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家里没矿别学文史哲?哈佛博士却说“这才是试错成本最低的教育”

家里没矿别学文史哲?哈佛博士却说“这才是试错成本最低的教育”

教育

2022年是一个“拐点”,因为这一年,在“爸爸真棒”的调研中,升入美本顶尖大学的中国学生当中,文科首次超越了理科。

而且你猜排名第一的专业是什么?历史学!今年的人文社科、艺术录取达56%,Top3专业分别为历史、心理学和社会学。其他录取专业中,也有不少性别研究、人类学、古典学等“奇奇怪怪”的专业……

“爸爸真棒”调研,中国学生2022年顶尖大学部分录取专业

为什么这些最顶尖的“学神”都去学文科了?难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信念要过时了?学历史、古典学这样的大冷门专业,将来能干什么?真的不怕找不到工作吗?

有人说,这是随着国际化教育发展,孩子们的英语水平提高带来的必然结果,有人说,将来社会更需要具备人文素养、同理心、创造力人才,学文科正好可以培养这些能力,还有人说,其实只是因为热门专业太卷了,学生们不得不靠冷门专业“爬藤”……

不管怎样,家长要面临的事实是,孩子将来可能会选择一个你听都没听过、“不知道在学什么”的文科专业,拥有他自己的人生。

那么许多家长就会想要知道:留学生学文科真的能找到工作吗?美国文科和中国文科有什么不一样?“中国文科生受人歧视,美国文科生天下无敌”是真的吗?到底该怎么培养文科生?……

对于这些问题,爸爸真棒”的老朋友魏阳可能是最适合回答的人之一。

他在南京大学读了本科,哈佛读了博士,如今在科罗拉多大学执教,是美国社会中凤毛麟角的华人文科终身教授,而且他的专业,正是“顶尖中国学生最爱”的历史学。他也曾在学校招生办工作,非常了解留学生选专业的问题。

在前不久“真棒俱乐部”的分享讲座上,魏阳老师讲了了不少让家长们耳目一新的看法:

选专业怎样才能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答案是遵循自己的激情,因为未来不可预期;

美国顶尖大学的博雅教育有意让你“不专业”,这样试错成本是最低的,然而经济成本有点高;
国内的国际化教育、美国中学和美国大学培养人才的方式一脉相承,都是在大量阅读写作中培养思辨能力,他平时带家里的三个孩子学历史的方式,就是给他们上“简化的研究生讨论课”……

我们也将讲座精华内容整理成了文字,以飨读者。


魏阳

“爸爸真棒”专栏作者,哈佛大学博士,科罗拉多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

#01

选专业如何风险最小收益最大?

答案不是热门专业,而是遵循自己的激情

关于“最好的专业”,有个“三角模型”:

第一你喜欢,有激情;第二你能做得好;第三社会需要,也就是能赚到足够的钱。如果三点都符合,那你就找到了最好的职业,可以“每天跳着踢踏舞上班”了。

但是一般来说,三点能满足两点就很不错了。所以你要在自己的激情、能力和未来的社会需求三者之间尽量找到一个平衡。

作为一个教了很多年书,也参与招生办工作的美国文科教授,我对学生的建议是,选专业最应该看重的,还是遵循你的Passion(激情)。这里的激情不是那种你今天喜欢、明天就变了的那种浅层的兴趣,而是持久的好奇心与兴趣。

为什么呢?

第一,只有你有激情的领域,你才能真正做好;第二是因为未来是不可预期的。

你的选择速度很可能跟不上市场变化的速度,现在特别热门的专业,很可能到你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就不热门了。

因为教育其实也是产业,它也遵循基本经济学供给和需求的原则,如果一个专业特别热,那么就会有很多人去挤破头去抢,很可能5~7年之后就人满为患,找不到工作。然后进入下一个周期,大家又开始不去学它,慢慢地它可能又火了起来。

面对本质上不可预期的市场的时候,风险最低的选项之一,就是追求你自己的激情。

如果美国接下来经济进入衰退期,很可能所有人都找不到工作,不管你是学法律、英语文学还是计算机,但如果你追随自己激情的话,至少你比别人有一个优势,那就是至少你还可以在心理上、情感上得到满足。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在美国大学做历史教授,对我来说就是最适合我的工作。为什么?首先,我每天可以看自己喜欢看的书;第二,我每天可以写自己喜欢写的文章;第三,我每天可以聊自己喜欢聊的事情,还有一帮人听你喜欢聊的事情,而且这帮人如果听得不认真,你还可以给他一个F。这是多大的满足感!

对我来说,如果要我给别人钱来过这样的生活我都愿意,更不用说学校还发给我钱了。

当然,有很多人一开始对历史很感兴趣,但是把兴趣变成职业之后,也可能觉得兴趣被扼杀了。这就需要尽早了解把兴趣变成职业是什么样,自己能不能接受。

比如我大学毕业后曾经Gap year,一度想搞音乐,在酒吧里弹吉他,但发现不能弹自己喜欢的歌,而是要弹当下流行的歌曲,一弹就是几个月,真的要弹吐了。再加上搞音乐实在也没办法安身立命,后来就放弃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该如何找到自己的激情呢?其实这是个很漫长的过程,很多孩子到了要读大学的时候仍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或者真正接触到一个专业以后才发现自己不喜欢。

美国大学是清楚这一点的,因此它在本科阶段实行Liberal arts education(博雅教育或通识教育),让你用大学的前2年甚至整整4年,去寻找自己的激情和能力在哪里。


#02

美国的本科教育,本来就“不专业”

美国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非常不一样。举个例子,在美国读历史学博士的人,8、90%应该是想做研究和教学这个方向,但是美国Top30大学本科学历史的人,将来可能有50%都不会从事这个专业。

因为美国顶尖大学的本科教育,有意在让你“不专业”。

首先,他们在本科阶段让你学的基本上都是基础学科,也就是“数理化文史哲”,你想在哈佛耶鲁本科就学法律、商学甚至教育,都不行。因为这些都是研究生阶段学习或者研究的应用学科。

本科也不像中国大学那样分学院,而是把文史哲和数学、地理、生物统统放进一个学院——文理学院。因为他们觉得你在4年本科阶段,就应该先把这些基础学科的知识打牢,再去申请研究生院,系统地学习医学、法学、商学或者教育学这些应用学科。

当然这就导致了另外一点,就是你如果想在美国就业市场上面有一定优势,很可能还是要到研究生院去进行一些应用学科的训练。换个角度来说就是去美国读书,经济成本还是很高的,家长要有心理准备。

其次,你进入大学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个专业方向,但事实上,你前两年学的课和你本专业关系并不紧密,而是要广泛涉猎不同的学科领域。

以哈佛为例,如果你申请时选的是历史,那么你在哈佛4年可能只有40%的学分是直接关于历史的,另外60%的学分要平均分配在3~4个不同的领域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都要学,还要学外语以及学术写作这样的必修课。

美国大学这么设计,是因为它知道:本科生是很难知道自己真正对什么东西有激情,有能力的。一个十八九岁的孩子,怎么可能就知道自己一辈子要干什么呢?他们的可塑性很强,未来有很多可能性。

因此,他们给你一定的时间去尝试、试错,让你经过4年,广泛涉猎大量学科,你的心智才能成长到足够成熟的程度,知道自己真正什么对什么东西有激情,真正对什么东西在行。

如果按照中国这套从苏联模式延续下来,从本科阶段就开始培养专家的方式,你从大一进去就学4年学化学,顶多上一点点选修课,万一你发现自己不喜欢这个专业,坚持不下去怎么办?相信大家身边都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换句话说,中国的大学分科教育可能不是最理想的,因为它过早把学生的方向给定型了,而且给予你比较少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而美国这种模式,可能你过了4年后发现大一时的选择是错的,但没有关系。所以通识教育的优势,就在于它虽然金钱成本比较高,但对于年轻人来说,时间上的试错成本是最低的。这就是我个人觉得美国大学的博雅教育设计理念有道理的地方。



#03

什么样的文科教育,

能让人“天下无敌”?

“爸爸真棒”之前发过一篇文章《中国文科生受人歧视,美国文科生天下无敌》,有些夸张,但想说明的是,不管你学的是什么学科,只要接受的是美国顶尖大学的这一套博雅教育,你就拥有了广博的知识和可迁移的能力,将来可以适应多种专业的学习。

前面说到美国顶尖大学的历史系本科生可能50%以上都不会从事本专业,他们将来可能学政治学,搞公共政策研究,搞金融的也有,或者直接读法学院——美国法学院很喜欢收历史系的学生,因为历史学和法学做的事情实际上很相似,都是首先阅读大量材料,再利用逻辑和推理发现问题,找到真相。

那么,本科阶段的博雅教育具体是怎么进行的呢?

还是以历史学为例,本科阶段你不是训练历史学家,而是让这些18~22岁的年轻人理解这个学科本身的逻辑,理解用历史学来看世界是一种什么方式。

具体来说,就是用历史作为一个例子,让学生学会如何处理大量的信息和数据。

历史学意味着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资料,有的时候你会觉得被信息淹没,看的越多头脑越昏,那么历史学的训练就是让你学会,在面对巨大的信息量时如何处理,如何利用逻辑和经验得出合理的结论,从而更好的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你自己。

这种训练方法,首先当然要大量阅读和处理各种数据和信息,同时阅读和处理信息时,还要用思辨的眼光来看这件事。

为什么?你看到的各种历史材料,每个人讲的可能都不一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种情况下历史学家就要像法官一样批判性地辨别:为什么会不一样?谁在撒谎?他为什么撒谎?你不能因为某个材料或证词来自权威就盲目的相信,而是要用常识、逻辑和其他的证据得出一个最优化的解释。

至于具体是怎么做的,我可以用我带家里的3个孩子(大儿子14、5岁,两个双胞胎女儿12岁)去博物馆的情况介绍一下。

#04

如何用博雅教育的方式教育孩子:

简化的研究生课

作为历史学家,我觉得带孩子逛博物馆事实上是很有意思的一门学问,因为博物馆的设计其实是有逻辑的,就和一本书章节的设计一样,都在表达一种观点,当然这种观点不一定正确。

我们两个礼拜前去了华盛顿的美国历史博物馆,其中有一个馆叫做美国多元文化展览馆。我跟孩子们说:给你们半个小时,随便去看,但是看的时候脑子里面要想一个问题:文化多元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为什么?有什么证据?

看完以后,我们就在馆门口重新集合,让3个孩子一个一个给我讲:你觉得文化多元是好事还是坏事?

这其实就是一堂“简化的历史研究生课”,我带研究生也是这么带的,就给他们一个问题,然后再给他们资料去看,你可以得出任何结论,但是必须要有证据、逻辑来支持。

当时我在他们讲之前,先给了他们一个反面教材:

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文化多元是好事,因为文化多元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大家会吵来吵去,社会就会不团结甚至分裂。所以如果你觉得文化多元是好事,你要告诉我为什么好。”

大儿子年纪比较大,也对经济学比较感兴趣,他就说文化多元有好处,因为在一个公平的市场里,每个人提供的东西都不一样,就可以有交易,交易双方都得益。两个女儿还比较小,一开始就有点犯难,她们觉得好像多元文化提供了更多选择,但也不知道怎么讲下去。

我就启发她们:你看我们刚才进这个博物馆之前,爸爸是不是给你们买冰淇淋了?门口有一大堆冰淇淋车,那么你们去选的时候,是不是去选质量最好价格最低的?而如果这个地方只有一个冰淇淋车,所有的游客都到那去买,冰淇淋车还会不会有动力去把冰淇淋做好,把价格降下来?

孩子们一下就理解了:多种族多文化的新鲜血液移民到美国后,就像是不同的冰淇淋车,构成了各种文化之间不同的交融和竞争,最优化的东西才能胜出。所以不管非洲文化、欧洲文化、亚洲文化还是土著文化,都为美国巨大的市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当你有选择的权利的时候,你就有了自由。换句话说,如果你只有一个冰淇淋车,你就不可能有自由,只有垄断,因为你没有选择的权利。给孩子们讲了这些例子之后,他们就立刻理解了为什么多元文化对美国的强盛如此重要。


#05

高中生该怎么为博雅教育做好准备

不光美国“文科”,其实博雅教育下所有的基础学科,教的都是通过大量阅读写作来培养思辨能力,教的都是“思维方式”。

它的精华和灵魂所在,在精英美高,在国内现在的国际化教育里面是一脉相承的。

比如美国最好的高中之一圣保罗,他们的学生不学传统的社会和人文学科,而是要学一门交叉学科“大人文”。

这门课整合了传统的英语、历史、社会学等科目,从不要求学生记住法国大革命是哪年发生的、美国内战时发生了什么,但要读经典著作,从《荷马史诗》到《古兰经》,而每一堂课,都是围绕着一系列“大问题”题展开的:什么是爱?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历史?宗教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荷马史诗》和《古兰经》书籍封面

通过讨论大问题,学生们学会了把自己和世界、他人联系起来,也学会了用淡定的心态面对知识:没有不可能的事,广袤无限的世界对他们来说是可知的。

那么作为家长和孩子,如果没有条件去读这种学校,如何给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博雅教育”呢?

一方面就像我前面说的,在平时逛博物馆、看新闻的时候可以多问自己一些批判性思维的问题,另一方面我觉得还是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读一些经典书籍,因为畅销书的关注点很可能是稍纵即逝的,虽然可能故事讲得很好,很有趣,但并没有真正深刻的思考在里面。

但是对于高中生,也不需要去读太深的经典,如果有比较好的导读倒是可以读一下,比如许多欧美历史经典都有导读本。

我不太建议高中生读《史记》,因为它的导读大部分写得不太好,基本上就是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有时还会有错误,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该怎么培养信息的辨别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呢?所以花掉同样的时间,去读其他的书可能收益会更大一些。

该读什么样的书呢?我给“爸爸真棒”粉丝做了一个专属人文社科书单,包括100本涵盖各领域的书籍,适合从初中到高中不同年龄的孩子,大家在阅读时可以参考。


本期福利

添加小助手,回复【书单】,即可获得完整版100本人文社科书单👇👇

▽扫码添加小助手▽

精英美高美国顶尖大学的博雅教育一脉相承

都是在大量阅读和写作中培养思辨能力

如果想让孩子进入美高,为将来升入顶尖大学做好准备

欢迎参加资深美高“圈内人”讲座

手把手教你选校、准备和规划!

7月25日 8:00

主题:如何了解学校和选择自己匹配学校?

大咖科普:

  • 如何了解学校和判断是否合适?

  • 不同梯队6-8所美高的简单介绍,录取难度和就读体验差距? 

圆桌讨论:

  • 美初适合什么样的家庭?

  • 怎么给孩子选学校?

  • 走读和寄宿学校分别合适什么样的家庭?

  • 常见的学校排名榜单和如何解读?

主讲嘉宾:

波士顿Lily老师

丽格教育创始人

常驻美国的留学“老司机”

张恒瑞

学美教育创始人&CEO

耶鲁毕业,被誉为“留学教父”


7月28日8:00

主题:如何做好周全的申请准备和时间规划?

大咖科普:

  • 怎样才能录到目标学校?

  • 面试如何准备?

  • 如何做个性化背景提升?

圆桌讨论:

  • 8999910,各自的优缺点?

  • 文书如何准备?

  • 如何帮助孩子缓解多任务的焦虑?

主讲嘉宾:

Nancy Liu 刘倩

融尚南希伙伴国际教育集团管理合伙人

专注于顶级私立美高申请14年

出版专著《美高趣闻录》及《美国顶尖私立高中文书写作指南》

Zion Tam

范迪信国际教育合伙人兼低龄留学总监

从事留学工作10年,探访超过200所学校

协助数百名孩子入读美国、英国、瑞士、加拿大和香港名校

Jing博士

惠宜教育创始人

留美17年,亲自实地走访过美国200多所学校,和美国多所私立高中招生官有密切联系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棒爸”参加讲座▽

点赞&在看,及时收到推送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少年得到” | “爆笑”文史专场:让孩子在大笑中读懂唐诗、历史和论语女儿三年上了五个幼儿园,才明白也许本就没有什么“最好的教育”招募通告 | 三士渡深圳线下读书会——“反思我们的教育”权威实锤!澳洲人最爱喝的饮料能抗癌!中国人常说要戒,哈佛博士发声!在最低的境遇,活出最高的境界文史哲不“香”了?新增31个本科专业近半为工学余华:《兄弟》刚出版时有许多质疑,我现在可以说“这帮人真笨”汪小菲:富人家里没长大的孩子川普任命的联邦法官否决了拜登政府的跨性别学校厕所规定!疫情前夕,家里没矿的我决定创业开咖啡店|故事FM数字化不是试出来,而是蹚出来的|行知数字中国娱乐圈情商最低的男明星,算是见识了流浪狗变成校犬后深受喜爱,学校还为它开设课程…这才是生命教育我老公, 要飞蔡少芬的“挫折教育”,打了多少父母的脸支教笔记:我在中越边境村教小学生“性教育”【经济】巴黎郊区这些城市,买房后回收成本最快在见面之后一位英雄的女孩,拯救了无数女性 - 《相信我》影评业余学体操却全国夺冠,武大博士妈妈“反套路”推娃:好的教育应该通向自由走出凉山的哈佛博士后:起点并不决定人的一生公开!美国大学亚裔四年毕业率仅50%?毕业率最高&最低的大学/州排行榜!桥栏卧龙(慎入)那些“看不见的教育”让我越来越坚定​收起食指讲话,是门槛最低的善良同样是分数线,为啥本科文史类普遍高于理工类英语要求最低的英国永居项目,最后的开放机会!零投资额、配偶无移民监、5年全家永居!外宾在机场大骂保安“发可育”,保安霸气回怼“这里是中国”!“对人上瘾”要被治疗的可爱海豹 & 数千人一起完成的特别学术论文【把世界讲给孩子听】“我孩子没了命,护士却在玩手机!”:10秒偷拍视频流出,全网愤怒……那个2022年初还是“新冠病死率全球最低的国家”,现在怎么样了?我染上了Nomophobia英国毕业5年后最高vs最低的大学排行!差距 令人吃惊!看过1952年的教育海报,才发觉现在的教育,离谱的不止几张插图…全欧洲门槛最低的永居方案!他自主创业带全家移民,孩子免费读顶尖名校,一家三代欧盟绿卡!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