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脉脉林凡:企业和员工博弈的实质是话语权之争
行业大流转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就是T型人才。
脉脉每年都会总结很多职场关键词,它是职场变化的一个风向标。但它的创始人林凡发现,2022年即将过半,还没有出现一个能够形成文化现象的职场热词。
“过去半年,我觉得有一部分(关键词)跟岗位优化、岗位调整有关系。还有一类是很多人开始深度思考自己的职业选择,上市还是上岸。”在最近做客中企“拾话”节目的访谈中,他谈道:以前任何一家公司去肥增瘦,都有极大的心理压力,而当你看到这个市场所有的公司都在做优化,你会觉得这是一个最好的机会,我做了这件事,没有人会觉得是公司不行。
他认为,现在最大的变化就是行业之间的流动开始变多,而这对绝大部分的职场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消息。
2021年,大家还在激烈讨论着躺平、内卷、PUA、996,现如今,职场人更多追求一种安全感。
摄影:邓攀
以下是林凡对2022年的职场社交新趋势的看法,以及他对于社区的产品理解,其核心内容是:
1.基于大家很强的归属感,我们把一群对的人聚在一起讨论问题,就是一个对的事。
2.短期来看,如果没有情绪和情感,社区连活下去的可能性都没有。但是从长期看,如果一直无法提供实际的价值,社区就是昙花一现。
3.总有很多拨人在同一个公共场所,各种吵,因为这里(广场式产品)缺乏一个有效的机制,让大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4.我们观察到大量的互联网人流转到其他行业,并且把脉脉的使用和讨论的方式方法带到了这些行业,但是,新环境又缺乏在这些行业里面存活和生长的土壤。如果不做变革,必然会发生的一个情况——永远是互联网这群人“霸占”在这个社区,其他的人可能进不来。
5.什么会产生对立,产生对立的本质是什么?现在看来,本质可能是发言权的权力之争。因为过去员工没有发声的通道,属于弱势群体,当员工可以发声,又不受太多的限制和制约时,企业变成了弱势群体。
《中国企业家》:脉脉每年都会总结很多职场关键词,它是职场变化的一个风向标,过去半年,您觉得职场中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呈现在关键词上是哪些变化?
林凡:有一些关键词是亘古不变的,比如职业选择、去哪家公司等等,都是大家在职场成长过程中会碰到的系列问题,而有一些关键词是会发生变化的。过去半年,我觉得有一部分是跟岗位优化、岗位调整有关系,还有一部分则是不少人开始深度思考自己的职业选择,也就是所谓的上市,还是上岸的问题。
《中国企业家》:如果将时间维度拉得长一点,你能感受到这种更大范围、更宏观的变迁吗?
林凡:有感受到。最近,一个同学在朋友圈和我互动,说行业大流转时代已经开启。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但在这之前,觉得大家需要去了解背后一些更深层的原因。
第一,是经济周期的变化。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一定会有需要歇歇的时候。第二,是技术周期的变化,过去十多年,国内移动互联网和PC互联网的红利已经过去了,接下来的增长点在什么地方。
现在很多公司不约而同做优化,背后是因为公司到了一定规模,一定都会有冗余的成分。过去任何一家公司去肥增瘦,都会有极大的心理压力。主要的压力并不是来自那些被优化掉的人,而是担心留下的员工是否担心公司不行了。但是,当你看到市场所有的公司都在做优化时,会觉得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机会,我做了这件事情,没有人会觉得是公司不行的。
这两个原因,一个是长周期,一个是短周期。再往后看,就是行业大流转时代已经到来,这个时代跟我国过去的职场有很大关系。过去很长时间内,以互联网为首的行业,在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人才,于是,所有人就看到了一个行业——互联网。现如今,经济周期、技术周期处于往下走时,就会涌现很多行业,如汽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还有芯片电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等,这些行业一定会对中国的人才产生新的虹吸效应。
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最大的变化就是行业之间的流动开始变多,这对绝大部分的职场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消息。
《中国企业家》:你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概念,叫行业大流转。过去我们所说的人才流动是行业内的流动,但现在我们从鼓励垂直变化,变成对T型人才的需求,不但需要一竖,现在还需要一横。
林凡:我讲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去年教育行业有很多人被迫跨行业寻找工作机会,有一个同学是做招生策略的,他刚到脉脉时是绝望的。他说,除了教育行业以外,还有什么地方会招生,这辈子是不是就没有什么可干的了。之后他去到一家海外的电商公司,做商品上架策略的研究。最近,突然跟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改变,说以前对自己的核心能力认知一直盯着招生,但是现在发现他的核心能力是策略。
我认为在行业大流转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就是T型人才。也就是说,不仅要对自己手上的工作非常熟悉,还要时时刻刻保持一定的认知,这样你的选择就会更多,而不仅仅是局限于某个行业。
《中国企业家》:当前这种环境下,你对职场人的第一个建议就是,要加强横向的能力。
林凡:其实脉脉也一直在研究中国的职场,我们6月底有一个大改版,很强调圈子的概念,比如同事圈、工种圈等等。
我们认为,把同样类型的人聚在圈子里面,有几个好处:第一,大家讨论的内容和话题,更加契合对这个圈子的理解;第二,它可能有助于你转行时了解一些体系内的事,会有一个连接的可能性。我们也希望营造出非常多元化的圈子,让大家看到还有很多的好行业、好公司、好工作。
《中国企业家》:从产品上,脉脉体现出一种变化趋势,即从“广场交流”改为人以群分的小范围“圈内交流”,为什么有这种变化?
林凡:这背后的思考是,我们看到在中国,大家会讲职场“归属感”。一种表现是,我在一家公司工作,我很自豪;另一种表现是和一群对的人讨论对的事情。同时,我们还看到,一些和自身利益相关的事,大家也比较关注,比如试用期、转正、升职加薪、年终奖、股票期权等等。建立圈子后,这群人之间的交流就会变得更加有效。
因为大家有很强的归属感,所以我们把一群对的人聚在一起讨论问题,就是一个对的事。
《中国企业家》:海外有没有像脉脉这样的职场社区软件?
林凡:海外比较少。西方文化是偏个体主义的文化,很讲究个体的能力的彰显,和对周围的影响,所以它们的社交产品是层出不穷的,比如Facebook、LinkedIn、Snapchat、Instagram等等。
《中国企业家》:都是在满足垂直的社交需求,然后表达自我。
林凡:对,他们非常擅长自我表达。而我们是偏集体主义的,大家需要的是,我关注的一群人,他们在聊什么,聊的东西我懂不懂,能不能参与进来跟大家打成一片。
在中国其实你会发现,合群的人比例要远高于彰显自我、特立独行的人。当然这种现象随着95后、00后进入职场,已经开始发生一些改变。他们比父辈们更愿意自我表达,但所有的文化都是要两到三代才能完成切换和改变。从最早的天涯、猫扑,到贴吧、豆瓣,再到知乎、B站、小红书等等,这些社区的存在便是基于大家多元的群体需求。
《中国企业家》:这其实是文化的差异呈现到了产品上,使得国内的社区类产品比较繁荣。
林凡:没错,是的。
《中国企业家》:在社区产品中,一个社区文化的形成,往往和创始人个人的偏好有一定相关。当然在形成的过程中,有时候也会产生亚文化,而这种亚文化又强大到让你修正规则时,你会怎么办?
林凡:作为一个产品的设计者,碰到这种问题是非常正常的。因为我们代表的是自己的价值,当服务的人群越来越多以后,一定会发生你想要的东西,跟他们想要的东西是有差异的。如果差异很大,就会出现你设定的规则和社区亚文化之间的碰撞。
比如,我们一直希望信息的流转是平等的,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和对话是平等的,但是可能社区形成了一个亚文化,吐槽、批评的负面信息更强烈。那我们可能会稍微控制影响,如可能用圈子的方式分而治之,这样就不会形成一个群体性的共鸣,让大家在公司内部有更多的交流和讨论。
我们也在设计一种机制,让那些有正能量、追求上进的人,在社区里面发声。比如投票机制,让更多用户能够决定产品的走向。但投票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加权,不同的人投票的权力是不一样的。但这个机制怎么设计,怎么优化,怎么改进,我们也在探索。
另外,对于社区里产生的一些关于情绪、情感的亚文化,我们认为如果它是好的,可能在设计规则的时候,就不希望影响和干扰它。因为规则设计出来,是为了达成心中的愿望,理想的价值观,过程中间虽然难免有负的、有正的,负的亚文化,有的你可能需要去控制,有的就是让它自由生长,不去干预。
《中国企业家》:一个社区的生命力可能取决于规则的进化能力。如果规则的进化能力,赶不上社区的进化,那一定会发生很多的问题。
林凡:对,它会带来非常巨大的问题和冲突。
《中国企业家》:你刚才说你是一个理工男,情绪波幅会比较小,但社区是需要非常充沛的情感,这对你来说会存在矛盾吗?
林凡:其实是一个分工问题。短期来看,如果没有情绪和情感,社区连活下去的可能性都没有。但是从长期看,如果一直无法提供实际的价值,社区就是昙花一现。所以运营的同学,我们需要他们具备极强的情绪张力,能够去捕捉情绪,放大情绪。我自己主要负责的是,思考、设定那些能够对社会产生真正价值和贡献的规则。
《中国企业家》:需要有一个人来抽离情绪本身。
林凡:对,讲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有次跟一个社区的创始人聊天,他问了我一个问题说,因为大家觉得做社区的人都是亲力亲为,为什么我不亲自到社区里面回答问题,跟别人互动。于是,我就反问他,为什么你们社区关门了呢?
我当时跟他讨论,就提到他创立的那个社区,所存在的问题始终是广场机制。总有很多拨人在同一个公共场所,各种吵。因为这里缺乏一个有效的机制,让大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再看知乎、小红书、B站它们都是找到了一些分的方式,才实现了成长。
为什么我们今天要开始分很多体系和圈子,就是因为如果这一步不迈出去,产品的天花板就会被锁死。
我经常跟大家开玩笑说,今天的广场客观来讲就是互联网行业交流圈,因为这里面绝大部分都是互联网人,那怎么可能会吸引各行各业的人来这讨论呢。所以你就一定要弱化今天互联网行业交流圈的地位,强化其他行业的地位。而在这个过程中间,我跟大家说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你动了一拨人的利益。
《中国企业家》:其实这是社区的宿命,当你做一些改变时,就意味着有一些铁粉的离开。脉脉作为一个基于互联网职场文化产生的社区,这种情况下,其实需要做出一些调整。
林凡:我们观察到大量的互联网人流转到其他行业,并且把脉脉的使用和讨论的方式方法带到了这些行业,但是,现在又缺乏在这些行业里面存活和生长的土壤。所以如果不做变革,必然会发生的一个情况——永远是互联网这群人“霸占”在这个社区,其他的人可能进不来。
当你始终没有办法寻找到一个有效的分化方式时,社区天花板就在这个地方了,然后就是盛极而衰,慢慢往下走。
《中国企业家》:所以一个社区产品的终极难题是不是就是“鼓励什么”以及“反对什么”,并通过产品来呈现这两个判断?
林凡:对,就是谁可以看到?谁可以互动?谁可以删帖?谁可以做一些管理的动作?
谁有什么权利,就是最基础的规则。而这个最基础规则会演化出社区的所有形式和形态。比如朋友圈中,除了你的朋友,其他人看不到也不可以互动;比如微博上,所有人都可以看到,可以互动;还有处在“客厅社交产品”和“广场社交产品”中间地带的,有部分人能看到,有部分人不能看到。这个过程中,设计就是最本源的东西,那这个设计如何符合你今天要达成的目标,符合用户的需求,就变成一个非常有挑战的事情了。
《中国企业家》:所有社区都会面临一个多元利益平衡的问题,这也是社区的终极难题,如企业和员工,商业化与社区生态等等,你所面临的冲突是什么?这些冲突是如何解决的?
林凡:就是继续设计规则。我觉得脉脉在过去一两年的时间里,随着社区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活跃,很明显的就是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冲突会被放大。放大过程中,脉脉最先承压。所有人都来找你删帖,每次做裁判,这个帖子该删还是不该删,非常困难。
最近一直在研究这个事情,为什么会产生对立,产生对立的本质是什么?现在看来,本质可能是发言权的权力之争。因为过去员工没有发声的通道,属于弱势群体,当员工可以发声,又不受太多的限制和制约时,企业变成了弱势群体。
所以现在要设计一套机制,让少数人和多数人都有一定的话语权。如果对投票权做了某种程度上的加权后,就能够形成两边是平等的对话。基于这些思考,我们可能在7月上线一些实验,首先就是删帖的权力。以前删帖的权力在脉脉手上,现在交给企业和员工一起博弈,一起讨论该不该删帖。
我们会给CEO一个特殊的投票权,你可以加倍。比如你对这个帖子不满意想删,你有20票,但是有40票的人想保留,那CEO可以加倍,这就意味着你只要争取1/3的人认同你,你就可以把这个帖子删掉了。至于是乘以1,乘以2,乘以3还是乘以4,我们今天也算不准,所以得实验,然后看看不同的圈子里面产生的一些情况。
我们还会有一套权重的体系,来衡量你对社区的贡献度。贡献的越多,你的投票权就越大。在解决话语权之争后,脉脉会慢慢从里面抽身,不担任裁判,而是设计成公平的规则,让他们自己去沟通和协调。
新闻热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关注“中国企业家”视频号
看更多大佬观点和幕后故事
[ 推荐阅读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