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估、AI、半导体、医疗、白酒等怎么看?
来源:格上研究
2022年10月31日以来,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国内防疫政策优化叠加地产三支箭齐发,核心矛盾缓解带动中港美三地股市均反弹。在A股整个反弹过程中,“中特估”和AI是两个最强势的板块,截至2023年4月21日,传媒(申万)最大涨幅达79%、计算机(申万)最大涨幅达50%、通信(申万)最大涨幅达45%。2023年4月15日,格上财富举办的第七届(2022年度)中国证券私募年度论坛暨金樟奖颁奖盛典在宁波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以万物复苏·昂首向荣为主题,特邀请到中国基金行业的翘楚,通过多元思维碰撞,围绕当下投资者最为关注的投资热点进行激烈讨论。以上观点均摘录于本次论坛嘉宾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
市场研判
浑瑾李岳:中国在未来三到五年不太会有全面牛市,只会有结构性的行情。未来做减法的人会赢,谁能够聚焦,少犯错误。如果什么都搞,容易犯不可挽回的错误。需要在少数战场建立绝对优势,投一些高质量的,结构性增长的公司。真正好的公司,在这两年的压力之下,在变得更强,我们要投这样的公司。
中特估
世诚投资陈家琳:今年总量层面的话,风险肯定要比去年低很多,但确实没有办法指望来一个指数层面的超级牛市,毫无疑问在结构性行情方面,机会始终是层出不穷的。包括最近大家关注比较高的数字经济,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以前国央企是来承担社会责任的,市场认为就应该是估值折扣。在A股市场,国央企基本都是个位数的市盈率,在H股市场中,相对已经很低的A股再打对折。为什么会这样?还是围绕质量做文章。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强调对于那些优秀、优质的央企要去对标世界一流企业,而且我们也明显能够感受到之前都讲“做大做强”,“做大”放在第一位,“做强”放在第二位,仅此而已。现在是讲“做优做强”,最后才是“做大”。但是做大的时候你得想一想为什么上面还有一个新的考核指标,净资产收益率。你如果一味的“做大”,反而会进一步摊薄你的净资产收益率。以前就简单,只讲规模,现在讲净资产收益率、讲现金流、讲给到股东的回报。所以我们看到这些在质量方面的明显改善,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去拥抱包括像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下面的一批股票。
AI
大道寰球郭奕锐:CHATGPT作为人类来讲这是挺幸运的一件事情,人类在摩尔定律渐渐失效的时候,在物理极限接近的时候,人工智能带来了可能的突破。这个突破点在哪?CHATGPT有两个字母是比较关键的,一个是generated,就是生成式的,以前的人工智能主要是辨别,但现在的CHATGPT可以生成一些新的东西。第二个词是transformer,它是带有预测性的,CHATGPT自己会学,并且会懂,会创造一些新的东西,这可能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并且这个行业更新迭代速度非常快,比如3月份台湾最著名的半导体公司因为手机需求低迷,最先进的芯片产能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0%,但是到了4月11号公司产能与去年同比就持平了。从投资标的上来讲,这个变化过程中有非常多结构性的变化,而且是多空组合的机会。硬件方面核心逻辑是围绕服务器来讲的,关注算力、存储芯片、存储相关的设备制造商;软件方面关注高速网络传输。
半导体
固禾基金纪晓玲:目前半导体处于什么周期位置?从实体的角度来讲,可能2020年、2021年是中国半导体过去二十年周期的顶部。毫不夸张,从设计公司、设备公司、产业链不同的环节、制造环节、甚至分销环节过去两年公司的业绩都非常惊人,企业增长,毛利率水平也都是历史新高。一方面企业经历了2018年、2019年中美贸易战,国产替代本身是一个很大的历史机遇,国产芯片迎来了需求端的开放和接纳,这是最大的一个拐点。另外又遇到了疫情导致全球产能不均衡,无论是新能源汽车、光伏还是储能领域,很多应用场景都出现了强烈的供给不足,需求膨胀的环境,几个因素叠加导致行业到达了很巅峰的位置。一方面行业库存水位会回落到均衡的状态;另外国产替代未来再一次爆发会是竞争的深水区,低垂的果实可能没有了。前瞻性的讲,当行业面临周期底部震荡平稳,然后缓慢恢复过程中,产业内在的结构、产品的竞争力、每个公司技术的迭代都可能是新一轮的呈现,在上一轮国产替代的周期里建立了竞争壁垒,所谓有护城河的公司在下一个周期上行时未必还能保持冠军。这就是科技投资,他具备非常大的挑战,但也是经常5倍、10倍大牛股出现的地方。
产业迁移
指南基金王军国:首先产业链向东南亚转移是正在发生的事实,但我觉得这件事并不见得是坏事,他也在倒逼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制造业的一个特征就是低端产品竞争激烈,然后高端产品基本都是国外厂商垄断。所以现在低端产业向东南亚转移其实也在倒逼中国制造业企业向更高端的方向升级。其实很多产业向东南亚转移,他们优势其实就是政策优势加上一些劳动力的成本的优势,从我们投资来考虑的话,本身我们投资就应该投资供给侧受限的生意,就是说我的产品不是谁都能做的,如果这个东西能够轻易转移到东南亚,这个公司它也会在竞争中失去利润,我认为本身这家公司是不应该去投资的,需要关注一些有壁垒的制造业公司。
医药医疗
熙德博远李秋实:其实大家在疫情这三年形成了很多消费习惯,比如说自我诊疗:测核酸、测抗原,这就是一个新的消费模式。我们接触到一家做肿瘤早筛试剂盒的公司,对C端去年增长了3倍,这就是一个新的消费习惯。包括大家囤药形成的网上购药的习惯,都是疫情带给我们的一些改变。然后还有大家对于自己的保健意识,预疾病预防意识都在提高,其实这是对医药行业最长远的影响。然后在严肃医学,就是创新药和器械这个领域,疫情期间我们接触到很多医药领域的民营企业家并没有躺平,而是非常努力地在做尝试,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做创新药的经验。
安信医药健康基金池陈森:我觉得从医药消费的发展方向来看,主要是由三个因素推动。第一个因素是消费升级:就是我们的人均GDP上去、健康意识之后对更好的医疗条件的追求。第二个因素是我们的技术推动,我们有新的手术方法,新的肿瘤药物的出现等等,技术的推动实现优质的供给从而推动需求。第三个因素是疾病谱的变化,这包括我们国内人口老龄化进程。大方向上我们需要保持在这些细分领域的跟踪以及对新鲜事物的持续挖掘。
白酒消费
石锋资产崔红建:我觉得站在一个大的自上而下的环境看,我们面临的国内环境有两个很大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是中国经济增速的不断下行,我们预判中国经济增速大概会在未来几年的维持中低增速运行。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在不同济增速下会有不同的消费品呈现出来消费品增长结构会呈现不同的状态。比如说经济增速8%的时候,大家肯定都大量去看白酒以及和房地产、相关基建产业链的东西。当经济增速从8%降到5%的时候,白酒可能有一半就已经不行了,资金会大量转向医疗,尤其是消费医疗这块。但是如果从5%的经济增长回落到2%-3%的经济增长时,我们整个消费品的投资方向也要会发生大的调整。第一个调整就是刚刚提到的要回避可选消费品,我们可能要重点去研究必选消费品,因为必选消费品是来自大众基础消费的东西。第二个调整就是需要重点关注大众消费品。例如在去年这么恶劣的环境下,很多必选消费以及可选消费品面临消费降级,但是啤酒还是在不断地消费升级。我相信未来还会衍生出其他的一些必选消费品。必选消费品的出现就像日本在失去的30年里诞生了优衣库等消费公司,它的崛起就是大众消费品的崛起,这是一个必然的状态。第二个变化就是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随着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人工成本迅速上升,如何节省人工成本在未来显得至关重要。所以说预制菜是顺应了这一趋势,降低了人工成本,而它的需求实际上是一个不断上新的周期。还有就是人口老龄化状态下老年人需求的崛起。其实老年人的需求崛起前几年也不错,但是我们都没人看,原因在于相比较其他消费品每年30%、50%以上的增速,这些低增速的消费品就显得没有吸引力。但是未来随着高增速的公司他们的增速在逐年往下降,比如说降低到15%-20%,老年人消费品的优势会逐渐凸显。所以我觉得未来主要消费品的投资还是围绕着这三个方向去看。
注:2023年4月15日,格上财富举办的第七届(2022年度)中国证券私募年度论坛暨金樟奖颁奖盛典在宁波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以万物复苏·昂首向荣为主题,特邀请到中国基金行业的翘楚,通过多元思维碰撞,围绕当下投资者最为关注的投资热点,前瞻全球投资机会。以上观点均摘录于本次论坛嘉宾观点。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