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选秘书通常考虑哪几个因素?
秘书是体制内进步最快的岗位,特别是对没有背景的普通人来说是快速晋升的不二捷径。
最近不少人问我,领导选秘书通常会考虑哪些因素?这个问题有些宽泛,以县市级为例,通常除党政主要领导会选秘书外,其余的副职的秘书大多由两办安排,领导较少过问,如果领导想选秘书,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一是忠诚度和可靠度。秘书对领导必须忠心,死心塌地给领导服务、真心实意给领导办事,不能吃里扒外、两面三刀,这点极为重要。因为领导天天同秘书在一起,其个人习惯、工作特点、关系人脉等,领导再怎么避讳秘书也能知道个七七八八,如果秘书心术不正,这些都会被自己的“二号首长”利用。比如,秘书清楚领导的日常活动安排,什么时候开会,什么时候有空,对哪些人、哪些事是什么态度都一清二楚,这种时候秘书夹点私货太容易了。某位领导跟秘书关系好,想汇报工作,秘书就会告知哪个时间段有空,什么时候领导心情好等,部门头头不用排队不说,而且汇报针对性更强,成功率更高;如果关系一般或者有些龃龉,那不好意思,等吧……
秘书无论什么时候都得站在领导的立场考虑问题,现在各级的规定动作比较多,什么时候必须调研几次,什么时间要接访、巡河,每月要参加几次党组织活动等,都需要秘书提醒,一个负责任的秘书会把这些活动穿插进领导日常安排中,既不占用额外时间,又把工作干了,让领导省心省力。忠诚可靠的秘书为人低调务实,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懂得时刻维护领导形象和权威,不越轨、不逾矩,如果秘书咋咋呼呼,扯虎皮做大旗,打着领导的旗号办私事,甚至吃拿卡要就不好了。
二是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在保证忠诚可靠的前提下,能力是第一重要的。一个好的秘书可以最大限度地为领导过滤掉无效信息、筛选重要信息,而且能准确理解领导意图,高效执行领导部署,让领导从纷繁芜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进而专心干大事、做决策。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各级文件、通知很多,不少部门的汇报也是形式大于内容,领导只要知晓其中的关键信息就可以了,没必要全文通读;对这些文件,秘书应当提前细读,找出关键信息,然后摘取要点简单向领导汇报,其中的关键点应划出来,标注好,让领导重点阅知。
如果秘书不担当、不负责,或者领悟能力、协调能力不到位,领导就要做秘书的事,这将极大消耗领导的精力。我曾带过一个秘书,要求他每月调度领导的批示件,而秘书为了自己省事,不是将领导批示做成表格,用简练、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定期调度直至办结,而是将部门上报内容原封不动地报给领导,让领导从海量的信息中找出自己的关注点,这到底是领导给秘书服务,还是秘书给领导服务,这样的秘书领导能满意才怪!
三是形象和眼缘。形象搭配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好马配好鞍”,领导是马、秘书是鞍,马是正主、鞍是点缀,决不能“鞍”的劲头胜过了“马”。比如领导个子不高,秘书太高就显得领导寒碜;领导体型偏瘦,秘书太富态容易让人误以为秘书是领导;领导长相一般,如果秘书颜值过高,领导反而成了秘书的陪衬,等等。眼缘就是对眼、对脾气,这跟相亲一个道理,有些相亲不成,不是对方不优秀而是气场不合、没看上眼,有的秘书在外人看来很优秀,但领导就是没来由地不喜欢,一点办法都没有。比如,我小说中的海主任跟常务副县长赵得志,就是这种情况,赵得志看海主任不顺眼,海主任再怎么努力都没用,只能想办法及早抽身。
四是背景和位置。市县一级特别是县级地盘就这么大、利益就这么多,这一亩三分地的好处早被几大派系瓜分了,关系更是错综复杂。这其中每个集团都会有明面或隐形的“代言人”,或者培养未来的“新星”传帮带,培养明星最好的方式就是送子女或子弟进大院,最快的路径就是当秘书。所以,每一级的“大院”最鲜明的特点就是领导子弟多,富商女婿多,本地领导可能会了解这些盘根错节的裙带,外来领导则很难短期内摸透,如果这时候安排某个“势力”的代言人当秘书,很难不被牵着鼻子走,他们想要不被这些势力“洗脑”,保持相对独立的思维,就要选背景比较单纯的人做秘书,才可以最大限度规避风险。
位置就是职位、职级跟领导的匹配度,比如县长是正处级干部,用排名第一的正科级副主任肯定比用副科级干部好,一来领导有面儿,主贵臣高、仆显主贵,秘书级别高,显得领导身份更重要;二来工作效率更高,比如县府办常务副主任协调督导工作,无论是经验还是力度都不是其他干部能比的,正科级副主任或排名靠前的副主任协调工作对内管理、对外协调大家也更容易买账;三来更好安排秘书,领导一任一般3—5年,秘书级别到了,领导提拔之前可以顺势而为给秘书安排个好位置,还能给自己留下“提拔人”的好名声,如果秘书级别太低,提拔就要打破惯例,安排吧容易招人非议,不安排吧显得领导不近人情。
至于其他条件还要看领导个人喜好和偏重了。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