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魏:这些你信以为真的育儿「脑科学」都是骗人的,看看你中了几条
「右脑开发」「大脑只用了 10% 」……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养育真理」,听起来很前沿,很玄妙,实则大都是未得到科学验证的假货,是商家的营销噱头。
「别人10 分钟看完 10 万字的书还过目不忘,我家孩子大脑开发得肯定还不够……」
「人家 30 分钟能记 100 个单词,我家孩子是不是错过大脑开发的敏感期了?」
「想帮孩子提高成绩,要不要给他报班开发右脑,或者训练一下超级记忆术?」
这些所谓的「脑科学研究成果」,蒙蔽了太多家长,也给骗子提供了各种可乘之机。
一起跟随 Dr. 魏,来逐个击破这些育儿谣言吧!
误区:左脑掌管语言逻辑,又称「学术脑」;右脑掌管艺术创造,又称「艺术脑」。开发右脑会让孩子获得创造力,赢在未来。
流毒指数 ★★★★★
乱讲!
千万不要被这个看似科学的论断给镇住了。
简单地把人类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是一种人为的夸大。
虽然从生理上来说,人脑的确分为左脑和右脑两部分,但从功能上说,我们是「全」脑人。
左右脑的分工侧重不同,并不代表不同工作完全由某个脑区来负责。某一个脑区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占主导一点,但并不代表另外一边的大脑不做事。
追根溯源,左脑与右脑的这种二分法,源于 1981 年诺贝尔奖得主罗杰·斯佩里 ( Roger Sperry ) 的裂脑研究。20 世纪 50 年代斯佩里第一次发现左右大脑的工作侧重不同,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然后引起媒体轰动。
但科学家讲的是左右脑分工不同,侧重点不同,媒体传播的却是左脑干这个、右脑干那个。媒体传播的概念更简单容易记,这个错误的概念就流行起来了。
大脑的确分成左右脑,但大脑不是独立工作的。任何动作都需要左右脑协同工作,大到语言、运动、艺术、情感、听觉、嗅觉等,小到拿一支笔、扔一个垃圾等,任何一件事,都是由左右脑协同完成,做任何一件事都在开发右脑。
所以,「右脑开发」是误区!
误区:有些人脑子好使,智商高,是因为开发使用率高;一般人的大脑只开发了 5%~10%,还有 90% 的大脑功能是闲置的。
流毒指数 ★★★★
瞎说!
先说说这个 5% 和 10% 的传说吧。
有人说,这是爱因斯坦说的,或者说这是解剖爱因斯坦大脑后的结论。其实,这句话并没有在爱因斯坦正式的文献中出现过。就算他老人家真的说过,也要看是在什么语境下说的,很可能就是一句玩笑话。
而爱因斯坦大脑解剖报告也从未提到这一点。大家要注意识别这种拿科学巨匠来演绎的、听起来非常科学的谬误,避免以讹传讹。
另外一个版本,大概来源于大脑含有约 140 亿个神经细胞,约占脑重量的十分之一,剩余的九成是其他组织,比如胶质细胞。在对胶质细胞机能没完全理解的年代,人们认为大脑中只有神经细胞对智力起作用。
其实,胶质细胞也不是吃闲饭的,它们有为神经细胞提供营养、提供支撑,形成髓鞘、增进传导速度等多种功能,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个误解又被电影给强化了。几年前热映的科幻电影《超体》中,摩根·弗里曼 (Morgan Freeman) 扮演的教授,在影片里头一脸严肃地讲「大脑已经开发了 28%,能感知任何人的思想」「如果开发了 100% 会怎么样?我不知道」的时候,简直要让人笑傻了。
无论是你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其实大脑一直在做各种运算。也就是说,大脑一直都在不停地运转。
所以,开发大脑是一个错误的隐喻,似乎我们可以像挖金矿一样去从大脑中挖出点什么;而聪明养育真正的难点不在孩子那里,其实在家长教育这里。
聪明养育,育儿育己。现实也是如此,我们很难奢望一位不爱阅读的妈妈能培养出一个热爱阅读的孩子。
误区:学习每种知识都有敏感期,大脑发育到一定阶段就不长了;错过了敏感期,孩子怎么学都学不好。
流毒指数 ★★★★★
忽悠!
有敏感期这个概念,但是没有那么夸张,夸张到「错过了就不行了」的地步。敏感期理论被引入儿童心理领域,尤其是学习领域之后,被过度阐释了。
最常见的就是有人认为 2~3 岁是儿童学习口语的敏感期,4~5 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敏感期,等等。很多家长为此忧心忡忡,生怕错过了孩子的敏感期之后,就错失了学习的最佳时机。
的确,有很多领域,比如艺术、体育、语言等等,过了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学起来会更艰难一些,所花费的时间会更长一些,但是,这并不是说「敏感期」不可错过。对很多人而言,成年之后相对专注的时间少了,自然学起来就很难了。
以家长最关心的语言敏感期为例,学习第二语言最好的敏感期如果过了,并不意味着孩子就学不好了,只是可能会更费力一点。但是,请注意,这只是量上的差别,而不是本质上的不行。
而且,很多人以为「大脑发育到一定阶段就不长了」,孩子还很小,就急着带孩子尝试各种「大脑开发」训练,这也是一种误解。
现代脑科学研究已证明,成年人的大脑也具有可塑性。也就是说,脑细胞是不断更新的,只要你想学习,懂得学习的方法,都可以拥有聪明的大脑。
误区:记忆力强的人智商高;学习记忆术可以提高智商;智商高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就。
流毒指数 ★★★★
胡诌!
没错,记忆力是可以训练的,但请注意:记忆术的表演性大于实用性。
所谓的大脑开发实质是什么?现在好多打着大脑开发名头的训练,做的都是记忆训练的事。
对于记忆训练,爱贝睿本来是持中性的看法。但过度的宣传,让记忆训练本身,变得很负面。记忆术可以有,比如当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记忆力真的不够用的时候,可以借助一下。
但是,人类学习的实质,或者说教育的目的,不是死记硬背东西,而是理解东西。把记忆力等同于智力,这是错误的。
记忆术不是让你理解,也不会帮助你理解,这是非常确定的。也就是说,记忆术可以帮你记一些枯燥的、没有规律的东西,可具体应用时还得靠自己去理解。就像很多法律名词,你可以依靠记忆术背下来,一上法庭,怎么运用法律,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记忆,是帮你记住;理解,是帮你记好。真正的学习,还是理解,只有理解了才能融会贯通,才能创新。这才是人类智力的持续。
误区:多运动会让孩子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学习好的孩子不应去练体育;运动占用了学习时间,是在耽误学习;运动多了,孩子玩儿野了,会不爱学习。
流毒指数 ★★★★
瞎扯!
从脑科学来讲,运动不仅不会破坏学习,反而还会促进学习。运动会使脑细胞得到更多的氧气和养分,能帮助神经元生长。
虽然运动对智商的提高还没有量化到锻炼到多少,智商提高了几个点的地步,但是,运动是怎么促进大脑发育这个道理可以讲,这个趋势是存在的。
而且,智力(注意,不是智商)的发展是一个终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运动一直都在起作用。中国的孩子,在运动方面还是比较欠缺的。
运动的好处,更远一点来说,还可以开阔孩子的眼界和思维。这个眼界,就是对世界的了解,要走出去,动起来,仅仅待在屋子里面,是无法了解真实世界的规律的,也不知道这个世界是怎样运行的。
误区:头越大、脑重越重,人越聪明
流毒指数 ★★★
胡说!
19世纪的科学家真心相信头大更聪明。当然,头大,更准确的衡量标准是「脑容量」或者「脑重」。
众多学者为了科学,前仆后继贡献出了自己的大脑,结果发现:
人类的平均脑重是 1400 克左右。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脑重高达 2000 克;
而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脑重只有 1282 克;
诺奖得主、法国作家阿纳托儿·法郎士的脑重只有 1017 克。
即便是,聪明如爱因斯坦,科学家也发现,他的脑重只有 1230 克,比男性的平均水平是要略低的。只是爱因斯坦大脑的前额叶、体感运动、顶叶和枕叶等皮质比同龄男性稍大。
所以,脑容量的大小与聪明程度的关联不大。更何况,脑重相同的人,头也不一定也应当大,头的大小与聪明程度的关联更小。想知道孩子聪不聪明,真正的关键在于大脑皮质的结构与连结。
聪明程度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涉及记忆力、注意力、推理能力、计算能力等等。想只看一个指标就知道孩子聪不聪明?至少目前科学界没这个说法。
结 语
这些育儿路上的大坑,你踩到了么?
赶走育儿中的伪科学,不是一件容易做的事情,但总要有人为此坚持。
我们旗帜鲜明地来个总结:
1. 我们反对打着脑科学的幌子,进行不科学的「右脑开发」「全脑开发」;
2. 不少打着「激发大脑潜能」旗号的儿童教育,都不过是营销噱头;
3. 对「敏感期」不必反应过度,成年之后大脑依旧具有可塑性,用对方法,变聪明不会嫌迟;
4. 记忆术训练,并不能真正让你的孩子变聪明,学习的实质绝非死记硬背;
5. 运动非但不会耽误孩子学习,反倒能促进孩子大脑生长;
6. 至于头大的孩子更聪明,更是无稽之谈。
育儿的升级打怪之路处处是坎坷暗坑,爱贝睿专家小课帮你避开有毒的育儿思维误区,为你的养育提供有力的指导,让爸妈们养孩子少走弯路!(了解课程详情请看今日二条)
爱贝睿狂欢 618
【专家小课年卡】
原价 299 元!
▼ 现在抢购,仅需 199 元▼
🔥前沿科学,从此育儿少走弯路🔥
▼ 点这里,立即抢购给孩子更好的未来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