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再崩,美联储何时“最后一加”?
* 后台回复“商论入群”即刻体验主编领读(订户专属全年服务)!
”
本周三美联储FOMC会后如期加息,但由于区域性银行的危机并没有完全结束,此次会议并没有释放明确的信号表明这会是“最后一加”。原本已有平息迹象的银行业危机随着第一共和银行崩溃并被摩根大通收购重燃,银行股持续两日暴跌。在金融界,安全和风险之间的矛盾如何引发恐慌?社交媒体是否加大了冲击波?《经济学人·商论》推出最新【梧桐】系列金融专栏,欢迎订阅浏览完整文章。
最近几周让欧美少数贷款机构陷入绝境的银行业动荡有一个新特点。与过往的危机不同,由于有了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应用,信息以闪电般的速度传播给不断扩大的恐慌人群。与此同时,新的数字金融工具又让神经紧绷的储户在一念之间便可取走存款,无论他们身在旧金山的办公室还是圣莫里茨的滑雪场。
硅谷银行的倒闭引起了分析师和立法者对银行挤兑速度加快的担忧,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过去十多年的新技术浪潮绝不是第一次改变人们的行为。之前的例子表现出某种模式:创新最初有助于促进繁荣,催生出憧憬未来无限可能性的泡沫,然后不断加速并放大最终的破灭。历史还表明,近期的技术变革可能会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在长期重塑市场面貌。
从1840年代开始,电报在美国风靡一时,它通过架空电缆传输报文,把波士顿、芝加哥、纽约和费城等此前全不相干的金融市场连接起来。1866年,海底电报电缆又使美国和欧洲之间的可靠通信成为了可能。历史学家认为,这些传递金融信息的新方法帮助消除了定价的低效。例如,美国和英国的棉花价差缩小了三分之一,波动性也有所降低。这种新的沟通方式意义重大,留下了深远影响。至今外汇交易员私下里仍将英镑兑美元的汇率称为“cable”。
译者课堂138期讲解《经济学人·商论》2023-04-04 原文 Buttonwood: Why markets can never be made truly safe 上半部分
梧桐(Buttonwood)专栏简介
这篇文章来自《经济学人》的“梧桐”(Buttonwood)专栏。此专栏聚焦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是希望及时、深度了解这一领域动向的读者需加以关注的版块。和《经济学人》其他专栏一样,这个专栏的名字由来也颇有趣——两百多年前在华尔街一棵梧桐树下达成的《梧桐树协议》被认为是纽交所建立规程的起源,由此成为一份著名的金融自律协议。
《经济学人·商论》持续关注全球大趋势,欢迎订阅浏览。订阅商论,即可免费加入【主编领读社群】获取完整解读
🎉订户专享福利
主编领读 · 订户专属社群
✓每日主编精选文章推送 & 主编解读
✓与商论主编沟通交流
* 后台回复“商论入群”即刻体验主编领读!
全年商论英语学习社区
✓译者领读
✓每日一词+学人习语+译者课堂持续更新
海量商论中英双语往期内容
✓超过3000篇双语文章+译文
✓超过一万分钟主播朗读原文
✓双语纪录片
*入群方式:完成订阅 - 关注微信服务号【经济学人全球商业评论】并后台回复关键词“订户入群” - 添加小助理企业微信等待审核后被邀请加入商论订户专属群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