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正在消失的中国老牛奶

正在消失的中国老牛奶

美食

头图|Alex Green ©

封面|ROMAN ODINTSOV ©

极物君语:

你还记得自己喝的第一瓶牛奶吗?



小时候,我最羡慕的就是表弟家门口挂着的牛奶箱。

每天早上天还没亮,送奶的叔叔就会骑着摩托车把鲜奶放到牛奶箱里,等小孩子喝完把空玻璃瓶放回原位,第二天又会在同一个时间出现满满的两瓶鲜牛奶。为了能蹭上这口平日里难得的鲜奶,小时候我没少找理由往表弟家跑。

在蒙牛和伊利遍布全国之前,广东小孩人手一瓶的,是红白相间印着飞牛的屋仔奶香满楼,还有红盒和蓝盒的燕塘牛奶;而对每个上海小囡来说,弄堂里,蓝白色牛奶箱里的光明牛奶,是他们的光;完达山、龙丹、辉山……这些牛奶,则顽固地占据着东三省孩子的童年记忆。

各式各样的地方牛奶,是中国孩子童年里的“快乐配方”。

但长大以后,我们会发现家门口的奶箱逐渐消失了,从便利店里买来的奶喝起来也不如小时候浓郁了。无数喝着牛奶长大的朋友都不禁疑惑:是我们口味越来越挑剔了?还是现在的牛奶真的没味了?

牛奶是从什么时候起变得不好喝了?
图|Charlotte May ©



1949 年新中国刚成立时,5亿中国人,只拥有12万头奶牛和4家乳品厂。中国一年的总产奶量仅 21.7 万吨,每人每年平均下来 400 克,还不到两盒的量。

1950年代,中国乳业诞生了两位根正苗红的“始祖”——上海“光明”和北京的牛奶总站(后更名三元食品)

全国各地也开始兴建奶牛养殖合作社,其中要数呼和浩特的呼市回民区合作奶牛场,和石家庄的幸福乳业生产合作社搞得最好。它们就是后来的伊利和三鹿。

但鲜牛奶仍然是那时候的奢侈品。

“七粒大白兔奶糖,等于一杯牛奶“,奶糖,是50年代用来给小孩补充营养的食物。直到改革开放后,价格低廉的奶粉,仍是大多数人用来兑成“还原奶(复原乳)”的首选。

中国牛奶行业的爆发,还要要等到40年后。

1986年,河北的三鹿开创出“奶牛下乡,牛奶进城“的运营模式,将自家牧场的奶牛“送”给农户,农户可以用牛奶分期付款,最终得到奶牛的所有权。这个模式让三鹿减去了自建牧场和奶牛养殖的成本,大大降低了奶源成本,三鹿因此迅速增加了奶源产量,快速占领了市场。

1993年,三鹿奶粉的产量和销量都跑到了全国第一。
▲ 1981年3月,奶工肖春兰正在给奶牛挤奶。(图 | 陈则云 ©)

1992年,光明也在上海和华东地区实现了送奶入户。当时订奶的电话简直被打爆了,仿佛一夜之间,弄堂里每户人家的门口都出现了蓝白色的牛奶箱。

奶瓶“叮铃当啷”的碰撞声交叠在弄堂里的吴侬软语间,街坊那时候见面的问候语都是“侬牛奶订过伐?”“订勒,订勒半年。”
▲ 从前需要亲自到奶站打奶的上海人,终于实现了“喝奶自由”。(图丨小民民 ©

牛奶加面包,90后打工人的早餐模版,正是来自他们的童年——那个牛奶快速成长的时代。

到了2002年,光明乳业的产销量、市占率均达到了全国第一,主攻北京市场的三元紧随其后,排在老二。
▲ 三元鲜牛奶(图丨可可布朗尼椰🥦)

但鲜奶的缺点就是保质期短。像内蒙等黄金牧区的奶常常运不出去,一方鲜奶只能供一方人。

这时,一家来自瑞典的无菌食品包装巨头——利乐,发现了这个商机。

1998年,为了打开中国人牛奶市场,利乐联合三元在北京搞了一场中国牛奶科学论坛,大会得出了一个结论——日本人长高,全靠喝牛奶。

此后,“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口号。第二年,“学生奶”也浩浩荡荡进入了学生们的课间。

从几个小时到几个月,利乐让牛奶的保质期大大延长。它把中国牛奶行业往前推了一把,也由此拉开了一连串牛奶战争的序幕。
制图 | 极物 ©



利乐在中国牛奶行业掀起的战争,发生在常温奶低温奶之间。

低温奶(巴氏杀菌奶)通过70℃~75℃持续加热15秒来杀菌,最大程度地避免风味和营养流失。但保质期一般只有7天,而且运输严重依赖冷链,价格较高,是常温奶的2到3倍。

常温奶也叫UHT奶,一般都经过了超高温灭菌的工艺,用135℃~139℃加热2到4秒,在损失一定营养和风味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长期保存和长途运输。

UHT灭菌术与利乐包的普及,促成了我国牛奶市场的蓬勃发展,也促成了后来的两大牛奶巨头诞生——1993年,伊利创建;1999年,蒙牛诞生。

当光明和三元用低温奶满足着本地人的牛奶需求,伊利和蒙牛则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打法,一边抢市场,一边抢奶厂。
图 | 蒙牛乳业 ©

伊利、蒙牛除了依靠广告、价格优势等在全国疯狂扩张,2004年国家推行“禁鲜令“,禁止巴氏奶使用“鲜“字标识,也让地方乳企失去了叫板伊利、蒙牛的核心卖点。

地方乳企上下求索,直到2008年才等来“禁鲜令“的废除。但在2005年,蒙牛就依靠超级女声的冠名,风靡全国。2008年,作为奥运官方合作伙伴的伊利,发展势头势不可挡。这一时期,常温奶得以蓬勃发展,蒙牛和伊利,也成为了无法撼动的巨头。

2003年,伊利以62.99亿元的营收超越光明乳业的59.81亿元。次年,蒙牛又以72.14亿元的营收,力压超越光明乳业的67.86亿元。 

自此,中国乳品行业基本形成一个稳定格局:伊利、蒙牛称霸常温奶、地方奶企分割低温奶。
制图 | 极物 ©

但光鲜靓丽的数据,却建立在了那个年代孱弱的养殖业之上。

缺少自有牧场的伊利、蒙牛开始和三鹿抢占散户奶源。

在巨大的需求和宽松的监管条件下,奶厂高价争夺奶源天天上演。养奶牛一度让奶农赚得盆满钵满,也正是在那个年代,各种魔幻事件轮番上演:黄牛化妆冒充奶牛,为增产量近亲繁殖,细菌超标加抗生素,蛋白低了加三聚氰胺……

在2008年,直接酿成了轰动全国的三聚氰胺事件。

中国乳企的口碑,也在这一年彻底崩塌。
图 | 图虫创意 ©



“老”牛奶的消失,首先是随生产和加工工艺的进步,人们饮用习惯的变迁。玻璃瓶的鲜奶被纸盒的常温奶代替,奶箱也渐渐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回忆和印记。

而随着奶牛养殖的发展,我们童年里对奶味的记忆,也在一点点变得模糊。

现在我们喝到的牛奶不好喝了,其实是真的。

小时候在本地养牛户那里买过现挤鲜牛奶的孩子一定记得,牛奶烧热后都会起一层奶皮。

这层奶皮是牛奶中的脂肪颗粒上浮形成的,而脂肪正是重要的香味物质来源。

但现在的牛奶加工处理过程中,都会有“均质“这个环节。

它把脂肪打成更小的颗粒,让它们平均地分散在牛奶中,这样牛奶可以长期保持比较稳定的状态,不易酸败,也不会因久放产生自然分层,导致上层牛奶口味浓郁,下层牛奶口味寡淡而影响整体口感。

因为没了奶皮,所以我们在喝的时候,就会觉得牛奶味道没以前那么浓郁了。
▲ 脂肪比水轻,又不与水混溶,就会上浮到牛奶的表层。(图 | 图虫创意 ©)

再者,常温奶的普及,也正模糊着低温奶最初赋予我们的香甜记忆。

研究表明,牛乳在经历高强度的热处理后,口感会出现较重的涩感和蒸煮味。在贮藏6个月后,还会出现玉米味、金属味和陈腐味等其他风味。
图 | Alex Green ©

喝奶的人多了,草原上的奶牛变多了,草也不够吃了。

以前吃草的奶牛,能把草里的萜类、醛类等几十种风味物质吃到肚子里,经过消化吸收,挤出来的奶都是香的。

到了现代,为了养牛更加规模化、标准化,现在奶牛们的伙食,基本是谷饲为主。

精细的谷饲,让奶牛拥有了更充足的营养,能产更多的奶。但同时,也导致牛奶里的乳脂下降,减弱了奶香味。
图1、2 | 图虫创意 ©

1949年,中国全年奶产量仅 21.7 万吨,到了2021年,我国牛奶年产量3683万吨。

从1949年,人均不到两盒的牛奶总产量,到2021年,中国人均喝奶量已达14.4公斤。若简单地以250g/盒的牛奶来计算,相当于人均一年喝了57.6盒牛奶。

我们用一些风味的丢失,换来了全民喝得上牛奶的时代。而随着中国乳业的发展,我们还能找回童年的味道吗?
图 | 图虫创意 ©



无疑,当常温奶走进日常,“低温奶”的时代也正悄然回归。

2014年起,常温奶的销量增速放缓。2016年后销量更是持续下滑。伴随近几年冷链物流的发展,低温奶市场出现回温。

大乳企纷纷加入到这场“冰箱里的低温大战”之中,新的牛奶品类——“高温杀菌乳”、“超瞬时杀菌乳”(为了和UHT奶、巴氏奶区分,行业内将它们俗称“中温奶”)也随之横空出世。
制图 | 极物 ©

有人问,这是我们期待的童年鲜牛奶风味回来了吗?

答案并不一致。

一方面,升级后有着光鲜颜值的ESL乳,大大延长了低温奶的货架期;乳企在抢夺市场时打出的“价格战”——商超、平台里的打折促销,加1块钱送第二瓶……让很多中国人一夜间实现了“鲜奶自由”。
制图 | 极物 ©

但另一方面,也有人觉得,这种奶,“奶味还是比不上巴氏奶。”

经过高温灭菌的ESL乳,营养和风味都有所流失。它们正和巴氏奶挨着,共用着一个低温区,也共用着大家对“鲜”的认知。

这一下可让买奶的消费者看花了眼:“到底哪个才是好牛奶啊?”
▲ 不是所有放在冰柜里的奶,都属于巴氏鲜奶。甚至还有些透明袋装“小白奶”,虽然躺在冰柜里,但一看背面,产品类型写的却是“UHT超高温灭菌乳”(就是常温奶)。(图 | 图虫创意 © )

但似乎无论哪个时代,当被问到:“哪里的牛奶最好喝”,我们都会把票投给家乡的牛奶——

新疆孩子会说:“离开了新疆,喝别的奶都像在喝水。”
图 | 是我呀陈大发 ©

当大牌牛奶占领商超,因为包装土气而不被看在眼里的夏进牛奶,仍是宁夏人坚定拥护的“喝奶标准”;

福建的长富牛奶,保质期短到只能在部分地区销售,但它仍然坚定占据福建游子乡愁的某个部分;
图 | 长富牛奶 ©

天津人的待客之道,山海关汽水是标配,唯有海河可可奶才是推心置腹的真情;
图 | 网络 ©

广西孩子更是底气十足,直接给自己家乡的牛奶来了一波反向带货:“请查查皇氏,这奶香得不像样儿!”
图 | 妖妖子分胃 ©

以前一直不理解什么叫白月光的杀伤力,但直到我拿起一瓶童年时喝过的牛奶,第一口惊为天人的滋味,和幼时期盼已久的课间铃声,瞬间涌上心头。再有人请我客观地去评价一瓶乳制品,我实在说不出一句坏话,只好摇头,当一回周芷若:“我问心有愧。”
▲ 四川孩子热爱的菊乐牛奶(图丨一只草莓泡芙 ©

一代牛奶有一代牛奶的使命,玻璃瓶可以消失,奶箱可以消失,但做好一瓶牛奶的初心不能消失。

国货牛奶,加油吧。
图 | DEARBOSS ©

参考资料:
中国乳业崩塌史:那些年我们喝过的奶,和国产乳业踩过的坑丨文眼豆子
中国牛奶的三场战争丨远川研究所
为什么现在的牛奶,没啥奶味儿了?丨丁香生活研究所
10元一瓶的鲜牛奶,我喝不起了丨新周刊
中国牛奶地图:谁承包了你的童年味觉?丨五环外
中国牛奶的新战争丨港股频道
中国牛奶行业发展趋势调研与未来前景研究报告(2023年-2030年)
牛奶里有防腐剂?国外奶比国内奶好?儿童奶多数是饮料?一篇帮你全解读!丨町芒解读
刘海燕,任青兮,李启明,等. UHT乳贮藏期间理化特性和感官品质的变化[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0,41(5):7-13. DOI:10.12161/j.issn.1005-6521.2020.05.002.



以下是过往“正在消失的食物”系列文章
如果你有更多想看的老食物
欢迎评论给我们留言哦

图1 | 日食记 © 图2 | 美食杰 © 图3|图虫创意 © 


END



文字为极物原创,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联系作者


🌟
因微信推送规则改版
未被“星标”就无法展示完整封面
如果你想收看更多极物的美食文章
请记得点亮“星标”哦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极物商城。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痛心!澳洲正在消失的世界奇观不止一个,一定要赶紧来打卡!百年网红地标也逃不过了...5033 血壮山河之武汉会战 鏖战幕府山 2靠性交易支撑经济,这个国家的女性正在消失......高尔夫降维打球消失的她,其实从未消失【财闻联播】突发!"京杭大运河沉船",当地通报!啥情况?杭州90平以下户型正在消失?澳媒:华盛顿“狂热正在消退”,美对华政策要变?美国1年有15万白领失业!岗位正在消失!美国断言将很快从地图上消失的中国民勤县...中国,这个职业正在消失!澳洲超市最好喝的牛奶即将消失不见?“牛奶中的爱马仕”难抵通胀,宣布倒闭!这种“隐形讨好”,正在消耗你的关系美国1年有15万白领失业!岗位正在消失!但不必惊慌正在消失的中国猪油Set Me Free -BTS博尔赫斯这种隐蔽型讨好,正在消耗你Science丨人和机器之间,正在消失的界限!真的!澳洲现金支付正在消亡!仅超1成交易使用现金!短短三年锐减一半!《消失的她》,不会消失的爱。中国正在消亡的25个老行当,经历10个的都已经老了!天门山跳崖案:“吃苦耐劳”的社会底层正在消失今天,中国1291万高考生在为本科奋战,美国本科生却在消失...太难了,澳洲全职主妇正在消失!5元以下的饮料,正在消失正在消失的中国方便面正在消失的中国盒饭百万博主都挺不住了,自媒体红利正在消失中红脖是美国的雷锋不确定时代,性生活正在消失实锤!美国富豪比尔盖茨居然老牛吃嫩草!公务员正在消失性价比《消失的她》拍短剧、传统影视公司下场,“微短剧”正在“变长”?高善文:疫情对发达和新兴经济体的中长期影响差异明显,我国资本市场正在消化“预期差”靠性交易支撑经济,这个国家的女性在消失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