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闪光少女》,有件事儿就不得不做了!
“
‘从自然中来,
在自然中生长’的音乐,
最容易与孩子们
纯净的内心产生共鸣。
从湖北的武汉、恩施、黄冈、孝感、麻城,到云南红河、四川仪陇、湖南湘西……每年夏天,种太阳社会发展与创新中心(以下简称“种太阳”)都会为乡村孩子带来陪伴,用艺术、建筑、音乐、舞蹈、科技等一系列具有启蒙与赋能目标的工作坊及夏令营,帮助他们延伸多个小小触角,联结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
作为种太阳的创始人,李可欣老师的初心是希望把城市里“价值百万”的夏令营带到偏远的山村,让大山里的孩子们,也能够有机会享受生动有趣的体验式教学。
种太阳因为乡村孩子们的切实需求得以长久发展,许多孩子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其实每个孩子发生的小小改变,都会化为项目成长的动力。
● 李可欣老师在向大家介绍“种太阳”
2020年,芭莎公益与种太阳携手合作,为10所江华县的“芭莎·课后一小时”项目学校,提供美育启蒙、自我认知、音乐启蒙和乡土联结四个主题的特色美育课,孩子们学着一步步地认识自己、家庭、学校和家乡,重新观察和欣赏自己生活的世界。
当被问到设立这一系列课程的初衷时,李老师坦言,“在生活中,人们时常会有种‘我坐在这个世界里,但我的凳子在哪里’这样自我定位的模糊感。大人都是如此,更何况是连自我认知都还不太清晰的小朋友。”
● 在自然的映衬下,五彩斑斓的孩子们
“像一棵树,稳稳地扎根土地,从周围的环境土壤中汲取养分,才能更自信地成长,孩子们也一样。”
李老师希望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大山里的孩子们建立与周围世界的联结,情感陪伴缺失的他们,正需要这些自我认知和乡土联结的引导,来弥补原本的教育空缺。在学会爱自己和爱家乡的过程中,孩子们收获敢于想、敢于做、敢于创造美的勇气,并将找到自己生命的节奏,一步步攀爬生命的峰峦。
传统文化的回归和大众的民族认同感正推动着国潮的兴起,“国乐复兴”这一话题也常常被人提起,种太阳也希望乡村的孩子们能够通过“音乐美”的方式感受国风之美。
李老师说道:“设计这门课程的老师曾经分享道,民族音乐课程的设计灵感源于《闪光少女》这部电影,片中民族音乐所面临的‘被冷落的困境’,也是真实存在的现实困境,他希望能够尽早地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传统民族音乐的种子。”
● 在音乐课上,与美妙旋律为伴
在李老师看来,孩子们的世界里,其实早早就有民族乐器的出现,只是这些乐器都隐藏在一句句古诗里面——“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还需引路人带着孩子们揭开传统民族音乐的神秘面纱。
● 在孩子们内心埋下传统民族音乐启蒙的种子
“在讲中国民族乐器的课堂中,孩子们第一次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传统民族音乐之美,虽古老而深厚,但生生不息。这种‘从自然中来,在自然中生长’的音乐,最容易与孩子们纯净的内心产生共鸣。孩子们说自己可以在这种传统音乐里,听到树木的呼吸、大地的呐喊。”细腻、丰富且充满生命气息的民族音乐,正润物细无声地滋养着新一代,这正是种太阳做音乐启蒙的用意所在。
“正如一个孩子在采集声音的实验中发出的感叹——‘我发现音乐的奥秘了’,在音乐课中,孩子们会发现各种各样关于声音的秘密,有一堂课是教孩子们认识自然界和周边环境的声音的,在录音设备一千倍的声量之下,熟悉的周边环境被清晰放大,孩子们发现原来树木花草都在悄悄说话,美妙的音乐就潜藏在自己的生活中,等着被发现和收藏。”
谈到音乐启蒙,李老师说道:“我们想带着孩子们创造属于自己的音乐故事,但在这之前,孩子们需要先有一个‘不只是教孩子们唱歌’的音乐启蒙。”在种太阳的音乐启蒙课中,音乐被拆解成了听、想象、音乐和创造,让孩子们先学着用听觉去感知和想象这个世界,再学着用音乐和节奏去讲自己的故事。
● 探寻大自然中、生活中的音乐奥秘
2022年,芭莎公益也与种太阳再度合作,为“小红花梦想·致美计划”项目学校带去音乐启蒙课程。“用高脚杯感受音色高低”“跳杯子舞体验节拍律动”,音乐游戏贯穿整个课堂,孩子们对音乐的热爱就这样被激发和点燃,期待着有一天,这些小小音乐家可以用音符讲述自己的故事,探寻自己的成长轨迹。
● 享受在音乐游戏中的孩子们
有位作家曾经说:“知识的重要性远不及感受的一半,如果信息是种子,日后可以成为知识和智慧,那感受就是沃土,种子必须在其中才能发芽生长。而童年,就是准备土壤的阶段。”
抓住孩子们转瞬即逝的童年时光,把对美的感受、对生活的感知,轻轻揉进这些纯真的生命里。
* 图片来源:本期专访老师李可欣、“小红花梦想·致美计划”项目学校
📑
监制:CY
责编:哲Zhe
撰文/排版:Zz
📖
推荐阅读
✦
点击【阅读原文】👇
助力孩子们的美育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