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谈心理学博士王芳:经历中年焦虑,如何从痛苦到新生?| 雨薇读书
对谈心理学教授王芳:经历中年焦虑,如何从痛苦到新生?
同学们,今天的直播是“雨薇读书”的第三期,作为“翻书人”,今天我要推荐的书籍是来自美国作者詹姆斯·霍利斯的作品《中年之路:人格的第二次成型》。
“任何一个中年人都见证了希望和期待的坍塌,并体验到天赋、智力以及勇气本身的限制。那些35 岁以上的人遭遇了大量的失望和心痛,其程度甚至超过了青春期的暗恋破灭。”
这段话想必是无数成年人的真实写照了,在不确定时代,大龄失业、房贷断供、创业失败......这些话题沉重地压到了无数家庭的头上。与此同时,职场陷入瓶颈期无法突破的困惑,招聘软件上“35岁以下”的年龄限制让人无奈至极。
中年,这是一个怎样的时间点呢?背后又是怎样的一群人呢?或许他们工作小有成就,成了家,正打算要第二个孩子。但他们可能同时承受着背叛感、期望落空、空虚感和丧失意义,有时候不得不承认自己无能为力,失控的情绪叠加,便形成了中年危机。
但如果你能认真读完这本书,会发现正是在中年危机中,一个人有机会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超越父母、父母情结和文化制约的决定论。
在《中年之路:人格的第二次成型》这本书中,荣格派著名心理分析师詹姆斯·霍利斯,以身份变化为切入点为我们解读“中年危机”的产生缘由,而其实“中年危机”一词就是由荣格所提出的。书中认为这种于中年时期出现的痛苦症状是积极的,因为它代表了一种内在的召唤,召唤我们从临时的人格走向真正的成年,从虚假的自我走向真实的自我。
今晚19:30,我特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芳老师作为这本书的拆书人。王芳老师对于荣格心理学有着深入的研究。讲到这本书时,王芳老师是这样说的:“中年,与其说是一个时间事件,不如说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是人生的第二个成年期。那些坦然踏上中年之路的人,将在精神层面重获新生。
所以,欢迎你来到这个直播间,或许焦虑的你可以在这里“小休片刻”,重拾热情与勇气。
直播预告
点击橙色按钮▼立即预约直播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