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中,女主以为能与大客户达成合作,是因为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了肯定。却没想到自己在工作上的完美表现竟被认为适合当一个”合格的妻子“。客户甚至请求她当自己的儿媳。但凭什么默认家务育儿就是女性的事?就像女主所说,“我在外面表现出贴心的样子,全都是为了工作,并不是为了当谁的新娘。””为什么不擅长家务就不能当理想老婆,前提是婚后女人就要包办家务吗?如果家事那么重要,那只要擅长家务的人,不分男女,都叫老婆不就行了!”还有当男主提出愿意不求回报做家务当她的”新娘“时,钢铁直女女主第一反应,不是感动,也没有秒懂男主并不是因为有多擅长家务才想和女主同居,是因为喜欢她。而是“他好像妈妈”。“不会是诈骗吧。”显然,女主的家庭关系中,妈妈便是那个承担一切家务且不求回报的角色。也正因此,在她的价值观塑造过程里会认为能这样不求回报的人,只有妈妈。现实中也是一样,多少丈夫理所当然地享受妻子的付出,却不知道对方的行为是源于爱。不是说女性不能做家务,也不是必须谁要比谁付出的多才行。而是这种基于性别的角色分工,其实是一种偏见下赤裸裸的双向捆绑。而这样的一种基于性别角色的分工,无形中已经成了一种刻板印象——男性和女性,都在这个约定俗成的印象里被塑造成同一个模样。女性负责相夫教子,男性负责赚钱养家。最终导致的结果,便是如李银河说的那样——“是对丰富多彩的人性的压迫。不但是对女性的压迫,也是对男性的压迫。”当然,作为一部带有“催婚”性质的恋爱喜剧,《我的媳夫》并未就这个沉重话题深挖,而是借“女主外男主内”的设定,仍旧讲述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浪漫爱情故事。虽然剧中角色,都和现实社会中普遍的性别分工有着强烈反差——男性角色全部都做得一手好菜,对他人关心体贴细致入微。反倒两个主要女性角色神经大条,家里乱成一团。看似在用过分强调性别的刻板印象来讽刺这一社会现象,可一旦性转,便显得有些离谱又好笑。“新娘”不是真新娘;结婚也不是真结婚。只不是年下小奶狗企图靠做家务来攻略前辈的傻到可爱的小心机。顺便给当下不愿结婚的年轻人们打开一些新思路。把结婚和性别解绑,关注个人价值。不要在乎外界的标准,不要害怕跟别人不一样,也不要嘲笑一颗渴望幸福的真心。毕竟谁说男人最好的嫁妆,就不能是贤惠呢。 - THE END - 点击关注"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