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交易荒”下华尔街投行酝酿第三波裁员,中国人员亦有波及

“交易荒”下华尔街投行酝酿第三波裁员,中国人员亦有波及

公众号新闻

2023.06.05

本文字数:2650,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导读:全球一级市场惨淡,“交易荒”严重影响了投行的盈利。


作者 | 第一财经 周艾琳 


多家知名华尔街投行从去年开始就传出裁员消息,然而今年5月前后,第二波裁员又扑面而来,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瑞信、瑞银都在其中。但这还不是终点。

据第一财经从多名猎头和国际投行的投行部、研究部从业人士处获悉,由于全球一级市场惨淡,“交易荒”严重影响了投行的盈利,因此未来第三波裁员可能仍难避免。早前大幅扩张的IBD(投资银行部门)是重灾区,从新手到董事总经理都可能被波及。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部分投行裁员涉及中国业务,但主要影响的是在香港的人员。

多家顶级投行大幅裁员节流

多家外媒报道,由于交易环境不景气,高盛正在考虑进行新一轮裁员。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正在研究未来数周内裁减最多250人,部分董事总经理、合伙人将受影响。另有消息人士指,裁员的时间无法确定,但可能在几周内发生。

对于这些“动手”早的投行来说,这其实已是不到一年时间里的第三轮裁员。据悉,高盛在去年9月裁减数百名员工,今年1月再裁减约3200个职位。截至今年3月底,高盛拥有4.54万名员工,较去年年底减少6%。

由于交易量的回升需要更长时间,华尔街大行正在重新审视成本。据报道,高盛首席执行官苏德巍(David Solomon)今年1月在公司高管的一次私人聚会上表示,他没有更早裁员是个错误。高盛今年2月公布了10亿美元的节流计划,其中6亿美元来自早些时候的裁员和替代招聘限制。

高盛最赚钱的就是投行业务,该项业务在2020年和2021年经历了辉煌的两年,但此后明显放缓,这和极具挑战性的全球宏观环境息息相关。投行部门在2023年头3个月里的收入同比下降26%。此外,高盛第二季度来自股票和固定收益交易的收益同比下降超25%。

事实上,在“狼性文化”的美资投行,裁员司空见惯,例如高盛每年都会进行这种审查,但是在新冠疫情期间暂停了,而且2020年开始的超低利率以及大牛市反而推动一些机构逆势扩张。如今,面对高达5%的联邦基金利率、低迷的一级市场交易,裁员节流似乎难以避免。

普遍的新一轮裁员发生在华尔街2023年前几个月的低迷背景下。企业并购活动创下10年来最疲弱开局,抑制了投行从手续费中赚取的收入。根据Dealogic数据,跟去年同期相比,全球并购交易额下降了48%至5151亿美元。早在2022年,这种趋势就已非常明显,只是当时不少银行家寄望于情况将在2023年好转,但事与愿违。

此前一直没有动静的摩根士丹利近期也传出裁员消息,一度引爆社交平台——据悉,摩根士丹利本月大约裁减3000个职位。该机构对记者表示,对此不予置评。不过,亦有相关猎头对记者表示,此次涉及的人员从董事总经理到分析师级别人员,涵盖了ECM(股权资本市场)、M&A(并购)、公司金融等领域。其中,中国业务亦有涉及,主要集中在香港的医疗、TMT等组别。

从全球来看,摩根士丹利第一季度的股票销售和交易业务收入同比下降了14%,固定收益交易收入下降了12%至25.8亿美元。

另一顶级美资投行摩根大通也在裁员,但幅度相对较小,约裁500个职位。而猎头对记者表示,行动可能并未结束。

近期,摩根大通在匆忙收购了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第一信托银行(First Republic Bank)后,就宣布将对该行裁减约1000名员工。摩根大通当时表示,已履行对第一信托银行员工的承诺,在5月1日交易完成后的30天内明确员工的就业状况。

摩根大通表示:“绝大多数第一信托银行的员工将会被安排在摩根大通工作——要么是过渡期,要么是全职工作。”处于过渡角色的工人将被雇佣最多12个月,没有获得新职位的员工将获得两个月的工资和福利,并将获得一次性总付和持续福利。摩根大通在全球拥有约30万名员工。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亦计划让大约40名亚洲员工内部转职到其他部门(不同地区或不同业务条线),以避免发生直接裁员。据悉,40名员工以初级员工为主,超过半数常驻中国香港,以中国资本市场相关业务为主,少数涉及全球资本市场业务。业务调整部分原因是因为美银在中国内地业务量出现萎缩。

此外,早前瑞银突然宣布收购瑞信,人员问题也成为焦点。据记者了解,尽管目前两家机构仍在以独立实体运行,但多数瑞信员工可能需要离开,而瑞银亦可能出现小部分的裁员。

全球市场环境依旧严峻

如果要问2023年的形势会否比2022年好,可能答案是否定的——利率仍然居高不下,经济增速并未回升,可能唯一不同的只是多了一个热门主线——人工智能。

就宏观利率走势来看,美联储过去一年多大刀阔斧加息500个基点,这导致融资成本直线飙升,并直接导致二级市场估值收缩,这也反向导致一级市场估值压缩,交易量急速萎缩。

但是,利率在短期内很难大幅下降。6月15日凌晨,备受瞩目的美联储利率决议将公布,有“美联储传声筒”之称的《华尔街日报》记者Nick Timiraos上周称,美联储将在6月跳过加息,准备晚点再加。

但由于抗击通胀之路并非坦途,即使美联储6月暂时观望,之后可能仍会有1~2次加息。高盛的研究显示,最近几个月美国二手车拍卖价格仍有实质性上涨,预计在5月的CPI报告中,二手车价格将环比增长3%。此外,住房租金增长的替代指标在4月加速,同比增长2.3%(3月为1.1%)。新租约继续涨价可能会使CPI和PCE的住房通胀保持较高水平。不过,高盛预计,PCE住房通胀率将从目前的8.4%降至2023年12月的5.9%,并在2024年6月降至4.4%。

一级市场形势则仍然严峻。“其实投行都已经裁员大半年了,隔几周裁一轮,裁了好多轮了。目前PE融资难,没有交易,投行也没生意做。”香港某金融行业猎头对记者表示。

其实,去年一级市场就已弥漫悲观情绪,中概股退市风险、全球二级市场“杀估值”、经济衰退风险等都导致业务量急剧放缓,而今年并没有明显好转。这直接影响了投行业务——并购、杠杆融资、IPO等。

有私募股权基金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主要存在几大问题——大部分PE在当前的市况下很难将持有的公司卖出去,因为行情太差,PE收购的公司估值目前无法被市场接受,且部分公司亦不愿意进行down round(估值减计)。亦有业内人士举例称,2021年时大部分软件公司的私募估值都是 100倍经常性收入(ARR),而现在市场上能有10倍ARR就已算估值很高的了,想要通过IPO套现的难度则更大。

另一个问题在于,当前经济形势不佳,且真正的优质项目稀缺,外加融资成本较高。这意味着投资风险远高于前几年,投资机构会要求更高的IRR(内部收益率),这就导致机构对项目更为挑剔。

更关键的问题在于融资难。对于一级市场基金而言,新的基金很难募集。鉴于地缘政治风险,部分亚洲投资项目亦很难获得美国方面的融资。相比之下,中东、东南亚等地的投资人对这类项目的风险偏好相对更高一些。

微信编辑 | 阿贵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丁辰灵:基辛格紧急访华,华尔街酝酿金融收割Meta第三波大规模裁员启动,涉及AR/VR部门;孩之宝推出AR版Twister游戏人生各有波折,还好可以写作salesforce 计划新一波裁员一夜损失200亿!“华尔街狼王”被全球知名做空机构盯上,《华尔街》以他为原型,曾做空多家世界500强芒种:半生劳碌半生闲,亦有辛苦亦有甜第三波生物材料变革开启,PHA、医药健康、食品饮料、个护/化妆品成热门赛道丨创业邦发布《2023年生物基材料投资分析报告》【老键曲库】女神当年 Mariah Carey - 难忘今宵晨跑华尔街大行裁员继续!高盛仅董事总经理就裁撤125人双林奇案录第三部之天禅寺:第十七节“全球蛋荒”波及英国,不只是禽流感惹的祸华尔街投行薪资内幕曝光! 太壕了......一夜之间,华尔街投行薪资都被爆了崔天凯:中美关系会有波动,可能发生“惊涛骇浪”的事情关于这一波裁员风波,说几点我的中肯建议……道人笔记(二十八)遇年关祷告祈护念,卜周易师尊说密语华尔街投行迎来新一轮裁员00后投行女最爽的秘密:人在华尔街,睡后月薪7位数…新一波裁员潮来袭??美国名校码农实习Offer刚到手就被裁,H1B抽签创新低,这咋整……马化腾首谈ChatGPT称AI是百年不遇的机会;曝埃森哲裁员,波及1.9万人;张勇发全员信:12个月内阿里云分拆上市 |雷峰早报最新!日本逮捕中国籍研究员,中国大使馆回应!暴跌86%,美国造车新势力宣布破产!华尔街大空头警告藤校美女高材生出手,华尔街顶级投行被骗10亿!短短一个月,收获3枚英国私校offer!其实我的私校申请之路也有波折……华尔街Banker夜生活被扒!原来这才是投行真实鄙视链...L5亦有不同…娱乐巨头迪士尼料本周启动第三波大裁员!逾2500人将丢饭碗泽连斯基:乌军正在向前推进;李在明谴责尹锡悦政府“开历史倒车”;预计美国华尔街今年裁员人数将过万 | 每日大新闻这一批有点好看!Cineplex六月份$2.99电影清单:有波妞哦~~华尔街投行的招聘内幕,藏不住了...AIGC 第一波裁员已至重大突发!美国制裁:暂停军演!俄罗斯宣布:禁止出口!华尔街巨头大裁员,什么情况?道人笔记(二十七)遇明师勤悟乾坤道,说前因体察祖师心香港投行一波波裁员:投行人找不到工作,理发师招不到人,显现就业两重天美国破产潮+第二波裁员潮,芯片是救命稻草吗?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