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市场,在“冷与热”之间反复横跳公众号新闻2023-06-27 08:06本文经授权转载自7点5度作者7点5度在极兔申请港股IPO的消息还在刷屏之际,Grab在昨日突然宣布将裁员11%,一下子又掀起了新的讨论热度。其实,在近期的东南亚创投圈里,要上市的不止极兔,进行裁员的也不止Grab。在裁员与上市之间,东南亚市场的“冷”与“热”也在反复横跳。裁员潮仍在继续,冷静反思内因6月20日,Grab的CEO 陈炳耀发出全员信宣布裁员的消息,裁员数量超过1000人。据悉,此次裁员数量占总Grab员工的11%,是疫情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裁员。陈炳耀在信中强调裁员不是为了走捷径去盈利,而是控制成本,调整战略以适应当下的运营环境。他还表示,即使不裁员,Grab也计划在今年实现集团调整后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平衡。而这并不是Grab首次发出裁员消息。早在2020年6月,Grab也传出裁员5%的新闻。Grab一位发言人曾向媒体表示,“我们裁员并不是因为面临资金的问题,而是为了成为一个更精简、更高效的组织。” 按这样来算,Grab前后裁员超14%。不过,Grab此次裁员还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各大媒体争先报道,公司股价也小幅下跌。截止发稿时,Grab股价下跌1.17%至3.38美元。但是,Grab不是东南亚唯一一家要大裁员的互联网大厂。2022年,东南亚也有不少公司先后公布裁员计划。比如:2022年11月,印尼最大科技公司GoTo表示将裁员1300人,占员工总数的12%,以加强成本削减。另外,冬海集团在2022年也裁员10%左右,裁员人数超7000人。除了上市公司,东南亚初创企业也加入了这股“裁员潮”,如印尼在线教育平台Ruangguru、印尼电商服务商Sirclo、东南亚“闲鱼”Carousell、新加坡金融科技公司StashAway等。至于裁员的主要原因,大多数企业表示是受当前宏观经济不稳定的影响,裁员是为了削减公司运营成本以及提高效率。由此看来,疫情带来的影响仍延续到现在。据淡马锡、贝恩和谷歌在2022年发布的最新版本的东南亚互联网经济报告显示,在全球宏观经济下行趋势的背景下,东南亚经济全面复苏仍然面临许多挑战,比如利率上涨和高通货膨胀等。从另一层面来讲,此前快速增长的东南亚创业公司开始冷静下来,正在重新审视公司内部结构,抑制冲动扩张的念头,重新关注公司的核心业务。上市潮也在继续,热情冲击IPO如果说裁员潮在东南亚释放出一丝市场“冷”下来的信号,那么上市潮可能又会让人感觉到一些“热”起来的氛围。6月16日,极兔正式提交香港IPO申请。据港交所公布文件显示,极兔速递环球有限公司将在中国香港挂牌上市,此次IPO申请计划筹集5亿至10亿美元的资金,预计最快在年内上市。虽然极兔在国内市场表现并不如人意,三年累计亏损超过百亿元,但按包裹量计,极兔是东南亚排名第一的快递运营商,其中2022年的市场份额为22.5%。而且,东南亚也是极兔唯一盈利的区域,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东南亚的经调整EBIDA分别为2.67亿美元、4.27亿美元和3.32亿美元。如果极兔此次能成功上市,也能鼓舞一波东南亚物流同行。除此之外,越南“特斯拉”VinFast从去年年底开始就频频传出要赴美上市的消息。到今年5月,VinFast宣布将通过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Black Spade Acquisition Co.(BSAQ)的合并交易进行上市,改变了原先申请在美国IPO的计划。根据VinFast招股书显示,BSAQ和VinFast正致力于在2023年9月30日之前完成合并交易,合并后的VinFast股权价值将超过230亿美元。不过,与极兔相似的是,亏损也是VinFast的一大问题。在冲击纳斯达克的招股书中,VinFast在2021年营收为6.7亿美元,运营亏损为11.33亿美元,净亏损为13.48亿美元;VinFast在2022年前9个月营收为4.39亿美元,运营亏损12.32亿美元,净亏损为14.45亿美元。不到两年时间,VinFast已经亏损28亿美元。极兔和VinFast能否真正上市尚未可知,但话题讨论热度还是挺高的。目前,东南亚互联网上市公司并不多,主要有Sea Group、Grab、GoTo、Bukalapak、Blibli、PropertyGuru和Society Pass等。东南亚确实需要更多的成功退出案例来加强投资者对本地市场的信心。相比极兔和VinFast的“大张旗鼓”,新加坡房地产科技公司Ohmyhome在今年3月悄无声息又快速地完成了赴美上市,成为2023年第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新加坡公司。不过,Ohmyhome并没有激起太大的水花。上市当天,Ohmyhome开市价为3.80美元。在今年5月,Ohmyhome的股价最高达到18.46美元。截止发稿时,Ohmyhome的股价为4.5美元,市值约8572万美元。独角兽企业也没闲着,频现动态在裁员潮和上市潮并行之下,东南亚创投市场究竟是“冷”还是“热”?据越海资本发布的《东南亚创投2023年Q1报告》指出,2023年一季度,在全球宏观经济下行影响下,东南亚风险投资数量及金额相对坚挺。2023年1月至3月,交易数量146笔,交易数量逆转近两年下跌趋势首次上升;总投资金额达15.3亿美元,投资金额同比及环比有所回落。截至2023年3月31日,本季度单笔投资金额约为1050万美元,处在正常波动范围内。从2023年Q1融资情况来看,东南亚创投市场有“冷”也有“热”。不少投资者仍活跃在东南亚市场,新的初创公司也不断涌现。更需注意的是,东南亚的独角兽企业在近期也有不少融资动态,受到资本的垂青。就在本周一,总部位于马来西亚的在线二手车交易平台Carsome已完成其最新一轮融资,本轮筹集的金额尚未透露,但该独角兽公司目前的融资总额已达约2亿美元。此前,Carsome透露在今年第一季度,公司还首次实现了运营盈利的里程碑,主要得益于交易利润的显著增长,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与此同时,Carsome的竞争对手,总部位于新加坡的二手车交易平台Carro在本月与Jardine Cycle & Carriage (JC&C)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该合作的估值超过6000万美元。两家公司致力于通过相互投资于对方现有的二手车和售后服务业务来共同塑造未来的增长路径。而且,Carro在今年2月也获得一笔未公开金额的融资,由众安保险旗下的子公司ZA Tech投资。除此之外,东南亚在今年也新增了一家独角兽企业。2023年5月,印尼渔业养殖技术公司eFishery在阿联酋G42全球扩张基金(42XFund)牵头的D轮融资中获得1.08亿美元。据Deal Street Asia报道称,eFishery成为印尼最新的独角兽。目前,东南亚创投市场正面临着复杂而多元的局面,裁员、上市和独角兽的信息串联表明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机会的涌现。其中,独角兽企业是最有可能成为下一批完成上市退出的企业。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关注内外部因素的平衡,审慎把握投资机会将是创投从业者和投资者的关键所在。2023年已经快过半,期待东南亚在下半年能给我们带来更多好消息。相关阅读【免责声明】本文(含图片)由合作媒体授权海投全球转载,不代表海投全球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归海投全球所有。如有问题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谢谢!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研究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