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来小姐 | 作者
张敬、青橙 | 编辑
Pexels、网络 | 图源
老人溺爱,家长纵容,孩子脆弱……评论区纷纷做出猜想。即使事后妈妈发文道歉,表示孩子得了双相情感障碍。
网友们也并不买账:
如果他真会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伤害,父母为什么放任孩子不闻不问?不是更应该严加看管吗?
争着争着,渐渐歪楼,成为「儿童教育」大型辩论现场。严一点吧,扼杀了孩子的活力和个性,长大了控诉原生家庭;松一点吧,养出一个我行我素的熊娃,只能等社会教他做人。▲长按扫码即可进入聊天室
我是一个在爱上很投入,在教育上不太用心的家长,从来不曾有计划地培养孩子。我小时候,谁培养我了?是啊,想想我们小时候,父母哪里care什么「教育」?我们野蛮原始地长大了,大到几乎忘了小时候的自己是什么样。一下让人想起自己小时候,炸蛐蛐、烧蚂蚁、踢电线杆、涂鸦拆家的往事。儿童的心智如同动物、原始人或者非正常人,儿童的成长过程,类似人类从原始阶段进化到现代文明。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直白点就是:人生来就欲念缠身,但通过道德礼仪约束,能够无限趋向于善。所以,小孩天生是「恶」的,未来可能成长为「善」的,也可能成长为「恶」的。这个理论影响深远,直到现在也有人觉得「棍棒底下出孝子」,用擀面杖和拖鞋底把孩子收拾服帖,他将来才不会闯下大祸。但持相反观点的人,坚信「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天性善良,是家长的过度养育扭曲了孩子的自我。一组研究者邀请135名3、4岁的儿童,玩“猜谜游戏”。他们故意把谜底留给孩子离开房间,然后要求孩子“别偷看”。135个孩子里,110个偷看了谜底,其中61个撒谎说没看。2组和3组的孩子撒谎人数都差不多,1组撒谎率却却特别低。原来,通过镜子,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形象、五官、神态的孩子,会更加重视自己对待外界的方式,从而形成更强的自我意识和道德标准。尽管哈佛教授Steven pinker的研究已经证明:孩子压根不是白纸,而是携带不同的基因配置来到这世上。但很多父母仍然坚信孩子「无比纯洁」,生怕环境把孩子带坏了。他们举报游戏、动画、电视剧,确保让孩子不受外界污染,成长为纯洁的小天使。其实,「性恶论」不全错,「性善论」不全对,「白纸论」更是不靠谱。往严了管,还是往松了管,其实还有一个相对来说,更加科学的答案。简单来说,就是将父爱式的规则约束,和母爱式的支持共情,融会贯通成的一种育儿方式。孩子犯了错,既要批评教育,发挥「父性」的规则功能;假如他有一对「权威型」父母,面对儿子在公开场合撒泼打滚。首先,树立规则,动用强力:你现在必须停下来,听我说。然后,表达理解:我知道你不高兴,不能骑平衡车,很委屈,觉得全世界都在跟自己作对。最后,引导方法:不如从车上下来,赶紧做完核酸,我们就能尽情地骑车了。孩子的越界行为被制止,负面情绪被看到,也知道怎么办了,自然不会继续撒泼耍赖。经济学著作《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的作者,美国西北大学和耶鲁大学经济学的两位教授,经过长达10年、覆盖数百人的调研之后发现:相比说一不二的「专断型父母」,和纵容无视的「放任型父母」,「权威型父母」的投入产出比最高,孩子成长得也最稳定。而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鲍姆·林德,从长达10年的教育研究中也发现:权威型父母的孩子认知能力和社会能力发展,胜过专断型父母和纵容型父母。事实上,它也并非十全十美,但起码有效避免了2种问题:《黑镜》中溺爱孩子的妈妈,为了保护孩子,竟然给她大脑安装「危险过滤系统」,马赛克化所有血腥暴力场景。结果呢?由于没见过血腥暴力,孩子把妈妈打得头破血流,然后离家出走。一个没见过「危险」的孩子,如何能在危机重重的世界中生存下去?父母关注孩子的幸福,总是恐惧自己做得太少,这种过度保护的「母爱式教育」,虽然「安全」,但并不利于孩子融入社会。《梦华录》里的三娘,几乎无时无刻都在逼孩子读书,结果孩子逆反了,认别人当妈。过度管束,是「父爱式教育」,给予孩子太多规则和约束,但没有给他内化规则的柔性支持:鼓励,理解,尊重。保护过头害了孩子,严苛过度推走孩子,哪个都不完美,但「完美」不是我们推崇权威型父母的原因。因为它也有缺陷,不仅对父母的时间、精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权威型父母和孩子关系太平衡,可能导致孩子一切听父母的,本身的特质、潜能和个性发展却排到第二位。也因为如此,国外对这类权威型父母充满争议,称他们为另一种形式的「直升机父母」。可相比过度保护、过度管束带来的恶劣影响,权威型父母努力引导孩子不走偏,但不过度干涉孩子的成长节奏。其实,孩子真正想要的,不是快乐和成功,而是「心甘情愿」地长大。就像家庭中常见的「懂事的老大」和「扶不上墙的老小」。父母在前者身上投射了「成功」理想,在后者身上投射了「快乐」需求。他们往往都不喜欢这样的自己,对父母各有埋怨,仿佛内心有一个耍泼打滚的小孩,渴望补偿伤痛。回望自己的内心:那里是否住着一个被抛弃、被吞没、被忽视的小孩?我们是否渴望通过孩子,来补偿自己缺失的自由和安全感?有时候,孩子是在替我们表达,甚至代替我们的父母,给予我们绝对的满足。在60分的关系中,我们有更多空间,可以看见自己的需求;也有更多理性,可以看见真实的孩子。经由这个站点,我们终将跌跌撞撞地出发,一路不停地,驶向更广阔的天地。孩子所看到的世界,决定了他会成长为怎样的人。扭曲的心理,往往也折射出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里无止境的溺爱,究竟是疼惜,还是教育偷懒的借口?家庭教育的“尺度”应该在哪?“熊孩子”,还有救吗?今晚八点,来壹心理App聊天室,和心理咨询师杨越尧一起,聊聊“熊孩子”那些事。
作者介绍:芒来小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婚姻家庭咨询师,此刻心理APP入驻咨询师。公众号:芒来小姐(ydsakyml)
点个“在看”,重视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