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观社论 | 稳固经济恢复基础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中国经济半年报。中国经济二季度实现了同比0.4%的正增长。上半年经济同比增长2.5%。市场由此关切,实现全年5.5%的预期增长目标是否面对更大的压力?不过我们以为,数字之外,当下或许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经济运行本身。保持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需要进一步稳固经济恢复的基础。
回头来看,4月份主要经济指标深度下跌,和上海等地持续疫情有直接关系。疫情管控以及一些地方各自为政,层层加码,使得产业链、供应链一度阻滞,长三角经济固然遭到重挫,影响也波及全国。目前来看,全国各地疫情仍然多发散发,采取静默等管控措施的城市时有新增。如果不能按照国家卫健委“九不准”要求,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的防控效果,尽可能保证人员流动并确保供应链产业链畅通,疫情就可能不时扰动经济运行。特别是在餐饮、旅游等服务业,很可能成为压垮市场主体的最后一根稻草。
稳增长的关键是稳投资。上半年投资同比增速6.1%。从4月份投资环比下降到5、6两月均实现正增长,国有投资功不可没。一季度国有投资同比增速11.7%,1-6月是9.2%。相比之下,一季度民间投资同比增速8.4%,1-6月为3.5%。如果再看看2021年,民间投资已经失色不少。2021年全年投资增速4.9%,其中国有投资增长2.9%,而民间投资增速为7%。通常来说,国有投资常常在逆周期发力托底,民间投资则有明显的顺周期特征。投资要有后劲,需要民间投资接力,这有待于民间投资信心的恢复。
今年上半年,基建和制造业投资表现亮眼,房地产投资仍然负增长。就此而言,最近出现的“断贷”现象值得关注。很多楼盘因管理漏洞监管资金挪用,导致烂尾或无法按期交房,购房者无辜受累。从金融机构披露的数据来看,涉及的相关风险资产规模很小,似乎无碍大局。不过我们认为,对此问题不可小视。近一年来,各方持续投入政策资源,不就是为了稳住房地产,防止风险扩散么?“断贷”问题的症结是“保交楼”,核心是如何盘活资产,以使其获得资金保障,尽早实现交付。相关责任方应该积极想办法,权衡利弊,稳妥处置相关事件。
消费疲软并非新问题,不过提振消费确是难题。各地发放消费券可以拉动短期消费,但整体消费的表现取决于老百姓的“钱袋子”。只有收入持续增长,老百姓才会敢花钱。就此来说,保住1.6亿市场主体和它们提供的就业岗位,是提振消费的根基所在。各级政府理当在这方面投入更多资源。
更多活跃的市场主体能创造怎样的价值?外贸的表现可见一斑。外贸在5、6月份的迅速回升被看做稳定经济大盘的一大助力。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同比增加5.5%。其中,民营企业数量增加6.9%,达到了42.5万家。正是这些企业在纷繁变化的国际环境中不断拓展着海外市场的边界。
企稳回升的中国经济仍处在关键期。安徽省省长王清宪最近说,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体谅企业,特别是企业家的不易。我们以为,这种体谅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稳固经济恢复基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稳固企业和企业家的信心和预期,他们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