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幻灭感: 寒窗20年, 放弃白领工作, 转做体力活! 谁之过? 有没有错?
孔乙己的话题已经火爆了快一个月,再加上最近ChatGPT的横空出世、霸气登场,就引申出了两个大话题:
一个是旧社会的孔乙己和现代大学毕业生到底有没有可比性?
另一个是,当今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工作是不是应该及时去找个体力工作,甚或,大学毕业生是不是干脆一开始就应该去找体力工作?
1
孔乙己的暗喻,是典型偷换概念?
简单来说,鲁镇的孔乙己是个旧社会的穷书生,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试却未能取得成功,但书生的腐儒基因已灌及全身,改不了了。他显然并不会“低三下四”找个体力活或摆摊卖东西。于是就成了一个“穷酸”,但还喜欢泡酒吧,于是,酒吧里人们的日常基本操作就是对他进行尖酸刻薄的讽刺。
就好像那个脍炙人口的企鹅们日常生活就是“吃饭,睡觉,打豆豆”的笑话,鲁镇居民的日常生活就是“吃茴香豆,喝酒,嘲讽孔乙己”…
但用孔乙己来暗喻当今社会未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就是纯属偷换概念了。这也正是为什么这个话题引起了巨大讨论并持续了一个月且仍连绵不绝。
孔乙己接受的是“百无一用”的旧社会迂腐科举教育,除了会“之乎者也”,会应付科举考试,对于社会与国家的进步非但并无任何益处,反而因愚昧落后的思想而成了绊脚石,拖后腿。
但现代的大学生接受的是全科教育,术业有专攻,无论是学医的,还是学建筑的,还是学其他的,都在本专业接受了至少四年的教育,这跟孔乙己接受的“教育”可是完完全全不一样的。
因此,两者间并无任何可比性。
科举制度的内核是选拔“有用”的年轻女又才跪下来侍奉权·势,直到老死;现代教育的内核是培养一批对社会有益,对国家有用,更重要的,是能同时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得到尊严与从容的年轻人。
所以,科举制和现代教育能放在一起比吗?孔乙己和现代大学毕业生能放在一起比吗?
退一万步说,孔乙己本人也并不应该被嘲笑啊,因为他本人也是旧社会科考教育,科举制度的受害者。他以及和他一样的千千万万学子都是在碌碌无为,郁郁寡欢,遭人嘲笑中度过了可怜的一生。
真正该嘲笑,该鄙视,该改变的是吞噬了无数孔乙己的旧社会科举。
2
年轻人该不该选择体力工作?
应届毕业生或大学刚毕业没两年的同学们找工作难是个老问题,而在近几年,这个老问题尤其凸显。
一些找不到工作,或刚刚失去工作的高学历青年便转身向工厂走去、向建筑工地走去,向外卖岗位走去,向餐饮服务岗位走去。
这几天,一位年轻博主讲述的亲身经历引起了无数网友的共鸣。
看了一下这位博主的留言区,支持的人多,反对的人少,也有很多青年上来同样诉说自己的无奈。
我们来看几条留言:
其实,从脑力工作转向体力工作,这条路子几十年前就被欧洲青年趟出来了。
在这方面,欧洲的大学生就从来没觉得做体力活或是做服务员有任何丢人的。还别说学历充沛的本地毕业生,就算从世界各地偷渡来欧洲的年轻人也大都能在体力工作中找到自己的路子。
尤其是在ChatGPT“闪亮登场”以后,很多文职工作者丢掉饭碗似乎成了一种必然,一种趋势。
什么是ChatGPT取代不了的工作?当然就是体力工作。
欧洲各国民众尊重工人,尊重劳动,所以哪怕连中学文凭都没有的难民兄弟们大体上也都能过上简单快乐的生活。
比如大卡车司机,在欧洲就是一个令人尊重的职业,不但收入高,在马路上开车还充分享受路上普通汽车司机们的礼让。除了卡车司机,公交车司机更是神一样的存在。
荷兰前司法部长退休后就当了一名公交车司机,说是圆了自己多年的大车司机梦。就连荷兰现在的国王,在“上位”前也是在荷兰皇家航空默默无闻地当一名飞机驾驶员。当然了,他这个不算普通蓝领工作。
很有意思的是,欧美一些高学历女性也选择了当卡车司机,她们被称为“Lady Trucker”,游走在欧洲各国之间,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生活工作方式。
再有就是那些操作重型机械的驾驶员,无论男女都是高收入阶层,各种福利和保险也更齐全。上面说的都是需要一定技术的高级蓝领,那么最基本的体力劳动者又怎么样呢?
以英国对岸的荷兰为例,在码头做搬运工的普通体力劳动者,每月的收入也都不会少于两千欧元。而且,因为是重体力工作的缘故,得到的休息时间很多,我们接触过一些码头工人,他们大体上一周只上四天,每天最多6个小时。
而且,这个纯体力活说是重体力,其实按照当地法律,30公斤以上的重物就不能人力搬运了。
也就是说,那些把很多砖头捆在一起搬砖的体力工作名场面,其实在多数欧洲国家是并不存在的。
体力工作不能以损害身体,弄一身长期病为代价。
那么,工人们在欧洲到底是什么地位呢?
其实,英国、法国、荷兰以及很多欧洲国家和中国一样,都是工人阶级当家作主的地方。
在很多欧洲国家,如果市长,省长,甚至总统、首相在狭窄的胡同里遇到了工人,那么,他们必须谦卑地侧身让路,让昂首挺胸的工人爷爷先通过。
这也就是炸鱼和薯条为什么能在英国与荷兰这样的国家经久不衰,因为这是典型的工人食品,那些资本家们生怕工人们不带他们玩,一定要跟工人爷爷们吃一样的,喝一样的。
3
不要开着上帝视角评判别人
上面说了那么多,把中国的、欧洲的年轻人聊了聊。
其实无论你持什么观点,对于“孔乙己”的问题,所有文明人至少都应该达成一个共识:
不开着上帝视角对别人进行审视,甚至审判。
年轻人找什么样的工作,甚至找不找工作,或者选择什么样子的生活方式,都不是别人嘲笑他们的理由。
一些人因为家里的房子或产业而腰缠万贯,一些人在风口上捞了几桶金,现在就转而嘲笑当代的年轻人是“孔乙己”。这个,真的太不厚道。
其实这些人,是最没有资格管别人叫“孔乙己”的人。
与其像当年鲁镇的那些酒客们一样去嘲笑、奚落、讽刺孔乙己,像旧社会的丁举人和鲁四老爷一样冷酷冷漠,不如有点公众精神,获得像个现代人,讲究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多给失业的人们想点办法,找点出路。
说回初中课本里的孔乙己,与其说他是鲁迅先生笔下一个具象的人,不如说他更像是一个抽象的符号,一个时代的符号。
如上文所说,这个符号代表着千千万万的人。
在孔乙己的时代,没有人关注“孔乙己”是死是活,甚至在他活着的时候,鲁镇的人也不关心他,只是拿他当做一个日常笑料。而在一个现代文明社会里,每一个的都应该被关注、被爱,当然也包括孔乙己——任何形式的孔乙己。
------End------
文:辣手回春
英伦大叔(ID:UK07788915668)
转载请联系公众号后台
图片来源: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英伦大叔”,获取最新最快的英国资讯。
往期精彩回顾:
华人将迎来风暴? 重磅提案: 入外籍将被征税! 追溯10年, 网络全球监管!
诡异! 互不相识的4位年轻人相约自杀! 是巧合还是有神秘之手?
惊! 目标100孩, 已生50个! 百亿身家华人, 撒网全球, 寻找“工具”女!
坐轮椅, 拄拐, 淋雨, 万人灵前痛哭! 手握大权却从未干政, 女王何以受人敬仰?
国内致癌添加剂, 国外零添加! 偷换概念,顾左右而言他,何时是头?
疑点重重!胡鑫宇案的调查将如何走向?国外媒体或许给出了答案……
英伦大叔,一个有态度、有温度的公众号
致力于传递最新最快的英国新闻与政策解读,
为海外华人提供签证、教育、创业类相关信息
欢迎关注英伦大叔,及旗下各平台帐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