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信改版打乱发布时间
◎作者 | 黄狮虎 夏虫
◎来源 | 智谷城市研究院(ID:HouhaiNews) 已获授权
今年3月,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访华时,来到广州老城区的一处特殊地点——西关的永庆坊,感受“老城市新活力”。他身穿醒目的红色外套,向街坊们微笑挥手,不时拿出手机拍摄。一路上,李显龙赞叹广州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成果,认为永庆坊的改造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一个好范例。在社区广场上,他与人们合影留念。身后青砖墙上,映入眼帘的是四个大字:近年来,这个词已成为广州名城保护的“看家本领”,名声在外。近日,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高端峰会举行,名家云集羊城。广州历史文化保护的成果和经验,再次受到全国关注。到底什么是“绣花功夫”?名城保护,广州何以“绣出花”?先来看几张对比的图片,感受这个广州“微改造”的代表作:左侧两张是改造前,右侧两张是改造后,对比鲜明,变化巨大。从原来的电线纵横、残檐断壁,破破烂烂的街景,到后来的宽敞明亮、游人穿行。这里,正是李显龙总理拍照留念的地点。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永庆坊时,作出重要指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可见,与“绣花”功夫相对立的,是大拆大建的城市更新方式,破坏文明传承、文化延续,摧毁城市记忆。它不仅成为城市更新的有机体,也是文商旅创居相互包容的开放场,生机盎然。不久前,永庆坊非遗街区的“月亮桥”又一夜爆红,成为新的打卡地标。图片来源:小红书当桥下灯光与倒影,连成一弯新月,与不远处的粤剧博物馆建筑融为一体,静美的岭南风光让人沉醉。每天晚上,都有不少市民和摄影爱好者来到这儿,等待“月亮”升起。自1982年广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时间已逾40年。智谷趋势观察到,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广州又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放眼全世界,唯一一个两千多年长盛不衰的城市,正是中国广州:北枕五岭,融入中原文明;南望南海,经海上丝绸之路联通广大世界。2200多年来,广州城址未变,烟火绵延——城脉传承不断、文脉包容不减、商脉长盛不衰,这样的历史文化底蕴,放眼古今中外,都极为罕见。今年4月,广州上演一场“主场外交”。在白云山麓的松园,两国元首临水而坐,观景品茗,纵论古今。在法国总统马克龙面前,习近平主席指出,了解今天的中国,要从了解中国的历史开始。他说:1000多年前,广州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起点。100多年前,就是在这里打开了近现代中国进步的大门。40多年前,也是在这里首先蹚出来一条经济特区建设之路。现在广州正在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你看,短短的一段话,极为凝练地概括了广州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地位,也充分说明广州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名城保护的“广州经验”?
在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高端峰会上,新华社“瞭望智库”的一份报告值得参考。报告概括了几点:
名城保护是“守旧”,在大型复杂城市日新月异发展面前往往要小心翼翼,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拿捏平衡,考验智慧。广州开放早,市民意识强、公共事务参与积极性高,具有较为成熟的市民社会。在名城保护中,坚持开诚布公、因势利导,深入群众、共同缔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搞好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2023年,广州进一步提出强化全市域、全要素保护,拟将工业遗产、农业文化遗产、水务遗产以及历史名园和古树名木等纳入名城保护体系。从“点”到“面”,从关注建筑风貌到关注街巷肌理,到城市“微改造”的有机更新、持续更新,关注人的情感和体验……除此之外,我认为还有两个关键主体——市长(政府)与市场(企业)。名城保护的参与主体有很多,包括居民、志愿者、社区、NGO组织、媒体等等,但市长和市场发挥的作用,尤为重要。市长/政府不仅要尊重法治、尊重规律,更需要勇于改革创新,突破藩篱。市场/企业不仅要尊重市民、尊重科学,更需要善于改造运营,激发活力。与成都宽窄巷子整体搬迁居民、全面改造的模式不同,广州的永庆坊、泮塘五约等“微改造”项目,都住着不少原居民,是一座真实的街区、村落。最早恩宁路也曾采用“大拆大建”的模式,引发了一场老西关集体记忆“保卫战”,许多居民联名上书,要求政府重新规划。广州听取了民意。再加上旧城历史遗留的房屋产权不明晰,居住人口复杂,利益诉求多样等问题,改造一度搁置。“永庆坊二期50%的业主为原居民,这是以前老城改造从未遇到的”。最后,政府通过引入社会资本的方式,才解决了“微改造”的难题。万科中标后,正式介入永庆坊项目,获得15年运营权,启动了商业化改造。当时,占地面积为8000平方米的永庆坊,需要修缮维护的建筑面积就达7200平方米,占比足足高达90%。企业的介入,让街区的微改造有了资金来源,搭建了商业运营的平台,逐渐吸引商户、年轻人、游客的进入。这也形成了今天的永庆坊,不仅保留原有的街区肌理与空间形态,还保留了鲜活的城市记忆、居民情感,源源不断地增添活力。城市学家刘易斯·芒福德说过:“城市应当是一个爱的器官,最好的经济模式是关怀和陶冶人。”事实上,广州今天很多“微改造”项目都很好地发挥了市长和市场的力量。其实,这是广州市中心区的一所幼儿园,由近代民族资本工业建筑——诚志堂货仓改造而来。其建筑融合了西式红砖砌法、通风高窗与中式仿镬耳山墙,别具一格。在活化利用前,诚志堂货仓被鉴定为危房。要改造成幼儿园,消防验收是一大难题。防火间距、消防车道转弯半径等很难达标,需要特别设计、特事特办。2020年,《广州市促进历史建筑合理利用实施办法》出台,规定:历史建筑进行合理利用,可以适度在建筑内部增加使用面积或者调整楼层层高,在建筑外部增加附属面积,但不得改动主体框架及遮挡体现历史风貌特色的部位、材料、构造、装饰,且应可通过拆除增加或者调整的部分予以恢复;按照本办法改变房屋使用用途和增加建筑面积,不计容,不办理产权登记,无需补缴土地出让金。
政府种种创新改革的做法,为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铺平了道路。经过改造后,每年提供幼儿学位120多个,成为利用历史建筑改善老旧小区公共服务建设的范本。广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就是中外文化交融之地,见证着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展现出文化自信的魅力。今天,有26片历史文化街区,792处文物保护单位,828处历史建筑,1206处传统风貌建筑,散落羊城,如星罗密布。芬兰裔的美国城市学家伊利尔·沙里宁曾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保护广州历史文化,不仅是给市民留下城市记忆资产,更是留给全世界的财富。右下点在看,右上点【···】分享,就是最好的支持
☞智谷城市研究院致力于钻研城市的秘密,帮助更多人了解区域版图。据悉,帝都深处的人也会在睡前打开这个号。城市兴衰、区域竞争、产业转型……这里有最真实的中国,有许多人难以察觉到的趋势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