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为什么说,追求“轻松稳定”已经成为年轻人的精神鸦片

为什么说,追求“轻松稳定”已经成为年轻人的精神鸦片

职场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又到了一年毕业季。

5月份,国家统计局发布,16-24岁青年失业率20.8%。而按往年数据,每年6月和7月,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才是这个年龄段青年失业率最高的时候。

就业形势如此严峻,但根据五年深度陪伴青年人走向职场的经验,以及一次跨越多地的深度访谈,我却发现,很多农村青少年都在陷入一场求职悖论:一方面,他们梦想拥有一份轻松稳定的工作,另一方面却高度自卑,习得性无助。



文|欧阳艳琴

编辑 | 王海燕

轻松稳定,一种“漫山遍野的罂粟”

5年多前,我们创办实务学堂,想为失学的农村青少年探索一些新的职业发展道路。去年,因为学堂本身的发展,也因为大环境变化,我们到全国各地,深度访谈了30来个15~20岁的农村青少年。

我们本来是想寻找那些偏离了主流学历体系的农村孩子作为访谈对象,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实际上跟普通高中和高校,职业高中和大专的孩子,甚至已经工作了的年轻人都聊了。结果发现,那些学历体系内的年轻人,同样在走入职业误区。

《二十不惑》剧照

访谈中最让我吃惊的发现是,所有年轻人的价值观高度趋同。谈到未来时,他们十有八九会说,希望以后找一份“轻松稳定”的工作。当然,何为轻松稳定的工作,不同的孩子描述不一样,普通高中和普通高校的学生想进体制,“想吃铁饭碗,吃到死”;职校学生,则想做“办公室工作”,成为白领。

只有一个孩子说,希望以后做公务员,改变社会。我问他,你知道公务员是怎么工作的吗?想实现抱负,还有其他途径吗?这些他都不太能答上来。但能这样想,本身就非常少见了。

我还想起,去年我认识的一个孩子,在一家连锁餐厅做了两三个月的服务员后,在爸爸的支持下辞职了,理由是“人生不应该吃苦”。结合在湖南广东的调研,我在震惊之余意识到,追求“轻松稳定”,已经成了“漫山遍野的罂粟”,在侵蚀年轻人的梦想。

我并不是说个体追求轻松稳定有错,相反,作为一个农村家庭走出来的孩子,我尊重这样的梦想。但问题是,种过庄稼的人都知道,付出才有回报,耕耘才有收获,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很多人会说,他们是因为经济下行,才选择求稳的,但从逻辑上来说,整个社会的不确定性已经很高了,你还非要稳定,这不就是缘木求鱼,逃避现实吗?

《不求上进的玉子》剧照

也曾有带着孩子来咨询的父亲说:“他们现在的条件比我们当时好多了,以后怎么着也应该比我强吧?”我只能提醒这位父亲,那可未必,毕竟他在城市打拼的年代,GDP增长速度比现在快多了,他的孩子很可能没有机会再经历那种财富增长速度了。

那孩子们追求“轻松稳定”的梦想从何而来呢?一部分来源于家长,我们访谈的孩子,父母工作的类型相对单一,有开店的,有做农民的,有做装修的,有在流水线的,他们无一例外会告诉儿女,好好读书,以后找一份有别于他们的“轻松稳定”的工作。

当然,在我看来,对孩子们影响更深的还是学校和社会。我曾在网上多次刷到过类似视频,一个老师拿着一堆硬币和一堆100元的纸币对比,然后告诉学生,如果你们不好好学习,以后赚的钱就像硬币那么重;好好学习,赚的钱就像是纸币这么轻。

但好好读书,不断升级学历,真的就会有承诺中的“轻松稳定”的工作吗?一个简单的数据,2023年中国公务员报考超过200万,能“上岸”的却只有3万人,也就是说,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找到他们所谓理想的工作。

《乔家的儿女》剧照

这两年,我们调研的很多职校生也会选择3+2,把中职学历提升到高职,把大专学历提升到本科,并选择计算机这类时髦专业。但他们并不知道,很多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也就是教点office操作,少部分人能学点PS,能把PS用得比较熟练的,已经是极少数。这样的职校毕业生,当然可以去电商企业做客服,相当多依然是被送进了工厂。

在实务学堂,我们原本也顺应潮流,开设了计算机和新媒体这类课程。结果发现,少量学生成为了程序员,但更多学生待了三年,也未必能去做设计,做新媒体,去做编程,因为这些工作的技能门槛,很多人跨不过去。

实务学堂的创始人欧阳艳琴(张雷 

与此同时,长周期学习还会带来新的问题,比如我们以前有个学生,初中毕业后来到学堂。有一次我们内部讲脱口秀,他说如果不来学堂,应该已经存了10万块了。我说,按你来学堂前的工资水平,三年大约能存4.5万,四舍五入,算10万吧,加上学费,再四舍五入一下,你其实损失了20万。

这当然是玩笑话,但其影响却是真实的,即学生的学习成本提高后,他如果不去干高回报的工作,就没法说服自己。

dirty work

正是基于那次访谈和过往经验,去年9月,我们把实务学堂的学制改成了半年,同时取消了很多听上去很体面的“专业课”。

我们原本认为,这些孩子在成长中遇到了很多问题,起码需要三年才能养成新的习惯,培养新的技能。这个判断本身没有变化,但社会上的许多职业,需要的并不是学历,而是经验,短学制也有助于学生调整预期,所以我们决定,让学生先走上职场,我们再跟进帮助。

一些15~21岁的学生辍学后来到实务学堂学习(张雷 摄)

在他们走上职场之前,我们只着重培养几个方面:一是重新建立职业认知,告诉他们,并非办公室工作才是好工作,即便办公室工作好,刚进入职场也不一定找得到;二是理解职场的交换价值,一个人能在职场上拿到多少报酬,取决于他创造的价值,而非他的学历;三是养成积极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

比如我们有个女孩,16岁就开始工作,去的是一家很小的电商企业,全公司只有几名员工。这个女孩一开始的工作是发货,就是从仓库里把东西找出来,打包好,发出去,非常简单,收入也不高。

《这货哪来的》剧照

后来我们每周跟她复盘时发现,即便如此,她也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她工作的是一家古着店,商品都是孤品或数量很少,等于仓库里800多件衣服,就是800多个品类,发货时寻找起来非常困难。

我们就问她,你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她就想办法,先熟悉现有商品的分类和存储,再做成一个文档,然后尝试优化。这个过程中,我也会提醒她,你一定要保证,做这件事是经过老板允许的,否则可能就成了添乱对吧?

后来她去跟她老板沟通,把这件事做成了。可能是看到她处理事情的能力,加上一些其他状况,她老板又派她去清洁衣服。她又遇到新的问题,比如所有衣服都要手洗,很累,洗衣服的地方还有蚊子。那我们就和她继续讨论解决,还告诉她,很多职业中,都有这样的dirty work,即便反复优化,还是得花很多时间、精力,来来回回做,而且并不总是会很快搞定。

再后来,因为做得比较好,她老板就让她去做客服,去淘宝店上新,后来还让她负责一个很小的公众号,薪水当然也有所提升。这里面其实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新东西,就是一步步积累,锻炼新的能力。

《这货哪来的》剧照

也有一些孩子,想的是挺好的,希望能做更好的工作,学更多东西,但容易“嫌弃”一开始的基础工作,在团队中眼高手低,就不容易长期留下来并不断提高。

这就是一个年轻人在职场初期可能遇到的问题。我们服务的孩子,大多都是这种,十七八岁,被主流的教育系统甩出来了,只能自己艰难地寻找方向。

为了指导他们就业,我跟很多资深的HR、业务管理者交流过,结果发现,他们都特别看中“脚踏实地、长期积累”,并且断言,无论起点多低,两三年下来,你总能在一个行业里立住脚。相反,你在学校里待个两三年,能解决这些问题吗?解决不了。离开学校之后,还是一样,要从零开始。

《今日宜加油》剧照

更糟糕的是,在中国当前的教育体系下,只要你不出大问题,中规中矩,总能在升学这条路上走得很长,看起来是让你受训了更长时间,但实际只是延缓了进入社会的时间,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放弃幻想,面对真实

无论是幻想“轻松稳定”的工作,还是拼命延长在校时间,本质都是因为不能面对真实世界。

《宽松世代又如何》剧照

什么是真实世界?就是比如你想成为助浴师,给老人洗澡,那就必然面临“洗着洗着,老人突然大小便了”这种突发状况,那你能不能接受?以前我们还有个学生想做 up主,我们就建议他先去了解一下up主是怎么做的。他后来就发现,up主并不是像视频里展现的那样光鲜,工作也并不轻松。

这些都是真实世界的一部分,但很多孩子缺乏的也正是真实世界的体验感。我是80后,我还小的时候,学校会放农忙假,我们会跟着大人一起插秧,收茶籽油,身边的邻居全是亲戚,只要一家办事,从几岁到几十岁,周围所有人都要参与。

在如今的城市里,一些中产孩子会在父母的工作或社交圈里,参与一点“痛苦的社交”,也会通过夏令营或者兴趣小组结识朋友,做一些实践项目,拓展眼界。这些都是很真实或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

但我们调研的这一批农村孩子,他们家还在农村,平时上学却在县城,至少在镇上,由家长陪读,每天只能往返于学校和住所之间,两点一线,非常单一。节假日他们会回到老家,但可能附近村子里的同龄人都不认识,于是只能刷手机。而手机里的游戏和短视频又带来另一重幻觉,好像这个世界上的好东西全都唾手可得,一个人随随便便,就能找到又好看又有钱又有才华又能理解自己的完美伴侣。

《爱的使命》剧照

每天禁锢在校园里,埋首书堆和手机的后果是,这些孩子已经不知道,真实的社会是很丰富的,其中当然也包括真实的困难和挑战。所谓希望轻松,本质是害怕和虚弱,是长期在不真实的环境里,对自己的力量没有信心。

这种不自信有时甚至来自想象。比如我们去调研时,新冠疫情还没有结束,我们就问孩子们,以后是否愿意做医护人员,大部分孩子都不愿意,觉得代价太高,上夜班很辛苦。还有一个孩子说,要成为医生,就得背很多知识,说自己从小到大都在背诵,一想到大学还要背诵,并且有可能背错知识点,酿成大错,她就很恐惧。

孩子们的不自信还表现成很多其他形式,比如放弃沟通,比如躲起来,比如回避。我记得调研时,我们在一个村子里见到了两拨孩子,上午一拨来自重点高中,下午一拨正准备读职高或刚刚读完,刚开始工作。结果下午来的孩子,进门时,连身体都是佝着的,甚至头都抬不起来,直到后来聊得比较开了,他们才放松下来。

也是因为不自信,我们以前有个学生在拿到很好的offer后,直接放弃了。这里就出现了一个悖论,这些孩子一方面幻想轻松稳定的工作,另外一方面又很自卑,习得性无助。

《凪的新生活》剧照

他们并不知道,所有人都会经历职场初期,比起点高低更重要的是,知不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能不能做好眼前的工作,能不能提高专业技能。我希望帮助孩子们建立自信,学会和地位更高经验更丰富的人交流,分得清对事和对人,分得清PUA和正常的批评,变得更自信,而不是更恐惧。

我们以前有个孩子,如今在一家教育科技公司里面做产品经理,兼做一点运营工作,早已能独当一面。但她刚工作的时候,同样很多次都想要离职,原因也多种多样,有时候是团队发生了变动,有时候是业务停滞,确实都是外部因素。

我们有一位导师,大约半个月跟她一对一沟通一次,每次一个多小时,也不是直接给她建议,就是帮她梳理,真实的问题是什么,怎么面对。两年以后,她成了团队里很重要的角色,也变得很自信,知道自己积累了多少行业资源和技能,所以如果要跳槽找工作,心里就变得很有底。

这名同学后来还总结,进入职场后,第一,能赚钱能独立做决定的感觉太爽了,终于不再受制于父母;第二,她以为早就学会了的东西,到了职场才发现,其实并不会。比如她以前一直都认为自己还算积极主动,但真到了职场以后才意识到,积极主动的意思是,在各种不利的外部条件下,还在想怎么办,还在想如何双赢。

普通人也能过好一生吗

其实我很理解,为什么那么多农村孩子追求“轻松稳定的办公室”。

因为他们的上一代人刚刚摆脱饥饿,从农村来到城市,走上流水线,进入工地,日晒雨淋,“手停口停”,工伤概率不低,还普遍缺少社会保障,也没有能力把孩子带在身边或给予更好的教育,甚至不能为父母养老送终。他们希望孩子多学点本事,过上和他们不一样的体面而有地位的生活。这个梦想,本质上是许多人改变阶层的梦想。

《当幸福来敲门》剧照

但也是在这一代年轻人长大成人的20年里,中国已经从很长一段时间的GDP高速增长,逐渐进入低增长时期,个人与家庭的命运,也将由此改变。直白一点说,很多人注定无法像曾经梦想(或者说幻想)过的那样,过上“高人一等”的“轻松稳定”的生活了。而好消息是,作为一个普通人,还是可以过好这一生的。

我们学堂曾经请过一个面包店店长阿珍分享职场经验。阿珍曾是一名普通店员,所以有学生问她:在职场上如何晋升。她沉吟了很久才说:“好像没有想过要晋升,但如果把手上的事情做好了,自然会有提高,也自然会获得机会。”

阿珍指的是这样一些事,比如做服务员时,尽力去理解并满足客户的需求,“对方的负面情绪背后,是不是有正面的需求说不出来”。此外,她也很喜欢把一些琐碎、杂乱的事情“捋顺”,弄得明明白白,虽然她一开始意识不到,这就是工作中的统筹思维。正是因为有主动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她才顺理成章当上了店长。后来,因为她对人的兴趣,她还做过公司的人事经理。

《幸福的面包》剧照

另一位来我们学堂的面包师Soya则分享说,她在考研失败后,路过面包店,被一块面包和当天的好天气治愈,于是应聘到店里工作。一开始是服务员,结果当她清早给顾客装上面包,听到对方开心地笑着说“哇,还是热的”时,她就感到幸福。

成为一个面包师之后,每一年的新年目标,Soya写的都是:出品稳定。

出品稳定需要很多条件,房间的温度、手的湿度、当天的气温等等,都会影响发面的情况,影响面包的出品。“做一名好面包师,关键是面包出品稳定。”Soya分享这个的细节,大家印象深刻。

在创立实务学堂时,我们的愿景是“为美好社会培养珍贵的普通人”。其实,在职场中、社会上,这样普通的个体,在普通的工作里,做出了许许多多的创造。做普通人、做普通的工作,也并没有那么可怕。

实务学堂的课堂是开放的,孩子们有充分自由的学习空间(张雷 摄)

我不会在失业率高的时候,劝年轻人在学校里多待一些时间,而是会鼓励他们,更勇敢一点,去真实的职场,真实的社会里历练,去积累职业和人生的真实经验,探索自己的人生使命。

(本文作者欧阳艳琴系实务学堂的创始人)
相关阅读: 那些十几岁就辍学的农村少年,后来去了哪?






 排版:城子/ 审核:小风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

大家都在看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本期新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中国制造业升级的未来机会,产业创生需要追求极致的精神都在本书里!谁说纽约没蚊子!在美国已经成为最猖獗的城市之一了历史小说《黄裳元吉》第八十二章 后浪成都青白江:流淌的是文化,追求的是星辰美国成年人吸烟率接近史低 因为年轻人改抽大麻了当代年轻人的精神出口:在上班和上进之间,我选择“上香”摆摊,能成为年轻人的「正经工作」吗?“中国年轻乳腺癌YBCC专家门诊(湖北)”落户武汉协和医院,MDT诊疗模式为年轻乳腺癌患者增添希望加拿大与英国签署新协议 为年轻人提供工作和旅游机会!孤独已经成为一场「流行病」:5个孤独的社会成因梅华:回国,去哪里浪?鹏华基金“AI+”主动量化投资策略持续进化,追求“α与β”两手抓EB-5 合规性探讨: 佣金不披露、不透明,已经成为过去式了吗?朱学勤:一个民族需要仰望星空的人周末随笔日本单亲男子白手起家,靠疫情成功转型!33岁成为年轻土豪年商30亿!淄博烧烤正成为年轻人的麻药“年轻人发疯行为有多离谱?”很担心打架的精神状态...国寿安保基金黄力:贯彻绝对收益理念,追求产品长期稳定性GPU,已经成为“AI税”排队难求的灵隐菩提手串,正在成为当代年轻人的精神庇护神器!为什么说王熙凤的痛苦是加倍的?为什么说秦可卿是贾府败亡的根本?观点 I 亚裔美国人不再只追求“被融入”,还要在主流文化中自定义优势不断减弱,特斯拉已经成为“勇敢者的游戏”?【文学城漫画】子女婚恋,父母操碎了心在麦当劳打工6年买下4套房!澳男20岁实现财富目标,为年轻人储蓄支招2万买来一份实习,已经成为一门暴利生意废掉一个人最隐蔽的方式:让他一直追求“确定性”(深度好文)Linux 已经成为进入 IT 行业的必备技能网红追求“超辣”身材,整形后心脏骤停去世,年仅34岁!不再追求“出片”,当我丢掉“精致感”开始旅行江西工信厅厅长应炯:世界VR产业大会求“精”求“新”求“实”调查|体育项目已经成为美国富裕家庭儿童的标配?中式养生治好了年轻人的精神焦虑?练八段锦、晒背、看中医…干啥都比上班强!为什么现在这帮年轻人都开始反季捡漏了?年轻人:你说呢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