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只想要一种刚刚好的生活
当代人正处于一种普遍失衡的状态中。
越来越多的人觉得自己失去了对生活的掌控:我们无法平衡学习和恋爱;无法平衡工作和生活;无法平衡外部的压力与内心的安定……
古往今来,哲学家们一直在混乱中寻找并创造秩序。现在,不少人也试图回到原点,重新审视自己与这个世界,与生活的城市,以及周围物品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自己想要的生活恰恰介于极简和繁杂之间,拥有不多不少的物品,维系不复杂又足够有趣的人际关系——这种平衡的、刚刚好的生活,正在成为一种新的选择。
只有回归最切身的需求,个人才能在每一日具体的生活中,重新编织生活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微小的行为都将为人们带来无限的治愈——哪怕只是在附近的街道散散步,或是骑个车。
生活不在别处,生活就在此处
疫情之后,远距离出行的不确定性,让人们将更多注意力投入附近的空间:自家的阳台、小区的花园、社区的咖啡馆和诊所、隔壁街区某条适合骑行的小路……小而具体的生活场景,让人们得以把视线从那些巨大、遥远和复杂的事物上转移开,重新聚焦到更小、更舒适、更有安慰感的方面上来。
居家办公期间,小H突然有了很多闲暇时间逛小区。过去,她对这里的了解不过是家门口到公交车站之间的两点一线,至多也就是几十米外的快递点或是超市。自从开始“探索”小区,她发现这里远比自己想象的大。街道上偶然的相遇有时会碰撞出一些小小的趣味。比如,小H认识了一只叫作馒头的边牧,馒头的“爸妈”每天晚上准时在某个路口打羽毛球,路过的小H总是会被馒头热情地“拥抱”。再比如,小区里的小小孩们特别喜欢玩跳房子,小H和街道上的其他大人有时也会加入其中……无目的地闲逛,让小H有了很多熟悉的面孔,他们不是小H严格意义上的朋友,却构成了那段时间小H最基本的日常社交。“原来我真的生活在这里”,这是小H之前不曾在这里感受过的人情味。
小H在小区里拍摄的一些照片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与自己周围生活空间的关系都被低估了。《民困愁城:抑郁症、情绪管理、现代性的黑暗面》一书也指出,现代人“莫名”的情感,其实都和所身处的环境有关。比如那些没由来的焦虑是对抗“迅速变动且随时有变的世界”的最佳防御心理,而莫名的愤怒则是“竞争社会中每个人为了对抗他人所储备的侵略性”。
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常常会催生出一种孤独和不安全感,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缺少与现实世界的交流与表达。现代城市人的生活往往两点一线,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只能将情绪和精力消磨在手机屏幕。深度的联结好像越来越难了,因为需要时间和地点来建立这种默契。
在这个虚拟时代,能够重新建立与现实世界的联结显得尤为重要。跨界创意人宋群曾创办独立杂志《Local本地》,以民间立场,整理与城市肌理、人文记忆相关的影像和文字。在他看来,“本地”已不再是一个偏狭的概念,你在哪里,哪里就是你的本地。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们或许无需考虑地理意义上的边界,而是应当从自身内心的需求出发,重新审视自己与当下所处环境的关系。
人们所在的街道,蕴藏着很多故事
社交媒体上,“郊区露营”“短途骑行”等标签和词条也持续受到关注,人们重新挖掘着“本地”的美与乐趣。这些轻松的、与个体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正帮助他们从消极的情绪中抽身。
过去,我们习惯通过屏幕来抵达“外部”,却很少意识到自己身边就流淌着许多动人的故事。这些触手可及的公园、街道、店铺和其中蕴含的人际关系,让我们重获与生活衔接的真实感。生活的面貌开始变得清晰,城市开始变得更具体,变得和每个人更有关联。不少人以此为抓手,重新思考自身的需求、自身与物品的关系,重新感受自然的惊奇,或是重新建立与他人的连结。
暂停的生活,在“本地”渐渐恢复流淌。
在骑行中,
重新确认“本地”的重要性
穿梭在大街小巷中的人们,正在重新标记城市生活里对自己最重要的部分,而时下最流行的标记方式之一,就是骑行。
疫情后,骑行又突然“热”了起来
在中国,六公里内的短途出行方式中,最受欢迎的就是电动车骑行。这很容易理解:它几乎不被限行,无需提前规划;它不需要你满头大汗地去找一个停车位,出门游玩的时间和好心情都能避免流失;它快速,能与拥堵的交通和人流隔开;它低碳环保、可持续;它经济实惠,跑一百公里只需几块钱的电;它避开了因公交站点而绕远的路线,两点之间由你决定,并且,可以次次不同……
更重要的,是电动车出行对“此时此刻的本地”的重要参与。在路上,看阳光从斑驳树影中落下,或是闻闻雨水的气息,随路附赠的温度、湿度、气味、声音……统统能被你的感官系统捕捉。海明威说,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今天,你可以通过骑行,在城市生活中随便开启这种精神漫游。
日复一日的通行,城市的街景似乎没有区别,但若拉长时间,回头再看,就能发现已在骑行中感知了最具体的季节、植物、天气和人。时间和概念都被具象化了,这让骑行带来的自由感不止存在于物理层面,更融入到了精神世界——一直以来,人们正是通过发现、收集、回想昨日的光芒,来获得面对今日的勇气。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完全从数字屏幕中解放,获得一次说走就走的“归隐”。
在骑行中,感受快乐和自由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曾被称作“自行车王国”,这种骑行的基因延续至今。现在,城市中愈加普及的充电桩、更宽阔的骑行车道和停车区域,以及对更环保低碳、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提倡,让人们骑行的热情再次回归,它重新成为最受欢迎的出行方式之一。
介于汽车与自行车之间的电动车,也恰好符合一种刚刚好的生活理念:既避免了开车的诸多麻烦,又足够轻便快捷;既能“慢下来”,欣赏本地的风景,但又不至于失去驾驶的自由快感。这一切,简单、自然、刚刚好。
自由出行的生活,刚刚好
如今,电动车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移动代步工具,而是逐渐成为生活方式和态度的集中表达。购买电动车前,我们所做的一切品牌调研和比对,都代表着对骑行体验和最终目的地的美好想象。这其实也证明了一种观点:一件物品背后,往往承载着人们对理想生活的需求和向往。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消费只需要对美和兴趣负责,人们希望拥有更多物品获得某种富足感,又或者是通过更知名的品牌来标榜自我。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一种刚刚好的生活状态,因为它对应了这样一种心理需求:既不过度追求潮流,也不过分压抑自己的欲望,能够以一种平和安定的心态面对生活。同时,因为减少了不重要的外物和牵绊,这种简单反而更容易将人的注意力放在生活质量和生活感受上,让创造成为可能。
这个夏天,“素-MS01”电动车或许会成为骑行的新选择。这款“素-MS01”电动车由秉持“简单、自然、刚刚好”的MUJI与提倡“安全·环保·FUN”的新大洲本田共同推出,由MUJI负责商品设计,新大洲本田负责技术研发和销售。看到产品的第一眼,你就能捕捉到其中的MUJI灵魂——“化繁为简”并且“回到事物原点和基本功能”。在研究了市面上数百款电动车型后,设计师决定,仅保留最实用的那些构造,呈现绝对的简单与轻巧。
设计师将各式各样的电动车的轮廓不断重合交汇,
去除多余,只留下了共同的、也是最核心的部分
不多余的黑白配色和小巧简约的车身设计,让这辆小车能够自然地融于任何街景,每当回到停车点,我们都能一眼捕捉车群中低调但特别的它。而一个人的座位和车筐的取消,则时刻提醒着我们,要让每次出行都变得随心而动,轻松便捷。
相比传统的用螺丝固定电池仓的方式,用机械钥匙开启脚踏板更换电池的方法,无疑更加方便快捷。65km的续航里程几乎可以覆盖都市人的日常需求,但轻量化电池带来的减重感,让整车看着都“清爽”了起来。无钥匙启动系统,一靠近就可以解锁,为强迫症减少一个出门的担忧,也让“随时随地、想走就走”成为现实。
而在最重要的安全方面,新大洲本田还以摩托车的标准为“素-MS01”电动车进行调校,对安全性和操控性提供着多重保障。
“素-MS01”电动车
对普通人来说,生活二字,不外乎衣食住行。创办于1980年的MUJI,四十年来一直专注提供用户衣食住行的优质生活提案。从对环境友善的视角出发,将外部环境与用户需求紧密结合,展示着不竭的创造力。过去,中国顾客对MUJI的了解主要集中在衣食住上,如今,这款“素-MS01”电动车的推出,正代表着MUJI希望用户也能从出行开始,探索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
现在,还有什么比能自由出行更激动人心的呢?
这个夏天,不妨就用骑行,重新建立与周围世界的联结,感受一种刚刚好的快乐与自由。
策划丨三联.CREATIVE
监制丨沈艺超
微信编辑、设计排版丨韩冰
作者丨韩哈哈
图片来源丨 MUJI、小H、Unsplash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