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国产悬疑片的天花板?
端午档最热门的电影,当属陈思诚监制,朱一龙、倪妮、文咏珊主演的悬疑片《消失的她》。
票房上,遥遥领先同期影片。有人甚至喊出它是“国产悬疑片天花板”的超高赞誉。但也有一些悬疑片爱好者认为该片存在明显的硬伤。
此片豆瓣开分7.5分,目前掉到了6.9分。《消失的她》作为悬疑片来说,到底成色如何?
(本文涉及剧透,介意者可看过电影后再看)
在所有类型片里,悬疑片可能是观众参与感最强的一种,它像是一场观众与创作者之间的智力游戏。
创作者负责提出一个谜题,并把观众带入到故事中,一步步揭开谜底。在这过程中,重要的是不能让观众提前猜到结局,但最后提出的解释又能让观众信服。
从这个角度来说,《消失的她》作为一部悬疑片在完成度上是合格的,陈思诚作为监制对悬疑片的把控,也是合格的。
但要说到了天花板的地步,那是夸张了。我认为至少有三处地方是需要细细打磨的。
第一点,是剧情的可信度上,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通俗地说,就是还有很多bug。
比如说,作为一个亿万富豪的千金小姐,上市公司的拥有者,李木子竟然没有任何一张照片,可以用来证明她的真实身份,这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在影片后段出现的报纸上,分明印着李木子作为亿万遗产继承人的照片。
所以,电影从最开始,何非(朱一龙 饰)要证明“这女人不是我妻子”,却想尽办法,也找不到一张妻子的照片,就显得很不合理了。
尤其是,故事设定在21世纪,移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一个亿万富婆竟然能做到全网没有一张照片,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证明她长什么样,会让人匪夷所思。
还有,闺蜜曼曼(倪妮 饰),在和李木子的最后通话中,其实已经定位到她消失前最后出现的地方,就是那座灯塔的海滩附近。
但是,她却不求助当地警方和熟人去寻找闺蜜,而是大动干戈地发动了几十个人,搭建那么大的场景,调动那么多人来配合她演一场戏,也让人觉得不太符合常理。
而且,就算她这么做了,一个话剧导演,竟然能做到演了这么大一场戏,所有的爆炸和枪击都能恰到好处地发生,所有配合的各方人士都能不出乱子,也是让人不太能信服的。
第二点,是片中人物的行为逻辑,有难以自洽的地方。
比如说,李木子这个角色。当她在海里发现自己被丈夫关进笼子,首先是不相信,接着是求救,这是合理的。
但当她发现丈夫拒绝了她的求救,转身游走时,却选择摘掉自己的氧气面罩,还“浪漫地”抬起头来,最后看了一眼“海底星空”,这就让人费解了。片中的李木子并非“恋爱脑”式的人物,发现丈夫不爱自己就命也不想要了。
事实上,当稍早前她发现丈夫违背诺言,再次欠下赌债时,已经明确拒绝帮他还债,并且准备和丈夫离婚,开始新的生活了。
让她决定再给丈夫一次机会的,是自己怀了身孕,而她想要这个孩子。
那么,这时她发现丈夫竟然想杀了自己,本能反应,不应该是努力求生并且保护自己肚子里的孩子吗?就算是普通人,在性命攸关时,除非一心求死,否则无论如何是会有求生本能的,哪怕徒劳,也要尝试挣脱牢笼而不是自我沉沦。
编剧这么写,首先是不符合人物的行为逻辑。其次,也是对女性的一种矮化,把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属,丈夫要杀她,她就不活了,肚子里的孩子也不要了,仿佛失去了丈夫的爱,就失去了活着的一切意义。
同样的问题也在电影最后,曼曼带着李木子的B超图,去找何非问他后不后悔,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在贬低她的闺蜜李木子这个人的生命价值。仿佛李木子死了,这件事是不值得后悔的;只有她肚子里“亲骨肉”死了,才是值得何非后悔的事。
这种以男性视角为主,幻想出来的女性叙事,让片中人物的行为逻辑存在难以自洽甚至令人感到不适之处。
第三点,是演技为剧情服务,还是剧情为演技服务?
文咏珊饰演的假妻子,虽然是要演出一种蛇蝎美人的状态,但用力过猛,就会留下表演的痕迹。而配角杜江,给人的感觉则是还没入戏,存在明显的演技硬伤。
值得一说的是朱一龙。他确贡献了不错的表演,但在他身上,也存在一个经典的问题:导演如何调度这样的演员,是演技为剧情服务,还是剧情为演技服务?
片中有很多段落,可以看出导演在刻意放大朱一龙的演技,大量的近景、特写镜头来展现他的细微表情,将他面部抽搐或狰狞的状态传达给观众,让观众产生代入感,增加戏剧效果。
这本该是为剧情服务的,但这样的镜头语言用的过多了,反过来会使悬疑片的整体节奏变得拖沓,弱化了该有的紧张感。
演技应该是为剧情服务,让观众进入到故事的节奏中,而不是打断叙事的节奏,让观众停下来,欣赏演员的个人演技。
为了“展示”演员的演技,而牺牲了叙事的流畅度和紧张感,是该片导演在使用演员上存在的最大问题。
总体而言,主创团队能够结合近年大众熟悉的社会新闻,拍出一个整体结构完整的悬疑片,从而取得不俗的票房成绩是合理的。但要说它是国产悬疑片天花板,那就过誉了。距离天花板,它还有很多地方要努力。
作者 | 朵 夫
编辑 | 楼 主
校对 | 胡 晓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