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增长12.2倍,刚开始指数增长却遭遇“集采”摸头杀?
当疫情来袭、国际形势剧变,大多数行业被迫暂停时,神经介入却上演了一出绝地翻盘的好戏,也创造了一个商业奇迹。
2020年,神经介入领域一夜翻红,成为资本市场的“当红炸子鸡”。其中,有至少24家神经介入企业完成融资,60家投资机构押注。
但是,仅过去一年,神经介入领域就进入资本寒冬期。2021下半年,仅有约4家企业完成融资,各投资机构也将目光转向了其他领域。
如果这就是结局,神经介入领域上演的也就不是奇迹了。在无人关注的角落,神经介入企业开始发力商业化,并在短短三年内实现指数级增长,如心玮医疗营收增长12.2倍,归创通桥神经介入业务营收增长11.65倍……
从2020年的商业化探索到2022年的迅猛发展,神经介入领域头部企业兑现了业绩增长的承诺,实现了营收翻倍增长。同时,神经介入领域成长的逻辑仍然存在,预计其后续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最高增长12.2倍,
行业发展是基础
从0.15亿到1.83亿,增长12.2倍;从0.2亿到2.33亿,增长11.65倍;从0.39亿到1.44亿,增长3.69倍……国内神经介入企业头部企业均在2020-2022年实现了营收倍增,且心玮医疗、归创通桥、沛嘉医疗、微创脑科学均已进入亿元营收俱乐部。
之所以实现翻倍增长,是因为国家支持神经介入行业发展、国产神经介入产品大量获批、神经介入手术量迅速增长,神经介入市场规模暴增。
具体来说,第一,国家出台《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综合方案》等政策,完善脑卒中的防治工作,推广普及溶栓、取栓等神经介入技术。随着政府、专家、指南、企业等多方共同努力,已有越来越多的医生认可并使用神经介入手术。对患者而言,受益于筛查诊断技术的进步和应用,越来越多的患者及时确诊并得到治疗。
第二,中国不断加大卒中中心建设,提升针对脑卒中的诊疗能力。根据中国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截至2022年11月末,全国已建成602家三级医院卒中中心,1125家二级医院卒中中心。同时,已有28个省的208个城市发布卒中急救地图,2770家医疗机构成为卒中急救地图单位。随着卒中中心的数量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医院可以开展神经介入手术,许多原本受救治时间窗限制的患者也终于能够得到及时救治。
第三,国产神经介入医疗器械供应增加,神经介入手术量呈快速增长态势。据动脉网不完全统计,2021年国内有超25款神经介入产品获批,2022年则有超120款产品获批。目前,国产神经介入产品数量已远超进口,且国产神经介入产品类型丰富,涵盖取栓支架、抽吸导管、弹簧圈、中间导管、远端通路导管、颅内球囊扩张导管等,足以满足不同患者的多样化需求。
在政策支持、神经介入手术推广、国产神经介入产品供应增加、市场教育加强等驱动因素下,我国神经介入手术量呈快速增长态势,神经介入市场规模也随之暴增。
不过,尽管神经介入市场在大涨,但其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市场渗透率相对较低,尤其是以低级城市及县域为代表的广大基层地区。同时,也并非所有企业吃到行业暴增的红利,仅有少数企业实现指数级增长,大部分企业仍是原地踏步或是缓慢增长。
相同的市场环境,
不一样的倍增?
2022年,心玮医疗实现营收1.83亿元,同比增长103.2%;归创通桥的神经血管介入业务收入达2.33亿元,同比增长107.9%;沛嘉医疗的神经介入业务取得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长51.7%;微创脑科学实现收入5.47亿元,较上年增长43.0%。
身处同样的市场环境,不同发展路径给企业带来了不同的市场增速,不同的市场举措也带来了不同的营收变化。
除了加强营销、加大市场推广、覆盖更多医院等常规措施外,各企业也分别尝试了差异化举措。
沛嘉医疗基于创新术式,以临床优势推广重磅创新产品。具体来说,沛嘉医疗宣传推广基于远端取栓支架保护下的球囊血管成形术(BASIS),同时推广其取栓支架;宣传推广新型ICAS血管介入手术,同时推广其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
据介绍,BASIS术式是取栓支架、球囊、中间导管的组合应用,可利用其取栓支架抓捕网篮作为保护,降低因球囊扩张导致的血栓逃逸风险,并可避免传统手术取栓支架过狭窄病变时造成内膜损伤、斑块破裂、血管痉挛的风险。
ICAS方面,以往,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的血管介入手术一般需要十二个步骤,且存在多次交换导丝、导管和球囊的操作,极易导致导丝刺破血管,引起并发症。而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集成了球囊导管、微导管两种导管的功能,通过该创新产品,医生在操作ICAS手术时将省略以往的多次交换操作,从而减少交换导丝、导管所引起的并发症问题,并降低手术操作难度,减小手术操作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
微创脑科学搭建系统培训体系,稳固基层医院市场,市场份额提升近一倍。针对基层市场,微创脑科学通过“神雕飞燕”计划,向低线城市及县级医院的医生和患者推广神经介入知识,为基层医生提供临床培训、术后咨询和常规指导,帮助患者在当地就能获得标准化脑卒中诊疗服务。2022年,微创脑科学神雕飞燕团队不断扩大网络,新开拓基层医院逾250家,累计覆盖200余个低线城市及县城的约600家医院。
同时,微创脑科学通过“百脑神通”神经介入青年医师培养专项基金,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务人员卒中早期发现、及早采取干预措施的能力,让更多当地脑血管病患者从中受益。截至2022年底,“百脑神通”共签约启动6家临床教育基地,资助10位青年医生进修学习,为约60位术者提供技术进修培训。
基于产品、市场、商业化、供应链等多方面举措,微创脑科学年报显示:其市场份额约为8%,较2020年提升近一倍。
心玮医疗利用高效的销售渠道、稳定的供应链提高医院的渗透率。2022年,心玮医疗的产品销往1000多家医院。其营收增长103.2%,主要是因为其缺血性脑卒中取栓器械及颅内动脉狭窄治疗器械销量持续增长,2022年新推出的出血性脑卒中治疗、预防及通路器械上市销售产生收益。
截至目前,心玮医疗拥有上海临港新片区、上海张江以及南京江北新区三处生产基地,能够保证产品的充足供应。
归创通桥基于自身产品组合,打造系列临床治疗解决方案。例如,针对缺血性卒中,归创通桥积极推广BADDASS取栓术式,并推出了蛟龙颅内取栓支架、颅内支持导管及球囊导引导管作为完整三件套解决方案。
归创通桥认为:BADDASS法联合应用蛟龙颅内取栓支架、颅内支持导管及球囊导引导管三件套解决方案可更快实现颅内血管的首过再通率、缩短再通时间以及降低血栓拉出过程中的远端逃逸率,可有效提升手术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基于不同的商业化能力和市场举措,各企业的营收增速也有所差异。不过,随着行业加速扩张,作为神经介入领域龙头,上述企业仍取得了较大增长。同时,在战略上,各企业均已开始或准备启动全球化战略,加速器械出海。
海外营收增长34.92倍,
龙头企业转向全球
从各企业发展历程看,微创脑科学是最早实施器械出海战略的神经介入龙头之一,其也凭借产品、渠道、先发等优势取得了丰厚成果。
2022年,微创脑科学分别在美国、英国、荷兰及巴西成立四家海外子公司,并在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合称“EMEA”地区)、北美洲、拉丁美洲及亚太地区设立区域销售总部,分别由经验丰富的团队负责人带领,深入了解当地市场,搭建全球销售渠道。同时,微创脑科学还与领先的国际公司Rapid Medical合作,利用Rapid Medical在美国的销售网络以促进其海外业务。
截至2022年底,微创脑科学的产品已在7个海外国家实现商业化,包括韩国、美国、巴西、波兰、西班牙、葡萄牙及智利,涵盖近半数神经介入手术量排名全球前十的国家。
在韩国,微创脑科学的NUMEN弹簧圈已纳入国家医保报销目录,销量大涨;在美国,微创脑科学与海外企业Rapid Medical合作,利用其已有销售渠道快速推广NUMEN弹簧圈等产品;在巴西,微创脑科学的颅内支架已完成首批销售。
海外市场推广方面,微创脑科学2022年共开展18场手术培训及学术交流活动,涵盖弹簧圈、颅内支架、支撑导管等创新产品。同时,微创脑科学还参加了“2022年介入神经放射学和神经外科研讨会(LINNC)巴黎年会”“欧洲微创神经介入学会(ESMINT)”“英国BRAIN国际会议”等国际会议,提升其品牌全球影响力。
在器械出海战略及多方位市场推广举措下,微创脑科学2022年的国际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海外收入达2190万元,较上年增长3492%。
与微创脑科学类似,归创通桥也已启动器械出海战略,且其2022年海外地区收入同比增长125.2%。
2022下半年,归创通桥委任一名新的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销售和市场副总裁,其在血管医疗器械行业拥有逾二十年的销售及市场经验,将全面负责相应地区的营销工作。2022年第三季度,归创通桥在欧洲建立营销团队,以更好地服务当地客户。
归创通桥年报显示:其将继续投资国际市场,通过在海外市场建立销售及市场团队,加快海外业务的发展。归创通桥将继续深耕欧洲市场,预计颅内动脉瘤栓塞弹簧圈、血流导向装置将于2024年获批CE认证。此外,归创通桥还计划建立欧洲仓储及物流中心,以提高当地市场的物流及分销效率。
除微创脑科学及归创通桥外,沛嘉医疗与心玮医疗也在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其中,沛嘉医疗在美国加州和波士顿分别设有研发平台和创新孵化平台,提升其国际化创新实力和国际知名度,并为后续技术和产品出海奠定基础。心玮医疗则正在评估海外营销Captor取栓器械的机会,并可能根据评估结果在美国及欧洲申请注册。
事实上,不仅是上市企业,其他国内领先的神经介入企业也在加大海外布局。例如,沃比医疗于2022年4月以总对价约5亿欧元(含里程碑付款)的价格收购了德国phenox GmbH及其下属公司femtos GmbH(合称phenox)。据悉,这是近年来全球医疗器械行业最大的跨境并购交易之一。
沃比医疗将产品销往美国、中国、欧盟、英国、智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美国、欧洲等主要发达市场形成销售规模;phenox的产品则在全球超45个国家销售。本次并购,将使双方在产品线、市场渠道等方面实现互补,合并后将创造更大的协同效应。
随着国内神经介入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国产企业加速出海,寻求机遇。
集采来袭,隐忧初现?
在国内神经介入市场,不仅有数十家企业“内卷”,还有手握市场和定价权的集采。
此前,弹簧圈已在河北、江苏、福建、21省联盟集采。在河北,弹簧圈平均中选价格从1.2万元下降至6400元左右,平均降幅46.82%%,最高降幅66%;在江苏,神经专用弹簧圈平均降幅54%,最高降幅69%,主流产品从1万元降至3500元左右。
对于集采,归创通桥选择积极参与、拥抱集采政策。2022年,归创通桥自主开发的颅内动脉瘤栓塞弹簧圈在数个省级集采中标。归创通桥介绍,其弹簧圈在安徽省级的集采中被分入A组(采购量较高的组别),并以相对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在竞争组别中排名第一。归创通桥认为:排名第一将令公司获得进入每家省级集采所覆盖医院的机会。
微创脑科学同样选择积极参与集采,并通过集采迅速提升市场份额。在中国各省份展开的弹簧圈带量集采中,微创脑科学的NUMEN弹簧圈成功中标。借助集采中标的机会,其产品入院时间显著缩短,市场开拓进度取得突破。
2022年度,微创脑科学的NUMEN弹簧圈,国内临床使用量较上年增长超过一倍。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按2022年手术量计算,其弹簧圈产品自2021年上市推广以来,市场份额迅速攀升至超过5%。
心玮医疗也表示:要积极参与集采,利用好集采机会,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并在管理上做好控本、增效。
此前,市场上均认为创新医疗器械将暂时豁免集采。例如,2022年7月,北京市首次试行《关于印发CHS-DRG付费新药新技术除外支付管理办法的通知》,满足条件的新药品、新器械以及新技术可进行CHS-DRG“豁免”申报。
2022年9月,在关于创新产品的集中带量采购和医保支付问题上,国家医保局明确指出:创新医疗器械可以豁免集采,即在集采之外留出一定市场空间,为创新产品开拓提供空间。
但是,河南省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采购联盟办公室于2023年3月13日发布通知,将神经介入类、外周介入类的多个品质纳入集采。神经介入类产品中,包含密网支架等创新产品。
目前,国内仅有6款密网支架获批上市。其中,微创神通的Tubridge是首个进入绿色通道的密网支架产品,艾柯医疗的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于2020年5月获批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快速审批通道,2022年10月作为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
3月22日,河南省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采购联盟公示了外周介入类、神经介入类医用耗材拟中选结果。其中,取栓支架、抽吸导管等16个品类均有数量不等的产品拟中选。而瘤外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第一层通路普通导引导管、第一层通路远端导引导管、颅内动脉瘤辅助激光雕刻开环支架、颅内动脉瘤辅助激光雕刻闭环支架、液态栓塞系统等6个品类未有产品中选。瘤外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均显示为“废标”。
业内人士认为:瘤外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废标,是因为参与厂商不同意降价,或产品降价不及预期。
4月10日,郑大一附属医院发布了《关于第二批河南省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联盟采购拟中选结果的公示》。本次集采涵盖3月22日未中选的6类神经介入产品。本次有69个产品参加,51个产品中选。
关于市场关注的密网支架,柯惠(美敦力)、史赛克、艾柯医疗未中选,泰杰伟业、微仙医疗(MicroVention)和微创神通的血流导向密网支架中标。
集采常态化,企业选择
创新、下沉、全球化
有业内人士认为:本次河南省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采购联盟的集采打破了创新医疗器械豁免集采的传统,或是未来创新医疗器械集采的前期试点。
也有人认为:单省份的集采,不一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还是应当关注国家级别或者更大范围的省联盟集采政策。
至少,目前而言,创新医疗器械厂商对于创新医疗器械集采降价的态度并不积极,以至于出现废标情况。这是因为创新医疗器械获批后还需铺货、进院,若还未大范围销售就开始降价,将给企业带来较大营收压力。
归创通桥表示:带量采购等因素正在重塑神经介入行业,预计未来三至五年内将看见市场格局变化。因此,公司将利用内部技术平台,开发具有庞大市场潜力及研发周期较短的产品。同时,公司将利用强大的商业化能力,通过并购及许可加速增长。
沛嘉医疗表示:我们将继续加强管线,加强内部研发能力,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牢固的合作和战略伙伴关系。
心玮医疗表示:我们将持续推进新兴业务的在研产品研发。如冷冻消融设备及导管、血管内机器人系统、静脉闭合设备及导管以及数条创新管线均已开启临床试验。公司计划在心脏介入器械市场开发出全套的创新医疗器械及解决方案,以形成神经介入之外的具有竞争性商业化产品组合的第二个业务单元。
微创脑科学表示:公司产品的原材料国产化率已达到90%以上。在制造方面,公司将不断提高生产良率及生产效率,降低综合产品成本。另外,公司将提升经营效率,推动普惠化的神经介入解决方案,提升基层医院的脑卒中诊疗水平,惠及更多患者;并扩大全球化战略,丰富产品组合及销售网络,打造国际化创新平台。
虽然集采、数十家企业参与竞争使神经介入市场日趋白热化,但临床对神经介入技术的需求仍然存在,大量患者仍需神经介入治疗,神经介入手术的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国产神经介入器械仍有较大替代空间。因此,神经介入行业的长期发展逻辑仍然存在,其未来仍将加速发展。而哪家企业将突出重围,傲视群雄,动脉网将长期关注,拭目以待。
*封面图片来源:123rf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