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科生到985博士:我付出全部努力换来的体面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总会不自觉地想到这件事:如何回顾自己的求学之路,才能很好地总结这些年的种种经历和感悟。可真正开始构思时,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大概一些动情的想法只存在于片刻之间吧。不如借此机会,对这些年考学、工作、读书的经历作一番简单的回顾,就当是为自己的学生生涯画上一个并不规整的句号吧。
我出生在华北平原上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村,父母都是农民。我从小就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好学生,成绩平平,也没有什么特长,性格还有些内向。从上小学开始,求学之路便充满坎坷,甚至在小学的时候因成绩太差被迫留过一级。初中毕业后,没能考上一所像样的高中,只能托人找关系进了一所私立高中,高考也只考上一个专科学校,二批次。
从高考结束的那年暑假开始,直到考上博士这段时间之内,几乎每个寒暑假我都会找兼职。一开始单纯是为了赚点零花钱,但后来,更多是有意逃避与家人的团聚,因为一事无成的我无颜面对在我身上寄予厚望的双亲,或者说,我无力承受这种寄托。继续升学还是参加工作这个问题,在此后的年月中反复出现,似乎是一种宿命般的存在。奈何性格中有要强好胜的一面,也或许是自尊心作祟,内心暗暗憋着一股劲儿,总想有朝一日能向他们证明自己。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活阅历的增加,我逐渐对自我与社会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明白很多时候努力并不一定能够成功,况且,“成功”到底意味着什么,于我而言,也在慢慢发生变化。
华北农村(图源:网络)
我的求学过程虽然谈不上是“抗争宿命之路”,却也有着近乎偏执的坚持。本科毕业后,考研、考公双双落榜的遭遇使我意识到,在大学生遍地走的时代,没有一技之长的我走出校门一文不值。记得那时,我曾到南方某城找工作,但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我投出去的简历几乎全部石沉大海。后来从一位从事销售行业的主管口中得知,专升本的学历基本上没有什么认可度,约等于大专生。那一刻,一种深深的自卑感使我五味杂陈。
从那以后,我没有再盲目投简历,反复思考之后,我认为读书升学仍旧是穷人改变命运的一条重要途径。自己作为文科生,各方面的专业素养几乎停留在起步阶段,也不具备从商的头脑和现实可能性,更没有试错的成本。于是,我打定主意通过升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虽然对于今后的人生目标仍不明确,但我知道,通过提升自己的学历和知识水平,至少可以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仅此一点,便足以让我为之付出全部努力。
我不再好高骛远,不再抱怨自己的出身,不再梦想着会毫不费力地过上小康生活。兼职过程中体验到的人间冷暖,更加坚定了我摆脱命运束缚的决心。记得本科时有一年冬天,我在北京天通苑当保安,大城市中有钱人的奢华生活让我眼花缭乱,灯红酒绿的城市里,我找不到任何与我相关的人与事。有时上夜班,我坐在岗亭里面看着人来人往的街道,常常会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似乎我与他们生活在完全不同的时空当中。有一段时间,由于连着上夜班,宿舍又在地下四层,出门进门都是一片黑暗,虽然有灯光,但在那种黑暗的时空环境中生活久了之后,内心会变得十分压抑。后来读到郝景芳的科幻小说《北京折叠》,书中所描绘的场景一下子触动了我:这不就是我曾经的真实感受么?!然而,科幻文学中毕竟还有救赎,谁又会在意我的生活呢?在此后的生活里,每当我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总会想起那段时间的所思所想,脑海中也会不断响起那句“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备战考研、考博的日子至今历历在目,每个披星戴月的晨昏,都刻下了我追逐梦想的身影。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一天早起我骑着自行车往学校赶,那天大雾弥漫,加上天还未亮,能见度也就两三米的样子,昏暗中,我撞到了竖立在图书馆前面的展板,顷刻人仰马翻。我起身扶起车子捡起地上的书包时,竟自顾自地笑出声来,可笑过之后,一股莫名的辛酸感使我红了眼眶……那一年考研,又落榜了。
可能那时候由于年龄并不很大的原因,并没有绝望的感觉,相反,我看到了自己比第一次考研有了很大的进步,正是这种进步让我毫不犹豫地选择第三次考研。正式开始三战考研复习之前,我曾在一家小公司做文案工作,结识了一些很好的同事。事实证明,我的坚持换来了期待已久的结果。在我终于考上硕士研究生、办理完离职手续之后,同事们曾为我举杯饯行,告别他们之后,我怀揣着美好的想象,一头扎进了开往冰城的列车。我想,大概就是这股不服输的劲儿,为我今后的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正因如此,第一次考博失败之后,我没有多想便选择继续备考,最终如愿以偿,走进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名校。我想,只有当自己站在高处时,才能看见更加广阔的天地,人生的境界才会有所不同。
如今,在经历过专升本、三次考研、两次考博之后,回首长达二十余年的求学生涯,在这轻描淡写的文字背后的心路历程,或许无法确切言说。但在这个过程中磨炼出来的意志力,必将成为我获益终生的精神财富。卑微过,所以懂得理解与尊重;挣扎过,所以懂得支持与肯定。人生天地间,总要去追求点什么,生活中才会有些光亮。直到现在,我仍旧庆幸自己曾经利用做兼职和全职工作的机会,接触到的很多人与事,使我不断调整自己对这个社会的认知方式,而这些经历也间接影响到了我对学术领域相关问题的思考。
我无法改变自己的出身,贫穷的确使我的人生处处碰壁,但这些并不能成为阻碍我追求智慧的障碍。在我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时常想起儿时和大人一起在地里面干农活的经历。拔草时,面对一眼望不到边的田垄,我常常感到绝望,心想这要拔到什么时候才能干完?!可看着母亲弯着腰一步一步往前挪动的身影,我只好照做。慢慢的,我不再经常抬头去看前方还有多远,只是将眼前的杂草一点一点清除掉,而当我学着母亲的样子一步一步往前挪的时候,不知不觉便到了田垄的尽头。
多年之后,当我反思童年的经历与我后来的行事风格时,恍然意识到,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其实都可以用做农活的道理想明白,学术研究自然也不例外。所有的水到渠成,无不建立在前期大量默默付出的基础之上。也正因如此,当我站在今天的位置回首往事时,才会格外珍惜眼前这来之不易的生活。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我唯一担心的是,我们明天的生活能否配得上今天所承受的苦难。”这句话是我求学之路的真实写照。
博士学位对一些人来说可能是锦上添花,读不下来也不会有什么影响,但对我而言,却是安身立命的全部。所以当听到有的在读生屡屡叹息读博之绝望时,我深切地感受到人与人的悲欢是这么不同。读博期间自然充满艰辛,但追求知识的过程本身就是增进自身对于自我、社会、时代、世界的认知的过程,它不仅使我们对某一领域的相关知识结构、发展脉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智慧提供某些途径。走笔至此,我的人生又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不过相比之前的经历,接下来的路无疑要平坦得多。
最后说几句题外话。四年博士生涯,除了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写作之外,还使我有机会窥探国内文科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病,很多高级知识分子表面光鲜亮丽,背后却有着令人作呕的一面;很多博士生完全不关心社会问题,胆小如鼠,整日忙于经营,勤于私利。但凡有人因为某些公共话题在他们面前表现出愤激的一面时,他们或者“好言相劝”,劝你“莫管他人瓦上霜”,或者立刻显示出世故圆滑的一面,生怕留下什么“把柄”。每当此时,我都会想起鲁迅那句:“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可惜鲁迅并没有如愿“速朽”。
至于说什么学术规范,就像一块遮羞布,真要查的话,恐怕很多人都要“革职谢罪”。作为一名文科生,私以为人文学科的教育最重要的并不是专业知识的习得,而是培养一个人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以及对良知底线的自觉守护。专业知识可以通过系统训练掌握,但如果忽视了对人格、良知的培养,人文学科的灵魂也就荡然无存。共勉!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