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热大幅降温!教育部:免试就近入学和“公民同招”政策全面落实
6月21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义务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会上表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现有20.7万所学校、1.58亿名学生、1057万名教师,是整个教育体系当中学段最长、人数最多的一个学段。办好义务教育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发布会获悉,从2012年到2021年,我国义务教育在实现全面普及的基础上,仅用10年左右的时间进一步实现了县域基本均衡发展,成为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根据教育部统计,2012年-2021年,全国小学净入学率从99.85%提高到99.9%以上,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始终保持在100%以上。
在北京市平谷区第三中学,初三学生在上语文课 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择校热大幅降温
择校热现象的原因是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措施给择校热降温。
吕玉刚表示,十年来,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不断深化,免试就近入学和“公民同招”政策全面落实,违规招生行为得到全面规范,择校热大幅降温,入学机会更加公平;健全“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和享受政府购买民办学校学位服务的比例达到90.9%。
吕玉刚表示,与此同时,教育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双减”工作,大力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坚持减负提质并重,严控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不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水平,课后服务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促进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明显减轻。
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局长田祖荫介绍,十年来,为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中央财政累计投入4000多亿元,地方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超过1万亿元。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条件大幅度改善,学校面貌有了根本改观。
田祖荫表示,2013-2020年,全国小学校际综合差异系数从0.724降至0.435,降幅近40%;初中校际综合差异系数从0.547降至0.319,降幅近42%。全国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校际差距、城乡差距均大幅缩小。
集团化办学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如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表示,当免费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后,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差距问题逐渐凸显,“上好学”的呼声、择校热的升温、家长的群体焦虑,就是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要与供给不足的矛盾凸显的集中反映,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必然选择。
李明新指出,面对办学质量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缺乏的现状,以集团化办学方式来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成为改革的一大亮点。
李明新介绍,2011年,北京小学在西城区教委的支持下,率先成立了全市第一个公办学校组建的教育集团,开始了集团化办学的有益探索。北京小学提出集团化办学要体现“理念共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品牌共建”的宗旨,在随后的10年间,在北京西城、房山、大兴、通州、丰台的分校广泛传播学校先进的教育思想、管理理念与办学经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吸引了众多片区内学生的“回流”,极大抑制了择校热的持续升温。
“以北京小学天宁寺分校为例,原来天宁寺周边北京户籍的孩子绝大多数都去择校,一年级只能招2到3个班,而且多为非京户籍的流动人员子女。”李明新表示,2014年进入集团后,当年就实现了本地户籍孩子的大量回流入学,达到了6个班。七年后的今天,已经达到每年新招一年级14个班。目前,学校办学规模已经从进入集团前的450人,发展到了2300多人。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则分析,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义务教育是重要的公益性事业,属于基本公共服务范畴,在保障教育公平正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尹后庆指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公民同招”政策,加强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入学保障,切实保障每一个适龄儿童公平的就学机会,做到“有教无类”。在这个基础上,国家组织建设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帮助农村地区开齐开足开好规定课程;同时,加强因材施教,力求让每一个学生在进入校园之后,他的潜能能够得到相对充分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实现更为实质的公平。
记者|张怀水
编辑|程鹏 陈星 盖源源
校对|段炼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