门菜刀与鬼故事
说到金门,可能大家的第一个反应就是金门高粱酒。我在田野期间也在金门高粱酒厂做过几个月的包装女工,去了解金门高粱酒诞生的始末。
事实上,金门是一个气候干旱、土地贫瘠的地方,在这里无法种植大米,只能种植小麦,还有高粱。
1949年,国民党军队撤离到台湾之后,胡琏带着10万大军驻守金门。当时,这群10万大军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需求,就是每个月都要从台湾买10万瓶的烈酒。
于是胡琏就想了一个办法,他把本来要买酒的钱用来在台湾本岛收购大米,鼓励大家种高粱,用高粱来换购大米。然后,他召集了一些士兵,用收购的高粱来酿造高粱酒,这就形成了最初的金门高粱酒厂。现在金门高粱酒厂已经成了金门岛最重要的一个经济支柱产业。
因为金门岛离我们大陆非常近,所以它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大陆的依赖非常重。在2018年的时候,从泉州向金门供淡水的海下隧道修通了,金门的干旱问题也在大陆的帮助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
因为金门这样复杂的一个地理位置和政治问题,所以对于我们祖国大陆来说,它是海的另一边,而对于台湾本岛的居民来说,它也是海的另一边。
虽然说我是研究人和自然关系的,但是到了金门之后,我听到最多的却是金门岛各种各样的鬼故事,我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我印象特别深刻的鬼故事。
当时在金门西半岛有一个百人的国民党部队,在某一天夜里突然遭到了解放军的袭击,全军覆灭,并且是被斩首死亡。
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国民党军队对这个地方进行了一系列的清理,但附近的老百姓总是反映在夜间依然能够听到有部队操练的声音,不仅有脚步声,还有各种袭击斗争的声音,引起了老百姓的恐慌。
他们就去求助村子里面的灵媒,也就是福建一带俗称的乩童,乩童在这里做了一系列的法事,但是都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乩童告诉大家,因为这些人的念力太重了,我的法力太弱,还不能够把他们驱走,必须要请一个国民党的高级将领来到这里,帮助我一起作法,才能够把鬼魂都驱走。
于是当地的司令官向国民党高层汇报了这件事情,然后蒋介石就来到了金门,参与到了这个驱魔的活动中。他对着死亡将士的军营,告诉大家:战争已经结束了,你们也光荣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你们无愧于心,可以离开这里去安息了。
在他的喊话仪式结束之后,国民党军队还在营区修建了一个亭子,叫作无愧亭。我们可以注意到,无愧亭的“愧”字做了一个特殊的处理,“鬼”去掉了上面的一撇,其实是呼应了这些人被斩首的故事。
这个驱鬼的仪式完成、亭子修建好之后,大家普遍反映,好像真的没有再听到夜间有奇奇怪怪的声音了,这个鬼故事也就慢慢地消失了。到现在有外来的人再到金门的时候,一些当地的居民还是非常热衷于讲给人们听。
木麻黄
其实,战争不仅影响了当地人的生活,也参与到了整个岛屿的自然景观的塑造中。50年代,国民党出于长期战备的考量,开始在金门大量地种植一种树木,叫作木麻黄树。
木麻黄树是一种原产在澳洲的植物,在19世纪的时候传入了台湾。
因为金门本身土壤贫瘠,非常干旱,所以它的土壤覆盖率非常低,军队在道路上移动,或者是一些军事建筑物很容易暴露在对方的监控之下。出于长期战备的考量,就要去种植树木。而木麻黄生长非常迅速,很快长起来之后就可以对道路和建筑物起到一个很好的掩护的作用,所以金门在1950年代大量种植木麻黄。
很多在金门服过兵役的阿兵哥都告诉我,他们曾经有过种树的经历。比如说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原籍金门、现在在台湾生活的画家叫李如青,他就告诉我说,当时所有服兵役的阿兵哥,在服役期间要种植3-5棵木麻黄树,并且要保证它的成活,只要其中一棵死掉了,这个阿兵哥就要被拉去关禁闭。
而当时金门又非常缺水,阿兵哥们每天都非常小心地去使用这些水,先用来洗脸,再用来洗脚,最后再把这个水拿去灌溉他们种下的小树苗。
后来我在台北田野期间还偶遇了著名的导演吴念真,他也跟我说他曾经在金门服役。我就跟他开玩笑说,导演你是中过两个“金马奖”的人。
因为金马奖是在60年代设立的一个奖项,本来是为了表彰那些电影从业人员,但是它并不是指代金色的马匹,而是取了“金门”和“马祖”这两个地名的第一个字,用来鼓励电影从业人员要有金门、马祖的精神。
而当时因为金门和马祖的生活条件特别恶劣,所以所有台湾本岛被抽中去金门服役的人,也都被戏称为“中了金马奖”。所以吴念真也曾经在金门种过木麻黄树。
经过这样几十年的努力,金门岛就从一个非常荒芜的岛屿变成了一个绿树成荫的地方。
我到金门的时候是2017年初,莫兰蒂台风刚刚过境几个月,在路上非常容易看到一些被台风刮倒的树木。在这个时候就有了关于木麻黄树的一个争议:到底是要砍伐还是保留。
当地政府认为,木麻黄树已经种植了50多年,现在战争已经结束了,它已经失去了最初的防御功能,而且现在的政府主张发展旅游观光产业,过去的道路过于狭窄,不足以承载今天的车流量。
其次就是木麻黄树本身也不开花,不具备观光的价值。所以政府出于经济和治理的角度,主张要把木麻黄树全部砍掉移除。
而当地的民众有这样一个观点:木麻黄树曾经在战争时代保护了我们金门人,保护了我们的岛屿,它伴随着几代人的成长,已经承载了金门人非常强烈的一种感情,所以我们一定要保留它们。
而且百姓认为,如果外地人来到金门观光,他要看的肯定是金门特色的一些东西,而不是像其他地方一样宽阔的马路和高楼大厦。他们认为金门的木麻黄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地景观,所以主张保留。
另外一个争议是来自于森林学家和生态学家。森林学家主张种植单一物种,而当地的木麻黄树经过了五六十年代的成长,内部已经产生了一定的腐朽,所以他们主张最大化经济效益和最利于管理的方式,把木麻黄树全部移除,种植一种新的树木。
但生态学家认为,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尊重生物多样性,虽然木麻黄树是一种外来物种,但是它在金门已经成长了五六十年,已经完全融入到当地的生态系统之中,如果我们贸然地移除它,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一些未知的影响。所以生态学家主张保留。
这个争议到今天为止依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是通过这个争议可以看到,金门人对于木麻黄树有一种非常质朴的情感,他们不断地强调,首先是树木保护了我们人类,保护了我们的岛屿,所以今天我们要反过来去保留它们。虽然它是外来物种,但是它现在已经成了金门人自我认同的一部分。
缅甸蟒
接下来我们看一个跟木麻黄相反的案例,缅甸蟒。关于它是外来物种还是本地物种,在当地引起了很多争议。
缅甸蟒是2000年初在金门开始激增的一种物种,当时因为它的样子非常恐怖,引起了很多居民的恐慌,因为一只成年缅甸蟒的长度大概是3-5米。
当我们在公路上或者是在一些农舍中看到这个庞然大物的时候,都感到非常害怕。当时金门人又不认识它,觉得可能是一种外来物种,所以金门县政府的人就向台北求助,台湾师范大学的著名两爬动物专家林思民教授就应邀来到了金门。
林教授在2009年带着团队到金门做研究,经过4年的调查,辅助了各种各样的科学手段,包括对缅甸蟒进行GPS跟踪,最后他们终于论断出,其实缅甸蟒是一种原生物种,而不是外来物种。
但是这样一个结果并不能够让当地人信服。当地的老百姓,尤其是以文史工作者为代表,他们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出判断说,我在这个岛上生活了五六十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种物种,它肯定是小三通开放了之后从福建走私到金门的。
为了回应当地老百姓的这些质疑,林老师又借助了社会科学的一些研究手法,提供了文献的佐证。
首先在五六十年代的很多当地报纸中,我们找出了发现缅甸蟒的记录。它们被发现了之后都是迅速移交给了台北市立动物园,进行饲养和管理。
除此之外,驻守金门的司令官胡琏也在他的回忆录和传记之中,记录了「此地有蛇……粤兵嗜之如命」。广东兵大量地食用缅甸蟒,缅甸蟒成了驻地阿兵哥一种非常重要的美食的和营养的来源。
这样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缅甸蟒作为老鼠的天敌,几乎被人类吃到灭绝。这时候老鼠就开始泛滥,金门岛发生了非常严重的鼠疫。
在民间传说中,金门岛最阴的一个地方叫“鬼村山灶”,这个村庄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发生过鼠疫。因为当时没有非常有效的治疗和控制手段,驻地的国民党军官就采取了封村的措施,直至整个村子里面的村民感染鼠疫死亡殆尽,所以在这个地方就开始流传各种各样的鬼故事。
这些鬼故事其实是没有文献记载的,但是我们可以在学术书籍中找到一些呼应的线索。
哈佛大学历史学家宋怡明在他的《前线岛屿:冷战下的金门》中,有一个章节叫作“公共卫生与老鼠尾巴”,他就记载了金门岛鼠疫泛滥,当地的军官动员老百姓一起参与到捕鼠运动之中。当时的老百姓每天都被要求去捕鼠,捕完了老鼠回来要把它的尾巴剪下来交给国民党,这样才算是完成了任务。
以上的证据都证明了缅甸蟒曾经确实是在金门存在的,可是为什么它到2000年之后才开始激增呢?
撤军之后,金门在1995年成立了“国家公园”,“金门国家公园”是台湾九所“国家公园”中唯一一所不以保护自然风光为主的,因为它主要的目的是保护过去的军事遗迹。
以前阿兵哥活动的范围再一次地被圈禁起来,成为“国家公园”的所在地,进一步地限制人员的自由流动和开发,所以这里自然而然地成了缅甸蟒的一个极佳的生活栖息地。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2000年之后,大家对于媒体和社交网络的使用更加普及,所以缅甸蟒的激增也更进一步地暴露在了普通民众的视野之下。
尽管林老师列举了如此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论据,但是依然没能够说服当地的老百姓,他的学术研究和个人生活不断地受到这些人的抨击。我在台湾结束对他的拜访时,他交给我一个U盘,这个U盘里面包括了所有关于缅甸蟒研究的信息和资料。
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件夹,包含了他收到的所有举报信和恐吓信,以及法院的传票、律师函等等。他把这个文件夹命名为“遇见鬼纠缠不清”。
我觉得这个命名非常有趣,完美地解释了整个缅甸蟒的争议。它代表的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知识体系的碰撞,鬼对于当地人来说是一种非常非常重要的信仰,可是我们永远无法用科学的方式去论证鬼的存在。
鸬鹚
如果说缅甸蟒跟木麻黄的争议都是关于属地的争议,那么接下来的这个动物,它的身份的归属可能更加复杂,因为它是一种候鸟。
我刚到金门的时候,金门当地的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观鸟协会的人就告诉我说,每一年的10月份会有13000-15000只鸬鹚从西伯利亚飞来金门和厦门一带,逗留6个月之后,在第二年的4月重新飞回西伯利亚。
除了这样一个长途的旅行,每天这些鸬鹚还有一个短途的旅行,就在金门和厦门之间。每天早上大概在八九点钟的时候,它会从金门飞往厦门,因为厦门拥有更长的海岸线,自然也有更加丰富的食物来源。
而到了夜间,因为厦门的光污染非常严重,所以它们要飞回金门过夜。在金门有一个鸬鹚的栖息地,慈湖,慈湖的周围也种满了木麻黄,夜间鸬鹚都在这些木麻黄上睡觉。
金门县政府为了迎接这些鸬鹚过夜,也在慈堤周围进行了很多工程改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路灯的改造。他们将这里所有路灯的高度全部降低,路灯之间的间距又成倍地扩展,更利于鸬鹚在这里休息。
这个现象也引起了两岸一些环境部门的重视。我在厦门采访了很多厦门观鸟会的成员,他们告诉我说,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其实厦门市政府非常着力地扩大湿地面积,减少了夜间照明工程,厦门的五缘湾湿地和杏林湾湿地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鸬鹚栖息地。
物种始终是流动的,假设一只鸬鹚感染了禽流感,这个病毒肯定不仅在两岸之间传播,它甚至会去到更远的西伯利亚,甚至是全世界。
而厦门环境改造受益的也是金门。过去我在金门做田野调查的时候,在海岸边行走,经常会捡到一些海漂垃圾,上面都是简体中文。现在厦门的环境改善,其实受益的也有金门人。
所以我一直有一个观点,物种是流动的,我们的保护也应该是世界主义的。
设计丨张会来
▼ 万象更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