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背后说人坏话是不是不对?
为什么集体吐槽会让我们感觉心情舒畅?
吐槽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原则和边界?
无论在职场上还是日常生活当中,总会出现集体吐槽的现象出现。大概吐槽是人的本能欲望吧,但是为什么吐槽过后心情会变好了呢?是什么原因导致会忍不住吐槽呢?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个我的好朋友:【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关注还可免费领取壹心理准备的470个心理学知识。
吐槽是抱怨吗?
抓住一件事物的 “不合理性” 或者 “漏洞”,通过戏谑、幽默的语言,发出调侃的感慨或者疑问,以此表达不满。 两者都是一种发泄情绪的方式,都需要有人倾听,但却有非常大的区别。首先,吐槽是针对 “不合理的人和事”,是相对客观的;而抱怨则指向 “对自己不合理的人和事”,主观认为自己是受害者,通过评价别人来表达自己受到的伤害。 其次,吐槽是一种带着幽默的嘲讽,本身不会有太多负面情绪,不是把倾听者当成 “情绪垃圾”;抱怨则带有更强的负面情绪,更像是把对方当出气筒,听的人容易感觉到烦躁和压力山大。 而集体吐槽,就是两个及以上的人,针对同一类型的事进行调侃,大家互为倾诉方和倾听方,用一种安全的方式满足了“攻击”的快感。
为什么集体吐槽会让我们感到快乐?
情绪调节方法可以分为 “个人调节” 和 “人际调节”。心理学家 Gross 提出了情绪调节过程模型,在个人层面,我们只能通过“躲避环境”和“重新评价”来避免产生负面情绪,比如开头这个读者,她可以通过不见这个客户、或者强行把他想象成好人,来避免自己不开心。 于是她启动了“人际情绪调节”,即通过向他人吐槽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感受得到了发泄,负面情绪减少,而他人的认同又帮助提升了积极情绪。 由于吐槽本身有一种戏谑、幽默的成分,可以说是一种安全的“人身攻击”,比起直接跑到客户面前大发雷霆要明智多了。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对自己幸福的感知都不是独立的,我们在评价自己过得好不好的时候,其实都会受到社会背景、比较对象的影响,这也就是 “社会比较”。工作中,我们评价自己的能力和待遇,也会看看身边人;同样遇到奇葩的领导、客户、男友,独自面对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倒霉的人;但是当我们在一个集体吐槽的环境中,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不止我这么惨。这个词听起来像是贬义,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心理学家们确实发现 “幸灾乐祸” 能帮助人们提升幸福感。2007 年,一项发表在《science》上的研究,从脑科学的角度证实了这种社会比较产生的奇妙体验。 在同样的条件下,当人们通过社会比较后,发现有人比自己更糟糕时,左腹侧纹状体会被更大激活(这个大脑区域被称为快乐中枢,通常与奖赏情绪有关,例如当人们中奖、获得金钱奖励、或被表扬时,这个区域会被激活)。有些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很委屈,被不公平对待。此时如果有人跟我们一起吐槽这些不公正的事,就有一种“终于有人说了公道话”的爽感。 例如上周,身边同事因为公司临时的任务需要加班,迫不得已推迟了跟男友的约会,惹得男友非常生气,说她是工作狂,眼里只有工作。她狠狠怼了回去,接着跟我们吐槽;另一个同事也说了相同的经历,说家人经常骂他“不着家”,可实际上“谁想加班啊,还不是迫不得已“。在这种集体吐槽中,彼此通过言语“伸张了正义”,虽然被误解,但有人说“不是你的错”,这种替代性的正义,也会给我们带来积极的感受。从这个角度来看,集体吐槽的效果比单方面的吐槽更好。在集体吐槽时,我们会感觉到自己是被接纳的、互相认同的,大家彼此之间会形成一种“统一战线”的亲密感,哪怕彼此陌生的同事,吐槽完也能变朋友。另外,心理学家 Spears 认为,在调侃中小团体通过与团体外其他人做区分,来创建自己的身份认同,从而提升自尊。在这种身份认同中,我们感觉到自己不再孤独,自怨自艾的感觉也瞬间减少了很多。尽管集体吐槽在这样看来是件好事,但是如果把握不好吐槽的力度的话会造成负面的影响。而且也并不是所有事情都适合集体吐槽,想知道集体吐槽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什么原则和边界吗?扫码并回复“集体吐槽”获得答案吧~男女间的那些痛苦与纠结,我们都会在心理学中,找到答案。
每一个关注壹心理的人,都在心理学中,找到了更好的人生方向。
在这里,你能看到不同的心理学知识、精彩的社会热点、别具一格的观点与态度,带你体验不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