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杜牧的《清明》“行人欲断魂”可不是首扫墓诗

杜牧的《清明》“行人欲断魂”可不是首扫墓诗

教育
特别说明:因为微信又......“改版”,现在如果没星号的话,基本就很难看到我们的文章推送了,所以拜托大家务必给我们公众号设成“星标”。多谢

设置的方式就是点击上方的公众号名称,然后再点击右上角的“...”,就可以看到“设为星标”了。





今日清明,昨天在我们专门给小朋友讲新闻的公众号“把世界讲给孩子听”里,跟小朋友聊了聊同时作为节气和节日的清明(点击阅读:万物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并不是一个悲伤的节日)。

而在准备录音的稿件时,发现去年聊清明的文章中,有一段内容讲得不是很清晰,那就是在谈到杜牧《清明》的时候,提到这首诗和扫墓祭祀的关系。

其实虽然这首诗现在被用到的时候,尤其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两句,往往会被和扫墓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这里的“行人”并不是指去扫墓祭祖的人。因此他们虽然心情不好,“欲断魂”,但却不是因为清明期间去扫墓。





《清明》这首诗收录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三年级课本中,和王安石写春节的《元日,以及王维写重阳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个传统节日放在一起也是很有意义的安排。

在课本上并没有对这首诗的具体解读,那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

它其实和后面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些相似,有点“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想家感觉。

社会中,古代清明那种聚会出游的习俗比较少了,更多变成了单纯的扫墓祭拜。所以现代人解读这首《清明》,就习惯性思维地把它跟扫墓挂钩,或猜测杜牧是是祭扫路上,或者猜测是因为无法回家祭扫而“欲断魂”。

但实际上,在唐代,清明和祭扫没多少关系

在昨天的音频中说过,清明也好,寒食也好,都不是为了“祭祀”而出现的节日,而到了杜牧所在的唐朝,寒食节才开始有祭祀习俗,清明还要更晚。

唐代清明节的主要功能,依然还是踏青,全家人一起出去玩,体会生机盎然的春天到来。所以在唐诗中,我们看到有关清明节本身的内容,大多是表示欢快,开心的清明那天这些诗中记录的唐代诗人的活动,也都是休闲娱乐。

唐诗中如果写到祭扫的话,提到寒食节的会更多一些。

那既然清明在当时更多是承载了郊游happy的功能,那为什么杜牧的这首《清明》会“行人欲断魂”呢?

这里就要说说,古诗中“行人”的意思,是和我们现在汉语中表达的含义的差异了。





我们现在说“行人”,是说走路的人,只要在路边溜达的人,都是行人。但古诗中的“行人”,说的则不是走路,而是“离家远行之人”。

我们看看古诗古文中出现“行人”,大部分都是指的类似出征的士兵,或者远行的游子。

比如王维的《从军行·吹角动行人》,看名字就知道就是写征战的军人,像杜甫的《兵车行》,李白的《北风行》中的“行人皆是如此。

而出门远行,离家千万里,不知何时可以回家的旅人,同样也是“行人”。比如李白《长干行》中的“行人”,秦观的“兰苑未空,行人渐老”。而苏轼感慨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也是这个含义。

所以如果只是去扫个墓,古代的墓地并不是像现在这样远在几十公里外的郊区陵园,更谈不上“远行”。所以这首《清明》中出门远行的“行人”,所想表达的,就是古诗词中最常见的远行思乡之情。

古人外出远行往往就意味着多年和家人失去联系,加上远比现在高太多的未知风险,往往远行就意味着可能是生死永别。所以孔子才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因为远游说意味着以后都无法有机会孝顺双亲了。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古诗词中,行人这个词本身就是会跟各种悲伤的情绪联系在一起。苏轼说“行人肠断草凄迷”,辛弃疾说“中间多少行人泪”,晏几道说“行人莫便消魂去”。基本上古诗词中一说到“行人”,就没有什么开心的事情。

所以《清明》里“行人欲断魂”自然也很好理解了。本就是孤身出门远行,又恰逢雨水开始多起来的清明时节,以往是亲友郊游的好日子,现在则是春雨连绵路难行,自然心情更不好,所以就想找人问问哪里能歇息一下喝几杯了。






这首作为语文课最基本的古诗词,却经常引发误解,变成一首“扫墓诗”,这可能是因为在教学的时候,不同语文老师的教法不同。

我从网上搜了一些不同的教案,就会发现,有些老师的教学,是说“因为不能团聚,独自赶路”所以心情不好;而有的老师,则会说这是“扫墓的路上”。

这不是责怪写这些教案的老师,因为部编版的“教参”上,就是把两个概念混在一起了,一会说是“诗人孤身行路”,一会有说是“上坟祭扫的心情”。这两种解读本身就有些自相矛盾了。

如果是按照教参这么说,本诗的背景只能理解成“诗人杜牧孤身赶路去上坟。这就更奇怪了 —— 杜牧大大小小也是个州刺史,堂堂正厅级干部,上坟还要在雨天自己赶路,随从都不带一个吗?更何况,杜牧去上坟可没那么简单—— 杜牧出生在陕西西安,而无论杏花村是在山西还是在安徽池州,甚至南京。这都不是杜牧能在清明时节这几天,就能走回家扫墓的地方。

所以,在教孩子古诗词的时候,其实不能只是背诵,或认几个不认识的字词,而是要把诗词中那些关键的文化元素,尤其是古今用法不同的词好好讲解说明,这样才能真正去了解古诗的本意精髓。

《清明》变成“扫墓诗”其实还算好的,如果不去讲解古诗词中词汇和现在用法的差异,只是从字面理解,那读到黄庭坚赞颂范仲淹的军事才能,说他能让“敌人开户玩处女”时,估计就要三观崩溃了。

至于清明习俗的历史演变,如果想和孩子解读的话,可以看看我们昨天的文章。(点击阅读:万物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并不是一个悲伤的节日



我们新增了日常提问咨询的入口,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可以点击我们公众号下方工具栏的【提问沟通】告诉我们:



与语文教育相关的文章,也可以点击工具栏里的【文章搜索】,在搜索栏里输入“语文”来进入相关的文章列表:


  • “给予”和“给与”?如何读?我猜你很可能会答错

  • “具”和“真”字里应该是几个横?为何总写错

  • “畊”就是“耕”,那写成刘耕宏算错吗?

  • 孙悟空的悟,应该读三声还是四声呢?

  • “骑”要怎么读:铁骑、一骑当千,欲将轻骑逐,一骑红尘妃子笑...

  • 儿化音为什么不写成-er,而是-r了?

  • 89%的人记得小时候“说服”读shuì,所以我买了一堆老词典来验证...

  • 远上寒山石径斜,读xiá还是读xié?

  • 死记硬背还总出错的“笔顺题”,背后是舍本求末的语文教育

  • 别用识字卡破坏孩子心中的汉字之美

  • 修改读音没问题,只要高考别再考拼音题

  • 汉字启蒙中总被忽视的重要一环:偏旁

  • 给孩子选择标拼音的注音版书籍,要谨慎

  • 认字的基础方法,就在“文”和“字”两个字中

  • 如何让孩子分清“三点水”和“两点水”的汉字

  • 一个、一起、一二三的“一”是多音字吗

最近文章


上期团购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男子争执后驾车两度冲撞行人 24岁行人被撞死亡 曾是童星无花无酒不清明,清明节后,为什么适合藏点小酒?​Lose是丢,​Head是头,不过“Lose your head”可不是“丢了脑袋”的意思!那是什么意思呢?主人往河里抛零食,金毛和边牧的反应太有趣了哈哈哈!潮汕人清明扫墓:祖先感动,阎王爷不敢动《清教徒的礼物》:一部重新理解个人、企业、国家竞争力来源的必读之书分割一切还不够,还要视频跟踪一切,《清明上河图》也能轻松拿下离谱!有家长把诗人杜牧举报了,理由是“涉黄”教坏孩子?看了广西人扫墓,以为在训练特种兵《显微镜下的大明》用影视艺术带你了解历史播出前后落差大?我们和《长月烬明》服化团队聊了聊造型争议清明为什么要去扫墓?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答案扫墓后,一家6口紧急入院![干货] “抓娃娃机”可不是 catch baby machine...重访西班牙(9)-白色海岸的诱惑“爱心窗口”可不是 love the window...来看招行怎么说!宁可不识字,不可不识人老人说“闰月清明不上坟,上坟祸事临门”,有啥说法吗?今年清明不能上坟?“You're a peach”可不是“你是个桃子”,理解错了很尴尬!《显微镜下的大明》细节真实火出圈!拒绝“韩风”、“倭风”,网友:历史剧卷起来!VR 扫墓,数字永生,技术正在重新定义“生命”突传噩耗!中国31岁女冠军去世,瓜子脸高颜值,人民日报发文哀悼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被家长抵制,要求从课本删除,原因竟是:太污 ?!狗狗离世后和家人合葬,主人每次扫墓都会为它带零食:你一直都在,对吧!周末愉快 【向有风的地方】《清明上河图》和宋官窑里的悠悠宋韵邓小平女儿在文革中写的大字报来了!《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手帐:记录点滴生活,艺术滋养日常等比微缩复刻的《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我们搞到了故宫盖章版!《清和直播间》第一期:经济恢复得怎样?杀时间利器《文明》系列新作开发中!谁还没入学?《霍格沃茨之遗》销售势头强劲!SLG超级IP遭遇惨败!《文明》改编手游宣布停运,上线才4个月星天娃传统文化系列公开课《中国古代四大发明》KingMaker 信仰的颠覆(七十五)期刊推荐 | 《清华中国法律评论》(Tsinghua China Law Review)征稿启事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5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