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完成对瑞信收购,5万亿美元财富管理巨头诞生
瑞银称,要将两家银行重叠的分支机构结合起来,并在第四季度给出银行整合的详细计划
图/视觉中国
文|《财经》记者 康恺
编辑|张威 袁满
时隔近三个月,瑞银集团(下称“瑞银”)收购瑞士信贷银行(下称“瑞信”)的大幕终于落下。
当地时间6月12日,瑞银表示,已于当日完成了对瑞信收购。瑞信已并入瑞银,合并后的实体将作为一个银行集团运营。自此之后,瑞信的美国存托股份(ADS)将不再于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
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银行业合并案告终,并创造了一个全球财富管理巨头。据路透社等媒体估计,在收购瑞信后,瑞银合并后的资产负债表规模达到约1.6万亿美元,资产管理规模接近5万亿美元。
瑞银集团董事长戴赫龙(Colm Kelleher)表示:“我很高兴我们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了此次至关重要的交易,将两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整合在一起前所未有。”
瑞银为瑞信员工设定“红线”
英国《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瑞银高管制定了一份清单,列出了近24条“红线”,禁止瑞信员工自两家银行合并首日起从事一系列活动。这份清单涵盖了11项金融风险和12项非金融风险。
尽管许多风险涉及的是研究分布和办公室的使用等问题,但其他法令对瑞信业务领域的影响更为直接。
比如,根据规定,瑞信的银行家不能交易一系列晦涩难懂的金融产品,包括韩国衍生品和某些定量指数的期权。其次,瑞信员工还需要征得瑞银高管同意,才能延长以游艇、轮船和房地产等资产为担保的贷款。再次,瑞信旗下瑞士银行的工作人员必须获得瑞银的许可,才能向境外借款人和外国房产发放贷款。
瑞银高管担心,他们面对的是一家更愿意欢迎高风险客户并向他们提供高风险产品的银行。瑞银高管在6月12日的一份公开信中表示,该行永远不会(放弃)强大的文化、保守的风险管理方式或优质的服务。
实际上,在作为独立公司运营期间,尤其是最后几年,瑞信爆发了一系列丑闻。2006年,瑞信在韩国衍生品上亏损1.2亿美元,导致该部门的管理团队进行了重组。瑞信长期以来一直为亿万富翁购买私人飞机提供贷款,同时也从事游艇融资。但就在去年,瑞信要求对冲基金和其他投资者销毁与其最富有客户的游艇和私人飞机有关的文件。此外,家族基金Archegos Capital Management爆仓事件更是令瑞信蒙受数十亿美元损失。
据英国《金融时报》援引的一份内部报告称,上述情况便是“对风险漠不关心”的结果。
合并后的下一步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