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带孩子做时间管理,不用催促第二遍,简单还有效 | 精选
孩子拖延、磨蹭、懒惰等小问题常常让父母焦头烂额,我们习惯把这些表现归结为孩子的自控力太差,其实背后主要根源之一是孩子对时间的认识不够,不懂得正确地管理时间。
今天这篇文章就是从时间管理的角度出发,为大家提供如何解决孩子拖拉问题的新视角。
让孩子的日常生活有条不紊,时间管理也是关键。
认识和感知时间
人在不同时期对时间的感觉都不一样。
大人们常常认为孩子没有一点时间概念,其实小孩子对时间的感知本身就是迟钝的,时间概念还处于他的认知之外。
换句话说,小孩子一般意识不到时间的存在。
所以,时间管理的第一步,是教孩子认识时间、感知时间的流逝。
先说认识时间。
如果你的孩子现在才2、3岁,已经可以通过日常的对话来教孩子认识一些时间概念,最简单的就是从“早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这些宽泛的时间开始,形成对时间和时间顺序的大概认识。
经常和孩子聊聊今天做了什么,比如上午和奶奶出去买菜了,下午看了动画片、晚上和妈妈逛超市,用日常的交谈来提高孩子的时间敏感度。
大一点的孩子,认识时间概念的范围就更广了,包括年、月、日、时、分、秒、星期、上午、中午、下午、今天、明天、昨天、后天、前天、过去、将来等。
我们可以送孩子一个时钟放在房间里,从简单的时刻开始,教他们学习认识钟表,将时间与生活结合起来。
一位老人家曾经对我说,他们家还保留着过去那种可以准点报时的时钟,每次报时,小孙子就会跟着念,这就是孩子认识时间一种很好的方式。
如果孩子理解时间还很难,大人也可以借助玩具或绘本,比如《时钟的书》《你好时间》《弗朗索瓦与消失的时间》等等。
与此同时,借助一些工具来让孩子感知时间。
比如,给孩子准备一些沙漏计时器或者闹钟,给孩子明白很多事情都是有规定时限的,比如孩子想看电视,告诉他,只能看半小时,当闹钟响起时,就要结束观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等红绿灯的时候,也是孩子感受时间长短的好时机。
给孩子的事情设定一个期限
不管大事小事,父母都需要帮助孩子制定出一个明确的时间期限。
人们都说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那么,给孩子一个期限也是一种督促。
比如:
“半小时内写好数学作业。”
“你可以玩10分钟的手机。”
“我们要在一周内阅读完这本书。”
你可以设置一个闹钟放在孩子身边。
这种提醒的方式看似简单,其实也最有效,可以平静地告诉孩子,接下来某段时间需要做些什么,孩子也知道如何执行。
至于期限的长短,需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具体分析,除了像作业这种有明确时间限制的任务外,其他事情可以多留给孩子一些反应和缓冲时间。
重点是让孩子知道,想要完成事情,都需要有一定的紧迫性。
如果孩子总是拖拉,超出了期限,家长可以偶尔地“放任”他,让他自己体会到超时的后果,比如玩游戏超时了,那么明天自然就相应地减少游戏时间。
从最简单的守时习惯开始培养
培养守时的习惯,就是在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
和同学约好时间玩,提前10分钟出门;
上课提前10分钟进教室;
作业按照老师规定的时间交……
这些小细节,让孩子学会了用主动的方式掌握时间,有计划、不慌乱地面对所有事情。
不仅如此,守时能带给孩子良好的状态。
比如孩子上课提前10分钟进教室,这个时间里,他可以整理好课本,更快地进入上课状态。
享受守时带来的从容,让孩子潜移默化地养成不拖延的好习惯。
本文转自 | 钱志亮工作室(ID:qzlgzs)
责任编辑 | 杜润楠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