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细腻柔软的青春叙事|戛纳专访之《小白船》
第76届戛纳电影节
导演双周单元入围影片
《小白船》
A Song Sung Blue
《小白船》是导演耿子涵的长片处女作,早在入围第76届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之际就因女性班底的创作阵容备受关注。监制、导演、制片人、主演、编剧、摄影、美术皆为女性,无论是创作氛围还是影像风格,都自然流动着来自女性生命力的细腻感触。那些难以言表的青春意象被她们一一再现,最终汇成《小白船》中刘娴和金明美的亲密连接。
影片从15岁少女刘娴的主观视角出发,讲述了在她最孤单不安的青春时期和朝鲜族女孩金明美的相知相识。后者的肆意张扬如一束光照亮她单调孤寂的人生,她们彼此依托,亦彼此成长。在耿子涵看来,《小白船》其实并没有讲述一个很宏大的故事,而是聚焦呈现更细腻的青春语境。但对15岁的刘娴而言,却掀起一场内心巨大的波澜。“我觉得这就是我们想说的,是一种青春的感受。可能没什么事,但那个夏天对刘娴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成长。”这也许是每个人的青春中都拥有过的感受,虽然已经无法事无巨细的还原曾经,但那种感受始终在后来的日子中留有余温。
戛纳现场的《小白船》剧组
影片中,女孩们的相互陪伴支撑她们走过青春中的懵懂岁月。而影片之外,这又是一段充满女性温暖的共同行动故事,关乎成长,也关乎她们共有的电影梦想。耿子涵告诉我们,编剧刘亦宁是她的大学室友兼好友,主演黄子琪和摄影郝嘉越也是她学生时代常合作的朋友;另一位主演周美君是她心中的最佳人选,和周美君团队接触的过程也非常顺利;而后入围青葱计划,和七印象合作遇到两位业内资深电影人监制梁静和制作人郑菁。毫无疑问,《小白船》细腻柔软的青春语境离不开她们的创作默契,如耿子涵所说,“我觉得整个创作气氛都很舒服,很简单,也不用想那么多,就自然而然的完成了。”
从左到右:耿子涵、周美君、黄子琪、郑菁、梁静
以下是VOGUEfilm对导演耿子涵的专访
为什么想创作《小白船》的故事?
《小白船》的剧本是编剧刘亦宁的本科毕业作品。我们是很好的朋友,也想一起做点什么,后来受到指导老师顾峥的鼓励,一起参加了青葱计划。很多内容源自我们的生活经历,以及明美那个角色,这些都是从生活中演变来的。
最初看到《小白船》这个故事时对它有哪些想象空间?
这个剧本最开始打动我的其实就是刘娴,她所有的所感所受,所有的小心思,都是特别真实的。我们努力的方向也是让她真实化,希望每个观众看到这个故事会觉得“哎?这不就是小时候的我吗”,这是我们特别想达到的一个基础。
其次,对我来说可能更重要的就是明美的存在。我觉得她就像是一个生活在别处的人,感觉像我们小时候会在街上看到的大姐姐,可能是我想成为的,也有可能是和我很不一样的,或者是很新奇的人,这个故事就是在讲刘娴看到了一个这样的人。
周美君和黄子琪
你们想通过《小白船》对外表达什么?
我觉得特别重要的是,其实《小白船》并没有讲述一个很宏大的故事,而是聚焦呈现更细腻的青春语境。但对15岁的刘娴而言,却掀起一场内心巨大的波澜。我觉得这就是我们想说的,是一种青春的感受。可能没什么事,但那个夏天对刘娴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成长。
对于女孩子之间的情谊呢?
刘娴其实是个相对晚熟的小孩,她15岁,但好像装扮还没有建立具体的倾向,不是很中性,也不是很漂亮。她一直处在被妈妈照顾得很好的阶段,一直没有接触太多外界,而明美是她第一次看到那么不同的存在。这里面的感受特别复杂,友情之外,那些难以揣测的情感很难被具体定义,它们更多源自青春期的不确定性。
周美君和耿子涵
和我们聊聊选角的故事吧。
周美君在《嘉年华》里的表演特别有力量,特别准确,很吸引我。那个角色是一个相对阴郁的小女孩,刘娴可能没有那么阴郁,但也需要这种小小的忧伤、青春的一面。所以参加“青葱计划”需要拍摄三分钟小短片时,就联系了周美君的经纪人。我们没有费用,没想到她们团队很快就答应了,特别支持我们。我觉得周美君站在镜头前是非常自然、松弛的状态。包括她的脸、细微的表情,能在镜头里被无限放大,她就像是活在镜头里的一个真实的人,这对我来说很重要。她要演的东西不是特别有爆发力、有张力的,就要看她如何用这种微妙的东西让人感同身受。
黄子琪是我的大学同学,我们当过室友一起生活过一段时间,之前我的短片也一直在找她演。所以我非常了解她,她演这个角色心理上也吃了很多苦,对于明美的选角不是一下子就决定的,虽然我心里还是想找她,但我没有办法一拍就定。我觉得黄子琪在演这部戏时是一个痛苦的状态,但这个痛苦的状态反倒把她的美呈现得很好,因为明美就是一个表面看起来无所谓,但心里藏着很深的伤痛的人。明美弹钢琴那场戏时说了一句“我运气不好”,黄子琪印象很深,那句台词让她跟明美感同身受。
也想聊聊我们的摄影师郝嘉越,她也是女孩,是北京电影学院2014级摄影系的。我第一次跟她拍片子是2016年,特别青涩的学生时期,到后面拍片也是跟她,相当于从2016年到现在有七年时间。我们两个都特别喜欢手持镜头,到底什么时候镜头靠近一些,什么时候拉远一些,可能这些在前期可以有一点点的规划,但是真正拍起来那种细腻的感受还是随机的。郝嘉越在这点上做得非常好,好多难以言表的东西都能感受到、捕捉到。
在你的创作过程中有没有出现这样的时刻,感觉被女性稳稳接住的亲密瞬间。
有,我看到你写的这个问题想到了一个特别细微的点。我从小到大第一次感受到女性可以带来温暖或安全感的时刻,是我小时候学舞蹈的时候,因为心情不好哭了,舞蹈老师抱了抱我。我正好把头贴在她的胸口上,能感觉到她胸口呼吸的起伏,那一刻感觉完全被治愈了,这种气息无比安稳。这是我第一次感知到除了朋友之间的友谊外,真正由女性带来的这种温暖是怎样的感觉。
所以在设计刘娴和明美的故事时我就在想,虽然明美比刘娴更成熟,但其实刘娴才是抚慰明美的那个人,或者说刘娴是有所谓母性的那一方。我觉得这个很有意思,明美闯荡社会,看似很懂人情世故,反倒在刘娴面前变成一个小孩,展露她脆弱的一面。也许刘娴也想象不到,原来她自己还有这样的一面。
你有没有特别偏爱某一个镜头?
我觉得比较柔情有力量的戏份,是明美被打,刘娴帮她处理伤口的那场。那是一个长镜头,两个人脸对脸,但脸部轮廓完全不一样,一个稚嫩,一个棱角分明又化着妆。那场戏明美就展露了脆弱,反倒是刘娴非常坚毅的帮她处理伤口,我特别喜欢那个镜头里她们两个人的表演。
周美君、梁龙和黄子琪
关于《小白船》还有哪些是你想聊的?
我觉得还有一个点可以聊,像我们前期都是女性创作者,等于把这个片子定了一个调,很细腻,相对温柔的去讲故事。反倒在后期阶段有一些男性主创的加入,比如剪辑是一男一女,调色也是男的。调色师希望这个故事是一个旧旧的故事,好像一个回忆,就像是小时候我们看到的糖纸,小时候觉得特别漂亮特别珍贵,长大了看其实什么都不是。包括声音指导张扬老师,他的一些处理让很多地方变得有劲了。他觉得两个女孩很甜美,但不能只有甜美,还要再有点硬的东西去中和,也许是声音上的很抽象的表达。这个对我来说也是特别有意思的体验和感受。
梁静和郑菁都是业内非常资深的电影人,和她们合作感受如何?
静姐能从她的角度给我很多帮助,一是创作经验,二是她的影响力也会吸引很多创作者来和我们一起合作。我记得开机前静姐应我的邀请来试妆妈妈那个角色,试妆时问我,“你还有什么想不明白的地方吗?你可以最后再跟我聊聊。”那一刻给我非常非常大的安全感和鼓励。她对表演也有更专业的认知和掌控,在选角方面也给到了很好的意见。如果没有静姐对《小白船》的喜欢,可能这个项目也不会有这么顺利的进展。
我觉得在《小白船》这个项目上,郑菁是我很重要的依靠。因为前期可能和编剧工作时间比较多,后面是演员,然后又进入到剪辑、调色、声音,但身边一直有她的存在。再就是我们项目预算是相对紧张的,但我们还是有很好的主创团队。美术杜露希一直在给娄烨导演做片子,剪辑马修也剪过很多贾樟柯导演的片子,声音指导张阳也做过很多大片。在这么紧张的预算下能有这么好的配置,是监制梁静、制片人郑菁一起努力的结果,包括我们的联合制片人王思静,我觉得她们都很厉害。
总的来讲我觉得这个片子挺幸运的,一直被大家关爱着,尤其是青葱计划和七印象,我觉得没有他们就没有这个片子。非常感谢他们。
周美君、郑菁和黄子琪
你是怎么走上电影这条道路的?
我姥姥是铁路文化团的话剧团演员,我爸爸是广告导演,所以其实从小也算是有一点点艺术氛围的成长环境。我爸是个电影发烧友,他特别喜欢看电影,家里都是各种光盘,所以我很早就建立了一点对影像的认识。从小我爸老开车接送我,他就会一直在车上放音乐,比如他喜欢的交响,也有流行的各种的,有的时候特别堵车,我就会想这个音乐要配什么画面。我小时候也学跳舞,艺术对我来说还挺重要的。
后来报考电影专业就录取了。
对,其实我相当于从高中就觉得要学电影,一开始还想要不要出国,后来没有,就在国内读的。第一年还没考上,但我爸妈都非常支持,他们也觉得我肯定要走这条路,所以还挺好的。
《小白船》剧组合照
现在的影像风格是怎么形成的?
因为我个人可能更喜欢关注人,我特别喜欢研究“这个人他现在是有点开心的,或者他为什么不开心了,他现在是怎么想的”。其实镜头完全可以把他表现出来,所以可能影像风格上我还是特别希望聚焦于人。《小白船》里有比较多的特写或者近景的镜头,整个片子也是以刘娴的第一视角出发的电影,某种程度上有很多她主观的地方,就是她看到、她感受到的。
你一直关注哪些女性议题?希望在作品中呈现怎样的女性视角?
我个人不是特别擅长或者也不是特别愿意先把议题拿出来,我觉得反倒会被它困扰,有了这个反倒想不出来。我是女性,我的感受其实就是一个女性的感受,比如刘娴她就是一个15岁女性的感受,这些对于我来说是更重要的。真正的每个个体,可以是男的,可以是女的,可以是任何年龄,但他所有的体会,他面对的困境,对于我来说要高于议题,对人的关注是最珍贵的,可能议题是结果,但不是出发点。所以对于《小白船》和之后的创作,我更希望还是从个人出发,只是说他涉及到了什么,可能他是这样的群体,或者这个人有这样的困境。
编辑:西贝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