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因孩子吃同学生日蛋糕发飙”冲上热搜:在这种家庭成长的孩子,更容易抑郁
前几天,“宝妈因孩子吃了同学生日蛋糕发飙”的话题,突然冲上了热搜。
原来是六一儿童节那天,有个家长带了奶油蛋糕到学校给孩子们分享。
本来大家都挺开心的。
令人意外的是,有一位宝妈得知自家孩子吃了奶油蛋糕之后,竟然情绪崩溃了,在家长群里疯狂控诉:
“希望我的孩子,在学校不要吃到任何孩子的东西”;
“我们从来不吃这些,过生日偶尔吃,也是动物奶油”;
“宁可饿死也不吃垃圾食品”……
甚至认为,自己孩子被“投毒”了。
因为这位妈妈平时对孩子的饮食要求极为严格,从来不允许孩子乱吃,所以她“气得手发抖”。
于是,为了让孩子把吃下去的奶油逼出体内,她逼迫孩子生喝了30毫升橄榄油,10毫升椰子油,还有10毫升亚麻籽油。
直到孩子哭着忏悔说:“妈妈,我真的以后不敢了,谁给我都不吃了”。
看得令人心痛又窒息。
该事件引发了巨大争议,网友们纷纷表示难以理解:
“感觉小孩子好可怜”;
“担心这小孩以后会被班里孤立,没人敢跟他来往”;
……
甚至还有人担心:“这位妈妈是否心理状态不太好?”
其实,我们能理解妈妈对孩子身体健康的关心和焦虑。但她的行为反应,确实有点过了。
在她眼里,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
然而她可能没意识到,逼迫孩子喝油、催吐、抠喉等行为,或许比孩子吃了一块蛋糕的身心伤害更大。
她为何要这样做呢?从她不经意间透露的话语可以窥见一二:
“当我是个疯X就行,孩子都是好孩子,是我太仔细。”
“吃一次不会死,但就是心里烦躁。”
所以表面上,她气的是其他家长让她的孩子吃了蛋糕。
而本质上,她真正无法接受的,其实是她的孩子未经她的允许,就吃了这口奶油蛋糕。
因为她对养育孩子有着过于完美的要求,一旦超出自己的严格控制,就会产生强大的焦虑感和破碎感。
而她无法妥善地处理这种激烈的情绪,就转嫁到了孩子和外界身上,让他人来承担。
其实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很常见,有的人嘴上说着爱孩子,而行为上,却伤人而不自知。
为什么会这样呢?
今天,壹心理想和你聊聊:关系中的控制欲。
经典好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有一集,名叫《妈妈的遥控器》。
故事里的妈妈在离婚后,就把儿子小伟当成了唯一,所有生活围着孩子转,把自己认为最好的都给孩子,希望他听话懂事,努力读书。
一旦孩子成绩考砸了,就发疯似的质问他:
“妈妈是为你好,你怎么都不会想呢?”
“妈妈花这么多钱让你读私立学校,你为什么不能争气一点?为什么不替妈妈多着想一点?”
有一次,小伟妈妈意外得到一个可以“倒转时间”的遥控器。
只要小伟不听话,妈妈只要按下遥控器,就能让小伟一直停留在同一天重复生活,直到他修正错误。
小伟考砸了,想偷改成绩单,以获得去毕业旅行的机会。
妈妈就让他在那一天无限循环,直到他修正想改成绩单的错误想法。
小伟成绩不好,妈妈就让他同一节课重复补10次,直到他学会为止。
只要小伟反抗,就变15次,20次……
后来,极度压抑的小伟,喜欢上了一个在自由开放的家庭中成长的女孩。
那是他灰暗生活里的一道光。
可还是被妈妈发现了,她拿出遥控器,逼小伟分手。
当他一觉醒来,女孩和他已经成了陌生人。
在妈妈的控制下,他不能有毕业旅行,不能有朋友,不能有兴趣爱好……
任何精神出口,都没有。
这对于一个人而言,无异于“精神死亡”。
抑郁崩溃的小伟想要放弃生命。
然而,他一次次自杀,又一次次被被妈妈用遥控器“救”回。
最后他绝望地问:“妈,你到底还要我死几次?”
妈妈却说:
“你是我生的,你是我养的,你不可以有这种想法。”
“这个世界上,只有妈妈才会一直陪在你身边。”
小伟放弃了,他已经变得习得性无助,知道无论作何抗争,都没有用。
只能在妈妈的控制下,顺从妈妈的意志,活着。
于是,他按部就班地读书、考大学、工作,成为了妈妈眼中的骄傲。
但只有他内心知道,妈妈以爱为名的控制,早已把他的自我“阉割”掉,只剩一具为父母而活的空壳。
在《妈妈的遥控器》里,令人更惊恐的是,成年后的小伟终于偷到了妈妈的遥控器时,妈妈说了一句:
“你以为我只有一个遥控器吗?”
是啊,父母控制孩子人生的“遥控器”,太多了。
很多人都倾诉过父母“以爱之名”的控制经历:
“我曾经很喜欢看小说,我爸妈觉得影响学习,当我面把我收藏的小说都撕了。”
“我都 30 岁了,我爸妈还不让我锁房门,说这是方便关注我,我反抗,他们就把我房间门锁敲掉了。”
“我爸妈老是说:我都老了,你再不结婚生孩子,我死了也不安心。”
这就是很多孩子的真实成长历程。
为什么有的父母要控制孩子的人生呢?
因为,太多人并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个体。
而是当成延续自己生命和理想的附属品,一个填满自己缺失安全感的私有物。
我们生活中的例子,比比皆是。
年少成名的钢琴家郎朗,一出生就背负着父母未实现的音乐抱负。
父亲逼他练琴,严格且疯狂。
有一次,郎朗在学校参加合唱团的钢琴排练,晚回家一个半小时。
一回到家,父亲像疯了一样地骂他:
“你都上哪儿去了……你把自己的生活毁了!你把我们所有人的生活都毁了!”
“你耽误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的练习,这两个小时你永远也找不回来了!”
甚至歇斯底里地恐吓他:
“我为了你放弃我的工作,放弃了我的生活!你妈为了你拼命干活,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每个人都指望着你,你倒好,回来这么晚……
你真是没理由再活下去了。只有死才能解决问题……首先你死,然后我死。”
他不是说说而已,真的拿出一瓶药,逼郎朗把几十片药片全吞下去……
那次争吵过后,郎朗开始恨他的手,恨父亲,恨钢琴,恨这一切,他拼命砸自己的手。
“我从小到大父亲都一直教我不惜一切代价保护我的双手,它们是我身体中最宝贵的部分。但此刻我开始用拳头砸墙壁。我想要把双手砸成肉泥,把每根骨头都砸断。”
那时候,他才10岁。
为什么一次迟到,就把父亲逼成这样呢?
因为他把儿子当作是自己的第二个生命。
就像费孝通在《生育制度》中写道:
“每个父母多少都会想在子女身上矫正他过去所有的缺点。
他常小心提防使自己不幸的遭遇不致在他第二生命中重现……在父母的眼中,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重生机会。”
我相信,大多数父母都是爱孩子的。
但喜欢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一切强加在孩子身上的父母,或许更爱的是自己。
这个事实或许很残忍,但如果父母如果真的爱孩子,就必须看清自己内心,才能给孩子真正想要的爱,而不是一味满足自己的期待。
心理学家埃文斯在《不要用爱控制我》中,描述了一个妈妈带7岁女儿买冰淇淋的对话:
-“你要哪种冰淇淋?”
-“我想要香草的。”
-“有巧克力的。”
-“不,我要香草的。”
-“我觉得巧克力的更好一点。”
-“不,我就要香草的。”
-“你怎么会想要香草的呢?我知道你喜欢巧克力的东西。”
-“我现在想吃香草的。”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倔,真够怪的。”
……
发现了吗?
妈妈嘴上让女儿选自己喜欢的,实质上却一直在否定女儿的选择,忽视她的真实需求,试图让她接受,妈妈的选择才是对的。
难能可贵的是,这位女儿抵抗住了妈妈的“攻击”,坚持了自己的内在想法。
埃文斯认为,这个女儿身边很可能一个对她影响很深的人,不断地支持和帮助她保持自我。
因为没有持续的肯定,一个孩子很容易接受父母的判断而放弃自我。
那么,如果你在被控制的家庭中长大,该如何找回识别和反抗的能力呢?
壹心理曾专访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原作者吴晓乐,她提出了几点建议。
改变的第一步,是保持怀疑。
当你觉得不舒服的时候,问问自己:
父母这样对自己,是对的吗?
我的真实感受是怎样的?
我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一旦你开始怀疑,愿意去思考,保持与内心的连接,慢慢用自己的感受来重新认识自己,改变的契机就开始了。
第二,不要忘记,当初你是如何被对待的。
当你想继续过度牺牲自己去顺从他人的时候,回想一下,当你还是个孩子时,最痛恨被如何对待的。
这不是记仇,而是让我们了解那些伤痛是怎么来的,以此提醒自己:
我不能重蹈覆辙,我有能力重塑人生。
第三, 不要轻易帮别人完成他的人生清单。
父母对孩子有期望,是必然的。
父母的功课,是要正确处理好对孩子的期望。
而孩子的功课,是处理好如何面对父母的期望。
例如:
做这份工作,是我想要的,还是因为这是父母喜欢的呢?
要跟这个人结婚,是我喜欢得不得了,还是父母最认同的呢?
如果你用自己的人生去圆满父母的人生清单,你的人生清单就必然出现空洞,也会对父母充满怨恨,把自己的不幸和不勇敢归罪给父母。
生命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希望它长什么样子,应该是我们自己主动去选择,去负责。
第四,要有非常坚定的信念:你为你的人生做主。
因为,你挑战的是一道非常顽强的枷锁,亲子控制的关系往往运作了数十年了,非一朝一夕可以被推翻。
过程中,父母可能会威胁要收回对你的感情或连结,孩子内心难免凄苦。但也不能屈服,又回去服务他们的情绪。
你要相信,自己值得另一种命运。
“在那个命运里,你亲自掌握着人生的方向盘,你的感受与判断扮演关键的角色,并不容易被牺牲,以换取别人的快乐。”
你可以先从较小轻微的事情开始,有规划地、慢慢地取回本来就属于你人生的主导权。
就像小伟,最终对妈妈说出了那句:“这是我的遥控器,不是你的。”
属于你的人生遥控器,不要轻易让别人拿走。
美国教育权威詹姆斯博士说过:家长和孩子好比一个100分的组合,当你做满了90分,孩子就只有10分的成长空间。
过度追求完美的父母,一定会让孩子变得紧张疲惫,也会让达不到要求的孩子痛苦抑郁。
心理学有个词,叫“60分母亲”。
就是在提醒那些过度追求完美的父母:放下执念,尽力而为。
不要逼自己做到100分乃至200分,做到60分就可以了。
剩下的空间,留给孩子去成长。
当你能够接受自己有所能、有所不能,心态自然会轻松很多。
最后我想说,这篇文章并不是为了控诉父母。
而是希望父母们,可以练习更好地成为负责的父母。
我们这一代人,可以用更恰当的方式养育下一代,也疗愈童年受过伤的自己。
想和你分享纪伯伦那首经典的诗: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启发,点个在看让更多人看到吧。
世界和我爱着你。
从小不被肯定、受到过分控制的孩子,可能会逐渐丧失其人生的自主权,最终失去自我,活成一副傀儡。如果你也有类似经历,想要找回自我,重新掌控人生,你可以尝试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通过心理咨询,你能更好地看见内心的创伤,更有效地疗愈;可以找到隐藏在问题和情感背后的创伤所在,用更积极的态度去应对;也能学会尊重自己的想法,认可自己,从而开启更坦然、通透的人生。
为了鼓励更多的人勇敢尝试心理咨询,壹心理推出新用户半价咨询服务,希望能帮助到期盼自我成长、拥有人生主权的你。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