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刚需又难懂的书,讲这么有趣,太稀缺了
上个月在我们家有套书霸榜了,霸得有点出乎意料,又情理之中。
出乎意料是因为这书的主题是“物理”。我觉得对叮当这个年龄来说吧,可能还比较生硬,所以一直放着没给他讲。没想到他自己还挺喜欢,接受挺快。
情理之中,是因为,这套书是以漫画的形式讲述的。这一点,倒又颇得孩子心。
最关键是,讲解通俗易理解,不用太担心孩子会看不懂。
它就是《这就是物理》
【美】 约瑟夫·米森 文
【美】萨缪·希提 绘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定价:200元
开本:16开 装帧:平装
适读年龄:7-12岁
(6+阅读量大也可)
这套书19年出版,应该有很多读者知道它。但作为不怎么常见的物理主题,用它来启蒙特别友好,所以我想着还是要给它再单独介绍下。
所以今天的书是来填坑的,它和上次介绍过的《这就是地理》,是一个系列。
它区别在于,《这就是物理》是这个系列的第一套。
这套物理书是从美国的World Book图书出版公司引进的,它是美一家国久负盛名的儿童科普作品专业出版社。
为美国中小学生和图书馆提供了大量儿童科普读物。
这些读物既保留了知识点的完整性、丰富性,也展现了趣味性,其中很多还被作为美国中小学图书馆馆藏图书。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周立伟 审读推荐:
《这就是物理》在国内出版后,反响很不错。后续,米莱童书又集结了国内一线教师及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出了地理、化学、生物、数学等等这几个系列。
不熟悉的同学,可看我之前的分享
物理这套一共是10个主题。
分别是:光、电、热、磁性、声音、能量、引力、力和运动、物质及其变化、物质及其属性。
从封面就能看出来,作者把每个主题都变成了肉眼可见的卡通形象:
能量小子👇
小光球👇
和“硬科普”不同,它用漫画的形式,来打开孩子认识物理的大门。
整本书,平均2页讲一个概念。不涉及很深入的讲解,所以非常适合启蒙和引导对物理的兴趣。
这里举两个例子吧《力和运动》:
它将“力”这个主题分为10个小章节讲述。
什么是力
两个好朋友踢球,带出了这本书的重点——力和运动。
我们周围的力
每天都有很多力围绕着你。生活中,除了机械力,还有重力和磁力:
看这辆推土机!它就是利用机械力来工作的。
它的力可真大!
磁力是另一种力。磁铁可以推动物体,也可以拉动物体。
它会引起运动!
什么是运动状态
简单介绍了力,再来说说它的好朋友——运动。
用赛车和飞机飞行的画面,交待运动的两个基本要素:速度和方向。
改变运动状态
保持运动状态
这一页真的是太搞笑,没见过讲科普,能这么“不正经”的。
摩擦力
在这本书里,“力”就像一个学识渊博的大哥哥,各种知识娓娓道来。
而“运动”像一个活泼逗趣的小弟,专门调节气氛。
下雨的时候,可要小心哟:
以及,平时为啥要用到润滑油:
我顺便给叮当讲了,自行车链条、门锁等也是要上油的。他马上明白了,因为要减少摩擦呀。
接下来几节,限于篇幅我就不详细描述了:
做功
机械和做功
简单机械
为什么学习力和运动
感觉自己不是在看什么科普读物,而是在看一本超有趣的漫画,挺上瘾。
它是怎么讲解知识的?
选科普书,有一点是我很重视,就是整本书的体系,是否完整、合理。
其实翻看一本书的目录,你就能大致看出它是依据怎样的逻辑在编写:
比如《光》这本,分为这些章节:
什么是光
什么是光波
吸收与反射
光的传播
光的折射
什么是颜色
眼睛是怎么看见东西的
透镜是怎样帮助人看清东西的
不可见光
为什么学习光
词汇表
作者把复杂的物理概念,拆分成一个个短小的问题,再结合贴近孩子阅读的呈现形式,循序渐进地讲解,符合儿童的认知。
再看看《磁性》这本:
1、从最基本的概念引入
开篇,先回答一个最基础的问题:什么是磁?
磁有把东西聚在一起的超能力,但又不是一直都有……
非磁性的材料(塑料、玻璃、橡胶等等),磁就没法吸引了。只有磁性材料(某些金属)才会和磁产生反应。
另外,磁除了有不同的形状和磁性,距离也会影响磁力。
磁极,也是我们需要了解的基本概念:
2、循序渐进,讲授复杂原理
那么,磁铁是如何工作的?这就跟磁场有关了:
有些岩石和矿物,是天然磁铁。
地球本身,也是一块巨大的磁铁!因为金属在地球内部旋转,形成了磁场。当然,太阳和许多行星都是。
3、引出现实运用,理论实践强结合
那么,生活中,有什么时候会用到磁铁呢?来看看最常见的,指南针:
电和磁,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电磁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它能帮助我们举起大型物体:
再比如发电机、电动机、磁悬浮列车,都会运用到电磁铁。
4、展望未来,点出物理学习的重要
最后,以“我们为什么要研究磁“这个问题来结束整本书。
当然绝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学科任务,而是要将目光拉远——磁力是可以帮助我们解开宇宙未解之谜的东西。
所以我们,探究它,运用它。接下来就轮到你了,你准备怎么运用它呢?
每个主题的最后一定是立足生活,接地气。
比如“节约用电”“如何利用电磁学”“能源利用的未来”等等。
这点我真的特别喜欢。科普与文学不同,学习科普知识,最终都是要归于实际运用、生活实践的。
这一点也是新课标课改的大方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就曾提到:
根据这个原则,我们再去辨别、选择科普书,就有了大致标准和依据。
这套书好在哪?
通过上面的举例,大家应该能感受到,这书的基本编写逻辑。
其他9本,大致也是这样的章节顺序。
除开体系完备深得我心外,编辑团队在全书的呈现形式上,也是颇下一番苦功。
都知道,想把事情讲复杂很容易,但要讲得通俗易懂,还真不是那么简单。
尤其是面对小读者们,这应该是世界上最难“对付“的观众了吧。所以,这套书是怎么做的?
1、第一人称角色,亲切、代入感强
首先,角色们都采用第一人称,让娃迅速进入情景。咱们可不是在说啥高深的东西,就是在说一个个小可爱呀。
既能减轻畏难情绪,又能增强兴趣。
比如声音,看不见摸不着。它是这么介绍自己的:
我是声音!我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声音来自物体的振动。
有时即时你的耳朵听不到,我也是存在的。
2、漫画图解,形象直观
其次,在讲解到知识点时,绘者用了很直观的插图。
差不多就是一看就秒懂的那种程度,悄悄说一句,我们的教材,什么时候也能这么一目了然啊。
比如提到热量的流动,我已经能感觉到粒子马上要冲出来了:
“物质的温度越高,粒子运动得越快。”
热传导,把热量的传递画成多米诺骨牌,非常形象了:
高音调和低音调的频率:
在《物质及其属性》里,讲到元素和化合物:
那么,水H2O,是怎么来的呢?就是一个氧原子加上两个氢原子,混合在一起:
而在《物质及其变化》中,为了体现加热物质和冷却物质发生的变化,“物质”化身“百变小超人”,它的形象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加热的时候变成喷火巨龙:
冷却的时候变成雪花:
在讲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物质时而化身为砍樵老夫,时而化身打铁小哥,可爱又滑稽。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3、语言贴近生活,通俗易懂
最后,考虑到孩子们的认知水平,作者尽量不用复杂深奥的字词来描述,而是巧妙运用比喻。
比如讲到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物质状态时,作者是这么解释的:
而关于引力,则是:
引力扮演的角色就像胶水,把小块物体粘在一起,形成大块物体。
还把电路比喻成环形赛道:
绝了,是不是一下就记住了。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