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洞见ciyu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素年锦时朗读音频
文学家周密在《乾淳岁时记》中描述过宋代清明扫墓的情景:南北山之间,车马纷然,野祭者犹多。妇人淡妆素衣,提携儿女,酒壶肴垒。我们在墓前焚清香挂纸钱,慎终追远;在青山绿水间踏行,且惜春光。
在古代,吉礼为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祇、人鬼的祭祀。他们有的斜挎着柳枝,有的拿着装饭菜的盒子,有的背着一袋纸钱。到了墓地,他们将周围的杂草除掉,用朱砂笔重描褪色的石碑,在坟头上放上坟头纸,在碑前添祭品。等这些完成后,祭祀扫墓的人会取出食物,进行一次野餐。哲学家冯友兰说过:行祭礼并不是因为鬼神真正存在,只是祭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为祖先修葺居住环境,是重温血缘关系中的温情,以尽思时之敬。在墓前行鞠躬或跪拜之礼,是把先人的恩泽谨记于心,懂得知恩感恩。有人这样回答:人这一辈子,只有站在碑前,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将向何处。百代过客,人生逆旅,我们沿着先人的足迹追溯,才知家风如何传承,家族如何辗转变迁。这是追忆先人的另外一个意义,不忘根本,知道了来处,未来的路便有了参照。扫墓祭祖,在告慰先人的仪式上,我们的内心平静下来,灵魂便有了归宿。
书里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时分,万象更新,人们习惯在这天出门踏青游玩,告别蛰伏一冬的暮气,迎来新春复苏的朝气。明代的冯梦龙在小说集《警世通言》里就再现了清明游湖的热闹场景。他们或呼朋唤友,或带子携妻,坐在小舟上,品茗戏水,饮酒观山,随意取乐。曾国藩说: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清明节在成型过程中吸收了一个古老的节日——上巳节。人们在这一天,踏青赏春,享受田园的乐趣,观览山水的韵致。永和九年的上巳节,天朗气清,王羲之与谢安等一干好友在兰亭溪边席地而坐。他们把酒杯盛满酒,放在溪水中,酒杯停在谁那里谁便饮酒作诗。王羲之玩得尽兴,写下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极尽笔力写畅游之乐。人终会如花木一样凋零,我们不如且行且惜,把酒看遍今朝景。
每到初春时节,古人会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禁火”。然后,他们会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或“请新火”。后来,重耳成为晋国国君,请介子推出山,但介子推只想陪伴老母隐居绵山。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所有人都要吃冷食。意外发现介子推背靠的柳树已经复活,发出新芽,树洞里还有一封衣襟血诗:“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感慨万千,把这棵柳树命名为“清明柳”,这一天被命名为“清明节”。北京民俗协会秘书长高巍说:清明是可以说“清明节快乐”的,这样的说法其实已延续很长时间。没有一种节日如清明一样,把生与死这两大人生主题,如此和谐地统一起来。回望归途,是以感恩之心寻根敬祖;翘首前路,是以满腔欢喜奔赴希望。点个在看,不忘来时路,不负今朝景,不悲明日事,慎终追远,且惜春光。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洞见
3秒加星标,再也不担心找不到洞见君↓↓
你若喜欢,为洞见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