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咖啡树上,结着品牌们的“发财梦”财经2023-06-05 10:06作者|路世明编辑|大 风茶,已经不再是中国人唯一的主流饮品,咖啡,正在这片市场快速崛起。 仅仅十年前,咖啡似乎还是一个让普通人“高攀不起”的饮料,但十年之后的今天,咖啡已成了一个很大众化的消费品,大大小小的咖啡馆遍布在都市里的大街小巷。尤其是对年轻一代来说,咖啡甚至已经替代了茶,成为了每日不可缺少的一杯“还魂汤”。 咖啡市场规模不断拔高的同时,消费者的“本土情怀”也在随之高涨。云南作为我国毫无疑问的咖啡摇篮,已有超百年的种植历史。在政策的引导下产业链不断完善,规模不断扩大,云南咖啡近年来成功站上了行业风口,不仅满足了广大本土消费者的“味蕾”需求,也见证了一批又一批咖啡品牌的成长和落寞。 火热的另一面还有无奈,受困于精品率和全球占比,云南咖啡豆的“低价”才是品牌争夺的原因。 谷贱伤农,从种植到养护,再从采摘到分拣,云南咖啡豆需要变得更加“专业”。从一颗颗足够“精品”的咖啡豆开始,整个云南咖啡产业才能发生连锁反应,才能逐步形成良性循环,让咖农、豆贩、品牌、消费者都能“受益”。 扎根云南百来年,咖啡树上结金豆 虽然难以和茶在中国的历史相比,但咖啡进入中国的时间,并不算短。云南作为中国最早种植咖啡的地区,云南与咖啡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 1892年,法国一位传教士来到大理宾川传教,为了能喝到咖啡,他将第一粒咖啡种子种在了朱苦拉村。正是这颗咖啡种子,繁衍了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咖啡林。 和随处可见的杨树不同,咖啡树对于生长环境有着一定要求。其喜静风、喜温凉、喜荫蔽,基本分布在南纬22°到北纬26°的区间内。 从口味层面,咖啡大致可以分为阿拉比卡、罗布斯塔和利比利卡三大类,其中主打品质的“阿拉比卡”则集中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南北纬22°-25°是相对凉爽的小粒种咖啡“黄金带”。这条“黄金带”上,分布着稳坐全球咖啡生产国龙头宝座的巴西,以及墨西哥和中国云南。 图:全球咖啡种植区域分布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让咖啡树在云南的大好河山里扎下了深深的根,也随着时间的迁移,给当地带来了一个新的产业。 1988年,国际咖啡企业为了降低南美洲咖啡种植基地对咖啡价格的影响,将目光转向了云南。其中雀巢带来的影响无疑是最大的,其不仅入驻了云南普洱市,且在中国成立了合资公司,从种植端开始,加速了云南咖啡产业的“正式”发展。 在雀巢、卡夫、麦氏等一众跨国集团带来“刺激”的同时,云南当地也在加速产业的扩大。尤其是在2000年之后,云南省大力扶持咖啡产业,改善育苗、种植、处理的技术,云南咖啡的品质和产量有了明显的提升。 据央视新闻报道,2022年,全国98%的咖啡种植面积在云南,全国99%的咖啡产量也在云南。海南省和四川省有零星生产,但市场份额不到0.5%。 随着产业的形成,近些年云南的咖啡豆价格也在不断上涨,以前云南咖啡生豆的收购价格是在纽约期货价格的基础上每公斤下调10到20美分,而近几年则是在纽约期货价格的基础上每公斤上浮30到50美分,尤其是今年咖啡生豆的收购价格上浮幅度最大,在纽约期货价格基础上每公斤上浮了1.5美元左右。 来源:云南日报 据媒体报道,今年不仅外地客商抢购生豆,在普洱市设立咖啡基地30多年的某国际咖啡品牌企业也果断出手,比往年提前了两三个月收豆备库存。 价格一路上涨,云南咖啡豆的热度也持续上升。咖啡豆变成“金豆豆”,离不开咖啡行业的崛起以及品牌们的争夺。 咖啡行业已崛起,品牌掀起争夺战 作为一个“舶来品”,随着国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咖啡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尤其受到年轻人的热烈追捧。而咖啡高频、高复购以及高成瘾性的特征,也让其市场规模呈现出了爆发式增长。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约为3817亿元,消费者已突破3亿人次,据预测,中国咖啡市场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预计行业保持27.2%的增长率上升,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将达10000亿元。 来源:艾媒咨询 市场规模快速壮大的背后,是无数资本、企业的疯狂涌入。 2021年,咖啡相关领域融资事件数创下了2013年以来的新高,融资总金额也达到了45亿元。进入2022年后,即便新消费领域在一级市场一度遇冷,但咖啡赛道的融资热潮依旧在持续,当年共有31起咖啡相关的融资事件,和2021年融资数量不相上下。 而今年以来,截至3月底,咖啡赛道已发生11起融资案例,其中隅田川咖啡和小咖主在3月斩获过亿元融资。有业内人士直言,咖啡赛道正在领跑一级市场消费投资的复苏。 咖啡不仅仅是“创业”的热门赛道,也是企业转型的好手段。过去的一两年内,包括邮政、李宁以及猿辅导等各个领域的头部企业,都涉足了咖啡市场。 咖啡市场的迅速崛起,再次推动了云南咖啡行业的快速发展。 此前,星巴克、瑞幸等头部品牌,以及库迪、幸运咖等新锐品牌,早已在原料和菜单上增加了“云南豆”。今年瑞幸创始人陆正耀主导的“库迪咖啡”如今也在大肆争夺云南咖啡豆,连最早“入驻”云娜咖啡产业的雀巢,近年也没能在云南收购到足够的豆子。 甚至,喜茶、蜜雪冰城、茶颜悦色等一大堆茶饮品牌,还在云南派驻或合作了寻豆师。更为夸张的是,据央视频道报道,云南普洱市的咖啡豆还在树上时,就已经被预定。 当然,云南咖啡豆被大量采购并非今年才有的情况。以星巴克来说,其云南“星”计划始于2012年,至今已覆盖了从咖啡种植加工到烘焙零售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目前,星巴克在中国累计推出了10款云南咖啡豆,包括8款精品级别的臻选云南咖啡。 在云南,品牌们正上演着咖啡豆“争夺战”。但令人疑惑的是,为何非要云南咖啡豆不可?对于企业来说,采购方面的任何动作都和“成本”挂钩。品牌们之所以热衷“抢购”遇难咖啡豆,最核心的原因,还是在于“成本”够低。 相比全球其他咖啡产地,云南咖啡产业百来年的发展历史还太过“短暂”,在原料加工和市场推广方面还欠缺较多,这也导致云南咖啡知名度低,缺乏定价权而不得不以低廉的价格售卖。 杭州某咖啡馆店主向锌财经表示:“买国外的豆子需要缴20%左右的进口关税,那么高的成本不管对于我们这种小店铺还是大企业来说,都是很大的成本,云南产的咖啡豆不仅价格本身就低,而且本土采购的话,物流上也能省上一笔。” 咖啡爱好者孔女士则向锌财经说道:“现在很多喜欢喝咖啡的消费者还不够‘专业’,就和喝茶一样,很多人喝不出来个好坏。我个人感觉很多咖啡店也是看准了这个问题,所以大量使用低价的豆子,毕竟能省不少钱。” 政策引导新模式,加速提高精品率 今年以来,国内咖啡市场热度不减。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1到4月份咖啡行业共有14起融资,总金额超5亿元。 可以预料的是,未来数年内,云南咖啡豆的争夺战仍将持续。但也有个前提,即云南咖啡豆的价格依旧够低,品牌仍能在成本上受益。只是,这样的现状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咖农,以及整个云南咖啡产业的发展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事实上,头部品牌大量采购来的云南咖啡豆,基本都用做了拼配豆的基底。更直白地说,云南咖啡豆的品质相对而言还不够足。 就“采购大户”星巴克而言,其近十年采购5万多吨云南咖啡豆,其中“最高品质的甄选咖啡豆”却只有99吨,不足0.2%。另据36氪财经报道,目前云南咖啡豆的精品率只有8%。 上述咖啡馆店主也“含蓄”地告诉锌财经:“我对云南咖啡豆的兴趣不大,主要是因为它的风味不稳定。那些用云南咖啡豆的门店,基本都是拿来做拼配的。” 薄利多销或许是一条思路,但以量取胜显然不太现实。 根据国际咖啡组织数据,2021到2022咖啡年度全球咖啡总产量为1.672亿袋,每袋60公斤,约1000万吨。而据了解,2022年云南省咖啡种植面积达130万亩,其中普洱产区65万亩,占50%,生豆产量11.3万吨,不足全球产量的1.2%。 低精品率和低产量结合在一起,使得云南咖啡豆没有多少价格话语权。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云南咖啡豆的出路似乎只有一条,即“少而精”。 云南咖啡产业想要真正打开市场,提高精品率将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而从种植端来看,坐拥优良的土壤、良好的气候条件、适宜的地理环境,云南咖农是有能力做精品豆的。一个例子是,早在2016年,美国精品咖啡协会前主席Ted Lingle为一款云南咖啡打出87分的高分,而超过80分即为精品级别。 个例并不代表什么,云南咖啡产业需要的是成规模的精品咖啡豆,而这不能离开相关政策的引导支持。 2022年8月,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咖啡精品率和精深加工率提升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措施》明确,到2024年,实现全省咖啡豆精品率达到30%、咖啡精深加工率达到80%,努力建成全球重要的精品咖啡产区。 把技术、人才,以及对咖啡的理念与咖农们紧密结合,才能生产出大批量的精品咖啡,才能形成品牌效应,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让每一个环节的角色都能因此受益。 被“争夺”的云南咖啡豆,需要快速步入“正轨”,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