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较以往略长(4000字),
但读完以后或许会有一点点帮助?敬请笑纳,
一篇费时费力的“巨作”——
《野生动物摄影师做“人”指南》。
2021年9月,美国宣布有23个物种已永久性灭绝,其中包括美国最美丽的鸟类之一、世界最大的啄木鸟之一——象牙喙啄木鸟(Campephilus principalis),它们自1944年以来,就被认定已从人类视野中消失;图为其标本。
摄影:JOEL SARTORE, NATIONAL GEOGRAPHIC PHOTO ARK
据联合国一份报告宣称,全球多达1/4的物种都濒临灭绝,而“野生动物摄影”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神奇生灵的关注、兴趣、同情、热爱,乃至自发的保护行为。“摄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大大减弱了现代社会与自然世界的冷漠脱节;几分钟内,照片就能在社交媒体传开,更多人都能关注到处于危机中的野生动物。
但与此同时,两类截然不同的摄影人也由此催生——
1、以真实、谨慎的方式,并以客观、中立的视觉角度去记录大自然;
2、牺牲拍摄对象,走捷径、博眼球,借以获得更多关注者和点赞。2018年,年度野生动物摄影师大赛(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一张大奖作品被取消获奖资格,因为发光白蚁丘下方的食蚁兽与一个食蚁兽标本相同(下图),涉嫌造假摆拍。图源:Biosphoto/Alamy Stock Photo频繁的野生动物摄影造假,也使大众怀疑看起来“很假”的真实照片——2009年,摄影师David J Slater的获奖作品中,蜜蜂被很多人认为是人为粘在叶子上。被诬陷并澄清后,摄影师表示:“即使你拍的是真实照片,人们也不相信你。”
屏幕前的我们并不能轻易辨别以上二者。那么,如何成为一名有道德的野生动物摄影师呢?“摄影道德与生活道德一样,都围绕着尊重,”《国家地理》摄影师Beverly Joubert说,她几十年拍摄非洲动物,在她看来,野生动物摄影并没有“一刀切”的所谓准绳,而是有很多灰色地带;对一种动物来说是道德的行为,对另一种却成为灾难的例子比比皆是。Beverly Joubert希望以对动物的同理心和保护为指导,把拍摄对象的福利放在首位。摄影:BEVERLY JOUBERT, NATIONAL GEOGRAPHIC摄影:BEVERLY JOUBERT, NATIONAL GEOGRAPHIC博茨瓦纳奥卡万戈三角洲,一只豹子出现在猴面包树上。
摄影:BEVERLY JOUBERT, NATIONAL GEOGRAPHIC
虽然没有所谓的“指导手册”,但一些基本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野生动物摄影——·不可以为了获得更好的视野或风景,破坏或改变其栖息地;
阿根廷,一只大美洲鸵爸爸带着它的宝宝散步,这种鸟爸爸是出了名的“护犊子”,它们往往要在6周内孵化多达50枚大鸟蛋;宝宝出生后,鸟爸爸会极端积极地进行护卫,排斥任何接近的动物——甚至其他雌性大美洲鸵。摄影:ANDRES MORYA,VISUALS UNLIMITED/GETTY IMAGES二、保持其野性许多人喜欢通过食物吸引野生动物,比如喂鸟器就在很多国家居民中广受欢迎,但2006年以来,一种毛滴虫病主要通过喂鸟器传播,导致英国绿金翅雀种群60%死亡;此外,喂鸟器还会吸引松鼠等不太受欢迎的野生动物。摄影:MICHAEL FORSBERG,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尊重野生动物的野性,与尊重人类的人性同样重要——而让动物与野性妥协最快的办法就是——投喂它们,而且我们也因此更方便拍到照片。包括黄石在内的许多国家公园都会有这个牌子,“投喂意味着死亡”。
黄石国家公园网站上明确写道:“投喂意味着死亡——无论好坏,公园管理局会杀死那些习惯了与人类接触和食物投喂的野生动物。”比如2019年,美国俄勒冈州政府杀掉了一头45公斤重、两三岁的黑熊(下图),此举被认为是别无选择,因为它已经完全习惯了人类投喂。图源:Washington County Sheriff's Office当地官员称,这种完全习惯投喂的动物无法人为转移,因为无论到哪里都更有可能再次与人发生危险互动。野生黑熊是机会主义者,相比自然界的蚂蚁肯定更偏爱唾手可得的冰淇淋。当从人类那里获得的食物越来越多,它们随即失去对人类的天生恐惧。人们会用橡皮子弹、烟火等手段唤回动物的“恐惧”,但此方法只在其第一次获得食物后立即执行效果最佳;而对于已经咄咄逼人、大胆地在人类居住空间搜寻的黑熊已经不起作用。在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保护区,蜂拥而至的游客试图拍摄一只猎豹。人类的存在会干扰动物的自然行为;人类的投喂更会使其面临绝境。摄影:FRANS LANTING,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动物习惯投喂后还有哪些影响?
- 打破物种之间的自然关系,比如本应为竞争对手的熊和狼反而会像“朋友”一样结伴闲逛、乞食,不再为食物而战;
- 如果它生活在或迁往了可被猎杀的区域,喂食可能会让其习惯人类的存在,成为更易被猎杀的目标;
- 投喂食物的包装可能会对动物身体造成不利影响,也可能造成病毒、寄生虫感染;
摄影:MICHAEL NICHOLS,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在任何国家公园、保护区,如果打算进行商业摄影、带队游览,或安置相机陷阱,必须获得必要许可。法律的存在是为了保护我们和野生动物安全,因无视接触距离、拍摄距离的规定而受伤的新闻并不少见。须知,很多情况下,伤人的动物必须被处死。在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国家公园,摄影师驾驶滑翔伞拍下了母狮和幼崽,这家人休憩于岩间,由于拍摄距离较远和安静飞行,它们并未被过多打扰。摄影:MICHAEL NICHOLS,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而关于安全距离,无人机的使用成为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一些国家公园不允许使用无人机;而在允许使用的地方,也要考虑可能骚扰到野生动物等影响。↓“怪东西飞来啦!孩子快跑!玩命地跑!”(怀疑该视频中熊母子被无人机侵扰,因距离过近致其惊慌失措)在2015年生态学家Mark Ditmer的研究中显示,虽然野生黑熊听到无人机的声音并未做出肉眼可见的明显反应,但心率却在飙升,当其头顶出现无人机时:心跳从每分钟41次增至每分钟162次。
youtube某网友拍摄野生熊类,在其觅食时用无人机追着打扰。
·对拍摄圈养野生动物的机会保持警惕;
·了解合法的保护区或动物园,不要去那些利用野生动物牟利的地方。圈养野生动物是一个规模庞大、监管宽松的产业,因此存在有很多所谓的“伪庇护所”。圈养的野生动物可能在野外受伤,被救回后得到了很好照顾,还成为这个物种的形象大使;而另一些情况下,它们从被虐待的机构收缴,在安全宁静的避难所度过余生;又或者,它们被安置在路边动物园展出,一生只能在水泥地上的狭小笼子里度过。摄于2021年,此前14年来,维龙加国家公园森克威山地大猩猩中心一直在照顾“恩达卡西”(图中的大猩猩孤儿),直到其生病死去。14年前,护林员Andre Bauma第一次拥抱刚刚失去双亲的恩达卡西,用自己的体温帮它活到第二天早晨;14年后,他目睹恩达卡西去世。摄于2018年,大象Gluay Hom右前腿肿胀,呈违反自然角度的弯曲,它曾属于泰国“北榄府鳄鱼农场及动物园”,在该圈养机构中长期遭受虐待。《语言之外:动物的思维与感受》(Beyond Words: What Animals Think and Feel)一书的作者Carl Safina认为,“重要的不仅仅是生存。人可以在监狱里身体健康地活很长时间;重要的是生活质量。在不同的机构照料下,动物们的生活质量相差很大。”俄罗斯喀山冰上马戏团,一只北极熊的嘴被箍住,在网子后面跳舞,驯兽师会手持一根金属棒引导表演。其中一名驯兽师坦言:“我已经认为我的工作没有任何意义了,我的良知时时啃噬我,我看着我的动物想哭。”对此,摄影行业有很多批评的声音,来自养殖场的照片被禁止出现在摄影大赛和大部分主流杂志上,其中也包括《国家地理》;对于去表现养殖场里野生动物问题的话题,摄影师要小心谨慎地拍摄到它们在野外、在其真正的栖息地,展现其自然行为的画面。一只盔犀鸟从泰国南部一片森林的上方飞过。科学家们现在也不知道全世界的森林中还有几只盔犀鸟,它们早已数量寥寥。此盔犀鸟头骨工艺品于2006年在美国旧金山被没收,它曾发出过一只盔犀鸟生前最后的哀鸣。五、说明文字与真实性《国家地理》摄影师Tim Larman用棕榈藤和棕榈叶缝制的相机陷阱“隐形衣”拍摄极乐鸟。Tim Laman从2004年开始,30多次前往偏僻险远的新几内亚拍摄极乐鸟,图为雄性丽色掩鼻风鸟(Ptiloris magnificus)正在疯狂求偶:“快来看我的腋毛!”《国家地理》“影像方舟”栏目创始人、摄影师Joel Sartore说:“如果一些信息是照片中看不出来的,那么就通过背景故事讲述出来;如果拍摄的是受过训练的动物,或者相机陷阱拍下了‘动物自拍照’,应该提前告知;如果是意外拍到、照片背后意义重大的,那么就更要加上解释文字了。”黄石公园,相机陷阱拍下了几只灰熊戏水。使用相机陷阱是公认对栖息地影响最小、确保野生动物不会适应人类存在的一种方法。摄影:MICHAEL NICHOLS WITH RONAN DONOVAN AND THE NATIONAL PARK SERVICE,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你可真是个小讨厌。”——2021年,野生动物摄影师Jeff Wirth在检查相机陷阱时,本来希望捕捉到野生山猫的身影——却捕捉到了并不野生的人类身影;而此人一经曝光,也收获了至少15万次点赞。图源:Instagram,@staywildmedia
“提出问题也是图片编辑的责任,”《国家地理》图片编辑Kathy Moran说:“我们有责任询问摄影师照片是如何拍摄的,有责任查看原始文件,我们也担负着保证照片真实性的任务。”我们坚决反对后期合成、篡改画面元素——除非你仅仅是来搞笑的↓
以上关于野生动物摄影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只是一个基本的起点,剩下则要取决于我们每个人在日积月累的拍摄中建立起常识和同理心,我们可能得不到答案,也可能会犯错,但我们可以不断努力让自己感同身受,让自己的拍摄和行为更正确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