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评-Weekly:成功;我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成功着陆,意义到底有多重大;“星舰”发射失败,但太空战新时代已经来临
“星舰”发射失败,但太空战新时代已经来临
马斯克终于发射了自己的可多次使用重型火箭。这一事件的意义如何高估也不为过。是的,“星舰”/Super Heavy未能成功进入太空,但失败的发射说明了很多问题。
“星舰”是人类制造的最强大火箭。它起飞了。部分发动机从一开始就未能启动,此后一段时间火箭直接爬升。据推测,发射之初Super Heavy上发生了小的爆炸,但火箭挺住了。
“星舰”是首艘完全可多次使用的超重型宇宙飞船,飞行后,其两级可以多次重复使用,重量超过之前人类制造的任何运载火箭。失控后火箭的旋转证明了壳体的高强度——大型结构在空中旋转,没有解体,直至收到自毁指令。
水泥发射场变成碎块,发射时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波,溅起水泥碎块。但这还没完,火箭并未在场地上爆炸。“星舰”/Super Heavy潜力巨大。
尽管“星舰”/Super Heavy的发射没有成功,却是重大事件,我们接近征服太空、开发与之相关能力的新边界。
“星舰”发射失败,让人心情很复杂,网络上更是炒翻了天。但无论成功与否,“星舰”的出现,确实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因为它带来了人类太空探索的更多可能性和想象空间,太空文明的诞生正在一步步走进现实。
新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Z3fwIlWz3iRHUvK8wbyFug
龙飞船重新对接,马斯克:Starlink V2将改善卫星性能,SpaceX不关心专利
5月6日上午,SpaceX 三月初为 NASA 发射的第六次载人任务(Crew-6)“奋进号”龙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和谐号节点舱径向对接口分离,而后在完成1/4圈的绕飞后重新完成与和谐号前向端口的重新对接。
有人发推表示,SpaceX 已经收到了关键的(FCC)授权,Starlink 对于更高的占空比,这将有助于提升其卫星的性能,碟形天线通信周期的延长将直接影响 Starlink 用户的上传速度。马斯克则回复称,我们正在开始启动的 Starlink V2 将大大提升带宽,延迟和抖动也将得到很大改善。
另外,在回复关于《欧洲十年内不会有可重复使用的火箭》报告时再谈 SpaceX 专利,并表示除了阻止专利"流氓"之外,SpaceX 甚至都不太关心专利方面的东西。
对专利的漠视和不屑,是马斯克的风格,但其背后依仗的是足够的自信和不停顿的创新。仅此一点,SpaceX独步商业航天,就有非常充足的理由。最难逾越的护城河,是永远将对手抛在身后,因为任何高墙深沟,都不及快人一步的创新。
新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A7pLY__4Mfc5AjWQnKXCXw
各地纷纷发布商业遥感卫星星座计划 为何“各自为战”?院士:现在是发展,发展后再协调
近二十年来,中国遥感卫星无论是从数量还是空间分辨率来看,都逐渐与国际水平接轨,服务于商用需求的商业遥感卫星的数量则占到了半数以上。
当技术成熟之际,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技术应用落地,真正赋能经济发展,以及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如何实现盈利。显然,国内遥感卫星尤其是商业遥感卫星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有券商在研报中称,我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已经进入了黄金发展期。“目前技术成熟了,可以走向下一个阶段了,这也可以认为是黄金期。”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理念创新则是多名专家共同提及的一点。郭仁忠院士谈道,要学习马斯克等国外企业家的创新性思维,结合企业、国家发展的情况,做一些决策。武汉大学副教授段延松在受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祖勋委托演讲时谈道:想象力肯定要比你知道的知识重要得多,大家要尽量想象,提出新的需求,促使研究团队可以解决一些很实际的问题。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童庆禧院士表示,在商业遥感卫星相关领域,中国的发展处于蓬勃开花的阶段,到结果还需要一段时间。
后端应用是商业遥感产业发展的瓶颈所在,已是共识。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却众说纷纭。是先发展,再协调,还是先协调,再发展,实际上是对现有资源和体制与需求和市场对接的不同策略的选择,但各有弊端。前者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后者则可能导致机会的丧失。就当前商业遥感的现状来看,一方面资源浪费严重,一半左右的卫星在空转,一方面市场拓展发力,需求难以满足。两头悬空,导致产业发展左右为难,其中缘由,值得深思。
新闻链接:
http://www.nbd.com.cn/rss/zaker/articles/2809352.html
我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成功着陆,意义到底有多重大?
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在轨飞行276天后,于5月8日成功返回预定着陆场。
此次试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后续可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
“可重复使用空天飞行器”的一项重要应用就是“太空旅游”。
人类发展航天技术,探索浩瀚太空,主要目的是认知太空、利用太空和开发太空。太空移民将极大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是探索太空的重要终极目标之一,而在此之前,首先应该是太空旅游,因为它更可行,甚至在不久的将来触手可及。
所以,太空旅游不仅是让旅游者感受失重、欣赏迤逦太空风光,更重要的是对促进人类大规模进入太空、利用和开发太空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是太空经济的敲门砖和入场券,更为商业航天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低成本、航班化、规模化,消费化,这些困扰商业航天发展的重大问题都可以在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中获得可行的解决方案。像乘飞机一样乘火箭,将深刻地改变人类的生存图景。
新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fL3UDSs0DpP-NRgDeShMwA
成功!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3年5月10日21时22分,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之后,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工作,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艘有着多重“特殊身份”的货运飞船,不仅承担着中国空间站的物资保障、在轨支持和空间科学(实)试验的任务,更是2023年我国正式开启载人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旗舰船”,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影响重大、意义深远。相较于空间站全面建造阶段发射的天舟四号和天舟五号,天舟六号创造了多个“首次”。
改进后,天舟六号的有效装载容积扩大了20%整船物资装载能力由原来的6.9吨提升到了7.4吨,上行载货比提高至0.53。“形象地说,作为一艘货运飞船,其硬核能力——货物装载能力显著提升,首次突破了7吨,是一艘吨位更高的“货船”。
“天舟六号”的成功发射,有几个含金量十足的数据令人印象深刻,一是载货能力突破7吨,二是关键元器件100%国产,三是团队平均年龄仅为40岁左右。中国航天,未来可期。
新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z9YzVBGhUyGaycqIDZwYxQ
>End
>>>
本文系“太空与网络”编辑及独家点评,转载及引用部分观点请在文首注明出处、公众号ID及作者。感谢支持有态度的媒体!
未按照规范转载及引用者,“太空与网络”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
充满激情的新时代,
充满挑战的新疆域,
与踔厉奋发的引领者,
卓尔不群的企业家,
一起开拓,
一起体验,
一起感悟,
共同打造更真品质,
共同实现更高价值,
共同见证商业航天更大的跨越!
——《卫星与网络》,观察,记录,传播,引领。
>>>
· 《卫星与网络》特别顾问:王兆耀
· 《卫星与网络》编辑委员会
高级顾问:王国玉、刘程、童旭东、相振华、王志义、杨烈
· 《卫星与网络》创始人:刘雨菲
· 《卫星与网络》副社长:袁鸿翼,王俊峰,周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