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美国、英国、德国、荷兰后,我发现鸡娃新思路...
自从2021年《小舍得》电视剧鸡娃一词火上热搜,各类超出普通人想象的鸡娃新闻层出不穷:“4岁1600单词在美国生活足够了,但在海淀不够”,“鸡娃无处不在,从国内鸡娃到海外”等等。
鸡娃和卷、焦虑等词牢牢地绑定在了一起。
但鸡娃鸡多了也会触底,然后反弹,就像“卷”久了会有“躺平”一样,“鸡娃”久了也会让人想要尝试找找新出路。
最近常常看到“社会化抚养”一词,会让人思考是否存在一种父母和孩子都能轻松一点的养娃模式,能让社会竞争的无用消耗也减少一点呢?
在别的国家,他们的孩子会是快乐的吗?
01
从“全面发展”到“全面竞赛”
我的小学是在一所普通公立学校就读的,每次升旗讲话时,校长都要提到“全面发展”。
年幼时,我对这个名词并不太理解,因为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周一到周五上完课,周末还要上补习班。即便是在周末,学校里依然是人满为患。
直到转到私立学校后,对于“全面发展”,我的理解才开始具象起来。
校内安排了各种活动、戏剧、唱歌等等,项目很多,学生们必须参加,因为这是素质教育的一环。于是,我的生活除了学习多了许多其它的乐趣,有意思,也好玩。
“玩,这就是全面发展了吧?”
这样的理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没有问题。因为在有的国家,低龄的教育主要手段就是玩。
但,时过境迁,如今父母们对“全面发展”的要求全变了,已经逐步演变成全面指标,全面竞赛了。
因为有绘画特长,经身边家人朋友推荐,一些爸妈找到我,希望我辅导他们的孩子考级。了解后,我才发现,这个孩子才刚满6岁。而且,他想要上绘画课,并非是出于纯粹的个人兴趣,而是源自父母的授意。
看着这个天真的孩子,对于画画时而感到不安不怎么发言的样子,让人感到惋惜。
本来他的兴趣应该自然萌芽,并在某天成长为参天大树的。但如今他得先学会如何让他的兴趣变成令人满意的盆栽。如今,连“玩”也需要应试和考级了,那孩子们还有机会找到自己爱好和兴趣吗?
难道,就没有一种能让孩子更快乐的全面发展或者全人教育吗?
抱着这个疑问,我来到了美国。
02
美国:又卷又快乐
在去美国之前,我有接触过一些美国孩子,他们总是非常自我,脸上带着一种迷之自信。我也总在新闻上看到,美国孩子每天下课很早,很快乐的报道。
后来在大学申请到了赴美学术交流的机会,来到美国并住在美国房东家里后,才切实的理解为什么这里的孩子这么快乐。
我认识的几个十岁左右的孩子,每天很早就放学了,从没有分数的烦恼。和他们父母们交流时,聊的大多数是孩子们自行开发出来的兴趣、爱好与个性,而不是分数或者成绩。
什么是自行开发出来的兴趣呢?
以邻居家的十岁的小女孩为例。她喜欢各种食物,喜欢做饭和照顾人。每天放学回家后,她就会在她专属的儿童厨房上玩做饭游戏,有空闲就带着妹妹一起过家家。
而房东家八岁的小男孩,最擅长的是巴士和火车。全市的巴士,从名字、到各种造型和颜色,他都如数家珍。平时和他一起走在路上,他总能第一个抢答远方来的是哪路巴士,即使是隔了100米远,我们谁都没看到的时候,他就已经提前一步注意到了。
这些兴趣,可不是家长给他们安排的,甚至在中国父母眼里,这都算不上正经兴趣,跟学校培养八竿子也打不着。
邻居家的小女孩只是因为家里有父母做榜样,在观察身边家人和环境时,自然的产生了兴趣。而房东家的小孩能记下来几十种巴士,纯粹就是“自行开发”的结果,谁又能说这是一个多么有用的技能呢?
但在他们探索世界的过程中,父母们并没有替他们选择,而是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陪着他们一同成长,并不会要求他们按某种评分标准去和别人竞争或比较。
因此,当这些孩子们谈起他们的兴趣时,我能从他们眼里看到光。
当我提到和他们兴趣相关的话题时,总能很轻易的获得他们的注意力,打开他们的话匣子。他们脸上那种天然的兴奋和欢喜,也会让我也忍不住开心起来。
当然,美国家庭也并非不卷。虽然这里的小学执行的是快乐教育,鼓励学生多拓展,全面发展。但到了高年级,到了初中、高中的时候也是要拼成绩的。
特别是高中,学生们课业猛然加大,会更注重考验个人学习和应试能力。
不过,因为孩子早早发展出独立个性,会为了追求自己喜爱的事物,进行“自然卷”。
与此同时,美国父母也并非完全放手。终究中美两国都是采用K12的教育体系,大家也都一样爱争上游,美国父母的鸡娃之路也很常见。
比如之前闹得满城风雨的名校招生欺诈案就是如此。连社会名流家庭也不能避免在教育上卷。直接把名门高校变成了庸俗的名利场。他们极端起来,甚至会直接花钱买通高校教授,伪造学生履历。这一切追根究就是一个争上游,社会和家庭之间相互倾轧,自然就会卷。
难道就不可以更系统化的再减少一点这种卷的压力吗?老牌的教育强国英国就给出了一条它自己的路径。
03
英国:提早探索,高中分流,减少无效内卷
虽然英美都崇尚精英教育,但英国教育往往带着浓浓的商业气息。看看他们是如何将高等教育作为“外贸品”出口,就能略窥一二。
当然,能作为商品,其教育体系和质量是过硬的,不论是牛津剑桥等人尽皆知的大学教育,还是后来兴起的低龄留学。而且,正因为国家相对较小,对比起美国的教育多元化和分极化,英国的教育会更相对统一一些。
减少内卷,这在英国是通过整个教育体系来实现的。
他们的教育路径,主要是在课程设置上让学生能充分探索个人兴趣,套用多层选择系统,辅助孩子早日明确个人发展方向,减少无效的卷。
具体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英国,孩子们14岁之前,整体教育体系都不会限制他们的发展,学校会为他们提供的是全面的通识教育,包括但不限于英语、数学、科学、艺术、计算机、设计、外语、地理、历史、音乐和体育等,让他们充分学习、培养和体会不同科目的快乐,以帮助他们逐步了解自己的兴趣和擅长方向,这只是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当他们经过9年的基础通识教育,明确了自己的初步方向后,会在14岁左右,接受GCSE课程,进一步探索和验证他们的兴趣和能力方向。他们需要从几十门课程中选择约十门左右更加专业的且细化后的课程来学习。同时,他们也会迎来猛然加重的课业。
我看过他们GCSE的课本,其中地理课,像是要把我们初一到高一四年的学习内容给他们塞进两年的学习当中一样。仅仅是地理一科就有400页的课本知识要学,其中不乏大学地理才会涉及的相关知识,例如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GIS技术应用等等。
在第二阶段完成个人兴趣的初步筛选之后,他们会面进入第三阶段,临进一步的分流。其中,打算继续深造的学生会接受A-level教育,从更多的课程种选3-4门课,学习愈加深入和专业化的课程。
到了大学,留给孩子们的就是一条垂直,但极窄的路。
总结下来,英国的全人教育在于初始阶段会为孩子提供全面的通识教育,此后提供海量可选项,不断筛选,最终实现对个人发展的层层分流。
初始阶段真的能保证充分探索的机会么?
分阶段的选课机制是关键。
当孩子们有一天需要从几十门非常不同的课程中选十几门课时,他们一定会提前多了解基础知识。对老师和学校而言,也会尽力平衡每门基础课程的体验,并不会提前偏科或者主导学生往某个单一方向选择。
正是因为GCSE需要选课,通识教育才会更加平均;也正是因为A-level需要选更少的课,GCSE阶段才会拥有充分探索的权力。
这个不断探索、分化、分流的分阶段选课机制很好的辅助孩子们走进大学,再流向社会。
为什么说这样的多层设计减少了内卷呢?
因为每个人的发展路径都是千差万别的,等到需要狠狠拼分数的时候,需要竞争的对象就不会是全体同龄人,而是自己方向上的同龄人。
总的来说,英美两国的教育特点都在于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其实,除了对兴趣和方向的关注,还有一种关注是对孩子本身的关注。在教育中,更好的去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
在这方面就不得不提到德国了,他们的教育从小就要求孩子关注自己的需求。
德国山林
04
德国:尊重孩子的感受很重要
德国以严谨著名,发达的工业,务实的精神是我最向往的工作学习环境之一。因此,我在硕士阶段选择了德国作为学习地点之一。
但当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们真的齐聚一堂的时候,来自德国的学生们往往会显得与众不同。
我以为德国人就是严谨、严肃的代名词,然而遇到真人才发现,不是的。在严谨、严肃的外表和行为下,他们有着一颗放飞的内心。
例如当时的两个德国同学就是如此。
他们和我一样,学的是工程类专业,其中一位德国同学在毕业之后跑去南极当志愿者了。另一位选择去了海港城市的海边餐厅当服务员。
这一切是那么神奇,但又是有迹可循的。
当和他们聊起梦想和兴趣,他们总是会给出与众不同的答案。让人感到惊诧又羡慕。而物质有时候对他们来说好像一文不值。
去南极的那位同学他是个素食者,从小对很多食物都过敏。他的梦想是成为国际友人,帮助不同国家的人相处,处理国际人事。所以我丝毫不奇怪有一天他说他想去南极当志愿者。他并不循规蹈矩,行动力极强,说完就做,在我们毕业之后,他确实去了南极。
另一位同学,她来自一个小村庄。有一次,我亲眼看到她从背包里掏出一部十几年前就被淘汰的摩托罗拉老式手机,除了电话和短信之外只能玩玩贪吃蛇。她的梦想是探索不同的人和体验不同的人生,她从一个朋友身上学来了攀岩,此后就经常看到她出没在山野之间。毕业之后,她说找工作之前想先去看看海,所以她去了海边的餐厅当服务员。
他们的灵魂是如此自由,同时,他们的自我和决断力也是异于常人。
而这,几乎是他们从小就拥有的。
因为,早在他们开始探索知识的海洋之前,他们更早的就明白自我是什么,如何作为一个人,理解自己的感受和学习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德国的教育非常注重个人表达,在小学教育当中就会融入性别教育、与人交往、自我理解、学会说不、非暴力沟通等方面的教育。
同时,模拟、游戏、活动、音乐、戏剧等都是他们的主要教学手段。让孩子在与他人的互动当中,更快更好的用本能去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和理解自身的需求。
德国学校也很有意思,老师们从小就带领孩子们进行各类实践活动,倒不是为了学知识,而是反复强调体验感,以及自己的感受。
孩子需要先理解自己,能表达自己,才能更好的去追求知识来丰富自己。
内卷对他们而言,一点都不重要。
所以当他们长大成人了,即使和其他学生坐在同一个专业的教室里,心里想要的可能依然是截然不同的东西,有着不一样的目标。也就不怪乎,德国同学们毕业之后会有了与众不同的选择了。
说回德国本身的教育体系。
在中学阶段后,教育体系也是采用多层分流的方式,为每个孩子打造更加多元职业和学术路径,再一次的减少了卷的可能性。
同时,整体社会对于不同职业的看法也更趋向于平均,没有那么多职业歧视。变相的丰富了每个人的职业选择空间,又减少了一部分压力和卷的需求。国家也积极的在教育上为父母减压,至少从学费上来说,基本上是可以全免的。
但其实有还一个国家做得也很好,那就是荷兰。我硕士毕业之后选择了荷兰的工作,也在那里待了将近3年的时间。
荷兰居住环境
05
荷兰:举一国之力帮父母减压
世界上哪个国家的小孩感到最幸福?答案居然是,荷兰。
这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给出的评价。据该组织统计,荷兰(经常是荷兰当第一)虽然不比北欧国家富有,但他们的孩子总体来说都更健康、来自父母和同龄人的压力也更小,同时社会也比较安定,没有太多风险,整体教育体系也不错,常常一综合下来就成了第一。
这里的教育是我见过最为“社会化”的案例。
所有能让孩子与这个世界构建起更多链接的事物,都是有教育意义的。教育不只是课堂,不只是来自老师,甚至都不止是来自家庭,还有同龄人、自然、社会,所有的一切加起来能给孩子带来的才是教育。
其实我在荷兰工作的那几年,最羡慕的其实不是他们的孩子,反而是他们的父母。
荷兰的小朋友四岁就可以上小学了,早点上学,可以有效的减少父母的压力。有孩子的父母在工作职场上有假日优待,几乎每周会多半/一天的假期,或者会被允许远程办公等等。
堪称社会帮你养孩子,尽量减少父母的压力。
荷兰人很注重亲子之间的陪伴和体育培养。
热爱户外活动和骑车的荷兰人,常常会带着小朋友一起骑车去探索大自然。走在路上,会看到各式各样的自行车组合,带一个、两个、甚至三个小朋友的特殊自行车也很常见。
荷兰的教育除了非常注重情感教育、体育培养之外,还特别注重创意教育。
所谓创意教育,就是指学校会给他们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激发他们自身的创意,培养起他们对于创新、做新东西的兴趣。
荷兰整体社会和教育一脉相承,也以创新为豪。
愿意给他们的群众相对灵活和宽松的办公环境,减少不同人之间的差异与由此带来的压力。这点从他们提供给父母的优惠政策中、他们的人均收入中、社会贫富差距相对较小中以及分流教育体系中都可以看到,社会给与了不同需求和喜好的人更多的选择空间。
谁不想要更多的选择空间呢?
这点不论是作为大人还是小孩都是一样的。
我路过街边的邻里的时候,常常会看到几个小朋友自己在小区的儿童设施上玩耍,也没有一个大人去专门看着他们。他们就这么专心的,无忧无虑的干自己想干的事情。
但他们看不到的,而在无形之中又确实存在的,其实是整个社会的支持。
06
结语
多样化,个性化和非标准化无疑是对抗卷的有效路径之一,这是我走过这么多国家最深的感受。
好的教育更重视的应该是孩子本身的发展,教会他们自我理解和表达可以增强他们自身的判断和独立性,然后尽力给予他们更广阔的探索领域,提供给他们明确自己的真实兴趣与能力所在的时间和空间,并减少单一的指标性对比。
最后,卷与不卷,说到底还是离不开身边的环境。
孩子周围的环境是家人和朋友,而家人周围的环境则更多的是整个社会。我们只能尽力在包容的方向上能多走一步是一步,能为更包容、多元和平衡的环境和社会多做一点贡献是一点。说到底更快乐的父母才能造就更快乐的孩子。
为了孩子,也是为了自己。
作者:MickyLei,成功申请欧洲Erasmus Modums游学项目,游历欧洲诸国,深入体验异国教育与文化。行万里路,通过开放和交流探索世界,做教育和旅行的笔者。目前正在美洲旅游和居住中。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