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房烂尾之后,中国法院判了
据中国法院网消息,近日,江西省高安市人民法院审结了三起因开发商楼盘“烂尾”,购房人要求解除《商品房买卖合同》、《商品房按揭借款合同》的合同纠纷案件。
法院审理查明,三位购房人于2019年与高安市某公司签订了《商品房买卖合同》,购买该公司开发的楼盘房屋。购房人交纳了首付款后,购房人、开发商、银行三方签订了《商品房按揭借款合同》,向银行按揭借款支付购房余款,此后购房人按时归还银行贷款。但过了交房期开发商表示无法按时交房,且不能确定何时交房。
购房人遂依据合同约定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解除《商品房买卖合同》、《商品房按揭借款合同》,由开发商返还首付款及已支付的银行贷款,后续贷款由开发商向银行归还。
法院审理认为,根据合同约定,开发商在最后期限的90天内无法交房,购房人有权要求解除合同。解除合同后开发商应将原告交付的首付款返还给购房人,另外购房人向银行支付的银行按揭贷款应由开发商返还给原告,未支付部分由开发商向银行支付。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依法作出了上述判决。
因不满地产开发商推迟交付住宅,中国多个省市的购房者集体拒绝支付住房抵押贷款。这些”烂尾楼”购买者不惜影响个人信用记录,共同决定停止偿还按揭贷款。截至7月18日,全国已至少有80个城市逾200个项目的业主们决定停止偿还按揭贷款。
一方面,中国金融管理部门正在考虑,为这些购房者提供缓冲期。7月19日,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称,银行将暂时搁置针对烂尾楼购房者暂停支付房贷的司法追诉,且购房者在缓冲期内的征信不会受影响。具体的宽限期则将因地制宜,由地方政府和银行视项目情况决定。
据花旗集团估计,给予烂尾楼购房者还贷缓冲期的提议将让中资银行损失310亿元人民币的房贷利息收入。Judy Zhang等分析师在7月19日的研究报告中称,这个数字相当于2023年银行体系预估净利润的1.2%左右。前述分析师估计,对于大多数银行而言,房地产行业最新一轮压力带来的信贷风险是可控的。
另一方面,7月17日,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接受《中国银行保险报》采访时表示,会加强与住建部、人民银行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坚持“房住不炒”,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支持地方更加有力地推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监管部门已要求全国房地产按揭贷款规模最大的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探索试点,与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合作设立基金,购买部分在建房地产项目,并将其改建为公租房。以上知情人士均不愿具名,因未获授权发表评论。
稳定房地产市场已迫在眉睫,中国住房价格6月连续第10个月下跌。12家商业银行上周披露,受影响的逾期按揭贷款余额共计21.1亿元。
官方数据还显示,有约13万亿元贷款流向了地产开发企业,就整体行业而言,房地产领域占用的信贷规模居所有行业之首。
而越来越多的困境房企将债务交换或延期当作避免违约的救命稻草,但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之一标普表示,如果房屋销售不会很快复苏,投资者将对债券延期失去耐心。花样年、佳源国际等地产商相继接获清盘呈请,显示债券投资人的耐心正在耗尽。中国恒大集团在香港面临清盘诉讼;世茂集团在一笔美元债违约之后,持有人也自发组织成立债权人团体。
标普的中国地区专家Chang Li在报告中表示,投资者的宽容是否能持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2022年下半年至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住宅销售复苏的水平。
“如果销售形势不能好转,投资者将拒绝再次延期,更有可能通过整体重组或法庭解决方式来推进自己的主张,”Li指出。
一些房企的供应商因被拖欠账款,也宣布拒还银行贷款。据财新报道,根据7月19日从一家供应商获得的告知书,有数百家地产行业的供应商和工程方提出投诉,称由于中国恒大等开发商仍在拖欠款项,他们已无力付账。
一份网上流传的湖北省全体恒大供应商、小微企业发布的停贷停工告知书称,替恒大抵挡这场债务风波导致自身负债累累,因此将停止还贷和欠款。这份落款日期为7月15日的告知书称,“现决定停止一切贷款、欠款,并告知同行业拒绝一切赊账、商票、由此产生的供应链危机将引发连锁反应,其后果由恒大承担。”
恒大暂未回复彭博的置评请求。7月20日上午,彭博新闻社记者致电武汉市房管局媒体办公室,未获接听。
更多阅读:
整理编辑:赵昕萌
可点击下方图片订阅最新杂志!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