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瞭望|丰年问粮,哪些因素提升了粮食生产潜能?

瞭望|丰年问粮,哪些因素提升了粮食生产潜能?

三农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截至目前,主产区累计收购小麦3153万吨,同比增加278万吨,收购进度已过四成

 “袁隆平院士有禾下乘凉梦,我也有着小麦亩产一千公斤梦。”

 “当产业链不断延伸,以市场思维主导生产端发展理念变革,粮田亩均效益也将获得提升。”

 “今年这个价格极大激励了种粮人的积极性,这次夏种很多地方连田头地尾都种满了,基本看不到抛荒地了。”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杨玉华 姜刚 水金辰

  随着全国“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今年夏粮小麦增产丰收已成定局。

  少有的好产量、好品质、好价格……从长江沿岸到华北平原,金色饱满的小麦已经归仓,丰收的喜悦洋溢在种粮人脸上。丰年问粮,好收成的背后,是过去十年,我国粮食产能跨越一个千亿斤新台阶,更是我国农业迈向现代化中悄然发生的新变革:农业生产主体从职业走向专业,越来越多懂农业有新知的年轻人加入种粮大军;新技术、新装备加速向农业生产领域渗透应用,实现了地力提升、产量增加;大国粮策更加精准富有“含金量”,激励更多增粮丰产的力量。

2022年5月17日,青岛平度田庄镇幸福庄村,植保无人机在进行“一喷三防”田间作业  李紫恒摄

新粮人:耕耘沃野生力军

  “90后”种粮大户宋来宝,皮肤黝黑,一说起种粮浑身精神。“袁隆平院士有禾下乘凉梦,我也有小麦亩产一千公斤梦。”

  今年夏收,宋来宝的麦田最高亩产突破了900公斤。十多年前,高中毕业的宋来宝从父亲手中接过几十亩承包田,从借钱买来第一辆拖拉机起步,如今已经成为安徽省涡阳县店集镇宋牌坊村宋来宝农作物种植业合作社负责人,流转土地3000余亩。

  宋来宝是当地人眼中“有本事”的新粮人。走进他的合作社基地,各式各样的农业机械设备让人眼花缭乱:大型收割机、高智能植保无人机、大型自走式喷雾机……

  和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体力耕耘不同,宋来宝挑起机械化、信息化种粮的“金扁担”。他的手机里有着各种农业农技服务的APP,经常参加各类大型农机展会和操作培训,研究如何用机械化实现精量播种,甚至还在自己的地里搞起高产攻关试验。今年夏种,国家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今年初他就先行试验,如今地里的玉米已长得快一人高了。夏种时,他结合前期试验结果,还专门绘制了栽培图:株距多少、如何施肥浇水、成本怎样控制一目了然。

  通过科学种植,宋来宝的小麦连年增收,从2010年时的亩产450公斤左右,达到了现在的约750公斤。“小麦亩产突破一千公斤,我相信能做到。”宋来宝充满信心地说,要努力探寻小麦产量的极限。

  根据农情调度,今年安徽夏粮种植面积4280万亩,较上年增加约10万亩,呈现“面积增、单产增、总产增、效益增”的“四增”态势。

  曾经“谁来种地”成为农业之问,而今,丰收的田野上越来越多有知识、有文化的“80后”“90后”新粮人给出了回答。

  4年前,“90后”海归硕士平东林回到安徽省天长市汊涧镇张营村干起了农业。那时村里人质疑他“混不下去回村里种地了”。平东林用了4年时间,让父亲和村里人信服:知识能够变革农业。

  2018年,平东林从当“飞手”提供单一无人机飞防服务起步,逐步扩展延伸至耕种管收售全链条农业社会化服务。他用产业化、市场化的思维经营农业,秸秆回收曾被村民们视为赔本的事情,却在他手中发展起秸秆炭化产业,成为挣钱的“金秆”。一公斤水稻产生近一公斤秸秆,而3000吨秸秆可以制成2000吨炭颗粒,每吨能卖1200元。平东林还通过全程托管进行规模经营,统一水稻种植品种,销售品牌大米,又通过消费者认养土地,倒逼绿色种植,提升粮食附加值。

  “当产业链不断延伸,以市场思维主导生产端发展理念变革,粮田亩均效益也将获得提升。”平东林说。

  从宋来宝到平东林,不断涌现的新粮人正在成为耕耘沃野的生力军,他们用新知识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也探索着粮食增产的更多可能,通过引领示范带动更多小农户,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现代农业的道路。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全国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超过600万家,仅安徽省目前家庭农场就多达20.5万个、农民合作社达11.3万个,数量分别居全国第一和全国第五。

  农业生产中的人力变革正悄然发生,更多新粮人将成为保障和端牢“中国饭碗”的重要力量。

新粮技:农技+农机跑出加速度

  烈日炎炎,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种粮大户徐淙祥正在试验田里查看大豆、玉米长势情况。“种粮不再靠运气,要靠良种良法。”徐淙祥说,今年夏收,他配合选育的“阜航麦1号”小麦亩产达811.29公斤,再创新高。

  粮食生产出路在科技。夏粮丰收的背后,显露出越来越多技术力量的加持。

  良种是助力丰收的“中国芯”。一粒种子可以创新一个奇迹。徐淙祥告诉记者,“阜航麦1号”是经过航天育种并在海南、青海等多地选育,从中选出的优异品系,矮秆大穗、结实好抗病强,成为稳产高产的麦种新品。2021年,安徽、河南两省首次大规模推广“阜航麦1号”,种植面积超10万亩,当年实测亩产就达到787.8公斤。今年,更是创下亩产811.29公斤的高产。

  “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农业科技具有引领性的示范作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作物栽培研究室主任乔玉强说,该院精心选育小麦优良品种,全省各地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通过示范创建,涌现出一批高产典型。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以品种选育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了95%,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在小麦主产省安徽,打开“小麦种植电子地图”,小麦种植品种、地点一目了然,按图“索”麦,该省今年夏粮落实优质专用小麦超过3100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七成以上。

  除了良种,各种农业新技术、新装备也在加速应用,让种粮更有科技感、更加现代化。

  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峨山镇沈弄村的“智慧芜湖大米”生产示范基地,芜湖金晨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只需要点开手机里的“中联智农云”,就能查看土壤墒情和肥力。利用数字化和机械化,每亩水稻的种植成本至少节省了50元。

  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这“四新”科技成果转化,正在加速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亩均产出率,推动粮食生产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仅在安徽,今年以来,就选任科技特派员超过1万名,新建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站115个,遴选发布省级农业主推技术78项,为丰产插上科技翅膀。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种粮大户尚跃刚刚收获的麦地,已经整齐地长出玉米新苗。“株距相等,误差不超过5厘米。”他说,“过去种粮是‘漏斗播’,现在变成‘精量种’,一亩地节种1斤左右,不仅播种精度提高了,而且漏播率和重复播种率也明显降低了。”

  亳州市农科院院长刘坤告诉记者,如今广泛应用的农业技术,不少在几十年前就已经诞生,但只在这几年飞速推广,对粮食和农业的贡献率远高于过去。“过去有技术但没有应用,重要原因是农机装备跟不上,相关的应用条件达不到,比如拖拉机,由于土地分散,大型机械没法使用。”刘坤说,贯彻“藏粮于技”,更多地是要让技术潜力得到释放。

  在国家粮食生产百强县安徽省涡阳县,当地农业农村局生产室主任杨玉亭说,以前农机装备跟不上,制约了“藏粮于技”的效果。2019年以来,机械化水平上来了,拖拉机、收割机都有150至200马力的,深翻播种机也有北斗卫星定位,就像装上“智慧眼”,不仅整地、犁地质量提高了,而且避免了漏播漏种。

  病虫害防治、施肥等田间管理从“人工”走向“机管”。今年安徽省仅小麦赤霉病防治就投入现代高效植保机械超过2万台/套,在监管平台注册的植保无人机有2万架,有效避免了小麦赤霉病发生,确保了粮食丰产优质。全省二等以上小麦占比超过90%,其中一等小麦占比超过77%。

  高性能农业机械的应用,既提升粮食生产质量,也提高粮食生产效率。今年夏收期间,安徽省投入联合收割机20万台,烘干机械1.6万台,用10天时间基本完成小麦抢收任务,机收率稳定在99%以上,力保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不仅如此,减损也是增产。今年夏收期间,安徽、山东等地相继开展机收减损培训、示范和“大比武”竞赛等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安徽省农业农村部门实地监测,机收损失率较往年下降1个百分点,帮助该省挽回小麦损失3亿斤以上。

新粮策:盯住抓粮人激活种粮人

  “实际种粮3000余亩,应发补贴6万余元。”尽管夏收已经过去,但宋来宝算起今年夏粮的政策补贴账仍然满满的获得感,除了政策补贴外,今年他3000多亩地的深翻、打药也都获得了政府的项目支持。

  保障粮食安全,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其中重要一项就是激励种粮人多种粮、种好粮。今年5月,为应对农资价格上涨形势,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中央财政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100亿元,支持夏收和秋播生产,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种粮增支影响,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此次补贴对象明确为,实际承担农资价格上涨成本的实际种粮者,包括利用自有承包地种粮的农民,流转土地种粮的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开展粮食耕种收全程社会化服务的个人和组织,确保补贴资金落实到实际种粮的生产者手中,提升补贴政策的精准性。

  “农业生产风险大,过去种粮大户也是大风险户。近年来,国家日益强化和精准的补贴让我们越来越安心种粮了。”徐淙祥说。

  导之以利,让种粮人更有积极性。近年来,国家强化农民种粮收益保障,稳步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完善稻谷补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等政策,推动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现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今年全国两会上,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徐淙祥递交了一份议案,希望完善对优质高产示范田的保险政策,让更多规模种植户受到保险保护。

  今年,夏粮小麦市场收购价创历史新高,开秤即达到1.4元每斤,此后高开高走,一度冲到1.6元每斤,目前虽然回落到约1.5元每斤,仍在高位运行。

  “今年这个价格极大激励了种粮人的积极性,这次夏种很多地方连田头地尾都种满了,基本看不到抛荒地了。”安徽省淮南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震宇说。据测算,今年小麦价格较去年每斤只上涨0.4元,却可实现每亩净收益增加超过100元。

  近年来,国家要求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制定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规定配套考核办法,压实地方党委政府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同时将年度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各省份,推动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义务共担、责任共扛。

  安徽在全国率先制定省级层面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两个清单,设立支持优质粮生产的专项资金,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提出使亩均财政投入逐步达到3000元以上。在种业振兴方面新增安排种业资金1亿元,在农业保险方面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产粮大县全覆盖。鼓励小田改大田,推动农业大托管……无论是中部粮仓还是西南山岭,各地都在想方设法最大限度激活粮食生产的人力、地力等要素,实现增产增收。

  随着全国夏收基本结束,夏种夏管正在展开,又一季的希望的种子播下,锦绣大地上新力量仍在生长,新的收获开始播种!

刊于《瞭望》2022年第28期

延伸阅读

☞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端牢中国饭碗

☞ 北方高温+南方强降雨,今年夏粮怎么收?

☞ 如何防止粮食危机全球性爆发?


长按上图,关注【瞭望微信

总监制 | 史湘洲
监 制 | 杨 越
编 辑 | 喻千桓

如有收获,请点一下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在美国104.大厨房没食物像蜜蜂一样的勤劳德气候学者:全球热浪与这些因素有关逃离23国限制粮食出口!粮食危机加剧:17亿人遭遇饥荒|腾讯新闻-财看见瞭望|“硅幕”背后的数字治理博弈瞭望|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下 深入推进强军事业瞭望|“海盗美国”的生死思维【解局】抗旱保粮,大意不得瞭望|全球科技新博弈:科技创新呈现六大趋势瞭望|家庭、政府、社会之间,监护困境儿童何以为家?瞭望|新“八级工”制助推制造强国哪些佐剂可增强局麻药的效能?是什么让一段20行代码的性能提升了10倍哪些因素决定蛛网膜下腔麻醉的持续时间?中国产奔富酒今年问世,澳酒业仍期待重返中国市场!CEO称:中国对澳洲葡萄酒“仍有需求”!猴痘会全球大流行吗?A股防猴痘概念,哪些是真,哪些是虚?打卡杜鲁门小白宫你是“野生”心理咨询师吗?丨你有做心理咨询师的潜能吗?2022庭院: 引狼入室鸠占鹊巢之荠菜瞭望|精准发力护航经济行稳致远Meta遇劲敌?外媒称苹果VR眼镜将近完成,预计明年问世2022儿童零食红黑榜发布!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一目了然瞭望|筑牢5G数字经济底座瞭望|西方技术联盟冲击瞭望|七个关键词解码生物经济提前4年!联合国预测:印度将在明年问鼎全球人口第一大国【旅行】今年法国人更喜欢7月去度假,这些因素影响大全球陷入粮食恐慌!中国会遭遇粮食危机吗?去年花46亿进口,粮食安全真正的软肋竟是……瞭望|美私营监狱侵犯人权乱象与根源瞭望|智博会上看未来上线3月,月销售额60万+,Soileta如何以超级食物,打造健康饮食生活方式品牌?阴险卑鄙!拜登忽悠泽连斯基把乌克兰2000万吨存粮运出国…没了粮,仗还怎么打?澳政府对粮食危机毫无准备,粮食供应成严峻挑战!澳洲粮食产量受重创,“缺货潮”恐继续恶化!瞭望|网红云南森消应急救援记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