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第一”,拒绝“晋升”!
每天清晨5时起床张罗
7时从城区纱帽街出发
村医刘志强
带着做护士的妻子万会
驱车40余公里来到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江村卫生室
5月13日,汉江村卫生室,刘志强医生和他的妻子万会护士。
汉江村位于武汉西南端
是武汉市19个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外迁移民安置村中
规模最大的移民村
村医刘志强
在此一干就是六年
默默书写着中华大地
最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
“村医档案”
时间档案
在同一间卫生室上班,夫妻俩没在一起吃过午饭
2023年5月8日,周一
早上7时40分
刘志强、万会夫妇到达汉江村
几位起得早的大爷大妈
正一边溜达,一边等候
看到刘医生夫妇来了
他们眼前一亮
“刘医生,我头晕得很……”
独居的王爷爷跟刘志强絮叨着
诉说病痛和委屈
就像见到大人的孩子
奶奶焦急地带着5岁男孩来看病
受伤小伙坐着轮椅来换药
腿部被烫伤的渔民大爷喊着疼
……
上午10时不到
两间诊室20多个座位几乎坐满
刘志强和万会忙个不停
5月10日,武汉经开区汉江村卫生室, 刘志强(左)负责看病,万会(中)负责输液、拿药。
中午12时
只剩几位仍在输液的老人
万会独自到楼上休息室热饭菜
快到下午1时了
换刘志强上楼吃
虽然在同一间卫生室工作多年
但夫妻俩从没有一起吃过午饭
“诊室必须有人守着,
要让乡亲们随时望得见人。”
今年是刘志强夫妻
来汉江村第六个年头
卫生室一开始
就实行24小时应诊
白天开门
夜晚刘医生睡在楼上
敲门便应,有电话就出诊
2021年起
湘口街卫生院考虑到已配备救护车
决定卫生室不再安排值夜班
村民发生急症直接打120
但这一年汉江村卫生室365天开诊
一天也没关门
“刘医生、万护士太累了!”
2022年
夫妻俩接受上级建议
只要双休日没有任务就休息
这一年,他俩休息了20天
村卫生室开诊345天
今年以来
夫妻俩还是放弃了休息
双休日卫生室接诊半天
直到看完
当天最后一位患者才下班
“回到家,心里还是放不下。”
刘志强的手机号20多年没换
村里每家每户都收到过他的名片
他的通讯录和微信里
存着1000多位
汉江村以及周边村民的电话
不管有多晚
不管是电话铃响还是微信“叮咚”
刘志强都会立即回答村民的疑问
指导转诊,随时进入上班状态
病患档案
啥病都看,2022年门诊量1.2万人次
5月13日,汉江村卫生室,刘志强医生为村民量血压。
汉江村在册村民422户、1750人
加上周边人就更多
据统计
2022年村卫生室
门诊量1.2万人次
高峰时期日接诊八九十人
“这里离大医院远,
村民第一个
能依靠的就是卫生室。”
刘志强看过的患者
有8个月的婴儿
也有93岁的老人
村卫生室设备简易
这反而磨炼了刘志强的手和眼
他熟练掌握并不断精进
“视触叩听”基本功
把医生的观察力、感知力
判断力发挥到极致
自我总结形成宝贵经验
查体辨析阑尾炎、肠梗阻,他一查一个准;
农村相对多见的农药解毒、中暑抢救,他静心专攻;
家长最揪心的婴幼儿头皮针注射,他反复练就。
在村卫生室这方小天地
刘志强让人们
看到全科医生的广阔世界
出诊档案
慢病管理在册108人,一周一见面
3月8日,汉江村,下午刘志强医生会抽空上门随访。刘志强医生询问村民周雨的身体恢复情况。
去年底
85岁的独居老人唐云贵
使用电疗仪时灼伤左脚
起初他没在意
刘医生上门服务时
发现他4个脚趾已发黑
赶紧联系老人
在市区工作的儿子送医
今年1月
老人做手术截去4个脚趾
回家后伤口迟迟不能愈合
刘志强接手天天上门换药
面对化脓发臭的伤口
他凑近清洗不留一处“死角”
现在唐爷爷的伤口完全愈合
在汉江村
遇到像唐云贵这样
需要上门诊疗的患者
刘志强随叫随到
“但愿世间人无病,
何妨架上药生尘。”
刘志强求学时习得这句古语
铭记在心
“家庭医生是有‘治未病’责任的,
病人越来越少,才是我的成功。”
在汉江村卫生室
正式签约
接受慢病管理的服务对象
有108人
建档开展
健康咨询服务的有520人
刘志强除了定期上门
也劝老人们出来活动
顺便到卫生室
免费量个血压、测个血糖
这样一来二去
医患每周都能见上一面
2017年10月1日
自打来此服务村民的第一天起
刘志强就注意把工作做细
听不懂村民口音就多问几遍
自己讲普通话也会说慢一点
“他们是为国家建设搬的家,
我发自内心敬重他们。”
村民们来自
湖北十堰郧阳区柳陂镇
2010年
四个自然村的村民分为两批
整体搬迁至新建的汉江村
村民们住的是
统一规划的中式庭院
前院养花后院种菜
广场宽阔,果树连片
娱乐、体育活动设施齐全
汉江村卫生室
不仅是一个治病的地方
还是一个交流、融合的场所
一些本地居民
也经常到村卫生室看病
十堰人与武汉人
自然而然地亲近起来
个人档案
武汉经开区第一个拥有执业医师证书的村医
刘志强医生。
“当医生说到底是要看好病。”
中专毕业的刘志强
学医起点并不高
却是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第一个拥有执业助理医师证书
第一个拥有执业医师证书的村医
刘志强1975年出生
因为母亲长年病弱而立志学医
1993年他从当时的“洪湖卫校”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
1997年回到老家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捞子湖村
从实习村医干起做了26年村医
2003年
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全国统考
刘志强第一关技能操作就被刷下来
有人嘲笑他
刘志强不作声,报班学习
他住到卫生室,白天上班
晚上上网课学到深夜十一二点
第二天早上5时就起来
再学3个小时,然后上班
他这样整整坚持了6个月
次年再考,操作技能一次过关
顺利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2015年,他一路过关斩将
获得执业医师资格
30岁那年他开始学中医
两年获得中医中专文凭
44岁那年
他参加省卫健委全科医生培训
顺利注册全科医生
近年他又和万会
相继通过招聘考试
成为“员额制”村医
拿到执业医师证后
有亲友邀请
刘志强到自家开的医院
组织上也想调他去街道卫生院
他一一婉拒
反而是一通恳请他
到汉江村“顶班”的电话
他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从此在汉江村扎根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
我知道农村人的疾苦,
他们就盼着
身边有个值得信赖的好医生。”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
刘志强和万会都是党员
他们觉得自己有责任
在“山倒”时
第一个送上肩膀
“只要组织和群众需要,
我们就一直干下去!”
在和记者的交谈中
刘志强不时流露出
对这方土地的挚爱
他多次提及这样一幕
“刚到村口,
就看到等候在
卫生室门口的乡亲们,
让人心头一暖,
医者的价值感油然而生。”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