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支持中科大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计划利用3年时间增设本专科专业点1000个,改造升级800个,停招撤销1400个;积极引进国内重点大学高层次人才到省属高校担任校级领导或学科带头人,每年引进1000名左右青年博士……
近日,安徽省委宣传部召开以“奋力实施科教兴皖战略强化安徽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储常连介绍,近年来,安徽省大力实施科教兴皖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定下好创新“先手棋”,实现“科教大省”向“科技创新策源地”的跨越发展,为现代化美好安徽提供了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下一步,安徽将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与教育部签署共建协议,支持中科大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支持合工大、安大建成全国一流大学,部分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支持安理工、安师大、安农大等高校向“双一流”进军。优化区域布局,支持皖北地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群和职业院校群,支持皖江城市带布局建设工科类应用型高水平高校,支持皖西、皖南地区布局文化、旅游、健康等特色高校。高质量开展高峰学科、高峰培育学科建设。实施《深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 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增设本专科专业点1000个,改造升级800个,停招撤销1400个。聚焦国家战略和关键产业发展急需,加强战略紧缺和新兴交叉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持续加强重点立项硕博士单位建设,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加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支持力度。启动省级“双高”职业院校认定工作,稳步发展本科职业教育。在科研创新方面,推行有组织科研,加强高校与龙头企业、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协同创新,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组织和指导高校积极争创省部级、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支持高校积极参与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深入推动安徽大学“强光磁试验装置”项目建设,加快省级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建设培育。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体制,促进前沿科技“沿途下蛋”,完善产业需求导向的“培育孵化”机制,实施“百校千项”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巩固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体、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带动多元多级投入,形成稳定增长、保障有力、动态调整的投入机制。到2025年,力争本科高校生均经费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80%,到2030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出台高校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积极引进国内重点大学高层次人才到省属高校担任校级领导或学科带头人。每年引进1000名左右青年博士,遴选300名左右优秀博士到省属高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学习和工作。结合十大新兴产业、企业发展需求,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以激发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为目标,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分系列分专业修订职称评审标准,探索出台特殊人才评价办法。围绕国家和省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动态调整职称评审专业,试点开展部分领域境外职业资格单向认可。推动建立岗位设置管理动态调控机制,巩固县以下事业单位岗位管理职员等级晋升工作成果,健全高校、科研院所特设岗位激励机制,拓展事业单位人才职业发展空间。实施知识价值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适当放开高层次人才薪酬总量限制,支持和鼓励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兼职兼薪和离岗创业,促进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双向流动。加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流动站)、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等平台载体建设,完善新建博士后站备案制度,吸引更多海内外青年科技人才在我省创新创业。定期发布高层次人才岗位需求信息,面向全球举办博士后青年人才“云聘会”,助推名企名校名院大力引进创新人才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示范引领作用,优化实施新一轮政府特殊津贴制度、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发展壮大市场引才主体,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鼓励和引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招引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强化运用信息化手段,最大限度减少项目申报证明事项材料,切实为人才“松绑减负”。推行职称电子证书,加快实现职称评审结果全国查询验证。落实职称评审、人才招聘、岗位管理各环节“放管服”改革,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打造风清气正的人才发展生态。推动跨部门跨区域信息互通共享,运行使用省“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继续落实江淮优才卡优待服务,畅通外籍高层次人才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为人才在皖安心安身安业营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