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怪兽启蒙电影,还得是这部98版《哥斯拉》
文 | 王重阳lp
2014年,美版《哥斯拉》以一种比“本土”肌肉更加饱满的形象出现,承继了日本人一直以来的“爱就是毁灭”的奇特思维在后来的系列中和不同的怪兽PK,很多观众(对日版哥斯拉文化不了解)进影院看会大呼过瘾,毕竟轻轻甩一甩尾巴就把一栋大楼扫出一个洞的巨物是如此丑陋又如此迷人。
以至于在十年后,这个怪兽成了独立于《复联》的奇特存在。
其实让不同的IP碰撞在一起并非本世纪的电影思维,早在1998年,国产杂志《科幻世界》就曾专门刊文介绍过“哥斯拉远渡重洋来到大洋彼岸横扫纽约”的电影——
《酷斯拉》
注意,这只是国内为了区别新世纪后的正式电影系列的中文区分,实际它就是《哥斯拉》,只是这个哥斯拉和日本的关系不大,甚至在苏联解体后的1998年,电影中依然用冷战为背景向观众解释这个怪物为什么会诞生又为什么会横扫人类。
1
和2014版《哥斯拉》的开场镜头一样,《酷斯拉》运用了同样的纪录片方式,简明的镜头阐述了灾难的开始:
冷战、试验、核爆,破坏大自然。
人类用毁天灭地的武器彰显自己的武德,却不知催生出了一种深海怪兽。
但《哥斯拉》说:
怪物是被人类的核武器唤醒的。
《酷斯拉》则说:
海蜥蜴们觉得吧……这辈子能不能当哥斯拉全靠核动力了。
因此作为始作俑者的法国人,在“酷斯拉”诞生后立刻派出一支精锐小队跟随怪物行踪来到了纽约,法国影星让雷诺饰演特工头目,陪着男女主在高楼林立的纽约街头和这个生化怪物进行了一场力量悬殊结尾又毫无悬念的大战。
《酷斯拉》中关于这只怪兽的造型于1998年还是保持了一定的“合理性”——
以海蜥蜴为原型,生物特征明显,在放大了无数倍后呈现出直立行走的恐龙特征。只是和原型不同,主创人员赋予了它“怪兽”的特质,用嘴部喷出的强大气流作为武器攻击武装直升机,用坚实强化的皮肤和庞大的身躯作为横扫人类文明的倚仗。
所以当美国人发现在自己的东海岸莫名出现一种奇怪生物时,他们问询了劫后余生的日本船员,已经精神崩溃的日本人告诉他们:
“我看见了哥斯拉……”
一种日本“神话”中的深海怪物。
接下来,政府雇佣了生物学专家尼克(马修布罗德里克 饰)担任政府秘密调查小组成员,但显然他们想多了,不久之后,从一座码头上登陆纽约的巨兽“酷斯拉”向所有人宣告:
“爷来了!”
也许这头怪兽和十几年后肆虐美国的哥斯拉相比体型上小了一些,但它的破坏力依然惊人。在美国人的构思中,这头“酷斯拉”祸害更甚:
雌性、有孕、产卵,还挺多。
军方为了保护城市出动了包括潜艇在内的所有军备武器,为了引诱它出现,尼克利用海蜥蜴的进食特征在广场上堆积了小山般的渔获,万物俱寂时,埋伏在周围的军队蓄势待发只等怪物出现。
人们用武器攻击它,它会流血会疼痛也会怒吼,但它庞大的身躯支撑它依旧肆虐纽约。此时官僚们却在怪兽未灭时思考如何通过打击这头怪兽给自己拉选票。
记者安琪(玛丽亚皮提罗 饰)也在找寻真相,真相包括:
它是什么?从哪里来?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为此,她不惜带着摄影师一路跟进,城里的人都跑了,她还在跟踪。凭着职业的敏锐性察觉到了制造怪兽的元凶正是人类自己。
2
让雷诺也很烦,他扮演的法国特工一路尾随“酷斯拉”想寻机消灭它以掩盖法国政府核试验的失误。但在这个过程中,缺乏专业的生物知识的他忽略了“酷斯拉”在藏身之处还在繁殖一堆小“酷斯拉”的现状,结果落了个团灭。
在尼克和安琪的协助下,三个人狼狈地在怪兽栖身之所到处躲避,大怪兽在外面和飞机大炮肉搏,小怪兽们紧紧盯着三块“小鲜肉”穷追不舍。
好在千钧一发时,三人还是触发了预先埋设的炸药引爆了整个大楼,“酷斯拉”护崽心切,怒吼着冲向逃出来的三人。
在城市中双方你追我赶,结果怪兽当然被现代军机用几枚导弹送上西天。
法国人黯然退场,男女主拥吻在一起。
影片结尾在大楼的遗骸中,一只尚未孵化的蛋忽然破裂,一只小“酷斯拉”正要钻出来……
典型的美式恐怖结尾。
可惜它同样没有续集。
和《深海恐惧》一样,当年美国人不怎么喜欢大怪兽的设定。
第一次“日美电影交流”宣告失败。
《酷斯拉》编导显然继承了当年那个时代的“反思”模式:
人类要为自己的贪婪买单,然后迎接自己制造出的怪兽的“洗礼”,但英雄终究会降临帮助大家消灭怪兽,然后接着奏乐接着舞,直到下一个怪物出现……
于是2014年,《哥斯拉》上映,人们终于接受了标准商业科幻怪兽片的制造。
有趣的是,也是在这个时候,《侏罗纪公园》的衍生系列同样大放异彩。观众们在影院里放弃了思考的能力,沉浸在怪物毁灭世界的畅想中。
“怪兽宇宙”正是诞生。
在不久之后,“哥斯拉”会继续迎战“金刚”,还会迎战由此衍生出的新创角色。
这其中我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
同1990年代乃至更早以前的科幻灾难片和科幻恐怖片相比,似乎少有人再使用“大时代背景叙事”,往往开篇就是“这是个古老的事物,人类不是元凶,相反没有人类的帮助,哥斯拉打不赢。”
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误解。
1998版的《酷斯拉》显然没有放弃对冷战后的暴力回顾,也不忘在紧张之余告诫观众:
不用等战争开始,人类的自我毁灭已经启动了。
后记——
“纯粹化”该是全球都在流行的语言吧。
我认为电影片商们也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讲深了,人家会疲惫。
讲浅了,容易落入俗套。
套路未必见得一定俘获人心,因为在经济下行的全球化背景下,爆米花电影套路无非就是“出现、造孽、拯救”,《艾利之书》中背诵《圣经》的黑人走到最后还是凭借一本书传承了人类的文明,对于“毁灭”世界的怪兽和观众来说,出现什么样的角色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看到刺激眼球的别致的造型和特效。
也许,仅仅是也许,在未来可预见的时间里,我们会再次看到有人通过怪兽的故事讲述人类自己的问题,就像佛家所言“魔由心生”一样:
怪兽从哪里来?
深海?
不,都是贪欲。
又或者不需要怪兽出现,人类自己就能用一颗核弹超度了包括海蜥蜴在内的所有生灵。
以“正义”之名。
《四味毒叔》是由谭飞、李星文、汪海林、宋方金等人发起的影视文化行业第一垂直独立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