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东南亚研究】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降温,港币流动性趋紧——香港金融市场月报2023年第一期

【东南亚研究】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降温,港币流动性趋紧——香港金融市场月报2023年第一期

公众号新闻



债市:中资美元债发行延续疲弱,价格表现受地产板块拖累,市场信心提振仍需融资端政策发力。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环比收缩,明珠债发行政策趋紧。债券“北向通”外资持有量、“南向通”交易量增加。

股市:风险偏好回暖,内地稳楼市、稳汇率政策加码,恒指月度收于20000点上方。股市交投情绪明显回暖,沪深港通资金动能增强,港股估值轻微修复。港股IPO活动延续弱势,年内仍缺乏大型新股支持。

外汇:香港金管局跟随美联储加息25bp至5.75%,主要银行调升最优惠贷款利率。港元流动性延续收紧,港元HIBOR月内全线走升。美港利差收敛,港汇企稳。离岸人民币反弹,境内外汇差倒挂收窄,衍生品市场量价表现反映人民币贬值预期减弱。

宏观形势回顾

香港第二季度经济增长大幅放缓。第二季度本地生产总值(GDP)初值同比增1.5%,远低于市场预期的3.5%,增幅较第一季度回落1.4个百分点。经季节性调整后,第二季度GDP按季环比实质下跌1.3%。分项看,私人消费开支同比升幅放缓至8.5%(第一季度同比+13%,下同);服务输出稳健增长,第二季度同比增22.6%(+16.6%)。流动性收紧背景下,本地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同比转跌1%(+7.9%);政府开支同比转跌9.6%(+1.3%)。外需持续疲弱,第二季度香港货物出口同比跌幅收窄至15.3%(-18.9%)、货物进口同比跌幅扩大至16.1%(-14.6%)。

展望未来,服务输出和消费预计仍将为全年本地经济的主要支撑,但香港居民分流往返内地消费、出境旅游增长,且当前内地访港旅游团数量仍未恢复至疫情前的三分之一,全年访港旅游增长节奏视内地经济及香港航运恢复进程。7月香港放宽自住房物业按揭成数上限以期提振楼市交投,地产市场在下半年同期低基数影响下有望延续小幅增长。环球经济增长放缓持续拖累香港对外贸易表现,全年货物进出口预计仍将负向拉动香港GDP增长,下半年或随外围市场库存触底、需求边际改善而回暖。当前美港资本市场“技术联动”特征明显,加息预期料持续扰动香港股债市场表现。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稳增长的积极信号,后续需关注此轮风险偏好回升的可持续性,其将依赖于实际政策的推出及落地。


一、债市

1.1 中资美元债

1.1.1 一级市场

7月美国国债收益率呈N型走势收于4%附近,中美利差倒挂幅度加深,地产板块信用风险继续出清,中资美元债一级发行意愿延续疲弱。7月中资美元债发行规模收缩,地产、城投发行同比跌逾90%。7月共有186只中资美元债发行,合计发行规模28.5亿美元,发行规模同比、环比分别减少81.7%、42.2%。分行业看,地产、金融、城投美元债发行均有不同程度的收缩,融资规模分别同比下滑93.7%、34.8%、91.6%。

7月中资美元债到期规模减少。7月中资美元债到期规模131.9亿美元(不考虑提前偿还,下同),同比、环比分别减少36.6%、23.7%,其中地产、金融和城投美元债到期规模分别约为46亿美元、25亿美元、12.8亿美元。未来3个月预计将有476.9亿美元到期、其中10月到期规模或为1月以来最高水平,地产、金融美元债到期压力仍较大。


1.1.2 二级市场

7月中资美元债整体回报指数收跌0.24%,投资级指数收涨0.45%,高收益指数收跌5.52%。分行业来看,地产债下跌9.16%,其中地产高收益级指数月内触及去年11月以来的低点、月度收跌18.64%,拖累整体美元债价格表现。金融债、城投债回报指数月内分别累计变动-0.79%,+0.49%。

7月上旬,中资美元债整体市场情绪受地产板块信用负面消息拖累;月内后半段,内地政策加码稳楼市、延长金融支持房地产发展有关政策(“金融16条”)期限,地产板块股债价格收窄跌幅。

6月下旬以来,建业地产、领地控股、宝龙地产美元债先后发生实质性违约,涉及违约金额分别为2.976、1.338、4.275亿美元。7月,万达商管、万达地产(香港)、远洋集团被下调主体海外评级,建业地产被撤销评级。月内,万达、碧桂园股债价格先后受到流动性负面消息冲击;碧桂园于月底发布公告,预计今年前六个月可能录得未经审核净亏损,并将积极考虑采取各种对策,包括积极拓展融资渠道、管理及优化债务偿还安排等,同时积极寻求政府及各方监管机构的指导和支持。短期来看,楼市成交维持低位,房企资金压力尚待缓解,预计供需端将维持弱势,市场信心提振仍需融资端政策发力。


1.2 离岸人民币债券

7月离岸人民币债券[1]发行收缩。月内共有69只离岸人民币债券(排除存单)发行、融资规模共计177.8亿元,数量、规模同比分别跌4.2%、18.2%,环比分别跌24.2%、74.3%,月内无自贸区离岸人民币债券(“明珠债”)发行;从历史数据来看,7月多为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融资淡季。

累计来看,中美利差倒挂下,今年以来离岸人民币债券融资意愿增强,1-7月中资离岸人民币债券累计发行规模达3102.7亿元,同比增长32.0%;其中明珠债1-7月累计发行规模同比大增逾15倍。另外,今年以来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人主体更加多元,非金融企业、特别是香港本地企业发行点心债增多。相较以往点心债以3年以内的中短期债为主,今年有太古地产、新鸿基地产、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等发行10年期点心债,产品种类进一步丰富。


1.3 “债券通”交易情况

6月债券“北向通”交易环比回落。从流量看,6月境外机构在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现券交易量约为1.25万亿人民币、日均交易量约为596亿元,环比分别减少10.1%、14.5%。6月债券通北向通成交7533亿,环比减少22.6%,日均成交量359亿元,环比减少22.5%;其中,政策性金融债交易量占比达45%(6月为41%),国债交易量占比为37%,较前月的44%明显回落,同业存单占比从6月的15%升至17%,显示市场风险偏好延续回暖。从存量看,外资延续增持,截至6月末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为3.28万亿元,环比增加2.8%,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2.5%。债券北向通托管量5885.9亿元,环比增加1.4%,占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18%。参与机构方面,截至6月末,共有1097家(环比+6,下同)境外机构主体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其中536(+5)家通过直接投资渠道入市,802家(+4)通过“债券通”渠道入市,241家(+3)同时通过两个渠道入市。

债券“南向通”交易延续增长。根据上清所的披露数据,截至6月末,通过互联互通模式托管“南向通”债券数量为665只,较上月增加40只,托管余额为4438亿人民币、环比升5.9%,占上清所托管债券总余额的比重为1.355%,较上月升0.069个百分点。


二、股市

2.1 港股表现回顾

2.1.1 一级市场

港股IPO发行仍较淡、新股储备相对充足。7月港交所共有6只新股上市[2]、募资净额共计20.8亿港元,新发数量、规模同比分别减少62.5%、87.8%。7月新股行业主要覆盖生物科技、医疗保健及零售等;其中科伦博泰生物集资净额12.6亿港元,成为港股今年以来最大医药股IPO。港交所上半年新股融资总额排名全球第六[3]往后看,市场期待大型科技公司分拆子公司赴港上市,两地持续优化股票互联互通、港交所修订上市规则允许未盈利科技公司上市等政策料将成为IPO活动推动因素。截至7月31日,港交所处理中的新股申请仍有107只、整体新股储备充足,而全年集资规模仍缺乏大型新股支持。


2.1.2 二级市场

恒指波动收涨、突破20000点后受阻。7月美联储如期加息25BP后对经济表达乐观信心,美国第二季度GDP及通胀数据优于预期缓解市场经济衰退忧虑,外围市场预期加息尾声渐近,提振主要股指波动走升。内地方面,月内前半段公布6月制造业PMI、服务业PMI扩张速度放缓,第二季度GDP增速弱于预期,影响A股及港股投资情绪。而随着6月内地公布金融数据优于预期,政策加码稳楼市、稳汇率,利好消息提振港股及A股月内后半段上扬。恒指7月31日报20078.94,月内累涨6.1%;月内港股主板日均成交额约1021.6亿港元,环比增加约2.6%;板块方面,仅恒生必需性消费及公用事业录得跌幅。

7月末香港公布第二季度GDP同比不及预期、扰动市场对港股基本面修复信心,8月初惠誉下调美国信用评级、拖累整体新兴市场股指,恒指8月初再度回落至20000点下方。


2.2 投资者情绪

沪深港通南北向资金动能增强。7月南向资金转为累计净流入158亿港元(6月累计净流出58.5亿港元),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环比扩大2.4倍至470.1亿元人民币。港股估值轻微修复。7月末恒生指数P/E(TTM)[4]约为9.34倍、较6月末的8.99倍小幅修复,但仍低于10年历史中位数水平。港股主板周度沽空成交比率7月末为16.2%、环比上升2.6个百分点。下半年,在内地经济复苏效应逐步显现,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背景下,恒指回暖趋势料得以夯实,港股IPO有望随之回暖。


三、外汇

3.1 港元市场

3.1.1 港元利率

香港金管局加息25bp、主要银行调升最优惠贷款利率。月内,香港金管局跟随美联储加息步伐,上调基本利率25BP至5.75%。香港包括三大发钞行(汇丰、渣打、中银香港)在内的多家银行宣布上调港元最优惠贷款利率12.5BP,为本轮加息以来第五次上调。当前银行业最优惠贷款利率整体介于5.875%-6.375%,其中,汇丰、中银香港、恒生最优惠利率升至5.875%、创15年半以来新高;而集友银行、南洋商业银行等部分银行将最优惠利率调升25bp以上,反映中小型银行资金成本压力增加。

港元流动性延续收紧、金管局大幅投放港元流动资金。6月中旬以来,香港银行体系半年结算、港股分红派息活动带动港元需求;金管局分别于7月5日、17日,通过贴现窗操作向银行提供31.03亿港元、38.9亿港元短期流动资金,是5月29日(投放规模为37.65亿港元)以来再度大额投放,以应对市场港元流动性需求;7月17日投放量创2021年1月以来最新高。

港元HIBOR月内延续走升。隔夜HIBOR在金管局贴现窗操作后出现小幅回落,但月内仍维持高位,截至7月31日,隔夜HIBOR收报于月内高点5.59536%,较上月末下降15.7bp;与按揭贷款利率挂钩的1个月HIBOR收报5.28744%,较上月末升35.3bp、创近16年来新高;3个月HIBOR收报5.29071%,较上月末升32.3bp、同创近16年来新高。随着港元HIBOR近期大幅走高贴近美元LIBOR,月内美港利差整体维持低位,1个月美元LIBOR-HIBOR于7月末报14.5bp,较6月末进一步收窄13.9bp。往后看,港元季节性需求回落后HIBOR快速上行压力料有所缓解,但美联储年内加息仍有空间,联系汇率制度下HIBOR或维持滞后上行态势、美港利差仍将趋势性收敛。

3.1.2 港汇走势

资金需求带动港币兑美元月内走强、人民币回稳下港币兑人民币走弱。7月,美元随美联储加息预期波动走弱,美元指数一度跌至100下方,整体呈V型走势、月度收跌;资金需求支持下港汇下行压力大幅缓解,突破联系汇率制度汇率中值水平。月末美元兑港币汇率收报7.7991,港币月度走强0.48%。月内人民币兑美元明显转强、港币对人民币相应贬值0.83%、CNYHKD月末收报1.0936。往后看,美国经济数据显示韧性,美元指数短期维持区间震荡;内地稳增长政策落地料在中期支持人民币和港币走强,而短期仍受外围利率及本地经济复苏预期扰动。


3.2 离岸人民币市场

3.2.1 离岸人民币存款

离岸人民币资金池持续扩容。截至6月末,香港人民币存款总额为9,073亿元,较5月末升1.7%、同比升11.32%;6月跨境贸易结算人民币汇款总额为10,892亿元,环比、同比分别升11.45%、30.3%。离岸人民币交易活跃度环比延续升温,6月人民币RTGS系统[5]清算额为38.6万亿元,环比、同比分别增加升14.3%、19.1%。


3.2.2 离岸人民币汇率

即期市场,7月,人民币先后受到逆周期工具加码、日元加息预期牵动、政治局释放利好信号等因素影响,在岸及离岸人民币整体均呈现反弹行情[6]。USDCNH截至7月31日收报7.1428,CNH月度升值1.8%、较CNY1.5%的升幅更为明显;在离岸汇差倒挂进一步收敛,日均价差为39bp、环比减少68bp。

衍生品市场,人民币贬值预期较前月减弱。价格方面,在离岸人民币掉期点同步走跌,1年期CNH掉期点月内平均为-2159.96bp,较上月均值下降114.1bp;CNY掉期点月内均值为-2494.13bp、较上月下降53.2bp;1年期在离岸掉期点差(CNY-CNH)为281.04bp,倒挂幅度较上月收窄138.2bp。成交量方面,7月,港交所USD/CNH期货标准合约成交量为89.8万张,较6月大增1.5倍;月末未平仓合约2.28万张,环比增长21.9%。港交所USD/CNH期权合约成交243张,环比减少52.4%,月末未平仓合约590张、环比增3.9%,其中买入期权(call)未平仓量环比减少2.8%,卖出期权(put)未平仓量环比增加19.4%。

月内稳汇率政策加码。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7月20日,人行、外管局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上调至1.5;24日外管局发布支持科技型企业跨境融资的试点政策,传递鼓励跨境实体企业借入外债、增加境内美元流动性,从而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的政策意图。7月末财政部宣布于8月2日在香港发行年内第二期人民币国债[7],发行规模较原计划的60亿元增加至120亿元,保持了单期最大发行规模;此前,人民银行于6月末在港发行年内第6期人民币央票,发行规模50亿元、期限为6个月。相关政策意在回收CNH流动性、抬升离岸资金价格,传递稳汇率意图。


3.2.3 离岸人民币利率

7月离岸人民币资金流动性增强。隔夜、7天、3个月和1年期CNH HIBOR均波动回落,月末分别收于1.50%、1.80%、2.57%和2.94%,较上月末分别下降21bp、46bp、15bp和4bp。离岸资金价格较在岸降幅更大,隔夜、7天、3个月和1年期CNH HIBOR-SHIBOR月内平均利差分别为37bp、30bp、54bp和61bp,较上月平均值分别收窄25bp、29bp、9bp和0.3bp。

由于7月港元资金价格运行中枢上行,CNH HIBOR-HKD HIBOR利差全月延续倒挂,且倒挂幅度加深。隔夜、1个月、3个月相关利差均值分别为-3.11%、-2.65%、-2.45%,倒挂幅度较上月均值加深109BP、60.5BP、37.7BP,月末隔夜CNH HIBOR-HKD HIBOR利差收报于-4.35%,是2010年有数据以来最深倒挂幅度,1个月和三个月利差分别收报-3.1%、-2.73%,是2022年12月以来最深的倒挂幅度。


注:
[1]指所有离岸人民币债券,除在香港发行的点心债外,还包括在中国台湾、新加坡、卢森堡、澳门等地发行或上市交易的离岸人民币债券,以及在内地自贸区发行的离岸人民币债券(“明珠债”)。
[2]主板+GEM板块。
[3]德勤《2023年上半年香港新股市场表现及前景分析报告》:以2023年上半年的新股融资总额计,上交所、深交所、纽交所、阿布扎比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位列前五,港交所排名第六。
[4]P/E TTM滚动市盈率计算的10年历史区间为2013年8月2日-2023年7月28日。
[5]人民币RTGS系统(又称人民币结算所自动转帐系统,CHATS系统)由中国银行(香港)担任清算行,清算行在人民银行设有交收帐户,并为中国国家现代化支付系统的成员。
[6]详见《当季节性购汇遇上股汇联——2023年8月人民币走势前瞻及衍生品策略》月报。
[7]2023年财政部计划在香港发行300亿元人民币国债,分四期发行,规模分别为120亿元、60亿元、60亿元、60亿元。6月14日,财政部在香港发行了年度首期人民币国债,发行规模为120亿元,创单期最大发行规模。

请登录“兴业研究”APP查看全文


🔝特别提示

本报告内容仅对宏观经济进行分析,不包含对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投资评级或估值分析,不属于证券报告,也不构成对投资人的建议。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我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央行刚刚重磅发声!离岸人民币突然猛涨700点边读木心《文学回忆录》边记重磅!央行再出手,离岸人民币狂飙290点【外汇商品】人民币作为融资货币吸引力提升—2023年第三季度人民币走势前瞻及衍生品策略彭博中国固收指数月报2023年7月 | 境外投资者持有中国债券创最大增幅,美债市场技术性反弹彭博中国固收指数月报2023年6月 | 下半年美债市波动性恐将持续,亚洲新兴市场或启动降息【宏观市场】降准窗口开启——货币政策与流动性月报重磅|离岸人民币美元汇率破7.36!国内媒体发文:人民币汇率何时走出低谷【外汇商品】破位上行—美国国债月报2023年第七期《僭越之殇》(15)——守护天使取消印花税?李家超刚刚发声:将研究增加股市流动性!南下资金狂买2000亿,港股率先见底?【宏观市场】流动性松紧有哪些信号?—货币政策与流动性月报监管重拳出击!债券发行环节迎全方位整顿!涉及低价包销、簿记建档不透明...彭博中国固收指数月报2023年8月 | 离岸人民币流动性持续收紧;中资高收益美元信用债指数下跌【外汇商品】美国税期与美元流动性——美元货币市场月度观察2023年第二期【广发策略】美元流动性改善,美债利率小幅回落——海外市场及流动性跟踪(6月第3期)【外汇商品】境内美元资金面偏紧—美元货币市场月度观察2023年第一期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7.3,经济全球化下如何做好资产保值增值?【东南亚研究】印尼宏观经济概览【宏观市场】“认房不认贷”可以带动多少融资需求?——货币政策与流动性月报离岸人民币、在岸人民币和人民币中间价的区别,你真分清楚吗?b?b?h?h突发!中国烟草,紧急声明!“顶配”利好,离岸人民币率先跳涨140点;美商务部部长抵达北京丨早报【外汇商品】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掉期点反弹——全球宏观与汇率焦点2023年(第25期)突发!央行意外“降息”,离岸人民币急跌200点早财经丨美媒曝拜登政府考虑对华实施新的芯片制裁;今年来已有近20城放松限购政策;离岸人民币汇率盘中跌至7.27附近早财经丨东航一客机头等舱突然冒烟,紧急备降;俄罗斯加油站突发爆炸,12人死亡;盘中下跌超300点,离岸人民币一度跌破7.29《山河令》制片人马韬去世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固定收益】不良资产重组ABS凸显发行和投资优势——ABS月报2023年第二期Ninja Van:2023东南亚(SEA)电商白皮书-东南亚电子商务未来何去何从反攻!离岸人民币暴拉近500点,直逼7.16关口,易纲最新发文→【固定收益】8月票据利率预计仍低位震荡——2023年8月票据市场月报【经典重温】“认房不认贷”可以带动多少融资需求?——货币政策与流动性月报【固定收益】票据利率半年末将冲高—2023年6月票据市场月报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