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创新航王小强:没有电池产能过剩,就没有优胜劣汰|36氪专访公众号新闻2023-04-27 10:04打造更加抗风险的模型。文|李安琪编辑|李勤封面来源|IC photo“产能过剩是市场竞争的一种常态,没有过剩就没有优胜劣汰。”“如果劣质产能不过剩,市场不会进步。”“车企适当做一些电池试制线,是一件好事,如果车企不懂电池,就识别不了好的电池是什么样子。”4月23日,中创新航广东江门基地一期项目OS电池产品下线,中创新航副总裁王小强接受36氪等媒体采访,面对行业产能过剩、车企自制电池等关键话题,金句频出。2021年行业盛况时,头部动力电池公司纷纷宣布扩产,宁德时代、中航锂电和蜂巢能源等2025年产能规划超500GWh。但今天,承压于新能源车市低迷,动力电池行业已经不可避免转向缺订单、以效率求生存的局面。有新能源行业人士向36氪诉苦,“特斯拉连续降价后,不少车企出货几乎是断崖式下跌。”王小强的句句箴言,体现了中创新航迎战行业激烈生存状态的态度。但是否能做到言论上的“云淡风轻”,则需要拿出过硬的技术和产品方案。在中创新航的战略棋盘上,OS产品显然就是这“关键一子”。据介绍,这是中创新航基于极简化设计的One-Stop Bettery(简称“OS”)系列产品。“OS是一个平台化的设计平台,核心就是围绕极简制造、低碳和智能化来推进。它是一个涵盖了从材料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产线设计以及到产品应用端多方面的技术平台。”王小强说。中创新航官方表示,OS电池平台及集成技术适用于磷酸铁锂、三元等主流电池材料体系,可全系覆盖A00-C级系列车型,实现200-1000公里续航里程覆盖,同时广泛适配于乘用车、商用车、储能等各种应用场景。本质上看,OS产品是电池结构体系创新带来的效率升级,跟宁德时代麒麟电池、比亚迪刀片电池同属一个范畴,这也是中创新航面对行业极致内卷的应对措施。基于OS电池平台,中创新航推出了多款产品:OS磷酸铁锂电池包、高锰铁锂电池包、圆柱电池“顶流”等。其中,OS磷酸铁锂电池包能量密度达到153Wh/kg,续航能力达到600km,首搭在广汽埃安(昊铂)Hyper GT上,该款车型将于6 月上市、年内交付。图源官方不过,在中创新航的规划中,OS方案和大圆柱电池会是更默契的组合,为此公司也基于OS设计推出了大圆柱电池——“顶流”。王小强认为,特斯拉在推进的4680圆柱良率还存在一定问题,极耳激光焊接点位多、技术难度大。为此,中创新航提出了极耳直连顶部一体式集流盘方案。“这种结构的好处是,过去圆柱电池是用壳体作为导体,现在导体直接在顶部,内阻可以大辐降低。”王小强说道。中创新航表示,基于三元材料的“顶流”电池,能量密度300Wh/kg,结构内阻下降50%,空间利用率提升3%,同时还可以实现6C快充。广东江门基地正是用于OS电池产品的生产。2022年8月,中创新航江门基地宣布在一期项目用地基础上扩产10GWh,目前单栋规模达20GWh。除了提升技术和制造效率,中创新航抵抗行业风险的另一个策略是: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两手抓。动力电池之外,中创新航OS电池产品的另一个重要市场是——储能。“长远来看,储能市场一定比汽车市场对电池的需求量更大。”王小强说道。据他介绍,过去储能行业都依赖招投标项目,没有专门储能建设的生产线与产品。但当2022年储能市场迎来爆发之际,行业基本都是拿原来商用车、客车的电池生产线来生产储能产品。“类似于原来的油改电,而不是针对新能源车来设计电池。储能正处在这个阶段,但这一定不会是最优答案。”王小强说道。对此,中创新航也将OS电池平台技术应用到储能产品上。对储能电池集装箱的安全管理、热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新设计。中创新航表示,储能市场将重点布局新能源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等场景。目前公司已经参与了22项国家示范性项目。王小强透露,中创新航预计将在六月发布储能专用的OS叠片电池——能量效率超95%,拥有超过16000次循环寿命等特点。以下为36氪等媒体与中创新航副总裁王小强等的对话,内容经摘编:媒体:如何看待电池企业产能过剩的情况?王小强:我个人理解,过剩是市场竞争的一种常态,没有过剩就没有优胜劣汰。如果劣质的产能不过剩,市场不会进步。我们要看过剩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现在锂电产业它不是真正的过剩,优质产能还是缺的。媒体:中创新航本身供应广汽,但广汽也成立了自己的电池品牌,两者会形成怎样的格局,会替代你们吗?王小强:不会替代。我们欢迎车企去了解电池,因为汽车是一个偏机械加工为主的行业,电池是一个化学和机械结合的行业。电池的很多过程是不可测量的,如果车企不够了解电池,就识别不了好的电池是什么样的。车企适当做电池试制线,具备一些产能,我认为对电池企业也是一件好事。但这不会是替代的关系。因为还有底层商业逻辑问题,车厂每一款车的电池要求不尽相同,都是定制化的。电池企业作为一个平台化企业,能够投入资源每年进行各项技术迭代,而车企做电池只能以自用做技术迭代。电池是新能源车最核心的零部件,成本占比非常高。在设计的时候,车的参数动力参数几乎是跟电池绑定在一起的,如果车企想向第三方卖,就意味着要把车型信息开放给第三方,车企不可能这么做。另外,如果车厂完全匹配自用电池的生产,怎么保证大规模投资建完生产线后,车型一直卖的这么好。同时,车型在迭代,电池的竞争力如果绑在自己的产线上,车型会失去竞争力的。如果要追求电池每年迭代,只供自己能不能承受?我认为这是有问题的。媒体:目前市场上面有半固态、固态电池等技术方向,中创新航的发展和规划是怎样的?王小强:我们也在实验室状态做了固态电池,从指标上应该是行业内领先的,但固态电池要实现规模化还有一段路要走,同时这不只是电池层面的开发过程,还是整个配套供应链要去消化、解决的问题。固态的概念行业至少提了5年了,每隔一段时间大家都会提一提,但到量产还有一段时间。媒体:友商也在推钠离子电池、凝聚态电池,您们怎么看待新的电池材料技术方向,以及行业的竞争态势?王小强:其实电池材料种类非常多,有100多种。钠离子电池其实也诞生三四十年了,不是新的东西,凝聚态电池没有详细披露过是具体是什么,网上有很多猜测,但这些过去大学研究院或企业都做过。从实验室新产品到商品,再到产业,这是三个不同的阶段。钠离子电池对锂离子电池是一个补充,但要想真正实现成本性能比锂电池更优,短期内还不太能看到。我们研究院也在做钠离子电池的研究,但产业化方面还没开始相关工作。总结下来,我们认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锂电池路线是非常确定的。沿着这个路径,我们会探索相关的细分领域有没有一些新的产品出现,或者说有没有更好的技术比如固态电池。媒体:储能方面,家庭储能还是还是偏C端的产品,中创新航会否推出自己的C端品牌?整个储能产品的市场扩张的策略是什么样子的?王小强:长远来看,户储这块我们会跟合作伙伴有一些合作约定,会围绕产品端有专门的生产线生产。目前市场主要在欧洲,欧洲市场对渠道安装商的要求还是比较高,这方面会跟合作伙伴去策划,现在还没有太多可以披露的。家储跟工商储能方面,会以中创新航自己的品牌来做,从单体模组、PACK到集装箱都可以做的。国内国外市场都是重心。本文由「李安琪」原创出品来个“分享、点赞、在看”👇打造更加抗风险的模型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