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烧烤上火,成年人为什么对流行生活如此执着
淄博靠烧烤一朝成名。淄博这座外地人之前坐高铁经过也不一定想下车的城市,突然成了热门目的地。
在短视频平台搜“淄博烧烤”,被推的头几条是饼夹小葱和串的吃法,以及城中喧闹烧烤摊的氛围:非洲小哥大喊请全场的客,本地人豪爽邀请外地游客坐下吃,颇有世界人民在淄博是一家的派头。
社交媒体热门位有限,一边是淄博烧烤成为假期顶流,另一边是露营悄悄退热成为昨日网红。
打开闲鱼,大量出售露营装置,帐篷、户外桌椅亏本处理。
不知道昨天一起下单露营用品、寻找城市露营地的年轻人们,是不是今天又一起抢到了去淄博的火车票和酒店。
露营流行期间,关于这项活动的有益因素还在耳边:“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能锻炼、与自然的联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几个月后淄博烧烤火了,在人挤人的街头狂吃大喝的人们明显把之前的追求都丢开,空气不新鲜、体能不锻炼、更看不到大自然。原先晒出的露营照都是蓝天白云一片绿,如今的淄博烧烤小视频都是人群烟火一片黑。
凤凰网已经下了评论:“淄博烧烤能火遍全网,与容忍民间的自发秩序相关,比如烧烤的烟雾、城市街道在某种程度的混乱”。大家对混乱的容忍力,确实比想象中还要强。
你我无法摸清现代人的爱好:飞盘能炸出一群过去从来不运动的积极分子,露营能捞出之前最宅的居家男女。而淄博烧烤火了以后,健康饮食爱好者们也都要坐上高铁去赶上这个时髦。
烧烤也好,露营也好,看似两极,其实都是生活方式,都是奔赴想象中生活的一种方式。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与其探讨淄博烧烤到底有多好吃,不如问问人们为什么对加入流行生活大景观有如此执念。
《景观社会》里写过:“在现代生产条件占统治地位的各个社会中,整个社会生活显示为一种巨大的景观积聚。作为消费者的统一身份使人们忘记了社会现存的阶级区分,景观把人们的注意力从真实生活的压迫中转移开来,对作为幻觉的商品的消费和对‘伪需要’的满足而产生的欣快使得人们转而为这一体制歌功颂德。
生活在景观中的人们,被动地消费商品景观和服务,通过形形色色的媒介来把握这个世界,而不是积极地、创造性地投身于其中。因此,在景观社会,视觉取代了触觉,成为人们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权性感观。人们喋喋不休地谈论着电视、电影和体育明星,并且按照他们的影像来建构自己的生活。但愈是沉溺于观看,人们离真实的生活愈远;愈是屈从于自己的伪需要,愈不能了解自己真实的存在和需要。”
合上书本翻译这段话“人们会忘了社会现实和自身需要,投身一个个虚幻消费热潮,并从中得到一模一样的临时满足”。
或许社交媒体只是推手,并不是创造流行景观的根源。毕竟普通人的欲望形态极其相似,聪明的资本及时捕捉,制造出同质化景观。由此带来的潮流足以引发文化娱乐多样性的又一轮消失,引发普通人的欲望形态进一步相近。
只不过,算法让人的从众心和攀比心进一步膨胀,刷到一次心动,二次眼馋,三次想拥有,四次就必须得到,也难怪人人都在去一样的景点,喝同一款咖啡,在同一扇落地窗拍照。
就算不属于消费这个大池子,当下人们说的话、聊的天、想的事也越发趋同。磕着同一对CP,听着同一拨人输出观点,聊天节目金句截图成为爆款,甚至全部在同一个时间段diss同一位网络红人。
关于人类和技术的关系,很难说清这二者到底谁为谁所用:人使用技术便利得到自己想要的,却也用搜索信息喂饱了算法,让后者迅速习得人脑欲望,把人变作自己的试验场。
游戏化 (Gamification) 这个词真的精准概括了现代人的生活场域,线上线下生活都用游戏方式构建,每次登陆退出,点击观看,转发点赞……都是被设计好的游戏动作。
有没有人怀疑过,自己真的活在一个大型景观里,去哪里做什么已经被安排好,甚至被叛逆、被娱乐、被幸福、被自由......谁都没有时间和机会,去思考上一次跟随内心所想是什么时候,上一次因为“我想”,而不是因为“我看到别人”去做决定。毕竟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想“看不到听不到别人”,也真的太难。
90年前,写出《美丽新世界》的赫胥黎就已经猜透这种“限定”生活的终极现象。但他虽然写出了训练婴儿需要两百次实验,却肯定想不到,如今训练成人,都不一定需要二十个短视频、二十条笔记的时间。
如何逃离被景观化?这也是哲学家和思想家们研究了好几十年的问题,米歇尔·德·塞托1980年写出《日常生活实践》,从日常生活的消费、阅读、烹饪等方面建构美学,意图为个体塑造个性空间,在日常生活中摧毁景观。然而四十几年过去,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普通人依然没有逃过大数据和媒体舆论的洗脑,理论知识始终拼不过人性+技术。
有人粗暴地把这些结果归于社交平台。所以,那些彻底、半彻底脱离社交平台的人都怎么样了?
有小红书网友停用社交媒体一周,得到的感受是:好像一个包袱被卸下来、头脑变清晰、更关心身边环境、停止浏览和比较、自我怀疑变少、回归每天运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如果时间更久些呢?
油管博主Lucy Allan尝试六个月没有社交媒体的生活,她说,没有想到退出之后,自己的生活变得那么好。
作为网红博主、互联网上长大的Z时代,她原本也是手机不离身,各个平台来回转。戒掉社媒六个月后,她形容自己“心理健康改善、交到了真正的朋友、学习成绩明显提高、重拾阅读习惯、成为更快乐的人”。
不否认有成功的例子。但大胆想象,如果要我们在旅行前不通过社交媒体做攻略、选餐厅前不看网友推荐、买电器前不看知名博主测评、看电影前不查互联网口碑......这样的生活,你有勇气踏出第一步吗?
我们习惯了被便利性驯化的生活,重新回到原始森林也有难度。人和其他动物,这么看真的没太大不同。
回到淄博烧烤,翻了几个去到淄博,吃了烧烤的网友的笔记。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果然在点了二十个淄博烧烤相关笔记之后,我的首页被淄博占领,除了烧烤,还有淄博其他美食、景点推荐。如果我此时已经买好了去淄博的车票,一定会觉得扑面而来的攻略全不费工夫,十分方便。
还是那句话,社交媒体热门位有限,露营会成为过去式,淄博烧烤也会,但社会造景运动永远是ING。
前一个景是精致景,后一个景是地气景,接下来会是什么?
反正,永远有风口,人群永远热热闹闹。
撰文:离心力
编辑:Sissi Hua
排版:新月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