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预告|一克事实比一吨情绪重要,全媒体时代的现场报道
媒体转型融合已有接近10年的实践,作为新媒体介质的互联网,带来了新闻概念、内容生产与传播规律巨大变革,现在,到了可以思考、梳理、讨论的时刻。
6月17日上午9点半,三联生活周刊将举办“我们仍然在现场”新闻业务讨论会,本刊编辑记者将从经典的事件现场、科学报道的现场、社会趋势的现场,以及内容生产的深入思考等多个方面做主旨演讲,全方位地探讨新闻写作方法与新闻媒体在当下的定位与发展、责任和担当等。
为了与广大媒体从业者和写作爱好者分享《三联生活周刊》的新闻写作秘笈,并为新闻行业的发展做出有价值的探索,我们邀请了诸多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以《三联生活周刊》三年(2020年、2021年、2022年)的季度好稿为本,讨论新闻基础性的概念:现场,包括“现场”在新媒体时代是否与如何坚持,以及由此生发的各种新闻基础概念的思考。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讨论会,探索在ChatGPT强势出现的时代里,写作的独特性与公共媒体的视角;希望从嘉宾们的观察与洞见中汲取营养,拓宽认知的边界,给创作者和读者都带来有益的启发。
⬇️ 点击视频号直播预约按钮,精彩不错过
《三联生活周刊》坚持新闻长期主义,重返现场的理念,记者在信息喧嚣的时代,感受自己内心安静的强大力量,记录社会生活、文化生活的变化,大众社会心理和情绪的变化,观察社会的百态、关心人的性情和情感。
在ChatGPT 要“围剿”很多工作的将来,新闻工作者能够自处的,是一个个机器不能代替的大脑,是每个记者的独特“眼光”,聚在一起,是这些记者所体现的一个公共媒体的独特气质。《三联生活周刊》,聚集了一帮表相不一但内在气质十分接近的人。大家关心公共话题,关心他人的处境,关心远处的哭声,也看到变化当中的种种气象。
本次讨论会的主讲人之一陈晓,就是这样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创作者。2020 年,曾经在三联工作多年的老记者陈晓重新回到队伍,不过这次她开启了编辑生涯。陈晓从头开始带新记者,以她独特的方式,培养起了一支有力量的调查团队,记录普通人的生存状态,探索人物背后的故事。
陈晓(中)在海参崴采访地堡,和当地的地堡研究者及翻译在去地堡的路上(于楚众 摄)
新闻易碎,而我们所做的努力,是在易碎品背后留下值得记入历史的痕迹。我们希望不管隔了多少年,当人们再次翻看我们的一期期杂志,对这个时代,能产生热烈而直观的感受。公共媒体的视角,正是超越了一个个单点的信息提供,所给予的全面深入的调查和记录。它们永远被需要。
另一位主讲人苗千,在剑桥大学攻读了物理学博士,回国后长期为周刊撰写科学专栏与科学报道。苗千对周刊这两年开拓深度科学报道,帮助读者及时了解世界最重要的科学发现、科学人物和科学话题贡献颇大。出于专业敏感度,苗千在不止一个选题的报道时间点上几近与国际上其他媒体同步。他往往将对科学发现、科学成果的介绍与人类看待世界的方式的变化,包括人文思考的进展联系起来,具有比较开阔的视野。
苗千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现场发稿
好奇、发现、思想力,一直是周刊对优秀记者和优秀报道的期待。这两年受疫情影响,一方面记者奔赴现场变得异常困难,另一方面值得关注的文化事件、作品也在大比例减少。同事们几乎每周都要面对这样的选题匮乏:我们可以做什么?现在回头来看,从整体方向而言,我们在无奈之中最后逐渐找到的关键词大致就是:努力保持常识,关注具体生活。
保持常识是指,从不同领域进入,来认知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及其变化的推动力。具体生活,则大部分是和每一个个体的生活遭遇或当下困境相关联,我们希望和读者一起见微知著,从身边正在发生的具体事件、微观现象出发来讨论核心问题。身处大流,但也希望能如先哲所说,“具备为自己思考的勇气”。
主讲人杨璐对中国经济尤其产业链描述的文章,每次读起来都令人有新的收获。她积累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论,对变化时刻中国产业的认识,其深度与广度,相当领先,是帮读者穿越资本以及他们的写手制造各种概念迷雾的捷径。她的每篇文章都是一个完整的叙述,看上去驾轻就熟,但其背后深入现场的超级体量的采访才是王道。每年年末的生活方式封面里,杨璐都持之以恒地寻找中国响应全球潮流,以及制造自己风尚的过程,并细致入微地观察它们之间的替换以何种方式发生。这是杨璐对中国潮流文化的深入而持续性的观察,也是我们杂志记录的当代中国。
2012年杨璐在广东省乌坎村跟着村民看产生纠纷的土地(蔡小川 摄)
新闻从业者好似永不停息的陀螺,新闻报道需要你发自内心的热爱、少年般的热情。它来自你与世界的关系,记者既要一次次投入不同的选题里,去共情你的采访对象,又要始终在公共视野里,去记录和判断一切。这次,我们将以《三联生活周刊》三年的季度好稿为本进行讨论,这里的每一场发言、每一篇稿件,都是我们对中国与世界,最精彩、最浓缩的记录。这一次与业内专家学者的共同探讨,也让那些面对现场,在材料中索引的孤寂时刻,显示了意义。
希望本次讨论会,能给广大媒体从业者和写作爱好者们,提供命运的共同想象与一点闪亮。6月17日早上9:30,锁定直播间,我们与你不见不散。
讨论会嘉宾演讲
陈晓(《三联生活周刊》资深编辑):新闻事件的景深
吴琪(《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社会新闻的广度和深度
杨大明(财新传媒副社长):现场是新闻生命之源
陶建杰(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互联网时代深度报道的现场意识:变与不变
苗千(《三联生活周刊》主笔):从诺贝尔奖到ChatGPT——在三联做科学报道
曾焱(《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打开隐藏的文化“现场”
秦朔(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朋友圈发起人):自媒体与“现场主义”报道
李翔(《详谈》丛书作者、得到总编辑):回到采访
杨璐(《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新闻没有死,它依旧是社会晴雨表
史安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进”场到“浸”场:探究现场直播与新闻价值的共演脉络
梁凤鸣(《新闻与写作》主编):背离与坚守:新闻实践中“在现场”的两种趋向
观看方式
点击微信视频号卡片立即预约⬇️
三联生活周刊抖音、三联生活周刊小红书、三联中读app、三联中读小红书、三联生活周刊官网将同步直播,敬请关注。
活动相关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